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洋
【摘 要】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第二场中,俄狄浦斯斥责克瑞翁阴谋造反,二人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执。这一片段与全剧主干情节、主体思想关系不明显,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却以特殊的方式对戏剧结构和人物塑造发挥了作用,并提示出悲剧六要素中“性格”与“情节”的关系。
【关键词】《俄狄浦斯王》;克瑞翁;冲突;性格;情节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030-02
索福克勒斯的名作《俄狄浦斯王》被亚里士多德誉为“十全十美的悲剧”。该剧情节布局复杂严密,受到众多学者的赞扬。然而剧中有一段插曲性的情节常令细心的读者感到困惑,这就是第二场中,俄狄浦斯王与妻舅克瑞翁之间的一番争执。前人的研究对这场冲突涉及不多。韦伯斯特的《索福克勒斯概論》简略提到了俄狄浦斯与克瑞翁的对比关系,罗念生的《论古希腊戏剧》和唐根希的《谁人疯狂》对剧本进行了逐段解读,但很少见到对这出“俄克之争”的专门分析。一部典范之作中竟有似乎可以“忽略”的片段,这恰恰值得我们格外注意。
一
俄狄浦斯与克瑞翁争执的原因要追溯到第一场中忒瑞西阿斯对俄狄浦斯说:“你就是你要寻找的杀人凶手。”俄狄浦斯由此怀疑忒瑞西阿斯与克瑞翁合谋篡位。第二场中克瑞翁前来为自己辩解,但俄狄浦斯坚持认为他“分明是想谋害我”。双方一时间剑拔弩张,最终在歌队和王后伊俄卡斯忒的调解下才平息下来。
18世纪的伏尔泰率先对这段情节做出了批评:“他(俄狄浦斯)似乎忘记了这些可怕的事件,脑子里只转着一个念头,怀疑克瑞翁——用他的话说,他忠实的老朋友——杀死了拉伊俄斯,而他又毫无道理,毫无根据,没有任何线索使他产生这样的怀疑,而且,恕我直言,采用了那样一种现代不多见,古代也少有的荒唐态度。”[1]84
伏尔泰的意见显示出这段情节的发展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让人费解。从逻辑上说,俄狄浦斯即便在盛怒之下无暇仔细考虑先知的说法,也没有理由立刻断定这是一场政治阴谋。而克瑞翁的辩解——“我天生不想做国王”——也显得过于高尚和浪漫。伏尔泰甚至认为克瑞翁的“能说会道”都是些“与主题无关的废话”[1]84。就此而言,两个人物的表现乍看之下都不免令人感到奇怪。
关于这场争吵的另一种质疑在于它似乎与全剧的主干情节、主体思想无关。哲布曾指出《俄狄浦斯王》的结构包含两条线索[2]416-434。一条线说明拉伊俄斯是俄狄浦斯所杀,另一条证明俄狄浦斯是拉伊俄斯之子。全剧各场冲突大都围绕着这两个中心,环环相扣,直至揭开谜底。但这里关于篡权的指控却与追凶过程、身世之谜皆无直接关系,似乎游离于故事中心之外。从主题方面来说,这一段“统治者训斥谋逆者”的情景又与一般而言本剧主题“人的意志”或“难以抗拒的命运”相距较远。
“没有道理”的情节出现在索福克勒斯的经典悲剧中,让人们可以在逻辑、结构、主题等方面进行质疑和指摘。这一片段中的对话和人物冲突,果真皆是“无用的插曲”吗?
