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猪黄梅“梅花星”后备公猪二世代性状测定及选择的研究

2017-07-18 12:02:20刘书红周玉珍杨东牛陈顺友杨彩春
猪业科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阳新黄梅县体尺

陈 琼,刘 群,刘书红,周玉珍,刘 艳,杨东牛,董 战,陈顺友,杨彩春

(1.黄梅县强立畜牧有限公司,湖北 黄冈 435510;2.华中农业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3.黄梅县畜牧兽医局,湖北黄梅 435510)

阳新猪黄梅“梅花星”后备公猪二世代性状测定及选择的研究

陈 琼1,刘 群1,刘书红1,周玉珍1,刘 艳1,杨东牛3,董 战1,陈顺友2,杨彩春2

(1.黄梅县强立畜牧有限公司,湖北 黄冈 435510;2.华中农业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3.黄梅县畜牧兽医局,湖北黄梅 435510)

“梅花星”猪具有耐粗饲、抗逆性强、肉质优良的优点,为保证“梅花星”种猪的血缘纯正,避免外来血统的内渗,本试验采用闭锁群体世代选育方法培育“梅花星”猪新品系,通过测定“梅花星”猪二世代后备公猪2月龄、4月龄、6月龄体尺指标、体重以及背膘厚等指标,与一世代进行对比分析,综合评定“梅花星”后备公猪的性能水平,结果表明:“梅花星”猪后备公猪G2世代6月龄体重达到46.41 kg,背膘厚达到8.50 mm,选育初具成效,此研究为后续开展“梅花星”猪世代选育、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

“梅花星”猪;后备公猪;世代选育;性能测定

“梅花星猪”归属于湖北名猪“阳新猪”类群,是湖北省阳新、黄梅一带的地方良种猪,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区和丘陵山区,鄂、皖两省毗邻一带,其中湖北黄梅、蕲春、武穴和安徽宿松县为其主要产区。因其繁殖性能好、肌肉品质佳、杂交改良效果优越,深受广大农户欢迎,1979年,曾被列入《湖北省家畜禽品种志》;1983年,全省畜禽种质资源普查,将其归属于湖北阳新猪类群,定名为阳新猪“梅花星品系”,该猪属于中等体格类型,对高温潮湿气候环境有较强适应性,特别适于平原湖区散放和农家庭院养殖;因其头型而得名“象鼻头”猪,“象鼻头”猪头较小,长而窄,嘴筒长,口叉深,耳比阳新猪“狮子头”小,额部皱纹少而浅;部分猪的额、鼻、尾尖、下腹及四肢下端有白毛,因其额部有一小撮似梅花状白毛“点缀”,故群众称之为“梅花星猪”。

2012年开始,本课题组在黄梅县科技局、畜牧局关心支持下,通过属地资源采集、整理归类、精选个体、质量评估、建立档案、组建基础群,已经于2015年完成了梅花星猪零世代选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本试验是基于“梅花星”猪世代选育的理论上,在前期零世代选育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严格的实行群体闭锁和世代选育原则,开展二世代选育及测定,通过测定“梅花星”猪二世代后备公猪体尺性状、体重指标以及背膘厚等指标,与一世代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为“梅花星”猪育种建立了品系核心群,为开展世代繁育提供了宝贵的生物资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试验从2 0 1 6年4月-1 0月在黄梅县强立畜牧有限公司梅花星猪保种场进行。

1.2 试验猪选择

各世代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性能测定,均为秋季配种,次年春季产仔,组成选育测定群,试验猪分别来自精选的6窝纯种“梅花星”一世代母猪所产后代,每窝选取2~3头。试验猪必须发育正常、大小接近,个体健康,体型一致、毛色典型、特征明显,且保证有效乳头数7对以上。并且同窝无脐疝、阴囊疝、锁肛、背旋毛等遗传缺陷,以及毛色非杂化现象。

