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 辉董 津
互联网+医联体助力分级诊疗落地
■ 林 辉①董 津②
互联网+ 医联体 分级诊疗 远程医疗 智慧医疗 双向转诊
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是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科学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的重要载体,是建设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举措。在“互联网+”创新融合下的医疗联合体,基于互联网云技术,建立全局性互联互通云存储,与医联体内各级实体医疗机构共同组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智慧医疗服务体系,真正实现合理有序就医,助力分级诊疗落地。
Author's address:Sir Run Run Shaw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 No.3, Qingchun East Road, Hangzhou, 310016, Zhejiang Province, PRC
1.1 国家对于分级诊疗的要求
实施分级诊疗可以有效配置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医改的重要方向。2009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分级诊疗”及“双向转诊”制度,鼓励基层医院实行“首诊制”,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及时转诊、康复回社区”的目标,并在医保结算方面给予一定支持。
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正式启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到2017年,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基本形成;到2020年,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就分级诊疗制度如何落地,全国各地都已开始了广泛探索和实践[1]。
1.2 “互联网+”创新医疗服务
新政策的出台对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起到巨大作用,但实际上,远远早于互联网医疗概念的健康教育、预约挂号、即时在线咨询等医疗服务形式早已“野蛮生长”了多年,但一直在医疗的外围,发展缓慢。然而,这些医疗模式的先期探索与不断坚守为互联网医疗的推动发挥了重要作用,患者、医生、医院已经开始接受并主动利用、拥抱互联网,与“互联网+”的融合开始回归医疗健康服务本质,更多地切入医疗核心[2]。
1.3 支撑医联体业务协作需要
目前,多数患者宁可花费更高成本,到大医院排长队,也不愿到基层就医。专家疲于应付常见病、慢性病,无法聚焦重症、危重患者。通过建设“互联网+”下的云平台推进医联体成员之间的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从而使百姓在基层能够享受到大医院的优质服务,提升百姓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度[3]。
首创“互联网+医联体+医生”体系,以互联网为抓手,以医联体中心医院为核心,构建医联体内医疗机构之间全面协同的移动智慧医疗云平台。以自由联盟、共享共赢的方式整合各医疗机构资源,创建医院与医院之间合作、医生与医生之间协同、医生与患者之间互动的新模式,助力医联体内各项业务快速展开和高效运转。从而提升中心医院专家的服务效率、价值和质量,提高协作医院的服务能力和医疗水平,落实让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的目标,降低就医成本。
互联网+医联体构建起的云平台,能够支撑起多种应用场景的远程医疗协作服务、提升基层能力的远程教学服务和便民惠民的患者服务。
3.1 以分级诊疗为核心的远程医疗协作服务远程医疗与双向转诊是践行分级诊疗的核心。传统的远程医疗对网络要求高、设备投入大,所以只能在固定地点邀请专家在固定时间开展会诊工作,会诊的时效性不能满足患者的诊疗需要。特别是对于非疑难杂症患者,需要快速方便地获取远程专家随时指导,所以远程诊疗应该能在更多的场景满足不同诊疗需求,向医疗服务主体提供精准的医疗服务治疗方案[4]。
3.1.1 远程联合门诊。远程联合门诊服务可以使每间诊室都变成云诊室,基层医生在为患者诊疗过程中可以实时发起远程门诊申请,由专家在线提供远程诊疗服务。专家远程联合门诊可以像传统专家门诊一样提供预约服务。对基层医疗来说,远程联合门诊将大大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基层医生医疗水平;对专家来说,不出办公室就完成了在多所合作医院的多点执业,提高了专家医生的工作效率和服务价值;对患者来说,在家门口就可接受到专家诊疗服务,提高了对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方便了就医。
3.1.2 多学科联合会诊。在遇到需要跨学科会诊的患者时,可以由基层医生申请相关学科专家进行多学科会诊,基层医生可以迅速得到专家的会诊意见,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诊疗服务。特别是当遇到危重患者时间紧急的情况下,不论医生在家还是出差,只要网络畅通,就可以通过手机、PAD、PC等终端实现多学科会诊工作。
