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资标准对木材加工业劳动生产率影响的分析

2017-07-18 12:03吴思捷戴永务许小晶邱晓兰
中国林业经济 2017年3期
关键词:劳动生产率最低工资木材

吴思捷,戴永务,许小晶,邱晓兰

(1.福建农林大学管理学院,福州350002;2.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福州350002)

理论研究

最低工资标准对木材加工业劳动生产率影响的分析

吴思捷1,戴永务1,许小晶1,邱晓兰2

(1.福建农林大学管理学院,福州350002;2.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福州350002)

将2002—2007年我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微观企业数据进行整合形成省域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别从国家和地区角度对我国最低工资和木材加工业劳动生产率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最低工资和木材加工业劳动生产率呈现正相关关系,最低工资的提高能够拉动木材加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这一结果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同样适用。

最低工资标准;木材加工业;劳动生产率

基于低廉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税收优惠等成本优势与政策红利,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木材加工业发展取得辉煌的成果,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木制品生产国和贸易国。然而,随着人口红利、低廉劳动力成本优势的逐渐减弱甚至丧失,仍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中国木材加工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木材原料进口成本、土地成本等相关生产成本的上升,使中国木材加工业的出口竞争力巩固与提升更是雪上加霜。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否能够刺激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或工艺创新而提升劳动生产效率,进而帮助出口导向型企业建立基于“高劳动力成本、高劳动生产率”的新竞争优势这个问题值得探索。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梳理,发现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木材加工业劳动生产率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出口、技术创新、经济发展水平、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而对于和基层一线员工息息相关的最低工资标准却鲜有涉及。鉴于此,本文以各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2002—2007年的企业数据,实证检验最低工资标准对木材加工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程度与方向,研究结论可为木材加工国际竞争力战略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实践依据。

1 研究回顾和最低工资对木材加工业劳动生产率影响的机理分析

1.1 研究回顾

国外对木材加工业生产效率早期的研究有Diao-Baltiro等[1](2006)利用Logistic模型研究木材加工业生产率和企业创新之间的关联。后来的研究者Salehirad等(2006)将技术效率纳入到对加拿大木制品制造业的评估,认为技术进步会直接影响成本进而影响木制品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国内秦光远等[2](2014)学者基于1998—2007年中国木制品企业层面的数据用面板数据模型发现中国木制品出口企业的生产率高于非出口企业,认为出口对于提升我国木制品企业生产率具有积极作用。陈向华等[3](2012)用DEA法测量了黑龙江省森工40个林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找出其影响因素,发现规模效率和技术因素对林业产业具有正向影响。

国内外直接探索最低工资和具体行业劳动生产率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更多的是探索工资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姚先国等[4](2012)利用1999-2007年的数据分析了劳动力成本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这期间劳动力成本和地区劳动生产率之间呈稳定正相关关系。王建华等[5](2013)用1999—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PVAR模型研究了工资、就业、物价及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动态关系,发现工资上涨对生产率的提高有积极作用。张军等[6](2012)利用1998—2007年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数据研究我国制造企业工资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发现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制造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的正相关关系有所下降。

由此可见,国内学者对最低工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就业率、失业率、劳动力市场等经济社会方面,对木材加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探索也并未涉及最低工资政策方面,基于此,本文将对已有研究进行单个行业的扩展,探索最低工资和木材加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1.2 最低工资影响木材加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机理分析

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主要可以通过四种途径影响木材加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第一,最低工资的上涨会引起木材加工企业员工工资的上涨,根据生产要素的替代效应,木材加工企业会寻找更为有效的要素来替代员工工资上涨带来的成本上涨。第二,最低工资的上涨会带来木材加工企业员工工资的上涨,木材加工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冲抵工资成本上涨。第三,最低工资上涨会导致木材加工企业员工工资上涨,木材加工企业通过培训提高员工价值冲抵工资成本的上升。培训提高员工的劳动效率,进而提升木材加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第四,最低工资上涨引起木材加工企业员工工资的提高,根据效率工资理论,木材加工企业会提供给员工更高的工资,员工们为了持续得到高工资会产生竞争,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张军等(2012)认为还有其他影响因素存在影响工资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认为企业规模、人均固定资本存量和出口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王阳[7](2012)分别控制企业性质、企业数量、地区等指标,认为最低工资制度对我国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具有积极影响。但是王阳没有分行业进行较为微观的研究,所以存在最低工资标准实施对木材加工业影响被其他因素影响掩盖的情况。因此并无法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的实施对木材加工业存在何种效应的影响。

基于以上机理分析,本文提出两个基本假设,第一,大部分的木材加工企业都遵守最低工资标准;第二,最低工资标准对劳动生产率产生积极影响。

2 实证研究设计

2.1 变量选择

劳动生产率是每一劳动单位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多少产品的效率。将劳动生产率定义为劳均生产总值,用生产总值除以行业就业人数的结果表示。劳均生产总值表明了单位员工在单位时间内创造出物质资料价值与查找到的定义相一致。根据本文所用面板数据统计对象为微观企业的特点,本文所涉及的木材加工业劳动生产率是从企业个体出发,经过统计从而涵盖各个省份的木材加工企业的行业劳动生产率。