1.3 饲养环境

试验猪饲养在同一饲养舍,房舍为砖墙轻钢屋面结构,具有较好保温隔热效果;南北对应塑钢窗(1.8×2.0 m),大窗体、矮窗台、外置式全开窗,有良好通风透光效果;同时还配有负压湿帘降温和地坪下热水循环供暖系统;猪舍为双列式设中走道,每栏1个水泥食槽,两只大小不等和高矮不一鸭嘴式自动饮水器;猪只在水泥地面活动;南北墙内侧设置漏缝隙盖板沟,“人工干清粪+水冲洗”清污方式,为测定猪群提供了适宜的饲养环境,避免因环境因素对性能测定准确性的影响,消除了环境误差。

1.4 饲养管理

测定猪于2月龄进入试验。先后完成适应性转栏、分组、健康处理、挂牌标识,物料准备,现场记录;预试期1周,使试验猪群适应饲养管理环境,完成称重(连续两天早饲前空腹称重、取其均值)、换料过渡、免疫注射、驱虫等工作。测定猪按体重大小分栏饲养,每栏4头(10.5 m2/栏),以栏计料,各栏条件一致,专人饲养。

1.5 选育方法

1.5.1 基础群的组建

供选的梅花星猪基础群来源于试验场3个血统的产仔性能好的母本(梅系、安系、蕲系)和3个血统的13头优秀父本(梅系、安系、蕲系)组成的基础群,避开全同胞、半同胞配种的随机配种原则,并组织实施,由此产生的下一代猪群,组成各世代的选育群,试验猪群要求血统纯正,同窝中无遗传缺陷、睾丸发育正常、有效乳头达到7对及以上,方能进入阶段性选育。

1.5.2 体尺测量

分别于2月龄、4月龄、6月龄3个时间段,采用专门测量器具用于猪只体长、胸围、体高、肩宽、半臀围等(测定时要保证猪只正常站立状态)。测量时要求被测猪只站立平坦,姿势端正,探头紧贴被测部位表面,防止悬空曲张。所取测定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1.5.3 体重测定

试验猪采用自由采食,干粉料投喂,以栏圈为单位。在各个月龄测定阶段,连续两天于早饲8点前对猪只空腹称重,取其均值。

1.5.4 背膘厚测定

以专人、同一仪器设备,相同方法和部位测定。对测定猪于6月龄阶段采用超声波测膘仪,先期做好清洗去痂皮、剪毛、涂上耦合剂,将探头置于测定位置,测其最后肋距背中线3~5 cm活体背膘厚,以“数值”显示结果。

1.6 数据统计及分析

数据采用Excel2010进行处理,利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用Duncan法进行多重比较,试验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尺指标测定

种公猪的外貌评定是进行选种的关键环节,通过对体型等外貌评定,进而挑选优秀的个体进入核心群的选育,种猪的外形评定能够综合反映种猪的生长发育、体质结构特征和健康状况等外在表现,是现场测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种猪选育和留种的重要环节。因此开展体尺性能测定也是必需,由表1可知,与G1世代相比,梅花星猪G2世代2月龄体长降低了7.1%,差异显著(P<0.05),体高、胸围、腹围分别降低了20.2%、18.4%、20.2%,差异极显著(P<0.01),与之相反,与G1世代相比,梅花星猪G2世代2月龄体宽提高了8.9%,差异显著(P<0.05),半臀围提高了29.9%,差异极显著(P<0.01),臀宽提高了10.8%,差异不显著(P>0.05)。

由表2可知,与G1世代相比,梅花星猪G2世代4月龄体长、体高、半臀围分别降低了10.1%、14.1%、24.9%,差异极显著(P<0.01),臀宽降低了2.1%,差异不显著(P>0.05),体宽提高了3.5%,差异不显著(P> 0.05),胸围提高了7.6%,差异显著(P<0.05),腹围提高了10.9%,差异极显著(P<0.01)。

由表3可知,与G1世代相比,梅花星猪G2世代6月龄体长、半臀围分别降低了19.9%、38.9%,差异极显著(P<0.01),胸围、腹围分别降低了7.4%、7.9%,差异显著(P<0.05),体宽、体高分别降低了2.3%、4.7%,差异不显著(P>0.05),臀宽提高了1.7%,差异不显著(P>0.05)。

