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后陕北丘陵地区乡村聚落更新*
——以安塞县沿河湾镇侯沟门村为例

2017-07-18 12:04贺文敏
中国名城 2017年5期
关键词:窑洞院落陕北

贺文敏 郭 睿 王 军

退耕还林后陕北丘陵地区乡村聚落更新*
——以安塞县沿河湾镇侯沟门村为例

贺文敏 郭 睿 王 军

针对退耕还林对陕北丘陵区乡村聚落产生的影响,选取安塞县沿河湾镇侯沟门村这一典型实例,通过对比退耕还林前后该区域乡村聚落的不同特征,解析退耕还林对陕北丘陵区乡村聚落的作用,有助于把握该地区乡村聚落发展现状与趋势,对该地区乡村聚落的更新研究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

退耕还林;陕北丘陵区;乡村聚落;更新

1 退耕还林概述

陕北丘陵区生态环境恶劣,地形地貌破碎,水土流失严重,再加上人口密度大,农耕历史久,土地承载力超负荷,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是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及人地矛盾突出的典型地区。该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就是修复生态环境,而退耕还林是最好的选择。

对于退耕还林的涵义,各界学者从不同角度均做出过解释,可以归纳为:退耕还林就是将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和容易造成土地沙化的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作,根据“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因地制宜地造林种草,恢复良好植被。主要针对已经开垦或不宜开垦的土地,恢复其原有相对适宜的植被覆盖,顺从自然的选择。

2 研究缘起

退耕还林的实施,使得陕北丘陵区的乡村聚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改善,生产生活方式改变、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社会传统观念转变等方面。由于以上各方面的转变,陕北丘陵区乡村聚落在聚落选址、聚落规模、布局方式、发展模式、功能结构、建筑选型以及乡村景观等方面均产生巨大变化。因此,研究退耕还林后陕北丘陵区的乡村聚落及其未来发展模式,就必须解析当前该地区乡村聚落产生的新变化、具备的新特点以及存在的现实问题等内容。下面就陕北丘陵区乡村聚落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村落进行解析。

3 退耕还林后安塞县沿河湾镇侯沟门村的变迁

3.1 研究区域概况

安塞县地处西北内陆黄土高原腹地、鄂尔多斯盆地边缘,在行政范围上隶属陕西省延安地区管辖,它西毗邻志丹县,北靠靖边县,东接子长县,南与甘泉县、宝塔区相连。县境南北直线距离约 92km,东西直线距离约 36km,土地总面积约为 2950km2,占延安市总面积的 8.04%,其中耕地面积6.8 万 km2,95%属于坡度在 5º以上的山地,只有少部分为河谷川地。因此,所处的自然环境属于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和典型的重水土流失区域。全县辖7个镇、5个乡、1个街道办事处,211 个村委会,1018 个村民小组,2016 年总人口17.44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14.89 万人,农村劳动力 6.30万人。人口密度为 58 人/km2。

安塞县所处区域为黄土高原北部草原——农业生态区。主要地貌类型为黄土丘陵,海拔 1000-1300m。区内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土地破碎。国土面积的 40%-60%为沟壑面积,坡地占 60%。土地利用类型多样,耕地、林地和草地约各占 1/3 左右。是典型的复合农业生态系统。该区土地资源丰富,光热条件优越,生物种类多样化、构成了农业及经济发展的潜在优势。但区内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土壤侵蚀模数 1000-20000t/ km2·a。严重的水土流失、干旱缺水是该区的两大生态问题。由于历史上的移民垦荒,人口剧增,该区植被遭到毁灭性破坏,本来就具有疏松土质、起伏地形的下垫面和半干旱暴雨气候特征,加上植被丧失所构成的侵蚀环境和超载人口形成了尖锐矛盾,造成水土流失日益加剧,农田生产力极度降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侵蚀环境构成了该区生态治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矛盾,成为国家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区。同时,该区能源、矿藏资源丰富,构成了工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合理的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的有机结合可成为丘陵沟壑区经济发展的支柱。

沿河湾镇位于安塞县东南部,延河两岸,距县城15 km。面积210.64 km2,人口17286人(2016年),其中农业人口16,930人。辖1个居委会,28个行政村,102个村民小组。杏河和延河两条河汇集流经此镇,延靖高速公路过境。

侯沟门村位于安塞县西南部,沿河湾镇以西7.5公里处,碟王公路川村而过,距阿北高速碟子沟出口3公里,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全村总面积9.6 km2,耕地2225亩,其中山地1475亩、川地750亩。退耕还林面积4527.4亩。

3.2 退耕还林对侯沟门村的影响

3.2.1 退耕还林前

(1)生产生活方式

退耕还林前,侯沟门村村民主要有以下三种生活来源:

一是靠种植玉米、豆类、土豆、南瓜、谷子、糜子等农作物作为生活的主要来源。但是由于地处山区,又紧邻公路,可耕之地少之又少,靠天吃饭收成极不稳定,生活没有保障;

二是靠做些小本生意或者发展服务业为生。因为侯沟门村紧邻碟王公路,交通十分的便利。在公路沿线建设小型铺面,如:杂货店、五金店等。

三是有些家庭靠年轻人外出务工贴补家用。这些都是侯沟门村村民在退耕还林前主要的生产方式及生活来源。

(2)建筑、聚落及其他设施

退耕还林前,侯沟门村的村民主要居住在沟内的窑居中。窑洞住宅以石窑为主(图1),还存在极少量的砖窑和土窑以及平房;侯沟门村交通便利,与外界的联系相对较多。早在退耕还林前,该村的通信、电力等设施就已经较为齐备,只是还没有户户通达;村中设有可供村民集会与交往的公共活动场所,如若需要集会,就在村委委员家的院落或家中进行;村内原来设有一所小学,后来由于适龄儿童稀少,现已搬到沿河湾镇镇政府旁边;村内有较为简陋的卫生站,医疗设施有限;沿侯沟门村主要道路,垂直于碟王公路有一条河流过,侯沟门村主要的生活与生产用水均依靠此河。

3.2.2 退耕还林后

退耕还林后,,山间的坡耕地实施退耕,政府给与退耕农户粮食与经济补贴,农户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打破了传统的农耕模式,大量的劳动力得以解放。因此如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与收入,构建现代化的人居环境,探索适宜侯沟门村未来发展的道路成为本文关注的焦点。

早在1992年,侯沟门村已经开始大棚蔬菜的试种,是西北地区率先引进并试种成功蔬菜大棚的村落之一。退耕政策实施之后,越来越多的农户投入到大棚菜的种植当中,为本村的农民生活提供了一条可靠的致富之路。

(1)建筑形态的变化

全村现有窑洞568孔,平房448间。退耕还林实施之前,侯沟门村的村民主要居住在沟内的窑洞中。窑洞住宅均以石窑为主,只有极少量的砖窑和土窑。窑洞自成院落,依山体排布,朝向南面。窑居院落布局灵活,均是是根据地形、地貌修建,沿着沟口蜿蜒至沟内,几乎每层台基地的平台上均有一户窑洞院落。

自退耕还林实施至今,侯沟门村农户的居住形式发生变化巨大,现今主要有以下三种居住形式:

1)在原来窑居基础上的更新

2013年夏季连续降雨使得侯沟门村居住窑洞的农户受灾严重,已经坍塌、几近坍塌和渗水严重的窑洞占很大一部分,这直接威胁到村民的基本生活安全。因此由政府出资每户补贴3万元,鼓励村民自行筹建新房。但是这些新建住宅,大多数是两层或一层的砖混结构的平屋顶房屋,几乎没有人修建新的窑洞。这主要是因为窑洞造价较高,且施工技术复杂,耗时长原因。这些新建住宅,大多数就建在原来的窑洞院落当中,紧邻窑洞,十分拥挤。有的村民计划盖好新居后就拆除原来居住的窑洞;有的人家因为自家窑洞与山体或与它农户的窑洞相接,无法拆除,所以搬进新居后也不拆除老窑洞。还有的农户因为家庭成员较多,新建住宅不能满足所有人居住,就暂时居住在已经快要倒塌的窑洞院落中没有损毁的平房内,或是居住在临时搭建的简易棚中。生活用品、家具等都已经从老窑洞中搬出,置于院中临时搭建的塑料棚里,居住条件十分艰苦。还有很多村民在沿着碟王公路的北侧修建住宅,有窑洞亦有平房。

图1 侯沟门退耕前的旧窑居

图2 沿公路修建的院落式住宅

图3 院落与公路间的设施

2)由安塞县政府与村民共同出资集中修建的院落式住宅

由安塞县政府与农民共同出资修建了一批集中的院落式住宅,这些住宅全是一层平房,每户都有围墙,围合成各自的院落,彼此相连,沿碟王路南侧一字展开。院落与公路有一定距离,依次设有公共的户前道路、绿化种植、健身器械区、栏杆(图2-3)等。住宅比公路路面低,因此在宅前道路设有排水渠,入口有坡道或者台基。

沿着碟王公路的北侧,在平房住宅院落的正对面,由政府与农户共同出资筹建了两层的现代化住宅建筑群即将竣工。这是安塞县政府委托沿河湾镇政府统一设计、集中规划的大型农民住宅搬迁项目。该住宅群体均是2层的现代化住宅,一栋居住两户人家,分上下两层,每户均有1层与2层两套相对独立的住房,面积在200m2左右,均为平屋顶带有坡顶小檐口的屋顶样式。住宅内部设计与布局已与普通城市住宅差别不大(图4-5)。

