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童年对哈利与伏地魔的影响

2017-07-18 17:44曹笑湉
现代交际 2017年13期
关键词:霍格沃茨自卑感

曹笑湉

摘要:《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的主人公——哈利·波特与大反派伏地魔有类似的家庭背景,人生经历和结局却截然相反,本文试从两位人物的儿时生活入手,阐述童年对二人的巨大影响。

关鍵词:哈利波特 伏地魔 童年

中图分类号:I5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3-0082-01

一、童年时的环境

哈利·波特与伏地魔的背景是相似的。哈利的父亲为血统纯正的巫师,而他的母亲出身于麻瓜家庭,在父母双亡后,哈利被寄养在全家都不喜欢他的姨妈家,在麻瓜世界中,哈利没有朋友,受到表哥达力欺凌。到了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才开始了真正的生活。

伏地魔的母亲出身于伟大的斯莱特林家族,父亲则仅仅是麻瓜。母亲死后,他被送往了孤儿院,那里他也没有朋友,进入霍格沃茨后,聪明又好学的他得到了一众老师的赞扬。

但哈利与伏地魔又是不同的。哈利的父母真心相爱,他们为了保护哈利而死;而伏地魔的母亲用迷情药剂才和他的父亲在一起,后来停止用药却被无情抛弃,心灰意冷下去世。

11岁之前的哈利在麻瓜世界中是自卑的,不太招同学们喜欢,更是因为自己的特异功能被同学们嘲笑。进入霍格沃茨之前的哈利性格是比较孤僻的。而伏地魔在孤儿院中也是受到排挤的一个,性格孤僻,不受小朋友喜欢。

进入魔法学校后,两个人才真正感受到家的感觉。不同的是,海格给哈利的相册让哈利感受到了父母的温暖、爱和保护,而当伏地魔得知自己的父母并不相爱而且父亲是麻瓜的时候他选择了杀死父亲这个耻辱。

两个人物非常明显的区别就是,哈利是在爱和保护的环境下成长的,并且自己也乐于接受别人的关爱和付出自己的爱。而伏地魔不同,即使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中他得到了老师的赞扬和关心,也受到了同学们的崇拜,他自身却是封闭的,只为了自己考虑而没有将自己的爱付出,伏地魔的心理是充满着仇恨和自卑的,并且这种心理一直延续到了他的少年时代和成年时代。

二、童年对性格形成的影响

青少年时期的哈利·波特与伏地魔性格迥异,并且他们少年时期形成的性格延续到了成年时期。对此,笔者认为和童年的经历有关。“根据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童年期主要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如果能够很好地获得勤奋感,就会顺利过渡到下一个阶段,如果不能,将会产生自卑,并造成固着。这种固着是长久的,对未来一生都有重要影响。”(刘冠楠,2014)

而显然的,哈利·波特虽然在10岁前充满着自卑,但是11岁进入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后,老师的关爱,同学、好友的帮助让他克服了自己的自卑感,并且获得的这种勤奋感一直伴随着他成长。值得一提的是,哈利自己的母亲出自麻瓜家庭,并且是母亲的爱使他活了下来;再者他最好的朋友之一赫敏就是出身于麻瓜家庭,所以哈利对血统不够纯正的巫师是包容的。

伏地魔和哈利·波特不同,在孤儿院的时候以欺负别的小朋友来掩饰自己内心的自卑感,进入霍格沃茨之后,得知自己的父亲是麻瓜,而母亲却是伟大的斯莱特林家族的一员,他在魔法领域所表现出来的天赋让他自己无法接受自己有个麻瓜父亲这个事实,所以才亲手杀死父亲一家,并且将自己的本名——汤姆·里德尔,改成了后来令人闻风丧胆的伏地魔这个名字。所有的一切都是伏地魔自身尝试克服自卑感的手段,但是他的内心充满着暴虐和仇恨,无法从自己的出身中释怀,所以并没有获得正能量的勤奋感,而是通过自身实力不断增强来清除非纯正巫师血统的人而获得自身自卑感的补救。

三、童年对领导风格的影响

伏地魔作为书中第一代反派团体,无疑是强大的,领导力也是非凡的。而哈利·波特作为年轻一代学生团体邓布利多军(D.A.)的领袖,自身能力也是足以和伏地魔匹敌的。但是两个人在领导风格上截然不同,这其实是与童年的经历分不开的。

伏地魔在校时期就已经组建了食死徒团队的雏形,“入会”法则是完全被伏地魔掌控并且屈服于伏地魔强大的能力之下,当然其中不乏对伏地魔忠心耿耿的食死徒,但总体来说,食死徒团队的集合是在伏地魔强大的能力之下或者胁迫之下组建起来的,核心是伏地魔强大的黑魔法力量,也因此,在伏地魔第一次倒台之后绝大多数食死徒都选择了撇清关系。究其原因,伏地魔童年时期就知道利用自己的特殊能力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者教训某个不听从自己意愿的小孩。重要的是,这样的做法让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并且没有人有能力制止他这么做,所以伏地魔自然而然认为强有力的力量是笼络人心的不二法则,这种逻辑贯穿于他的整个人生。

而哈利·波特在建立邓布利多军初期就是别人提议的,并且团队的出发点是教黑魔法防御术,而哈利·波特作为团队中的核心人物,其身份是教大家黑魔法防御术的,本身就是以关爱同学作为原则和出发点。所以,即使团队被学校查封,成员里还是有人偷偷练习,默默支持哈利。童年时期的哈利受到欺凌,所以他懂得这种痛苦,进入学校,他受到了各种各样的关爱,哈利的内心是希望大家有自我保护能力的,所以邓布利多军的核心是爱和保护。这也是邓布利多军能够一直走下去的原因。

四、总结

童年对哈利·波特和伏地魔二人成年之后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领导风格有着根深蒂固的塑造。伏地魔的童年处于自卑与愤恨之中,学校老师的关爱也没能让他从这种负面情绪中走出来,而哈利·波特虽然在麻瓜世界感到自卑,但是在魔法世界中受到的关爱和保护克服了这种自卑感。

参考文献:

[1]刘冠楠,从心理传记学的视角探究童年经历对个人成长的影响[J].阴山学刊,2014,27(3).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霍格沃茨自卑感
狐獴搬家
我终于忍不住对扫把下手了
让人深思的声音
自卑不可怕 自信最美
恐慌的小年
失意忘形
法律逼死天才
天才黑客自杀引爆美国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