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口红利将使养老行业成为第一大产业

2017-07-18 11:09邱彦昌
大社会 2017年5期
关键词:居家养老老年人

◎邱彦昌

老年人口红利将使养老行业成为第一大产业

◎邱彦昌

截至2016年底,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2.3亿,占总人口的16.7%。据预测,到2050年,我国老年抚养比将由目前的2.8∶1降至1.3∶1。而2030年是一个重要时间点,届时,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城镇化率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将有9.4亿人口生活在城市里,将有30%的人口超过60岁,GDP总量将达到150万亿,养老行业将超过房地产成为第一大产业,达到15万亿。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认为,“未来中国将迎来新一轮的人口红利,这就是老年人口剧增带来的老年产业发展。”吴晓波的观点与不少养老行业专家的预测如出一辙。业内专家普遍的观点是,养老产业迎来行业大发展,但还需要10年左右时间孕育。

顶层设计

“十二五”期间,养老服务业基本建立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为总依据,以法规、规范性文件、配套政策和规划标准为支撑的制度体系;初步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但与老年人日益紧迫和多样化的养老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广大老年人对当前养老服务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还不高,还存在供给结构不合理、市场潜力未充分释放、各方资源投入产出效率不高、服务质量有待提升等突出问题,养老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

在“十三五”规划中,养老作为“健康中国”的一部分被提升到国家战略性高度。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积极作为,养老政策密集出台。

2016年12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紧紧围绕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降低准入门槛,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提升居家社区和农村养老服务水平,推进养老服务业制度、标准、设施、人才队伍建设,繁荣养老市场,提升服务质量,让广大老年人享受优质养老服务。

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各项服务需求的比例分别为:上门看病服务需求38.1%,上门做家务服务需求12.1%,康复护理服务需求11.3%,心理咨询或聊天服务需求10.6%,健康教育服务需求10.3%,日间照料服务需求9.4%,助餐服务需求8.5%,有助浴服务需求4.5%,老年辅具用品租赁服务需求3.7%。

各方观点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唐钧指出,近年来,老年服务方面存在一个误区,这就是将机构服务与社区居家服务割裂开来了。实际上,机构服务和社区居家服务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这两个方面能够做到功能耦合时,就能发挥出“1+1>2”的整体效应。

他认为,我国企业退休人员退休金“十二连涨”后,2016年仅为2400元/月左右。而目前一线城市老年服务机构的收费应该在5000—6000元/月,二、三线城市也不会少于3000元/月。根据调查,实际上至少60—70%的老年人收入有限,因此,通常所说的老年服务需求多表现为潜在需求,难以转化成有效需求。

他强调,居家养老与传统的家庭养老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完整的表述应该是“在社会服务和社区服务支持下的居家养老”。老人既可以得到专业的照护服务,也可以时常得到家人的陪伴——这就是服务机构社区化的理念。譬如,在一个有一定人口规模的地区,首先设立一个“旗舰店”,即专业的老年服务机构,再以机构的专业力量延伸到基层社区去建立社区中心,为老人提供日间照护服务或喘息式服务;最终从社区中心延伸到居民家庭,为有各种需求的老人提供上门的居家服务。

全联房地产商会创会会长聂梅生认为:“在银发市场来临的时候,蜗居、蚁族这些词,不能再用到老年人身上。养老是一个产业,说到底就是一个服务业,不能简单地划归到地产当中去。”面对中国的特色化国情,聂梅生提出了养老产业供给侧改革的解决方案:“重资产端要去房地产化,轻资产端要由销售走向服务,同时融入‘互联网+’,融入金融创新。”

探索实践

近年来,我国养老改革如火如荼,探索实践推陈出新,新思路、新概念、新模式层出不穷。

在创建全国养老服务综合改革示范区的过程中,广州市黄埔区形成了一套不以街道为单位、不以物理空间来划分,而是以人群、以社区、以“两个半径”(老年人出行半径、服务半径)来构建中国式养老体系,送餐、照料和医疗三大养老基本服务到位,破解了“养老难题”,实现了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区、街两级全覆盖,日间托老服务中心社区全覆盖,60岁以上辖区户籍特殊困难及80岁以上辖区户籍长者免费享受爱心午餐全覆盖。

