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胡桃 文 、图/孙小兽
一碗海南“省”字头米粉的古老与日常
编辑/胡桃 文 、图/孙小兽
又到北方“候鸟”下海南避寒的季节,除了天价海鲜,海南还有什么可以吃?所谓“玩在三亚,吃在海口”,在海口,寻常巷陌便可觅得地道美味,更能见微知著,吃出历史和文化,比如这一碗海南粉。
和华南地区其他省份一样,海南人爱吃米粉,但从没见过这样名目种类俱多的——海南几乎每个县市、甚至乡镇都有自己的招牌米粉:海口有海口腌粉和石山粉,文昌有抱罗粉,万宁有后安粉汤,儋州有长坡米烂,琼海有塔洋粑炒, 还有陵水酸粉、崖城酸粉汤……但只有海口腌粉被冠以 “省”字头,称为“海南粉”,并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我一般的许多外地食客,都是冲着攻略中高亮标注的“非遗”二字去人民西里宋记海南粉的。这家 “非遗传承老店”,自然是海南粉业界的标准。
然而这“非遗”的招牌除了证明其正宗,并没有改变这家开了23年的小店作为平民食堂的本性,不大的店面仍保持着 “苍蝇馆子”的素颜,“非遗传承人”宋亚琼本尊一直在配菜间里忙活着,店内最多的食客还是本地街坊。
一位店员大姐见我对着出菜口的配料区拍个不停,干脆当起了解说员: “我们这里做海南粉的方法是最正宗的,有十几种料,牛肉干、猪肉丝、豆芽、花生米、芝麻、脆角、油条、香菜、酸笋、酸菜、老抽、蒜泥、花生油……”
海南粉的米粉型号与意面中的Capellini、兰州牛肉面中的毛细,以及挂面中的龙须面相当。主调料是以竹笋为主料的勾芡卤汁,再加上前述阵容豪华的辅料干拌,是为“腌粉”。
海南粉的腌料在海南诸粉中最为丰盛,口味咸香微甜,但无一味过火,吃时佐以海白汤(免费无限供应), 整体保持着海南菜淡而不寡、鲜字当头的风格。
宋记的花生米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只有每日现炸才能保证那样的脆度,而香脆中保有的那一点儿嫩甜,十分见火候的功力。7块钱一小碗,吃得人意犹未尽。但为了去探另一家著名海南粉老店——亚妹正宗海南粉店, 我只好保存战斗力。
亚妹家位于骑楼老街新民西路——也就是本地人和本地美食扎堆儿的西门市场,已经开了30多年。店主亚妹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偶尔给忙前忙后的女儿搭把手,多数时间则岁月静好地坐在档口后面,深藏功与名。
亚妹海南粉的口味价格与宋记相差无几,更胜一筹的是番外佐料——炒海白肉,三块钱起卖。此外餐具也是加分项,用的是TVB古装剧里的明星道具——公鸡碗,浓浓的岭南风情,十分上镜。
时至午餐时间,店里没有爆满,食客中有江南口音的中年夫妻,也有家在附近的吴叔,在广州工作了30年的他一回海口就要来这里解馋,他特别推荐亚妹的特别调料——淡紫色的虾酱,还传授我海南粉最地道的吃法——把海白汤倒进最后1/4碗粉中,刚吃了一碗宋记海南粉的我,又连汤带粉吃光了一碗亚妹海南粉。吴叔非常负责任,带我去博爱北路上的邓记老凉茶点了一杯消食的凉茶,拎上边喝边逛老街串小巷。
大约过了一个多星期,我就又想念起海南粉那丰盛包裹爽滑的奇妙口感了,于是又在一次早午饭的时间,去探了另一家口碑很好的“非遗”传承老店——罗家杏海南粉。跟着导航兜兜转转了半天,才发现罗记就在宋记旁边,前者在人民西里176号,后者在140号,并且这条小巷就在海南大学旁边,不禁感慨海大学子多口福。
跟前述两家粉店一样,罗家杏海南粉也是不大的店面,简陋的装修,但别具风情的是,店家巧用了旁边居民楼间的宽敞通道,摆上几张桌子,就成了我等食客偏爱的雅座——既通风,又有浓浓的市井风情,配上公鸡碗,简直不要太下饭,当然粉的味道也跟隔壁宋记不分伯仲。接近午饭时间,仍然几近满座,可推想早饭时段的排队胜景。终于见着有食客点了9块钱的大碗海南粉,这位老饕先生还向给他盛海白汤的阿姨多讨了些海白肉,竟也是免费, 阿姨还说: “不够再跟我说。”
吃罢付钱,发现罗记比宋记和亚妹家都时尚,支持各种手机支付。店内墙上除了有传承人罗家杏在为央视节目展示海南粉制作的照片,还有一系列关于海南粉历史文化的宣传展板,不光关心食客的口腹,还负责喂养知识。
原来海南粉已经有400多年历史了,不光是海口百姓的日常早餐,“自古以来,每逢嫁娶、生日、满月、公期、款待亲朋,海口人的宴席上都少不了这碗粉”,下得排档上得厅堂,味冠群粉,无愧于“省”字当头。这第三碗海南粉,我终于吃了个明白。
Tips:
海南粉通常被海口人民作为早餐,宋记和罗记通常只营业到中午,卖完就关门。而亚妹因为位于骑楼老街,上午多老海口光顾,但为了照顾游客,营业时间会酌情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