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起旺
棉花花铃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杨起旺
棉花从7月上旬进入开花期,到8月底、9月初吐絮这段时间为花铃期。花铃期是棉花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也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由于各地生产条件、棉田长相不一,气候条件又在千变万化之中,因此,棉花花铃期的管理应因地制宜,分类进行。
这一时期是棉花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需水肥最多的时期,根系吸收水分、养分功能最强,但其生长已经减弱,棉株对温度、光照、水肥要求严格,容易引起棉株徒长或早衰。盛花后如果水肥不足,则根系生理功能锐减,引起植株早衰。只有通过调节,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协调,才能形成较多的有效铃,获得棉花高产优质。对开花较早、旱象严重的棉田,要结合浇水施好花铃肥。花铃肥应在初花期早施,以利于多结铃。对肥力好、长势旺的棉田,可在植株下部坐住一两个大铃时施肥。花铃肥要重施,一般亩施尿素15公斤左右,底施磷、钾肥不足的可适当补施。花铃肥要深施,以雨后沟施在10厘米以下最好。盖顶肥有防早衰、防脱落、多结铃、增铃重的作用,盖顶肥要不要追施要根据地力、棉株长势而定。对肥力足、有后劲、棉株长势壮的晚熟棉田和盐碱地、黏土地,应少施或不施盖顶肥,以防贪青晚熟;对棉株长势弱的沙性地、棉株有早衰趋势的棉田,要早施、多施。盖顶肥一般亩施尿素3~5公斤,一般在7月底8月初追施。花铃期的中后期,棉花根系吸收肥水的能力逐渐减弱,往往由于养分供应不足,造成早衰。叶面喷肥可使养分得到有效补充,对增加铃重、防止早衰有显著效果。有早衰征兆的棉田可喷施2%的尿素水+0.5%磷酸二氢钾溶液,一般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喷施2~3次。
当土壤持水量降至70%以下,或棉株生长缓慢,红茎迅速上升,叶色暗绿,中午棉株顶部叶片轻微蔫萎下垂时,表明棉田缺水,应及时浇水。灌足花铃水:浇灌棉田二水、三水、四水,灌水间隔天数10-15天,亩灌量70-80立方米,最后一水60立方米左右。做到控制灌量、灌水均匀、不淹不旱,灌后叶色一致,生长整齐。停水时间须结合秋季气温、土壤墒情、棉株长势而定,一般8月15日到20日停水。沙土地和戈壁地适当推迟,在9月上旬停水。浇水量不宜过大,同时还应搞好田间排涝工程,防止浇后遇雨形成沥涝和渍害。
棉花整枝的目的一是调节养分分配,二是改善群体结构,最后达到充分利用水、肥、光、气、热等资源,实现棉花高产。对营养枝(简称叶枝)的利用不要走极端,要么一个不留,要么一个不去。在密度较大、不缺苗的棉田,可基本不留叶枝,但在稀处、缺苗处、地头地边,每株留1-2个壮叶枝,可提高单株结铃数;全部保留叶枝是不可取的,未现果枝和花蕾很小的叶枝坚决于7月初去掉;叶枝较壮并已长出果枝的,可立即将叶枝打心,不能再任其生长。如伏前桃过多,将给棉株带来早衰、僵瓣、烂桃等很多弊端,所以7月初要将已开过的花全部摘掉,减少养分消耗,待条件适宜时再多结铃。在冀中南地区每亩2500-3000株的棉田,依地力和密度高低每株留13-14个果枝及时打顶,务必实现秋桃盖顶。不能怕脱落和贪多而一再推迟打顶和盲目多留果枝。种植铃重较高的品种,既求较高的亩铃数,又求较高的单铃重。不要或少要早桃、晚桃,会大大提高棉铃的整齐度。
一般高产田,在盛蕾期化控的基础上,进入花铃期要根据棉花长势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化控,这时由于气温高、湿度大,棉株生长旺盛,每次间隔时间根据气候和棉田长势而定,一般间隔10~15天,亩用缩节安1~3克,着力喷棉株顶部和果枝顶部。最后一次化控,宜在打顶后7~10天,顶部果枝长出3个果节时进行,这时枝叶已老化,用量要增加,一般亩用缩节安3~5克。
花铃期的虫害主要有盲椿象、伏蚜、棉铃虫、蓟马,病害主要有黄萎病、枯萎病、轮纹病、红叶茎枯病、铃疫病等,应及时搞好测报,及时防治。
棉盲蝽蟓的防治指标是,新被害株率达到2%~3%或百株有成、若虫4头。可选用呋虫胺、吡虫啉、啶虫脒、马拉硫磷等药剂喷雾,兼治棉铃虫时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高效氟氯氰菊酯等交替用药。盲蝽蟓昼伏夜出,成虫善迁飞,喷药时间应在下午5点以后。
棉伏蚜的防治指标是百株三叶蚜量10000头,可选用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丁硫克百威等药剂喷雾。
抗虫棉二代棉铃虫一般不防治,但当百株有3龄以上(含三龄)活体幼虫时,应采取药剂防治。田间用药的最佳时期为6月中下旬卵孵化始盛期,可选用甲氨基阿维菌素、高效氟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等,以及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如氟铃脲、卡死克等药剂喷雾防治。
(作者单位:武安市农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