2.2 体重指标及变化规律

体重过高,会造成脂肪蓄积,从而造成性成熟的延迟,进而影响配种效果。由表4可知,与G1世代相比,梅花星猪G2世代2月龄体重降低了34.4%,差异显著(P<0.05),4月龄和6月龄体重分别降低了23.4%、28.6%,差异极显著(P<0.01)。经过选育之后,梅花星后备公猪体重均有所下降。

表1 “梅花星”后备公猪2月龄体尺指标测定情况

表2 “梅花星”后备公猪4月龄体尺指标测定

表3 “梅花星”后备公猪6 月龄体尺指标测定

表4 “梅花星”后备公猪体重指标及变化规律

表5 “梅花星”后备公猪背膘厚对比分析表

2.3 背膘厚分析

培育种公猪使其体格和肢蹄强健、体况不肥不瘦、性欲旺盛、精液品质良好和性情温顺,能够完成配种和受孕任务,提高配种受胎率,因此,公猪培育的重点是背膘薄、生长快、有效的饲料转化和良好的结实度。由表5可知,与G1世代相比,梅花星猪G2世代6月龄背膘厚降低了37.9%,差异极显著(P<0.01)。这说明梅花星猪2世代的选育初具成效,背膘厚降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配种受胎率。

3 结果与讨论

湖北阳新猪黄梅梅花星猪新品系选育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科技和畜牧等部门大力支持下,20 14年获批和实施了国家级富民强县项目——“黄梅县阳新猪梅花星猪新品系扩繁与利用项目”,2017年被列入湖北省畜禽良种资源保护与开发资助项目。根据梅花星猪世代基础猪群的遗传基础和品系选育指标的要求,按照各项选择性状间的相对重要性及遗传力的高低,采用同期比较法、逐代选留种猪,并按类群选配方案,进行随机交配,同时也注意个体的同质结合,研究结果表明,按照以上的选种选配方法,通过一个世代选育,在饲养管理基本相同的条件下,二世代猪群的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如后备公猪的体宽、半臀围、胸围等均获得了一定的遗传改良效果,世代间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P<0.05、P<0.01),梅花星猪后备公猪6月龄体重由一世代的(59.69±2.52)kg下降到(46.41±3.27)kg,降低了28.6%。差异极显著(P<0.01),体长、体宽、体高、胸围、腹围等指标均有所下降,可能原因是由于所选公猪的父本以蕲系公猪后代居多,体型偏向与本土化土猪的特征。6月龄平均背膘厚由一世代的 (11.72±0.48)mm下降到(8.50±0.42)mm,降低了37.9%。研究结果表明梅花星后备猪的选育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后续将继续开展三世代选育,以期通过科学育种,推进梅花星猪的良种繁育工程。

2017-04-06)

2014年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项目—黄梅县阳新猪梅花星猪新品系扩繁与利用项目【颚科技同(2014)59号】

陈琼(1986年—),女,汉族,湖北黄冈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动物营养与猪育种.E-mail:514291879@qq.com

陈顺友(1958年—),男,湖北武汉人,高级畜牧师,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生猪养殖及产业化研究工作.E-mail:sychen@mail.hzau.edu.cn

猜你喜欢
阳新黄梅县体尺
My English Teacher
家畜体尺自动测量技术研究进展
唐山旭阳新材料建设30万吨/年尼龙66及配套工程项目
四川化工(2022年1期)2022-03-12 04:25:16
基于Kinect相机的猪弯曲体尺测量算法研究
小浣熊火锅店
肉羊体尺测量 用上“智慧眼”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12-15 10:16:11
选 择
长江丛刊(2020年13期)2020-11-19 02:42:32
武汉至阳新高速公路鄂州段项目获批
石油沥青(2019年6期)2020-01-16 08:57:08
养在“深闺”天下知 黄梅县住建局擘画城市画卷
中华建设(2019年8期)2019-09-25 08:26:10
让宣传更出色 让成效更出彩——黄梅县地方税务局税收宣传月活动回眸
学习月刊(2015年14期)2015-07-09 03: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