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河南省农业体系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2017-07-18 16:44史诗
商情 2017年22期
关键词:农村经济影响

史诗

摘要: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发展不仅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问题,更关系着河南省全省的民生问题。现今,在农村经济体制不断深化改革,河南省城镇化步伐日益加快,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的趋势日渐加深,农村金融机构逐渐商业化发展的形势下,如何切实高效地促进农民增收和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成为重点问题。

关键词:农业体系 农村经济 影响

一、河南省农村经济现状

河南省作为农业和人口大省,不仅肩负着国家粮食安全重担,同时承担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责任。近年来,河南省作为中部崛起战略的核心省份,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中坚力量,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又快又稳发展是各级政府以及国内外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重点。

2012年为进一步实现中原地区的“三化”协调发展,以河南省为中心的中原经济区建设方案开始实施,国家对农民收入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变和传统农业转型的不断加深,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农业资金支持,河南省农村经济水平发展还比较落后,农业资金的供给矛盾依然比较突出。特别是近年来农村金融机构向商业化转型的趋势越来越严重,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不愿意向高风险、低收益的农业项目投资,长期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资金严重不足,全省农民“难贷款”、“贷款难”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河南省农村经济的增长和农民收入提高面临严峻考验。

二、农村金融理论的发展

1.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鉴于农业信贷补贴理论只强调政府作用的失败经验,20世纪80年代农村金融市场理论逐渐形成。该理论主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充当农村内部金融中介;二是以市场平衡资金供求关系,利率高低随着市场变动,减少政府部门制约,;三是注重民间非正规金融的补充作用,强调构建正规金融与非正规民间金融有机结合的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所以农村金融市场理论强调市场决定利率,农村资金从内部获取,反对政府过度干预农村金融。认为这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农民的储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金融的自由竞争。但是现实并非如此,受限于农村经济水平不发达,农村金融市场缺乏完备的监管及法律机制,利率自由化的理想状态难以达到,出现问题时仍然需要政府介入。

2.农业信贷补贴论

20世纪80年代,麦金农最早提出农业信贷补贴理论,在农村金融的理论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该理论前提假设是是农村资金匮乏的主因是农民储蓄能力弱和农业高投入、低收益的弱质性,农村金融机构为自身利益最大化,不愿意将资金流向农村市场。该理论认为为农村地区提供资金支持必须依靠政府强制的农业贷款资金配给。实质上,农业信贷补贴论强调政府补贴,排斥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非正规民间借贷组织的资金供给,忽略了金融市场的本身的力量只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持续稳定发展产生抑制作用,不利于農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因此,农业信贷补贴理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资金短缺问题。

3.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20世纪90年代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使人们意识到排斥政府干预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存在着巨大风险。因此经济学家提出了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该理论主要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在金融市场中广泛存在,完全依靠市场机制会造成市场失灵,农村金融市场无法正常运转。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更为严重,合理有效的政府干预是农村金融市场平稳高效运行的基础。政府合理有效的引导和干预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资金利用效率,保证了农村金融体系的稳定持续发展,促进政策性资金向农业方面转移并发挥积极作用。

三、针对河南省农村体系提出合理性建议

在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农业生产成本日益增长、自然条件和市场风险的不确定性等多重因素制约着农村居民增收。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步伐加快,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加大农业贷款支农力度,健全农业风险保障机制,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仍然是河南省主要的发展方针和长远战略。

1.加大农业贷款投资优化资金配置结构

根据前文分析农业贷款资金是农村居民增收的最重要促进因素。河南省作为人口和农业大省,依托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背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挥农业优势是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繁荣的关键。持续稳定的加大农业投资、优化资金结构从而提高农贷资金利用效率是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2.健全农业保险机制

河南省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风险影响,在此条件下,农业保险不仅能够维护农村经济发展,而且降低农民损失而且提高其灾后自救与重建的能力。同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通过税收减免和财政贴息等方式补偿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损失,打消其农业贷款资金投入的顾虑,增强其农业资金投入的积极性与力度,缓解农村居民“贷款难”和金融机构“难贷款”的问题。

3.完善农村金融体系营造良性支农环境

保障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农业贷款资金不仅仅只是简单的资金投入,农村金融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河南省构建更加完备的农村金融体系,加强农村金融机构商业化改革过程中的农业贷款支农作用,是解决农村资金短缺的根本保证,同时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

四、完善农业体系意义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加深,城镇化步伐日益加快,农业资金的投入能够活跃农村金融市场,促进农村生产力的提高,从资金供应方面支持农民增收,从根本上带动农村经济繁荣。因此,农业作为高投入、低收益产业,农业资金也逐渐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农业资金的供给不足直接影响到农民自身利益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固与持续。保证农业贷款资金的投放真正“用之于民”。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放缓,农业又属于高投入、低回报产业。在此形势之下,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关系到广大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固与持续。通过研究发现农业贷款资金的投入能够活跃农村金融市场,从而加大农业贷款投资优化资金配置结构,健全农业保险机制以及完善农村金融体系营造良性支农环境等方面给出针对性对策建议,以期能够为河南省现阶段的农民增收提供有效的借鉴,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2003.

[2]林毅夫.金融改革与农村经济发展.2003.

[3]温涛,冉光和,熊德平.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2005(9).

猜你喜欢
农村经济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中高速增长下农村经济增长动力分析
中高速增长下农村经济增长动力分析
重庆市微型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生态农业视域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
以电子商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考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小顽儿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