(六)在专业合作社的组建和发挥效果方面 在一定程度上,专业合作社就是一个企业,企业就应该自负盈亏,政府不必要介入其中。

黄埔区创新养老新模式,社区服务“适老实用”,服务收费价格普惠,医疗服务一站搞掂。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社区涌现出许多老年志愿者,只要老人身体力行,都可以发挥余热,充当社区、居委会管理员,或者参加其他志愿者活动,开拓新的生活领域和人际关系。这些实验性的项目正在黄埔区开展,而且“老有所为”往往依托于“老有所乐、老有所学”的平台。民政部养老服务业专家委员会委员乌丹星表示,这样的做法是非常重要的探索和经验。

取自“幸福就好”谐音的“幸福9号”,首创“中国国情+善良初心+互联网”养老模式,通过大型的老年乐园、遍布全国的居家养老服务店和老人网上商城3大平台,全面满足老年人休闲、娱乐、购物、养生、社交等物质与精神需求,为2亿多老人提供综合养老服务,形成线上线下联动,利用互联网思维撬动养老产业,构成完整的养老生态系统,为老人缔造了一个全新的幸福养老平台。目前,“幸福9号”在全国已建立起近100家老年乐园,近4000家居家养老服务店。

“幸福9号”线上商城整合全中国最好的供应商入驻,柴米油盐酱醋茶等日用品,很多比超市还便宜,让老人享受到真正的实惠。并通过互联网的工具,把建立标准的规则交给老人,让百万级的老年用户投票,究竟哪个供应商的产品是好的,然后,每一个季度根据实际的投诉率进行定期的淘汰。

“幸福9号”线下老人乐园给老人带来各种各样的服务,老人的衣、食、用、行、康、乐、学都可以在这里解决。

连接线上、线下的是老人大数据平台。在商业模式上,“幸福9号”与微信如出一辙:以免费的服务形成流量入口,撬动相关产业链,通过产品和增值服务盈利。

与传统的敬老院相比,“幸福9号”更注重服务和体验。在功能上,他们规划了10多个功能区,以满足老人的不同服务需求。同时,还为每个老人都配备了“幸福助理”,每天陪他们运动、聊天甚至买菜买油,这使得老人在这里如同跟自己的孩子在一起。

“幸福9号”的这一养老模式改变了传统养老产业的形态,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多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一个养老模式能否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它能不能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和快乐感,让人老而不衰,老而不颓。”吴晓波从2015年10月就开始研究“幸福9号”的模式,并多次到“幸福9号”的门店实地考察、调研。最后,吴晓波得出一个结论,“‘幸福9号’的居家养老模式突破了目前中国养老的弊端,改善老人目前的社交,让老人重新回归社会。这是符合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也是‘幸福9号’的核心优势所在,或许是破解中国养老难题的一个突破口。”

全国老龄办巡视员阎青春认为,“幸福9号”创新养老模式是刺激老年人消费的有效形式,也是活跃养老服务业市场的动力,突破了居家养老过去单纯依靠政府包办的做法,通过资本运营把市场机制引入到养老服务中,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有力促进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业全面发展。

现在是中国养老产业的最佳布局期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国有亿老,产业之宝。”吴晓波说,“到2030年,中国老人将是全世界最大的消费群体,因此养老产业将成为中国最朝阳的行业。”

