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洪武
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西宁 810003)
辨证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50例
赵洪武
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西宁 810003)
目的:探究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叶酸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采用对应方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率18.00%(9例);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复发率4.00%(2例)。结论:中医辨证疗法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有较好的疗效。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为易复发性消化系统疾病,该类疾病病程长、难治愈,且易癌变。中医药在治疗CAG方面具有显著疗效。研究显示,中医药可控制、截断CAG进一步恶化,甚至可以逆转胃黏膜的萎缩症状[1-2]。笔者采用中医辨证疗法对50例CAG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至 2016年6月治疗的患者100例,患者均经胃镜及病理检测确诊为CAG。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5~81岁,平均年龄(43±2.3)岁,病龄5个月~21年,平均病龄(5.1±1.2)年;治疗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24~83岁,平均年龄(41±5.1)岁,病龄7个月~18年,平均病龄(5.7±1.5)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阿莫西林1 g, 2次/d,雷贝拉唑20 mg,2次/d,左氧氟沙星0.05 g,1次/d, 以上药物均饭前口服;且饭后给予叶酸10 mg,3次/d,治疗3个月。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疗法,根据中医诊断结果选用不同的药方:脾胃虚弱型, 采用党参、炒白术、白茯苓各20 g,赭石(包煎)、山药、生龙牡各30 g,芡实12 g,山萸肉、苏子各10 g,炒白芍15 g[3-4],以健脾通胃气;脾胃湿热型,麦芽、山楂、茯苓各15 g,陈皮、甘草各5 g,黄连、半夏、栀子、草豆蔻各10 g,薏苡仁20 g,以和中化湿、清热醒脾;胃阴亏虚型,麦冬、白芍各12 g,山楂、麦芽各15 g,甘草5 g,知母、沙参、生地、枸杞子、当归各10 g,以养阴补胃 清热生津;气滞血瘀型,柴胡10 g,饴糖20 g,桂枝、甘草、乳香各5 g,丹参、没药、莪术各10 g,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调和肝胃;肝胃不和型,炒白芍15 g,柴胡、枳壳、川芎、香附、陈皮各10g,甘草5 g[6],以理气活血、健脾祛瘀、和血行气、和胃疏肝。饭前30 min服用,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治疗3个月。
3 疗效标准[5]①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胃镜检测显示胃黏膜萎缩全部或基本恢复正常;②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胃镜检测显示胃黏膜萎缩范围明显缩小,形状变为浅表型,饮食正常;③有效:临床症状出现好转或部分消失,胃镜检测表明胃黏膜萎缩范围部分缩小,食欲渐增;④无效:临床症状和胃镜检测结果均无明显改善。
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 两组疗效比较 在西医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疗法治疗的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2 治疗后随访结果 在3个月的随访中发现,对照组50例中HP感染复发9例,复发率为18.00%;治疗组患者中HP感染复发2例(4.0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中医中CAG属“痞满”、“胃脘痛”范畴,其病位在胃,以脾胃为中心,属本虚标实。CAG致病之本为脾胃虚弱、升降失常,湿热、气滞、血瘀、痰浊等为致病之标。患者胃部受损,胃黏膜变薄,腺体萎缩。中医药讲求整体观念,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采用辛开苦降、益气养阴、疏肝和胃、清热祛湿、活血化瘀等方法辨证治疗 CAG,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胃黏膜萎缩程度,逆转肠化和异型增生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笔者所选中医辨证疗法的理论基础是健脾和胃、活血化瘀、生津疏肝。党参具有健脾益肺,补中益气的作用,用于脾胃虚弱,少食便溏等,佐以茯苓、山药、白术健脾养胃;丹参具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作用;柴胡升阳、疏肝解郁,与白芍合用具有疏肝理脾,敛阴柔肝的功效;半夏散瘀止痛、解毒消肿,与甘草、黄连、党参、黄连诸药相配使用,具有健脾益气、中和不起的功效;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茯苓具有渗湿利水、宁心安神、健脾和胃功效;炒白术健脾养胃,燥湿利水;陈皮理气健脾、化痰燥湿,用于脘胀、食少呕吐、咳嗽痰多;麦冬养阴生津,用于肺燥干咳,和白芍为君药,具有健脾化阴,和中养胃的功效;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用于肺热燥咳、肠燥便秘;炒白芍平肝止痛,用于腹痛,血虚萎黄;甘草具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的功效,甘草、丹参、白术等合用能增强胃黏膜屏障,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等作用;莪术破血、消积、止痛、行气;赤芍具有行瘀、止痛、凉血、消肿等功能; 半枝莲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的作用;山楂消食健脾,活血化瘀、胃脘腹痛、心腹刺痛;麦芽具有行气消食、健脾开胃的作用;川芎行气活血、开郁,用于腹胀痛、气血瘀滞等。
[1] 姜 宁,黄 宣,范一宏,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前病变疗效的系统评价[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24(1):149-154.
[2]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J].现代消化及介入治疗,2013,18(2):119-128.
[3]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J].中医杂志,2010,51(8):749-752.
[4] 马学玉. 参赭镇气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46例[J].陕西中医,2016,37(9):1134-1135.
[5] 张晓慧,李 军.辨证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38例[J].陕西中医,2012,33(9):1139-1141.
(收稿:2017-01-13)
胃炎/中西医结合疗法 辨证论治
R573.3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7.07.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