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棱色
我看杂志或是散文等书籍有个习惯,就是先翻到目录,先挑选有意思的标题,再深入阅读。因此,当我开始写文章的时候,也要求自己要给文章取个好的标题,以吸引读者的目光。
回想起我给《大学生》杂志写文章时起的标题,从朴素的到有趣的,从总结式的到提取式的,可谓五花八门。比如《扬大秋收》《寻药记》《传媒讲堂过足瘾》《导演天上飞,我们地上追》《做刺绣最年轻的老师傅》等等,如今看到这些标题,我还是觉得很亲切。不过,它们都是历经无数次的打磨才最终确定下来的。
我最早给《大学生》杂志写的一篇稿子是关于高校数据预警系统的,它能够更人性化地帮助贫困生。记得一开始,我给文章取名为“数据预警系统背后的人性关注”,因为它与文章内容比较符合,但读起来显得拖沓,且没有什么主次区分,好像仅仅关注是“人性”。实际上,文章是将人性问题融合在数据系统里面的,这样总结确实有点偏颇,编辑让我再重新考虑。后来,我又改成“人性化的数据预警系统”,但这又导致重心偏向数据系统了。为了吸引读者,我还使用过“高校人性预警系统静悄悄……”这样的标题,自我感觉还挺神秘的,也有概括性,但主题似乎过于模糊,且数据系统只是在帮助的时候采取相对隐性的方式,“静悄悄”显得不妥……就这样从前期采写到最后定稿,每调整一次,我都会随之修改新的标题。最后,在编辑的帮助下,文章标题定为“数据来预警,隐形的关心”,以动宾短句的形式定稿,干脆利索,结构平衡,也能吸引人。
一次次的写作练习,让我深有感触,好的标题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想出来的,它是在边采边想中,边写边想中,边改边想中,不断修改完成的。我曾经写了一篇跟剧组拍电影的文章,文章内容是自己第一次进剧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奇葩经历。故事都挺有意思,最后却不知道该取个什么有意思的标题。我自己想了几个,比如“第一次跟不靠谱导演的奇葩经历”“累成狗的剧组体验记”“剧组打杂的七滋八味”等。虽然比较能吸引人眼球,但编辑觉得不能太搞噱头。最后,我发现文章中,一个剧组人员对导演的评价“觉得导演在天上飞,我们在地上追,分分钟都抓不住他的节奏啊!”这句话很有趣,也真实表达出了剧组的整个状态,于是最后就有了“导演天上飞,我们地上追”的标题。与此类似,从采访对象的话语中也可以找到亮点,“做刺绣最年輕的老师傅”就是从采访对象的一句话中截取的标题。
相对于创新突破型,文章标题有时候朴素一点,反而也别出心裁。比如,我大三暑假去内蒙古巴彦浩特镇的时候,写了一篇新闻视察,从古今对比的角度看小镇当地的一些变化,当时文章标题就是“我眼中的巴彦浩特镇”。后来,编辑把标题被修改成“再寻塞外小北京”。我觉得一下增分不少,因为《大学生》杂志的本部就在北京,通过这个点加上一个“塞外”,既有联系又很有亮点,而且巴彦浩特镇在历史上的确有“塞外小北京”的叫法,并不是空穴来风。同样的,“扬大秋收”也是一个很简单的标题,写的就是扬州大学农学院水稻专业的研究生搞稻田实验,彰显出一种简约大气。
如今,我也走上了编辑岗位,很多时候写完一篇稿子,主任都会说:“文章好是一方面,标题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多亏了给《大学生》杂志写稿子的经历,现在的我对标题的打磨已很有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