近年来,随着国家顶层的各种对养老行业促进政策的不断出台,虽然眼下各方社会资本闻风而动,养老服务、养老用品、养老保健、养老旅游、养老房产等各种模式和概念层出不穷,但依然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摸石头”阶段,养老行业的痛点仍制约着养老产业的发展,产业的活力还没有被激发出来,仍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曾琦认为,“通观我国老龄产业发展,从需求角度看,提高老年人支付能力是老龄产业发展的核心;从供给角度看,准确的市场定位是老龄产业发展的关键;从发展环境角度看,创设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是老龄产业发展的基础。”

发展养老产业,首先要符合“未富先老”的国情。中国有太多的低收入老人,他们住不起昂贵的养老院,付不起高昂的服务费,如何让养老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的确是值得探索的方向。

发展养老产业,还要符合中国现代养老观的主流。有一组数据,76%的中国老人愿意在熟人社区中终老,同时,65%的老人不愿意与子女在同一居所生活。这意味着,“落叶归根”与独立生活,已成为中国现代养老观的主流。

从多地发布的“9073”养老规划(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人数分别占90%、7%、3%)来看,立足于社区的居家养老发展潜力巨大。在这方面,广州黄埔区和“幸福9号”的探索和实践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他们的做法符合国情,也满足了老人的心愿。长者饭堂,解决一日三餐就解决了大问题;社区日托养老中心,相当于在家门口建了一个老人乐园,白天在里面玩,晚上各回各家;一站式医疗服务,解决了老人看病难问题。养老痛点解决了,老人没有了后顾之忧,不仅可以拿出钱来消费,把潜在需求转化成有效需求,还可以实现老有所为,让老人重新回归社会,活跃在社区的老年志愿者,通过有目的地忙起来,排解孤独寂寞,增加生活乐趣,同时又可以帮助到别人,实现了“乐养”。

“中国养老产业20年的进程,‘十二五’跑马圈地、大兴土木,‘十三五’重视培养人才、运营管理,‘十五五’会有品牌和黑马杀出,‘十六五’产业走向成熟。”乌丹星表示,“中国养老产业也是要通过这样的趋势——先粗后精细、先城市后农村、先刚需后普及、先数量后品质、先政府后民间、先鼓励后打压、真正形成与国际接轨的金融品质的养老产业的黑马。”她认为,“目前这个阶段进入养老产业的最佳战略是:做小不做大,控制风险;做人不做房,构建核心;做精不做全,优势集中;做益不做利,借势练兵。”

养老产业,看起来很美,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理顺。社会资本,在设计产品上如果想赚快钱,那养老产业注定很难。

2017年4月初,在第十届中国医疗器械发展高峰论坛上,多位养老行业人士一起探讨了行业存在的问题,其中,国产养老产品的缺位,成为探讨激烈的主题之一。由于国内找不到符合需求的护理床、水龙头、地板、壁纸等产品,养老机构只能寻求国外进口。

北京康语轩老年公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恩京以淋浴喷头举例:国产的大部分淋浴喷头都是铝合金材质,碰到皮肤很凉,节水性能也不好。另外,喷头上的开关也没有直接在喷头上,导致员工不能单手拿喷头为老人淋。她呼吁,希望国内养老产品的生产商、供应商、设计者,能给终端使用者提供更多的可选择性。同时更重视一些外观,提高性价比、耐用性。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也举了一个例子:因为老板考虑成本,一个厂商的护理床上少了一个垫,而这最终导致产品的受力很差,根本没法用。他认为,其实除了少数产品之外,大多数日本产的老年用品,中国从技术上都能制造,没有大问题。

“幸福9号”董事长王振表示,现在是中国养老产业的最佳布局期,2030年才是最佳收获期。

现在要做的是,如何实现养老行业的产业化、养老产业的规模化、养老服务的系统化、服务收费的差异化。如此,才能抓住新一轮人口红利的机遇做大做强老年产业。

猜你喜欢
居家养老老年人
居家运动——膝部练习(高级篇)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养老生活
居家的日子
老年人的世界越来越“小”——怎么帮他们走出出门“第一公里”
当“我”老了——“90后”养老护理员的“自述”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情防控常态化 居家防护不可少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