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北碚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难及对策建议

2017-07-18 15:57李克武
商情 2017年22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困难对策

李克武

摘要:近年来,北碚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和做法,但是生态环境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诸如:(1)生态文明理念弱,生态保护意识差;(2)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直接影响了区域水环境安全;(3)大气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4)畜禽养殖场污染难治理,保障机制不到位。文章提出:(1)深入推进五大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2)构建协同创新参与体系,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3)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与建设,大力实施“绿地行动”;(4)创新环保体制机制,促进生态环境持续健康发展等四点思考,旨在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困难 对策

一、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需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高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增长的重要举措;是北碚区人民改善民生、提高生活品质的共同愿望。北碚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肩负着保护长江流域生态屏障和库区水环境安全的重要责任,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和重庆市赋予北碚的重要使命。

二、北碚区生态文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难

北碚区经过多年实践,通过实施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环境、生态旅游等八大建设工程,全区经济快速增长,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城乡环保工作统筹发展,辖区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群众对环境满意率逐年提高,生态建设成效明显,然而发展中仍然面临一些困难。

1.生态文明理念弱,生态保护意识差。对于文明意识问题上,就是生态环保意识差。尤其是现在地方政府的领导干部在生态观念方面几乎是空白,在发展城市的过程中就只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所谓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实际走的就是“边污染边治理”的新路,依然还是工业化发展模式内部的调整,是典型的“末端治理”。从领导到一般百姓,不论是生产观念、生活观念,还是生存、发展和竞争观念,其出发点主要还是考虑经济上是否合算,没有考虑不可逆转的生态代价,因而这种被污染的观念始终伴随我们决策的全过程,致使保护环境这个基本义务因为利益的趋势一直没有好好履行。另外,民众环保意识低下也是造成城市生态问题的一大原因。虽然全区在加大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工作,但成效不是很大,随处可见乱扔乱放垃圾的现象,民众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做到自觉维护城市生态环境,创造宜居城区。北碚区城乡居民的生态文明理念弱,认识低,相应的知识和政策法规了解不够,与日益强烈的生态愿望不相符合,严重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2.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直接影响了区域水环境安全。根据相关调研得知,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蔡家片区污水管网滞后严重影响中安翡翠湖和嘉陵江水质安全。蔡家污水处理厂一期主体工程和14公里沿江截污干管已于2013年底建设完工,覆盖范围为整个蔡同工业园区。但由于2条主要截污管网国道212沿线截污干管和马河溪片区截污干管建设严重滞后,每天约20000m3/d生活污水直排外环境,特别是国道212沿线截污干管缺失导致山王溪已成为纳污沟渠,群众多次投訴,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和社会稳定。二是城南片区污水管网建设滞后影响梁滩河水质。新城片区因征地问题未解决尚有200米管网未建设,导致城南污水无法接入龙凤溪污水主管网,每天约5000m3/d生活污水直排梁滩河,严重影响梁滩河水质。三是水复片区排水系统建设滞后影响黑水滩河水质安全。水土复兴作为两江新区生态产业区,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同样面临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四是北碚污水处理厂扩建滞后影响城区水环境质量。目前,新城的大规模开发建设使北碚污水处理厂已接近满负荷运行。五是歇马污水处理厂扩建和澄江污水处理厂新建滞后。

3.大气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一是北碚区正处于大开发、大建设时期,北碚城区、蔡家片区、水土片区、温泉城片区等形成几个大型工地,在建工地128个,建设体量大,扬尘污染严重,尘污染难以全面控制。二是2013年以来,北碚区新增了蔡家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蔡家是两江新区的先进制造业和都市综合功能区,正在加快“四横六纵一环线”建设,在建道路、工地全面开挖,形成了一个蔡家片区的大型工地,在建工地、道路、渣场、渣车等扬尘难以前面控制,扬尘污染特别严重。三是臭氧高成为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原因。2013年,国家执行空气质量新标准AQI,新增了细颗粒物(PM2.5)、臭氧(O3)、一氧化碳(CO)3个考核指标。植被产生的有机物在阳光直射下通过催化产生臭氧,由于北碚区生态植被好,直接造成我区臭氧超标和AQI综合指数上升,导致我区空气质量下降。根据重庆市环境监测中心数据显示,2013年北碚区缙云山监测点臭氧为190 ug/m3主城区最高,天生监测点臭氧为171ug/m3主城区第二,臭氧超标达47天。

4.畜禽养殖场污染难治理,保障机制不到位。一是养殖场布局不合理,污染对区域水环境存在威胁。畜牧业特别是畜禽养殖场的兴建,加大了生态环境压力,畜禽养殖造成的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北碚区位于禁养区内的养殖场达19家。畜禽规模养殖与区域种植业不协调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区畜禽养殖量大的镇街还是集中在城区发展较快城镇周边区域。畜禽规模养殖场业主在建场时只是考虑养殖场地与周围的小环境,不能把养殖场的粪污转化成优质有机肥为种植业生产所利用,做到化废为宝。二是污染监管不全面,保障机制不到位。北碚作为重庆市都市功能拓展区,两江新区的三分之一区域在北碚行政区划内,以工业发展为重点,农业产业为辅助,尚未建立长效的养殖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机制,不利于粪污的资源综合利用。北碚区虽然强化养殖环保执法制定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实施方案及监管办法等,但因养殖企业经济效益差等因素,相关制度未能全部落实。畜禽养殖业是微利产业,甚至是污染产业,但同时也是重庆大都市的菜篮子是民生产业。

