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博
(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理论与方法探索
基于终身思想的大学武术套路教学改革
张 博
(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在教育改革的影响下,社会对教学要求逐渐提升,学校的教学方式也作出了适当的调整。现阶段的教育并不是单纯地为了应付考试,而是要为学生的整个人生负责。大学武术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身心健康稳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大学武术套路教学进行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需求。本文从终身思想论的角度来分析大学武术套路教学改革,明确基于终身思想的大学武术套路教学改革中的问题,找到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对策。
终身思想;大学体育;武术套路教学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套路是大学生学习武术的一个关键环节,通过武术套路教学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掌握武术。目前,我国大学武术套路教学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比较严重,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现象屡见不鲜,不利于武术的传承与发展。为了提升高校武术教学质量,发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充分发挥出武术在大学中的重要作用,必须要对大学体育武术套路教学进行全面的改革。
1.1 大学武术套路教学方式陈旧
高校开展武术套路教学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大学生强健的体魄,提高大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能够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中,尽情地去享受生活。目前,我国大学体育武术套路教学方式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比较严重,教学方式非常传统、陈旧,与现代化社会发展存在诸多矛盾,不利于充分发挥出大学体育武术套路教学的效果。体育教师在进行大学体育武术套路教学时,经常会把大部分的时间花费在理论教学上,向学生传授大量的武术套路理论知识,不注重武术套路教学的实践环节。在进行武术套路解析和演习时,也只是选择一些比较特殊的武术技巧进行演示,过分强调了动作的重要性,学生也只是按照教师姿势机械摆出各种武术动作,根本就没有体会到武术的真正含义。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对武术的热情不高,教师的武术课堂教学质量也得不到提升,没有办法实现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
1.2 大学生的武术练习机会比较少
武术套路是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编排的,如果大学生能够深刻地理解武术套路的内涵,就能够更好地衔接武术套路,即使教师没有过多地进行讲解与纠正,学生也能不自觉完成武术动作,每一个武术套路如行云流水般完善。大学体育武术套路教学讲究的是拳脚并重,身体协调一致才能展现出武术套路的连贯性。现阶段,大学体育武术套路教学中,教师对每个动作的演示局限于2~3次,对于武术精髓的教学更是少之又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介绍武术动作,对于武术技巧、武术套路的介绍都非常少,学生没有深刻认识到武术套路的连贯性,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也会显得肢体比较僵硬。另外,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练习机会,练习时间严重不足,学生和教师都抱着随便练一练的态度,教师教的马马虎虎,学生学的不明不白。
1.3 注重应试教育,忽视了武术的真正意义
我国大学体育武术套路教学过于注重应试教育,没有将“健康第一”与“素质教育”完美结合,没有让学生感受到武术的真正含义,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武术是我国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除了具有时代意义外,还能够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大学生强身健体有很大的帮助。在进行大学体育武术套路教学时,重要的并不是学生的分数是否理想、成绩能否达到标准,而是如何能够使用武术来提升学生的身体健康,通过武术来拓宽大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大学体育武术套路教学方式还比较传统,没有结合现代化的思想理念进行教学分析,将大学体育武术套路教学当作一般的学科进行教学,学生并没有意识到武术教学的重要性,更不用说形成终身思想的概念。由此可见,基于终生思想论的大学体育武术套路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2.1 转变大学武术套路教学方式
大学武术套路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改善学生的身体机能,实现强身健体的目标,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稳定发展。在大学武术套路教学中,每一个武术套路都能够完善大学生的身体机能,从而实现锻炼身体的目标。传统的大学武术套路教学观念在教师的思想中根深蒂固,要想改变还是存在很大的难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了解现阶段我国社会的发展形势,结合现代化社会的需求进行分析,从而制订更加完善的大学武术套路教学计划,适当地进行教学方式的转变,充分发挥出武术套路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意识,养成良好的武术习惯,充分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采取分组比赛的形式进行教学,并且给获胜的队伍适当的奖励。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大学生的竞争意识,还能够改善大学生的身体机能。另外,武术除了能够强身健体外,还有一定的娱乐价值,能够帮助大学生缓解学业带来的巨大压力,不断提升他们的“正能量”,养成终身锻炼的思想意识,对学生的一生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2.2 简化大学体育武术套路教学,提供更多的机会
