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句法的博物馆空间解析

2017-07-17 01:25周茜
价值工程 2017年24期
关键词:空间布局

周茜

摘要: 本文从博物馆的基本定义出发研究其展览空间布局。采用空间句法的研究方法,选取苏州博物馆展览空间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其空间布局类型、可视度等,总结其空间与流线特征。

Abstract: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spatial arrangement of museums on the basis of their definition. Spatial syntax methodology was employed to analysis the exhibition space of museum. The Museum of Suzhou was used as a representative example to investigate its space layout, visibility, spatial and streamlining features.

关键词: 展览空间;空间句法;空间布局

Key words: exhibition space;spatial syntax;space arrange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4-0216-03

1 背景

文化类建筑在近年来日益受到关注与重视,从最初的博物馆到展览馆再到文化综合体,无一不体现出对于文化建筑的重视,而其偏重也不断在变化。从一开始的“以物为本”——只关注展品的展览,到“以人为本”——关注点结合展品、展览流线等把参观者作为展览最重要的考虑部分,博物馆的作用也从最初的呈现原有历史状态,变成了连接历史与未来的媒介与场所。

高新型化和多元化已经成为博物馆展览空间新的展示形式,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容与意义也不断丰富。场所和行为共同构成了现代的展览空间,场所和行为这两个关键词一个以空间为主而另一个以人为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而这都离不开人的空间感受与行为模式。现代建筑设计中展览空间能更加突出的表现建筑设计对信息时代的新技术、新思维及参观者的行为模式的体现和反馈(图1)。

2 苏博特点

苏州博物馆新馆总建筑面积为19000平方米,由于该馆位于苏州老城区内属于历史文化街区所以要遵守建筑高度以及风貌,所以首先是建筑高度的问题,在设计中采用了一层为主局部二层的设计思路,并且把大量附加功能性空间放到负一层。所以主体建筑控制在6米,只有中央大厅和西部的局部展厅达到16米。另外是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的问题,所以“修旧如旧”是新博物馆设计的主要问题,新馆需要与只有一墙之隔的忠王府相互融合并有所对话。使其成为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2.1 建筑造型

苏州博物馆新馆是典型的院落型布局,属于建筑群体的组合模式,这一点其实结合了江南园林的造园思路,并且与美秀博物馆有着很多关联(图2)。首先是对于江南园林的对话,从图2中可以看出建筑群落围绕一个水景而筑,前院满足了基本的集散功能而其间有穿插了各式各样的小庭院,在流线组织合理的基础上每一个院落的设计都应了造园中自然天成的意境,与中国古典园林不谋而合。而在苏州博物馆新馆中却又能找到现代设计元素中的几何构成,从三角形、菱形、到无数并列的直线空间,再到几何形式的大屋顶都折射出现代感;从玻璃到钢材再到花岗岩,每一处细节都把现代建筑的风格体现的淋漓尽致。从布局到造型再到对传统黑白灰的运用,都将其很好的融入苏州老城的城市肌理中。

2.2 建筑景观

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师贝老虽然出生与广州,但他的祖辈是苏州的望族,在他的童年中著名的苏州园林狮子林带给他不可磨灭的影响。苏州古典园林中的假山、石桥、池塘、瀑布带来了对于自然景观的寄托,一切依托自然之势,低洼便以之为塘,高挺便筑以亭台。所以可以说苏博新馆不仅仅是一座博物馆而更像是一座江南园林,这便是苏博的建筑景观独特之处:这里摈弃了繁复的形式,将传统园林的精髓—— “借景”、“框景”等手法运用的十分灵活。其中在主庭院的山水园,“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呈现出了中国水墨画的意境,而这水墨幅画又成为一个展厅内所借的景,并且用帘一隐呈现出一种若隐若现的朦胧之美,将庭院之景引入展厅成为建筑设计中的经典之作。

而在博物馆展厅室内部分也体现了独特的建筑景观,另一经典之作便是与共享楼梯相结合的水池设计,水池的两边做了两层高的水幕墙,整个空间完美地融合了楼梯与景观并且用现代建筑的手法达到了古典园林与自然相和谐统一的效果,并且还特地设计并控制了水流与噪音,体现出细部设計的精妙,又加上竹与紫藤的配合使得自然之景与建筑之景浑然天成,从剖面也能很直观的反应出室内与室外空间的关系,如图3。

2.3 光环境

苏州博物馆新馆几何与线条的大量运用,让空间与光线结合,光线经过遮光条的调节变得更有艺术性,光线作为展览建筑设计的三线——光线、视线、流线之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光线经过百叶遮光板的过滤产生的层次变化,仿佛让光线流动了起来,这时光线就不仅仅是使展区更加明亮而是成为了建筑的一个部分。顶部玻璃与钢管支撑杆之间的铝合金格栅对应的是传统建筑中的雕花木窗,形成了柔和的、半透明的光线,适合展品的展示与陈列;而侧向的光源的运用也是苏博中重要的光环境设计手法,达到了漫反射的效果使得展厅内的照度更加均匀。

3 空间句法研究

3.1 概念

“空间句法”(SPACE SYNTAX)是由Bill Hillier教授于英国伦敦大学(UCL)领导的建筑及都市空间型态研究小组,于近20年来所研究发展的一门空间型态构成分析技术。空间句法可以用于分析建筑形态的结构组织逻辑,这可以使原本对建筑感性的评价提供有数据支持的理性量化分析,通过空间句法的运用可以帮助了解与探索城市空间以及建筑表层平面形态下的关联。空间句法可以通过组织构成逻辑的两个向度来进行分析:一个是路径即两组元素互通的关系,另一个是深度这是最短路径。

