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维宁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摘要】会计是企业财务运营的重要承担者和有力执行者,直接关乎企业的正常发展。然而,会计失真损害了正常的社会经济发展秩序,对于企业正常的财务管理极为不利。本文结合会计信息失真的现况,系统分析其成因,据此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管理 信息失真 财务运营 原因 对策
会计信息失真表现在诸多环节,譬如会计报表的编制、原始凭证的填写、账目计算等。企业负责人、业务管理人员及会计从业人员等均成为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承担人。对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原因的探究,能够根据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而全方位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一)国家相关的法律规范不够健全
“十二五”以来,国家会计领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法律规范,然而,这些法律规范所体现出的谨慎性原则不够明显,在财务管控中凸显不确定性因素,直接致使对会计资产和和具体收益的评估缺乏根据性,对负债与经费亦未做出符合实际的评估。除此以外,会计各项法律规范依然存在很大漏洞,这就给会计信息的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机。“十三五”时期,随着新业态的持续涌现,新旧动能转换进程的加快必然要求会计法律制度的与时俱进。倘若会计信息作假的问题无法得以遏制,则必然使利益相关者铤而走险,钻法律的空子而为己谋利。
(二)会计工作者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相较于“十二五”时期,“十三五”阶段高学历会计工作者的数量势必呈直线型增长的态势,但当前同先进国家相比依然存有差距。如今,我国依然有不少企业的会计工作者延续传统记账形式开展工作,会计信息人员数据造假行为频发,特别是数据作弊为不少企业所诟病。另外,一些会计从业人员对新出台的会计行业规范和会计从业准则认识不清、理解不够、掌握不牢;不同会计人员之间的道德水准和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计管理整体质量的提高,亦会造成会计失真现象。
(三)企业的外部监督不力
企业会计的外部监督主要包含政府监督和社会审计监督两项内容。政府监督指的是政府对会计部门的宏观监督,总体引领和调度会计行业的安全、稳定发展;社会审计监督则是通过对企业会计从业行为加以系统、全面、公正、客观地评估,以此来规范、约束和监督企业的会计工作。然而,由于企业外部监督体制尚未健全,再加上个别企业负责人擅自违法乱纪,造成不少企业存在巨额的违纪款项。
二、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健全会计领域各项法律规范,严肃追究不良的会计管理行为
企业要高度重视法律规范的建设和实施,使会计从业行为始终符合最新颁布出台的《新会计准则》的精神要求。首先,要强化法律规范建设,明确会计原则,较真碰硬追究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主体责任,同时要对会计信息失真的责任归属和范围加以科学明确和严格划分,进而形成规范会计从业行为的强大制度合力。其次,要让触犯会计法律、违反新会计准则的不良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要在学习贯彻会计法的过程中,强化财务法规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一旦发生企业单位负责人或会计管理者违法问题,则必须严肃追究其经济和法律上的责任,进而捍卫会计法规的威严。再次,会计执法永远在路上,对于企业单位某些会计从业人员知情不报、瞒报谎报财务会计数据、蓄意营私舞弊的现象,除追究其相应法律责任外,还要依法吊销其从业资格,特别是对于某些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部门,要依法严惩,从根本上净化会计管理环境,在“严”字当头的关口下,有效引导会计人员秉公执法、依规办事。
(二)全方位提升会计人员的素养
针对会计从业人员在职业素养上的短板,企业要勇于正视会计人员的短板和弱项,激发会计从业人员的内生动力,汲取和借鉴发达国家会计管理的精华,形成一套合乎国家财会现状、操作性强、严谨性高的会计职业道德体系。将会计诚信的宣传抓在经常、融入日常,通过对全体会计从业人员的行业培训和学习教育,使每个人员都能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任记在心上、扛在肩上,不忘会计从业初心,恪尽职业操守。其次,要探索形成提升会计从业人员业务素养和职业素养的长效机制,切不可对其狠抓教育一段时间就草草了事,而要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最大限度地确保财务预期目标的实现。再次,要在日常工作实践中端正会计人员的执法态度,除对相关法律规范进行系统学习和掌握以外,还要特别注重其守法护法责任意识的形成,使其严格依法履责。同时,要广揽合格人才,尤其是深谙会计法规、富有财会工作经验的优秀人才,以便为会计人才队伍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三)健全外部监督体系
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审计监督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金钱、利益的掣肘而难以发挥其公平性和公正性,最终导致社会审计监督发挥效能的空间被大幅缩窄。从这个视角看,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同時,必须更有力地发挥社会审计监督的作用,尤其要拓宽社会审计监督的渠道和途径。国家在对企业开展权限下放的同时,更要强化对企业会计行为的监管,使企业不再抱有侥幸、投机心理,从源头上遏制会计信息蔓延的势头。
三、结束语
会计信息失真所表现出的现象较多,无论对企业决策还是会计管理均大为不利。企业单位必须深刻地认清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健全会计领域各项法律规范,严肃追究不良的会计管理行为,全方位提升会计人员的素养,健全外部监督体系,从而创设一个和谐、平稳的会计环境。
参考文献:
[1]胡霭臻,陈宏.论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6,(17).
[2]巩炎霞.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财会学习,2016,(16).
[3]马玉婷.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和对策分析[J].知识经济,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