三、推进北碚区生态文明建设对策建议

面对诸多生态问题的存在,政府在城市发展中一定要予以重视,采取有力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增强北碚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一)深入推进五大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

1. 围绕“五区四带”发展布局,深入推进五大生态文明体系建设。按照区委“五区四带”的空间布局要求,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总任务,抢抓两江新区、二环时代、五大功能区划分等重大历史机遇,发挥科教文化、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高品质生态商住产业、特色旅游业,强力推进“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生活、生态文化、生态安全”五大生态文明体系建设,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完善政绩评价考核制度,健全市场化资源优化配置、生态补偿制度,强化环境执法监管,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把北碚建设成为“生态宜居城区、高新产业基地、科教文化高地”。

2.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贯彻落实国家和重庆市出台的一系列生态文明制度,形成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完善生态环境监管制度,健全生态政绩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推进环境决策、监督、影响评价等重点领域的公众参与。贯彻实施环保负面清单。加强环境安全风险防范体系建设,保障环境安全。建立权责统一的生态文明执法体制,完善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加大对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二)构建协同创新参与体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

1.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参与的责任体系。一是政府层面: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落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总体责任,要正确处理加快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在发展中严守“五个决不能”的底线,要进一步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职责,建立齐抓共管机制,着力提升执行力,同时要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考核指标体系,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同部署、同考核。二是企业层面:企业要认真落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责任,通过强化社会责任意识、科技创新意识和守法经营意识,坚持“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的原则,做到与党委政府齐抓共管,形成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三是社会层面:社会公众要树立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要以普及环境科学和新《环保法》和开展环保“五大行的”十进活动为契机,多种形式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培养公众环保意识,要鼓励市民参与环保监督和检举,保障其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2.抓好宣传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努力当好引导者。一是开展新闻媒体宣传,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论坛、手机报、微博、杂志(内刊)等八大类媒体开设常年环保“五大行动”专栏,深入开展社会宣传活动,广泛发动公众参与。二是要广泛联合全区社会力量,通过以重要节庆、重大活动为载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吸引广大干部群众直接参与到北碚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形成人人关注、人人参与的浓厚社会氛围。三是要认真总结近年来在生态系统创建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个人等先进典型,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媒体等形式,继续组织好对先进典型的宣传和推广,用鲜活的事迹教育人、感召人,不断深化全区生态文明建设。

(三)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与建设,大力实施“绿地行动”

1.完善城市建成区周边生态屏障网络,加大“四山”地区植被恢复和景观建设。严格执行市政府出台的管制规定和管制规划。结合城市绿地景观现状,优化城市绿地布局结构,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绿量,提高绿地单位面积生态效益。加强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恢复,以嘉陵江消落带治理为核心,加强全区湿地保护和修复。

2.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开展全区生物多样性详查,建立并完善物种资源数据库;实现全区生物多样性的常态化评估与监测,加强濒危特有物种及关键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综合管理体系,编制全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加强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

3.优化人居环境及生态示范创建在城市建设规划中,优先进行生态用地规划。根据城市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制定不同区域、不同功能的绿地建设目标。逐步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开展低碳生态城区创建示范,开展生态区、生态乡(镇)、生态村等生态示范系列创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四)创新环保体制机制,促进生态环境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预防为主、准入管理、综合整治、强化监管,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环保五大行动,加强环境安全风险防范,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提升城乡环境质量。

1.建立目标责任制。将环保“五大行动”各项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到相关镇街、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并将任务的完成情况纳入党政一把手环保实绩考核和政府目标考核。对实施环保“五大行动”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由区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或没有完成目标任务的责任单位和个人启动问责。

2.建立联席工作会议制度。不定期召开调度会、专题会、现场会、协调会,定期督查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督办和通报。

3.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环保“五大行动”各项工作机制,建立项目督查、工作巡查、日常检查的规范化管理长效机制,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强化政策支持,形成各负其责、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9.

[2]秦伟山,张义丰,袁境.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与水平测度[J].资源科学,2013,35(8):1677-1684.

[3]谢鹏飞,周兰兰,宋芳晓.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与构建生态城市示范评价[J].城市发展研究2010,11(7).

[4]巩娟娟.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索[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4,37(4):57-60.

[5]王家贵.试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及其评估指标体系[J].城市发展研究,2012,21(9):13-15.

[6]秦書生,鞠传国.生态文明理念演进的阶段性分析——基于全球视野的历史考察[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9-27.

[7]王雨辰.生态文明的四个维度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J].社会科学辑刊,2017(1):11-18.

项目资金:本课题为2016年度中共重庆市委党校校级课题“北碚区生态文明建设路径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编号:CQDX2016B—38)”。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建设困难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Challenges Build the Team困难中遇见团队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选择困难症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工具性价值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