3.2 方法

本次运用空间句法的分析更多是研究展览建筑中三线之一的视线,通过软件来研究苏州博物馆新馆中的视线深度。首先将苏州博物馆的展览空间结构整理出来,确定展览空间轮廓线然后导入DepthMap中,之后运用软件中的网格对空间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并确定出参与分析的网格,就可以通过软件得到博物馆展览空间的可视性图。

3.3 基础

苏州博物馆各个展厅主要围绕庭院展开布局(图3),但各个展厅之间又形成小的组团,苏州博物馆共21个展厅,首层共18个展厅,其中1虎丘云岩寺塔佛教文物、2瑞光斯塔佛教文物、3史前陶器玉器、4春秋青铜器玉器、5自汉迄唐陶.瓷.金.铜器、6元娘娘墓明王锡爵墓随葬品这六个展厅作为一个组团主要展览历史性比较强的文物玉器等;7明书斋陈列、8瓷器作为一个组团主要是展览书画瓷器;9玉器、10竹木牙角器、11文房雅事文具、12闲情偶寄赏玩杂件、13民俗小摆设、14织锦服饰、15宋画宅做为一个组团以民俗风俗的展览为主,16、17、18三个是现代艺术展厅,作为一个组团主要是对外租借;西廊地下一层为特展厅,也是一个组团,西廊二层两个展厅作为一个组团主要展览吴门书画。各个组团功能分组明确,且每个组团的展厅相互串联,各个组团之间围绕庭院并联布局,进入博物馆就像在数不清的房间中参观探索,每进一个房间都有新奇的发现,序列中统合着变化,整体陈列展览空间分区明确且丰富趣味。

3.4 分析

根据以上基础资料分析选取了苏州博物馆的十八个展厅作为研究对象,而其中又加入了主庭院的公共空间作为分析对象,使得室外的空间与室内空间共同构成展览的总流线,然后对其运用空间句法进行可视图分析,如图4。

由于苏州博物馆新馆属于混合多线式布局,并且采用了苏州园林的布局模式使得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融合,所以在分析时把整个参观者可达的展览和公共空间结合一起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可视度的特点重点分析其主要展览空间的节点。

3.4.1 1、2展厅节点

在整个展览空间中可视达到最高的是1、2展厅的节点区域,也是展览最开始的区域体现出可视度与展览流线之间的关系,从入口展厅延续过来,在节点处到达峰值,在向南北向延伸,有分别在1和2展厅的公共展厅部分达到最高,可以体现出其展厅序列布局的合理性。

3.4.2 主入口空间

主入口属于整个展览建筑较为重要的部分,并且与入口广场结合布局,属于十分重要的交通空间,从其可视度图中可以看出,其可视度比1、2展厅节点次之,呈现出东西向延伸的可视较高的区域,而与入口空间相连的东西两个方向的连廊尽头处均出现了可视度较高的区域。

3.4.3 庭院节点空间

庭院空间可以算是整个展厅分析中可视度最低的区域之一,但是由于在分析中没有考虑对视与借景对于其的影响,只是从展览空间布局与流线的角度去分析,而这个区域又是属于室外空间,所以在对比时不能完全只考虑可视度图的变化,而要结合室外空间进行综合分析。从水上平台、九曲桥、湖心岛、水上踏步和自然驳岸,其可视度逐渐增加到下一展厅的入口区域达到峰值。

4 结语

苏州博物馆属于混合多线式,又融合了苏州园林的设计手法,所以在空间可视度中主入口区域以及东西连廊区域,以及展览开端的重要节点区域可视度较高,可以看出流線与视线的关系,而其中与室外空间的结合部分则需要单独分析借景、框景等对于视线的影响。这使得对于苏州博物馆这样的混合多线布局式展览空间需要结合视线与流线的关联性进行设计,而在展览序列中也有更多的灵活性,但是过于复杂也可能会把干扰观展流线,并且使得视线设计上缺少重点。

参考文献:

[1](德)伯特龙、史沃兹、费雷编著,涨梅译.展览设计实用手册.

[2]百度百科:苏州博物馆http://baike.baidu.com/link?url=jGmbDjpdYCE8mRmq3fbmQ43dxZONfNQ9LYtlAxjYHZ7PmCVppAqU5erv5J1gHEww.

[3]于谦柏.以_空间句法_SpaceSynt_省略_PPINGMALL的公共空间组织.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5.

[4]程旭.中国博物馆建筑设计的得失谈[J].建筑创作,2010(10).

猜你喜欢
空间布局
前置化空间布局,龙湖驱动TOD的未来模式
川蜀园林空间布局特征研究——以望江楼公园为例
郊野公园空间布局规划策略探析——以北京市昌平区郊野公园空间布局规划研究为例
浅析美术馆建筑的选址与空间布局
黄山市屯溪区城市道路系统的空间布局
民营国际教育产业园区空间布局模式研究
姑臧城空间布局与五凉河西政治
空间布局图
基于市场导向下的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研究
基于改进引力模型的公租房空间布局适宜性评价——以重庆主城9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