二
让我们回归《俄狄浦斯王》的文本,通过前后情节来探究这场冲突可能起到的作用。二人争执之前,剧中人在寻找瘟疫起因和杀人凶手,一切尚无涉于“弑父娶母”。一番唇枪舌剑之后,伊俄卡斯忒回忆了拉伊俄斯所得的神示。这一倒叙让剧情重心绕过了方才争论的政治阴谋,更巧妙地引出了俄狄浦斯自己的身世。“俄狄浦斯杀死拉伊俄斯”的事实开始在人物对话中紧张地呈现出来,剧情转向关键情节和核心线索。于是这场争论成为一种预热性的“小高潮”,成功地铺垫和引出了即将到来的重要情节,正是戏剧中所谓“蓄势”之处。
这段冲突还形成了一种“间隙”的效果。先知的言论和伊俄卡斯忒、俄狄浦斯的回忆一致,如果两段彼此印证的情节紧连着发生,未免直揭谜底,缺乏悬念;不幸的命运扑面而来,节奏上也太过紧凑。如此以二人争执宕开一笔,缓和了严肃的气氛,拖延了真相的到来,戏剧的核心冲突得以从容不迫地展开。
在结构作用之外,索福克勒斯还将人物关系与人物性格寓于这一幕君臣争辩之中。俄狄浦斯和克瑞翁两位参与者在此都得到了细致而充分的描写。
俄狄浦斯凭借忒瑞西阿斯几句不友善的话就怀疑起他“信赖的老朋友”克瑞翁,厉声责骂,毫不让步,直言“我要你死”。他敏感、多疑、专横,甚至残暴的一面都在这场责难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前文忒拜人对俄狄浦斯极力赞颂和崇敬,这里却暴露出他的缺点。而最后俄狄浦斯听从歌队“可怜的话”放过了克瑞翁,又证明他不失为一位“有过错的好人”。这一人物的性格,至此才真正完整起来。更重要的是,此时流露出的性格因素,与即将揭开的悲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俄狄浦斯在揭露“阴谋者”时莽撞而固执,不轻易妥协,于是后来探究身世时也同样毫不畏惧、勇往直前。个人性格的偏激提示出悲剧结局的主观因素。克瑞翁在争执结束时的一句话因而成了暗示性的双关语:“这样的性情使你最受苦,也正是活该。”
从“人和命运”的终极冲突来看,相比后面几场对无情命运的揭示,这一场突出了俄狄浦斯积极斗争的个人意志。正如尹鸿所说:“虽然他早已是命中注定,他的自由选择仍然贯穿于整个行动过程……索福克勒斯完成了一个悲剧英雄的范例:他必须自由选择。”[3]170正是对个人自由意志的强调使得这出悲剧真正精彩动人,也让典型的命运悲剧中染上了几分“性格”的色彩。
这场争吵戏对于“男二号”克瑞翁的形象塑造也功不可没。此前克瑞翁上场只是单纯传达神示,这里才是他真正的出场。若无此段情节,克瑞翁这一形象势必失去全面展示自己的机会。在他的辩词中,我们看出这是一个稳重、机警、沉着的人。他也看重权势,但对自身地位有清醒的认识。他的忠诚、正派此刻虽不被了解,却为剧情埋下了伏笔。在“退场”中,他对俄狄浦斯不讥笑也不责备。俄狄浦斯与他和解,称他为“精神高贵的人”;剧作家也实现了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的完整一致。二人在争执中的互动关系还形成了人物塑造上的绝佳对比。韦伯斯特曾以“奥狄浦斯对克瑞翁=偏见对理智”的形式概括这里的人物对照,并说“这些对比和共鸣把我们谈到过的那些主要人物的不同面貌照耀得更明亮”[1]222-223,其实不仅如此,次要人物的性格也在这一场言语交锋的对照中更加明亮。
三
通过以上对情节和人物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俄狄浦斯与克瑞翁的这场冲突,绝非毫无意义的一段插曲。索福克勒斯在古老传说的基础上添此一段,实是有意为之。只是与推动主要线索、加速情节进展相比,这出戏更多地用力于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如果借用亚里士多德《诗学》中对悲剧六要素的分析,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一场“俄克之争”对于“性格”的贡献大于“情节”。
当然,阅读体验让我们承认,与剧中其它几场冲突相比,这段争执的确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并非无可替代。亚里士多德认为:“没有性格,悲剧却可能依然成立。”[4]64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读者容易将这类片段看作“无用”。然而一部好剧、一位好的剧作家毕竟不能排除这类有着深刻意蕴与表达效果的次要冲突,忽视“性格”的作品终究难以成为经典。要之,《俄狄浦斯王》中一段似乎无理却又值得回味的情节,对于后世的戏剧阅读者和创作者来说,正是一个值得挖掘的宝藏。
参考文献:
[1]陈洪文,水建馥选编.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2]哲布.原编者引言(节译)[A].罗念生译.罗念生全集(第二卷)[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尹鸿.悲剧意识与悲剧艺术[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2.
[4]亚里士多德.诗学[M].陈中梅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作者简介:
胡 洋,女,陕西西安人,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文学理论与戏剧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