可能影响到工资与劳动生产率关系的因素有:人力资本[8](2015)、市场规模[9](2015)、出口[10](2014)等。考虑到数据完整性和研究侧重点在分析最低工资和木材加工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确定四个变量研究最低工资对木材加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见表1)。

2.2 数据来源

关于劳动生产率及其相关的变量,本文选取2002—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的木材加工业统计数据进行研究,找出木材加工企业。按省份整理数据有助于进一步研究不同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对木材加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所以根据每个企业所在省份确定28个省份(其中台湾、香港、澳门数据缺失,青海、宁夏、海南部分年份指标数据不全),一共整理、汇总出168组省域数据。关于最低工资标准,本文通过查找各个省份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相关网站,收集到各个省份分档次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并根据各个省市地级市所占该省市GDP比重对该省份的月最低工资标准进行加权平均,获得每个省份的最低工资标准。由于各个变量为绝对数,且统计单位并不完全一致,为了统一研究尺度,使实证结果更容易解释,故对部分变量采取自然对数的形式进行回归分析。

本文主要考察的是最低工资制度中月最低工资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对木材加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数据时间跨度从2002—2007年,涵盖28个省市自治区。所有数据均来自《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政府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的相关网站及中经网统计数据库(见表2)。

2.3 实证模型的构建

本文选择HT检验方法和IPS检验方法对各面板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资产密集度和存货占比为原始非平稳序列数据,通过一阶差分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服从同阶单整,成为一阶平稳序列。协整检验结果表明,面板模型存在协整关系,故可以进行回归估计。随后对按省域整理后的面板数据进行豪斯曼检验,检验结果p值为0.030 7,故认为采用面板数据模型的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较为合适。此外,李平等[13](2010)也采用了个体面板回归模型,说明其适用性较好,可以满足本文的研究目的。根据判断选择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或是随机效应模型的步骤,对面板数据进行豪斯曼检验,结果强烈拒绝原假设,故选择固定效应模型。结合前人研究方法选择的回顾,确定采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为较为合适的估计方式。建立模型如下:

其中,yit为木材加工业在地区i时间t的劳动生产率,以劳均工业总值表示,mwit表示最低工资标准,tcit表示木材加工业在地区i时间t的技术创新产出能力,srit表示木材加工业在地区i时间t的存货比例,fcit表示木材加工业在地区i时间t的资本密集度,capit表示木材加工业在地区i时间t的资产总规模,Xit表示其他影响因素;εit为随机扰动项。

3 实证分析结果

3.1 以劳均工业总值为劳动生产率指标的实证分析

这里将劳均工业总值作为衡量劳动生产率的指标,使用STATA软件将劳均工业总值,最低工资,技术创新能力,存货占比,资本密集度,资产总规模带入模型中进行面板数据回归。这里主要关注的是方向和大小。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根据回归结果可以发现,最低工资的系数为正,且结果为1%水平上显著,说明最低工资的提升对木材加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正向的作用,因此可以理解为最低工资的提升能够促进木材加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分析结果可以进一步看出,相对于技术创新能力、存货占比、资本密集度,最低工资对木材加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最为重要。在模型设定前,估计企业的资产规模越大,资产总规模越大越能够形成更多的资本投入,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分析结果显示系数为正,验证前文对二者关系的假设。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资产总规模在西部地区并不显著而在东中部地区较为显著。在建立模型前,估计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市场需求,且当工资上涨的时候,企业可能通过减少存货,增加短期收入以抵消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带来的企业成本上涨,进而影响木材加工企业劳动生产率。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存货对木材加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检验结果不显著,故无法验证前文假设。在研究模型建立前,认为企业每产生一单位的销售额所耗费的资金越少,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促进作用,即二者存在负相关的关系。从分析结果看,二者的系数为负值,在10%的水平上显著,印证资本的集中程度与木材加工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根据检验结果,发现技术创新指标与全国木材加工业劳动生产率之间正相关关系显著性水平不高,暂时无法验证前文假设。

3.2 最低工资对木材加工业生产率影响的区域性差异

通过对28个省份木材加工业数据的整理,还可以考察不同地区最低工资对木材加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根据表3和检验结果数据,东部地区以最低工资作为解释变量,木材加工业劳均生产总值作为被解释变量的检验结果为最低工资的p值为0.002,说明在东部地区最低工资对木材加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也是为正向。

根据表3,中部地区的最低工资的提高对木材加工业劳动生产率影响不显著,原因可能为由于数据的缺失回归前除去了部分中部地区的省份,可能对回归结果产生影响;或者效率工资理论即高工资高劳动生产率对于中部地区的木材加工企业而言并不适用。西部地区的回归结果显示最低工资的提高对木材加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有正向作用,且显著性水平高,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观察发现西部地区的系数更大。因此,可以推测西部地区的最低工资提升对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正向促进作用大于东部地区最低工资提升对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正向促进作用。