图4 沿公路正在建造的二层住宅

图5 新建二层住宅近景

还有很多农户为了劳作方便,就直接在大棚中居住。在大棚入口处搭建一个小型院落,多建一间简易的平房居住在内。

(2)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

侯沟门村原来的支柱产业是农业,也是主要的生活来源。但是随着村镇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之后,传统农耕被现代化的大棚农业取代,现在的侯沟门村村民主要依靠阳光大棚种植的黄瓜以及相关产业生存。

侯沟门村现有温室大棚175座(自然棚405座),全部种植大棚黄瓜(黄瓜13号),全村平均日产黄瓜2800斤。大棚菜是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全村有农民专业合作社两家,分别是田野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侯沟门村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养殖万头生猪养殖和经营千吨沼气库为主,全村现已形成了即猪、沼气、菜、果及存储和销售为一体的新的发展模式。

随着侯沟门村大棚产业与养猪场的不断发展,侯沟门村农户的收入不断提高,村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原来的靠天吃饭,温饱不济变成了如今稳定的小康生活。年轻人有了更多的就业选择,可以出外务工,亦可以在自家门前种植管理大棚或者养殖生猪。在家门口就可以解决生产、生活等一应需求,不需要离乡背井。生活的稳定,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得村民对闲暇的娱乐、公共活动有了新的需求。因此设置健身器械之处逐渐成为村民们相互交流、娱乐的场所。

(3)人居环境的变化

过去的侯沟门村,产业单一,收入与生活没有切实的保障,基本上是靠天吃饭,村民们居住条件有限,基本没有环境可言,仅仅是在山坡地带寻找较为平坦或是距离耕种的土地较近的地方居住,没有统一的规划。现在生活水平与经济收入显著提高,农户对生活环境的要求更高。

首先,全村主要的道路已经基本修缮,主干道路2公里,村内道路硬化率达到了95%,交通便利,道路畅通(图6)。并且在道路两边设有排水的沟渠,下雨和生活的污水均可排泄,不会对道路有影响。主干道周边绿化种植也很多,不仅美化了环境,而且还起到了隔音、隔尘的作用(图7)。

其次,自来水入户率达到了100%,照明用电达到了100%,电视入户率100%,手机90%。可以说侯沟门村的农户们已经开始过上了现代化的村镇生活。

第三,侯沟门村设有村卫生室一所,卫生员一名。合作医疗参合人数998人,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15人,村民们有了的基本医疗保障。

第四,原先的小学已经搬到沿河湾镇上,空出的校舍现在改成侯沟门村社区服务中心(图8)。设有图书室、妇女活动中心、村委会、老年活动室等服务用房,为村民的休闲娱乐提供了良好地场所。此外,该社区服务中心亦设有较大的广场及篮球场,也可为村民们集会与体育运动提供场地,设施健全,使用便利。

最后,生活垃圾也有集中地处理站,还建有公共卫生间,为日常生活提供便利。

图6 侯沟门村修好的入村道路

图7 侯沟门道路两边的绿化与排水沟

图8 侯沟门社区服务中心

4 现存问题与结论

4.1 新建住宅并不能满足村民们的生产与生活需要

较早修建的联排院落式平房住宅,每户仅有两大间或者一大、一小两间瓦房,对于人口较多的农户来讲,不足以解决基本的住房问题。由于平房保暖性能远不及窑洞住宅,所以冬天较为寒冷,室内温度很低,居住的舒适度不佳;现正在修建的二层现代化的居住单元式住宅,设计时没有考虑院落,所以每户仅有较小的宅前地一块,对于很多还种玉米、豆类等有耕地的农户十分不便。住宅前后的道路较宽,而住宅侧面的道路仅有不到3米,农户家用的农机车通行也很困难。说明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农户生产生活的实际使用与需求。

4.2 新建住宅群距离公路较近,噪音与尾气污染大

由于受地形及场地限制,新建住宅群落现在均建在紧邻碟王公路南北两侧。由于距离公路较近,噪音污染、汽车尾气污染以及沿路的生活垃圾污染等均较多,粉尘污染也很大。这都对侯沟门村村民日常生活带来了不便,大大影响了该村村民的生活品质。

