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振业��
摘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教育过程中十分重要,是促进大学生实现就业的重要方法。本文通过分析国内有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现状,发现其中的问题,服务视角下为改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服务视角 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4-0138-01
一、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缺乏正确的自我定位与自我认知
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多数大学生过于注重自我,忽视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忽视市场经济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在自我定位与自我认知环节中难以形成正确的认识,导致其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往往缺乏一定的协调性与前瞻性。
(二)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程度较低
多数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缺乏正确的认识,高校对于大学毕业生也没有做出相应的职业规划指导,导致大学生忽视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多数高校针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还缺乏必要的教学场所、教学师资力量以及指导经费等,这些因素都阻碍着职业规划教育的发展。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师资力量不足,缺乏专业的指导教师
目前,国内有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还缺乏完善的教育体系以及雄厚的师资力量,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师多半由任课教师或者班主任担任,在进行指导的过程中往往缺乏针对性与专业性。同时,有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方式也较为单一,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没有实行差异化教育指导,导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乏实践性与针对性。
(四)测评指标不统一、测评体系不完善,测评水平较低
现阶段,国内实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测评体系主要引用国外的测评体系,缺乏对国内教育环境以及教育实际情况的综合分析,从而导致测评结果不一。并且,多数测评体系并不适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测评,这无疑会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基于服务视角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路径
(一)提高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服务质量与整体水平
首先,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目前,多数大学生规划意识相对薄弱,在就业过程中存在过分强调自我地位或者自我认知的问题。要引导大学生对自身形成正确的认识,正视自身的实际情况,并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其次,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学校要采取多种手段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其就业打下实践基础。高校可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与企业合作,将专业对口的学生输送到企业中去,为学生提供提前学习与实践的机会。同时,学校也可为学生创建创业园或者创业中心,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创业,在实践过程中提升创新能力与创造能力,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另外,暑假期间也可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能力。
(二)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素质
首先,指导教师队伍应由专业的指导教师承担,专职指导教师不仅具备职业规划指导能力与指导水平,同时也具有更高的指导热情与教育动力,能够积极投身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活动中来,在掌握学生职业规划需求以及学生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学方案以及教学计划。其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还需要获得相应的职业认证资格证,学校要为指导教师提供必要的培训课程。最后,教师要积极创新服务形式与服务内容,创新教学形式,使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学习过程中能真正掌握职业规划技巧,同时也促进学生顺利实现就业。
(三)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与资源共享空间
高校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要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实现资源共享,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最新就业信息。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建立三个“中心”。第一,建立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大学生心理状况对就业产生直接影响作用,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提供心理依据。第二,建立就业指导中心。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根本在于指导就业、促进就业,高校可通过开设讲座或者课程教育的形式向大学生传递就业知识,并通过就业指导中心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咨询服务。第三,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研究中心。研究中心的目的在于优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与教学水平。
(四)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评价体系
在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测评,从而发现其中的问题,进而对职业生涯规划做出相应的改善。测评体系的建立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案例研究法,通过分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成功案例与先进经验,结合国内大学生的发展特点,制定符合国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测评体系。二是跟踪反馈法,通過对大学毕业生进行跟踪,获得反馈信息,并结合现有的测评体系做出适当的调整,从而不断优化测评体系,提升测评结果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责任编辑:孙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