设计经典(Classic Design)
张正中—紫泥艺术的旧与新
Zhang Zhengzhong- the Old and the New in Boccaro Ware
个人简介:张正中,1964 年生,江苏宜兴人。先后毕业于江苏大学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艺术委员会副会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系校外辅导教师、江苏大学兼职教授、常熟理工学院客座教授、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兼职教授、美国HOOD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紫砂十二精英、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师等。
展览及获奖:其创作设计的紫砂艺术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获奖,被中国美术馆、中南海紫光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南京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香港茶具博物馆等多家单位收藏。
出版著作:其著作有《古韵清流》、《紫玉淳美》、《传世典藏》、《紫韵清流》等专业书籍。
《天·地》
荣获《第二届全国陶瓷艺术展》金奖
入选(法国)中国文化年“中国当代陶艺展”入选(加拿大)“中国当代陶艺展”
张正中在宜兴紫砂的创作过程中尤其注重两个方面的问题,即宜兴紫砂的传统是什么,以及怎样继承和发展紫砂艺术。在宜兴紫砂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时期的作品都有其独特的特征,与当时特定的文化背景、工艺技术、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相关。他认为,对传统的尊重不应该只停留在对经典器型形似的效仿或改良上。要认识紫砂的传统和艺术精神,不能将某一个紫砂壶或者某一组紫砂器具从时代和文化环境中孤立开来。紫砂壶的文人元素自明清以来便有了深刻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紫砂壶原是单纯用以喝茶的生活器具,一旦它成为闲赏文化的代表事物,那么茶壶就不单单只是茶壶,而是拥有文人气质的艺术品,其艺术气质便栖身和植根于整个中国文化、艺术文脉之中。此外,紫砂艺术是否仅是对文化传统的寻根,是否能在紫砂传统艺术的演变中承载对当代艺术的思考与实践。而这正是张正中对紫砂艺术旧与新的思考与探索。最后,所有的思考与探索都要在作品中才能得以兑现。
《陶·木》
作品想传达的是对抗中平衡,芜杂中澄明的意境。创作者别具一格的构思手法,造就了美感的具体形式。《陶·木》这个作品的基调蕴含了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作品对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进行深刻思考,并将其中包含的对抗性推演到极致的境界。主要体现在作品整体的圆润柔和与坚硬挺阔的对抗与制衡中。在造型上呈现出“圆与方”的强烈对抗,方圆相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质感上则呈现出“糙与细”的对抗。正是这样两种不同形态的可能性,导致元素之间产生的对抗与和协,使得这组作品意趣盎然,意味深长。
《年轮》
将树木局部的表面肌理无限的扩展,用简洁的手法,以点代线、以点代面,进而以点代体的艺术表现,表达自然界中美的韵律。此作品材质选用紫砂段泥,全手工泥片围接拍打与手工塑造两种成型方法制作,用木的纹理结构,将壶盖、壶体及壶足,联结贯通,气韵生动。
《太湖之心》
作品通过太湖石的堆塑,旨在表达创作者内心所期,意欲在这个石文化衰落的时代,从小小的壶上复现中国文人以小观博的高远境界。整个壶的嘴、把、钮是由透雕的怪石假山充当而成,粗砥的石头平静的躺在太湖湖面上,湖石的粗糙与壶身的光洁如玉,给观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佛手》
创作中以仿生的形式,将“瓜指”造型巧妙安排为壶嘴,并大胆打破传统型制规则设计为“一壶五流”,在精神上暗含了“大道归一”的禅定思想。作品用娴熟的工艺手法,将材料的温润、形式的巧思和思想的禅意融为一器。
《夏季风》
作品把当代人的生活方式,进行了一个尝试性的延伸。将紫砂器具与艺术环境和生态联系在一起,使紫砂器具与生活融为一体,成为日常生活艺术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夏季风》所倡导的是一种新型的生活艺术化的方式,延伸出来的内容为对整个“慢”生活的展望。为了体现这一理念,创作者在视觉的展现上巧思构想,创作者创作的“木板”为这组茶具营造了一个特定的空间环境,“木”的拙朴、温和恰与“慢”生活的寓意相得益彰。
《漩》
壶身上的雕刻元素精细雅致,与凹凸起伏的壶面相融合则展现出另一番韵味。壶为有形之物,茶汤为流动之物,茶水被壶身包裹,然而风动,似要吹开包裹在外的一层面纱,露出原本的茶香与茶液。这两把壶的高矮不一,形状不一,相互间的力量此消彼长,富有节奏韵律。
(责任编辑 张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