3.1.3 远程移动会诊。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经常会有简单的会诊需要,平台可以通过手机、PC等终端发起会诊请求,申请专家提供治疗的指导意见;专家可以利用片段的时间给出意见与建议。支持通过电话与患者或申请医生进一步沟通,支持在线多学科图文讨论,加强医生间的沟通协作,既提高基层医疗的服务质量,更提升了基层医生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3.1.4 远程移动查房。对术后重症患者,上级专家可以随时通过远程查房提供术后康复指导,同时也支持上级专家对住院患者进行远程会诊。将康复期患者转到基层医院治疗后,专家可以通过远程查房来实现对康复期患者的远程管理,同时也大大方便了专家对基层住院医生的帮扶。
3.1.5 双向双明转诊。双向双明转诊建立了医生与医生之间有效的转诊沟通渠道。在转诊过程中,接收医生可提前了解患者病情,查阅患者病历、健康档案等信息,判断该患者是否是真正需要转上来的患者;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上级医生可以选择图文、电话等方式同下级医生对转诊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沟通,真正实现了转诊过程的双明。
3.2 以提升基层能力为核心的远程教学服务
平台可提供便捷的教学渠道,进行手术直播与点播、线上教学直播与点播、在线教学与积分管理等远程教学服务。基层医生可观摩名医手术并且在手术过程中得到名医的指导与疑问解答。通过培训教学服务能将专家的医疗行为、专业的医疗知识、标准的医疗规范等进行沉淀和传播,并结合现场专业手术操作、实时治疗方案等对下级医生或者各协作机构医生进行高效教学,助力提升广大初中级医生医疗技术水准,同时也可作为专家间相互学习参考的对象。
3.3 以便民惠民为核心的患者服务
云平台优化患者就诊模式和就诊流程,打通咨询、挂号、处方、支付、取药、查报告、健康服务等各个环节的线上线下服务,使患者享受真正一体化全流程服务体验。每个环节,患者都可以视情况选择线上或线下服务方式,便于患者有效节约时间。当线上无法完成相应工作(如诊疗、检查等)时,患者可以选择在线下进行,所有信息在线下医生工作站无缝对接,充分融合大数据技术,实现方便、专业、智慧就医。
通过云平台的先进技术和多种灵活便捷的手段,建立各项医疗资源共享绿色通道,可以实现对症预约、精确匹配,使大医院有限的医疗资源最大化地用于对症病人的诊治,实现合理有序就医。云平台有助于大医院提升服务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提高医院服务效率和品牌形象,有助于基层医院快速成长,提高患者对其信任度和满意度,更好地打造优势品牌[5],有助于患者分层有序就医,体现智慧医疗、健康惠民的理念。
[1] 孟群.医疗健康+互联网现状及发展趋势[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21-22.
[2] 袁加俊,赵列宾,陆璇,等.分级诊疗与慢性病优化管理实证研究[J].中国医院,2015,19(9):36-39.
[3] 孟群,尹新,党敬申.互联网+分级诊疗模式的思考[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2016,13(2):111-114.
[4] 范美玉,陈敏.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医疗服务体系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6,36(1):10-11.
[5] 邱晨,唐铭坚,吴伟晴,等.大型医院深入开展远程医疗服务探索[J].中华医院管理,2015,31(10):775-778.
Internet plus healthcare alliance helps implementing hierarchical healthcare system
LINHui, DONG Jin// Chinese Hospitals. -2017,21(5):52-53
internet plus, healthcare alliance, hierarchical healthcare system, telemedicine, intelligence medicine, dual referral【Abstract】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healthcare alliance is an important countermeasure for promoting excellent health resources fl owing to primary medical institute and secondary hospitals. It also an important countermeasure on hierarchical healthcare system implementation. On the basis of internet technology, internet plus healthcare alliance can rebuil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members at each levels in healthcare alliance and construct intelligence medicine system to get rational visiting and help hierarchical healthcare system implementation.
2017-01-18](责任编辑 鲍文琦)
①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310016 浙江省杭州市庆春东路3号
②浙江省认知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江南大道3688号潮人汇大厦9楼
董 津:浙江省认知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
E-mail:dongj@winnin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