4.3 新建住宅群与陕北自然风貌不相融

较早修建的联排院落式平房住宅群与现在正在建造的二层独立式低层住宅群均是由安塞县政府与当地农户共同出资、统一规划设计的。

院落式的平房住宅群,连成一排,沿公路南侧展开,每户均用院墙隔断,各成一院。外墙与入户门头采用了与传统石窑相似的颜色,但是实质房屋本身还是贴有白色瓷砖,每户一模一样,毫无差别,显得呆板、枯燥,毫无生气。正在建造的二层独立式低层住宅群,全都采用灰白色粉刷外墙,屋顶为平屋顶女儿墙上挂灰色小坡檐口,门窗为白色塑钢玻璃窗,每幢房子都完全一样,完全是城市住宅的风貌,与当地的自然山体风貌毫无关联,已经完全失去了陕北地域建筑的特色。

4.4 新建住宅群落与原有窑洞群落如何共生

新建的住宅群落无论是平房还是二层独立式住宅均与陕北地区传统的窑洞建筑群产生鲜明的对比。对于侯沟门村以及陕北地区经济条件较好的村落而言,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新建窑居虽实质上还是传统的石窑,但是表面聚铺砌有白色瓷砖,檐口铺砌暗红色琉璃瓦,已经很少见到石质材料裸露的窑洞住房。这均是现今陕北窑居建筑群落呈现的一种建造与发展趋势。窑居群落间亦参杂建造有许多一层或低层的平砖瓦房。这些新出现的建筑形式如何与传统窑居建筑聚落共生、抑或共同发展?这是现今应该仔细考虑的问题。

综上所述,侯沟门村在退耕之后,利用紧邻省道的有利交通,大力发展大棚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稳步提高,农户的生活条件的改善显著。但是乡村聚落的发展基本上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由政府出资修建的一层院落式住宅以及二层的集中式住宅建筑群占用了有限的平坦地区,对耕地资源本就稀缺的陕北丘陵沟壑地区而言无疑是一种浪费。但是政府出资新建的住宅群落的住户基本都是侯沟门村邻近的山区中搬迁出来的农户,本村的住户十分稀少,这也说明了退耕之后,居于山区的零散住户正在向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备的条件较好的地区转移。由此,零散的乡村聚落开始向集聚的发展模式转型。

综上所述,乡村聚落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具有一定的空间范畴与内部空间结构。它是一个具有社会属性、经济属性与自然属性的系统性的整体。乡村聚落的发展与变化进程中有诸多的要素对其起着推动与带动的作用,使其不断的自我更新与调整,最终适应外部条件的变化从而优化自身的发展。当今陕北丘陵区的乡村聚落正是处于发展与更新的重要时期,研究与探讨推动其发展与变化的主要因素,并研究各要素之间的权重关系,能很好的把握该区域的乡村聚落发展与变化的趋势。

自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开始推行退耕还林以来,对我国各个地区的生态环境以及区域气候都产生了影响,特别是陕北丘陵地区的气候特征、乡村聚落的生产、生活特征以及人居环境等均发生了显著地变化。如何适应这些变化并不断发展,成为陕北丘陵区乡村聚落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1]邵治亮,王生宝.吴起县退耕还林(草)后续产业发展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6):480.

[2]杜英.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生态系统耦合效应研究——以安塞县为例[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3]侯继尧,王军.中国窑洞.[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12-156.

[4]惠怡安,徐明.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修复与农村聚落耦合发展初探[J].水土保持通报,2010,30(2):83-86.

[5]郭晓东,马利邦.陇中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基本类型分析[J].地理科学,2013,33(1):45-50.

[6]王瑾瑜,赵玉凤.丘陵沟壑地区农村聚落建设基本形制的宏观研究[J].山西建筑,2009,35(29):57-58.

[7]罗世乾,卢东宁.西部退耕还林的农业技术创新研究——以吴起县为例[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5):93-96.

[8]薛占海.吴起县退耕还林可持续性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6,21(4):1-4.

责任编辑:于向凤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ffect from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for Northern Shaanxi Rural Settlements.Select this typical example of HougoumenVillageYanhewanTownshipAnsaiCounty.According to compare the different feature of the region before and after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analysis the role of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on the rural settlements,to provide effective and reliable basis for the renewal of the region rural settlements.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Shaanxi Northern hill gully areas ;rural settlements;update

TU98

:A

1674-4144(2017)-05-90(6)

贺文敏,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讲师,博士。

郭睿,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本科生。

王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原生态社区规划与绿色建筑关键技术集成示范”(编号:2013BAJ03B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农业转型期西北旱作区乡村聚落形态演进机制及营造模式研究(编号:51208419)。

猜你喜欢
窑洞院落陕北
俞泖全、齐菁禹、蒋萌珂、高盈盈作品
“窑洞对”里的镇江人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我的大陕北
党建地图·陕北
论窑洞的建筑艺术
院落里的黄昏
习近平谈《平凡的世界》我和路遥住过同一窑洞
都江堰:散居院落新生活
院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