大学武术套路教学讲究的是拳脚并重,通过身体的协调统一来实现武术套路的连贯性。所以,如果有一个武术套路没有记住就会影响整套武术的连贯性。教师在进行体育武术套路教学时,应尽可能地简化体育武术套路,使用最少的动作发挥出武术的最佳效果,便于学生记忆,使其更好地进行体育武术套路的学习。以“太极拳”中的“云手”为例,教师可以先将自己右转落手,再左转云手,然后并步按掌,右转云手,出步按掌,将武术套路分成很多个小部分,仔仔细细地对每一个步骤进行分析,通过多次演示让学生自由练习,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纠正他们的错误,帮助学生理解武术套路的内涵。而且,学生也可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断地对武术套路中的动作进行创新与简化,积极与同学、教师进行沟通,构建一个身心愉悦的课堂氛围,在轻松的氛围下进行武术套路的学习。另外,在进行大学武术套路教学时,不能只依靠课堂的时间来深化学生的武术意识,在平时也应多多宣传。中国武术文化博大精深,课堂的几十分钟根本不足以让学生充分了解武术文化,甚至说用一生来学习武术文化也不为过。学校要建立武术套路社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终身锻炼武术的思想意识,定期举行武术比赛满足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欲望。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武术的场所,还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大学生终身学习武术套路的意识,实现了强身健体的目标。
2.3 提升大学武术套路教学的质量
在进行大学武术套路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学生对武术套路的认识,积极参与到武术套路教学中,还应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从根源上提升大学体育武术套路教学的质量。教师也应具备终身思想观念,经常研究体育武术套路,深入挖掘体育武术套路的内涵,更好地理解武术套路带给学生各个部分身体机能的好处,对每一个武术动作、武术技巧、武术套路进行分析,适当地创新与简化武术套路,对武术套路中的运动量、运动强度等方面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实现学生强身健体的目标。
2.4 注重大学生武术文化和欣赏能力的培养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大学生学习武术套路不仅是为了实现强身健体的目标,还是为了对中华传统武术文化进行传承,将中国文化发扬光大。基于终身思想的大学武术套路教学,除了关注大学生的学习情况外,还要关注大学生对武术文化的理解及大学生的欣赏能力。也就是说,不仅要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还要完善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武术套路是武术文化的载体,在传承武术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不能深刻地认识到武术套路在武术文化中的重要性,就无法体会到传统文化的伟大与魅力。教师在进行体育武术套路教学时,应结合武术文化的相关知识,通过这些来提升他们对武术的兴趣,培养良好的武术欣赏能力,帮助学生在终身思想的影响下进行自我锻炼。
公园将丰富的矿业遗迹、悠久的采矿历史、巨大的古代名人效应和良好的矿山生态环境优势等资源整合为一体,形成了一个立体景观环线,先后获得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黄金之旅”、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遂昌县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之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浙江省首批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等63项荣誉称号。旅游综合收入从开业初期的年收入不足50万元到现在的6000余万元。
大学武术套路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要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从提高大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发展大学生武术爱好、形成良好的武术习惯等方面完善大学体育武术套路教学改革,最终实现大学生强身健体、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目标。现阶段的大学武术套路教学应坚持终身思想论,摆脱单一的武术套路,进行减少不必要的花式武术套路,给大学生提供更多武术交流、切磋的机会,有助于大学生对武术文化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实现大学武术套路教学改革的目标。
[ 1 ] 花家涛.从终身体育思想论大学体育武术套路教学改革[ J ].四川体育科学,2008 (1):138-141.
[ 2 ] 张峰.中小学武术教学改革探骊——以教学目标、内容、实施策略为基点[ D ].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5.
[ 3 ] 李亚敬.从终身体育思想论大学体育武术套路教学改革[ J ].科技展望,2014(23):69.
[ 4 ] 陶志超.上海市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开展现状调查及其对策研究[ 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 5 ] 汤丽英.常德市普通高校大学体育武术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D ].吉首:吉首大学,2015.
[ 7 ] 金光辉.从体育教科书和专著的立论基础看体育思想的演化[ 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 8 ] 花家涛.从终身体育思想论大学体育武术套路教学改革[ J ].四川体育科学,2008 (7).
[ 9 ] 刘涛, 李国冰,王明建.从新规则的实施谈武术套路教学优化设计[ J ].四川体育科学,2005(5).
[ 10 ] 陈根福.表象训练法运用于武术套路教学的实验研究[ 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 (10).
[ 11 ] 胡微,刘超.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武术套路必修课教学内容优化整合研究——以沈阳体育学院为实例研究[ 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3(2).
[ 12 ] 邱丕相,杨建营.武术套路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J ].体育学刊,2007(3).
[ 13 ] 孙艳,肖文军,穆政.普通高等学校武术套路教学方法的研究[ 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
G852
A
1674-151X(2017)02-096-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4.051
投稿日期:2017-01-06
张博(1984—),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