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军
(华中农业大学)
保护蜜蜂拯救蜜蜂合理利用蜜蜂资源
张新军
(华中农业大学)
蜜蜂出现在地质年代中植代白垩纪中晚期,这时,地球上出现蜂、蝶、蛾、蝇、蚊类,植物完成由海洋藻类、陆地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进化过程,到了新植代的第三纪、第四纪,植物已形成了完善的根、茎、叶、花、果器官。1亿年前,地球上发生地壳运功、海底扩张、板块漂移,印度板块从南半球直接撞击欧亚大陆的喜马拉雅运动,从此地球上寒冷地区出现了温带、暖温带,植物也就通过蜜蜂等授粉,在地球大量繁衍和迁移,使得地球上生命生机勃勃,变化万千。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预言:“地球上如果没有了蜜蜂,人类也仅仅只能存活四年的时间”,这个预言与判断高度评价了蜜蜂对人类生命运动的极其重要性。我们虽然无法将地球上生命作赌注,让蜜蜂消失,但是,我们要知道1.35亿年来,地球上自从有了蜜蜂,植物的生存、繁衍及迁移加快,创造了丰富的植被和生物多样性,繁荣了地球。古人类诞生近100万年,新人类出现5万年~7万年。近100多年来,人口骤增、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却形成环境破坏、生态恶化、资源掠夺,于是蜜蜂生存受到威胁,蜜蜂选择逃离和躲避。人类利用蜜蜂5000多年的历史,不再是简单的蜂产品食用。
蜜蜂是人类利用的一种重要的资源昆虫:一是蜜蜂给森林、灌木林、草原和农业授粉,创造了生物多样性,创造了人类生存条件;二是蜜蜂在与环境相互依存、同植物共同进化过程中,采集花蜜、花粉,为人类提供了纯天然健康营养食品;三是蜜蜂用口器收集花蜜和用全身绒毛收集花粉,则为我们提供了大气环境监测的样品。
我国本土蜜蜂——中华蜜蜂和大蜜蜂、小蜜蜂是分布我国大陆地貌的第一阶梯、第二阶梯、第三阶梯海拔3500 m以下的地域,中华蜜蜂则与植物的迁移而扩散,至我国地势东部第一阶梯、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边缘地区,不断地适应新植物区系。它们适应性强、繁殖快、分布广,不断地满足植物生存与繁衍的条件。我国古代利用蜜蜂历史悠久,古代史料记载,“岭南山中有蜂筑巢酿蜜”、“江南产蜂酿之蜜液”、“陇西,天水出白蜜”、“归州巴东郡土贡纻、葛、蜜、蜡”、“峡州夷陵郡土贡茶、蜡、芒硝”、“辽州乐平原郡土贡人参、蜡”、“亳州太清宫,桧花开时,蜜蜂飞集”。唐代文学家诗人罗隐写到:“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这样些历史记载都充分说明了中华蜜蜂分布广泛,为人类创造了丰富蜂产品。
中华蜜蜂是一种营巢性家庭式群居洞穴的蜜蜂,古代人类称自然环境中的中蜂蜂蜜为“崖蜜、岩蜜、石蜜、木蜜、土蜜、阴蜜”和“白蜜、山蜜”,充分说明了中华蜜蜂生存环境和栖息场所与原始自然环境相适应。
近200年来,人口骤增、砍伐森林、开垦土地、人类挤占蜜蜂生存空间,化工厂生产、矿山作业、汽车尾气、空气污染、环境恶化等人类社会活动的干扰,迫使中华蜜蜂和大蜜蜂、小蜜蜂退至深山老林。至今,仍然有人上山砍树捣巢、攀岩烧蜂、猎采野生蜂蜜,破坏野生蜜蜂资源,造成洞穴破坏、蜜蜂资源减少。
如果森林植物被破坏,自然野生蜜蜂被驱赶,蜜蜂分布区域缩小,一旦森林群落退化、农作物减产、人类生存条件改变,甚至人类生存受到威胁。人类将要为恢复生态、治理环境、重创生物多样性条件付出昂贵的代价。所以,当前保护蜜蜂,合理利用蜜蜂资源显得十分重要。
因此,创造良好植被环境和蜜蜂栖息条件,在各个山区开展调查野生资源,建立野生中蜂和大蜜蜂、小蜜蜂保护区,保护好蜜蜂种质资源,制定中华蜜蜂保护条例,合理收捕野生中蜂,起到实质性保护野生蜜蜂资源,结合退耕还林、森林保护、水土保失和农业结构调整,以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大力发展蜜粉源植物,开展中蜂养殖精准扶贫,建设蜜蜂庄园和休闲观光养蜂场,把古今蜜蜂文化与美丽乡村旅游相结合,推广蜂旅农产业模式。同时,建立保护和合理利用蜜蜂资源的长效机制,才能实现山区蜜蜂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