4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主要结论

根据行业划分标准,木材加工业属于制造业,制造业拥有较多的低收入劳动者数量,因此受到最低工资标准变动的影响较大。通过文献查阅和结合效率工资理论的观点,假设最低工资对我国木材加工业劳动生产率具有正相关性,然后通过数据的搜集和整理,建立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最低工资对木材加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呈现正效应的影响,验证前文假设。

在考虑了总资产、存货比例、资本密集度、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下,面板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最低工资对木材加工业两者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且这一结果在东部和西部地区都适用。通过对东中西部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西部地区最低工资提高对木材加工业劳动生产率正向促进效应比东部地区更为显著。在资产总规模指标方面,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木材加工企业资产总规模扩大能够提高其劳动生产率。在技术创新能力指标方面,东部和中部地区技术创新更能够带来木材加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而就全国整体而言,技术创新与木材加工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仍然不明显。

4.2 政策建议

根据效率工资理论和最低工资标准的不断提升可能引起的一系列反应,结合从木材加工业省域面板数据的分析结果,从企业的角度提出几点建议:首先,根据对面板数据的检验结果可以发现最低工资水平的提升能够带来木材加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此企业对最低工资制度应该抱着积极的心态,自觉遵守最低工资制度,促进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推动企业发展。其次,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木材加工企业如果将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员工工资水平能够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根据效率工资理论,木材加工企业应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促进员工努力工作,吸引员工努力提升自身的技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促进企业整体人力资源队伍素质的提升,增强企业竞争力。通过薪酬激励,引导员工,使个体劳动效率的提升,推动微观企业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进而促进整个木材加工业的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行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行业良好的发展又能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形成良性循环。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东部和中部地区技术创新能力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推动木材加工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此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木材加工企业要重视技术创新的研发投入,增加技术创新产出,注重企业技术升级,推动微观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而促进整个木材加工业的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提升木材加工业的整体行业效益。

[1]Diaz-Balteiro Luis,Casim iro Herruzo A.,Martinez Margarita.An Analysis of Productive Efficiency and Innovation Activity Using DEA:An Application to Spain'sW ood-based Industry[J].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2006(8):762-773.

[2]秦光远,曾寅初.中国木制品企业的出口效应与全要素生产率——兼论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悖论”[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97-105.

[3]陈向华,耿玉德,于学霆,等.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12(1):50-53.

[4]姚先国,曾国华.劳动力成本对地区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35-143.

[5]王建华,李红涛.工资上涨对就业、物价及劳动生产率的动态影响——基于P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3(1):92-100.

[6]张军,刘晓峰.工资与劳动生产率的关联:模式与解释[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9-100.

[7]王阳.我国最低工资制度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估计[J].北方经济,2012(5):58-64.

[8]巩崇一.我国人力资本不平等问题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5 (11):52-55.

[9]韩峰,柯善咨.城市就业密度、市场规模与劳动生产率——对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城市与环境研究,2015(1):51-70.

[10]李慧敏,张岩.基于VAR模型的我国木质林产品出口影响因素分析[J].林业经济,2014(6):79-84.

[11]宋洪峰,王刚,陈建成.南方集体林区林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J].林业经济,2013,12:88-93.

[12]陈晓芸.最低工资对我国工业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2.

[13]李平,张庆昌.工资上涨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对下降:1952—2008[J].南开经济研究,2010(3):49-63.

[责任编辑:付佳]

EffectsofM inimum Wageon the Labor Productivity of Timber Processing Industry

WU Si-jie1,DAIYong-wu1,XU Xiao-jing1,QIU Xiao-lan2

(1.School of Management,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 350002,China;2.Jinshan School,Fujian Agriculture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 350002,China)

The data of China's industrial enterprise database 2002-2007 micro enterprise integrates provincial data,using the panel datamodel tomake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China'sminimum wage and labor productiv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ood processing industry of countries and regions.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increase of theminimum wage hasa good effecton the improving of the labor productivity of timberprocessing industry And this resultappliesequally in theeastern and western regions.

Minimum Wage Standard;Wood Processing Industry;Labor Productivity

F326.2

A

1673-5919(2017)03-0001-04

10.13691/j.cnki.cn23-1539/f.2017.03.001

2017-05-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203027);福建省财政厅专项(闽教材[2014]1262号);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AS150830);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FJ2016C148)。

吴思捷(1993-),男,福建泉州人,硕士研究生。

戴永务(1977-),男,福建尤溪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人造板产业国际竞争力。

猜你喜欢
劳动生产率最低工资木材
多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橘子皮用来开发透明木材
数字说
木材在未来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加纳木材工业界呼吁政府减免木材进口税以挽救国内木材工业
我国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研究
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速远超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7.4%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32省市最低工资排位:深圳最高,海南垫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