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语嫣
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四川成都 610000
摘 要 媒介演化的人性化趋势日趋明显且包罗万象,但也万变不离其宗——人机交互的革命性发展。著名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一直看到了人和媒介的关系中人的主导作用,从人性、伦理、人文关怀的角度探析技术主义下的乐观精神。文章主要通过浅析手机的触屏技术演化来展望技术与现实融合、人体与机器交互后所产生的新一类新闻——“触觉新闻”。
关键词 人性化;新闻传播;触觉新闻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11-0095-02
“手機”作为移动新媒体的终端,也是第五媒体的代表之一。手机作为一种新媒体可以说是人的综合器官的延伸,综合了几乎所有大众媒介的功能,集视听读写于一体。VR技术的盛行似乎给传统新闻业指出了一条全新样态的发展道路,让新闻不再止步于屏幕下的再现同传,而是真实在线的沉浸式体验。
1 手机媒体触屏技术对新闻传播发展的影响
1.1 Taptic Engine①技术对传统新闻的预测影响
第五媒体时代是技术主义高度发展的移动网络下的新生时代,智能手机成为泛在传播的最主要臂力之一。媒介融合下的第三媒介时代也逾期不远,且亦趋于两极化——从复杂多样化转而整合从简化,触类旁通却又多而冗杂。单一化的信息不能满足用户,由此,综合感官产物“VR”也悄然而至。
首先,从传播效果的变化来看,新闻是可以逐渐从真正的二维平面到立体可感,不仅是让用户可看可观可感,更在物理感官上真正实现了“新闻现场”的沉浸感体验,再现新闻当时。由此,有学者提出了“触觉新闻”的概念,即在新闻报道中运用Taptic Engine技术,让用户通过触觉感应新闻内容要素,如温度、压力、湿度、纹理等细节的一种新闻呈现方式,是一种具体、真实的“有感新闻”。
其次,如果在将来真正出现“触觉新闻”,那不得不说这是一次“冷媒介”的极致提升。“冷热媒介”的转换在于媒介与人、社会、自然之间相互关系作用的展现。冷媒介要求受众用多种感官去感受,并且需要丰富的联想和参与,弥补媒介本身的缺失也是人性化趋势的补偿性体验。模糊的信息提供了机会,调动了人们再创造的可能性。如果Taptic Engine技术能够做到将温度、湿度、地质灾害的振动频率等触感带入手机设备,那这就是一种视听器官延伸的升华——在双手触手可及范围之内,提高了用户想要了解的讯息以及状态。粗看触觉新闻更像是“热媒介”,因它有详细多样的感官刺激,但实则不然。触觉新闻更多偏指的是视听上的体验,且并不是十分精准完尽的信息。接受者更需调动自身的感能感念这项技术带来的信息流体验,并全身心的浸淫其中。这是一种完全的“沉浸体验”,需更多的自主投入,且此类审美情趣也是人性化趋势的巨大体现之一。
2 由技术变为现实的触觉新闻的浅析
从媒介进化本身规律来说:媒介使用功能愈符合人类感官愉悦的要求,媒介外形设计也愈符合人性审美需求。触觉新闻的沉浸式体验调动人的感官机能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理解,虽然它受限于新闻现场的真实传播,但愉悦了“新闻”体验,增加了互动的感念。现今并不能得知触觉新闻的设备模样,但是iPhone的触屏技术可以作为一个参考。“HOME”键的触感反馈体验不仅符合人体工学的力量与美感,也是它当时区别于其他手机的前沿科技,而前沿科技正好又符合了人们的另一审美需求——时尚感。
从人性化的角度来看:人类传播的要求决定媒介进化方向。人类的传播要求可概括为三个方向的追求:其一,媒介演化促成人类人际传播的双向互动,从低级单向传播至双向传播再到双向互动传播。其二,感官的单一调动和技术复合的多样化。其三,人类传播的便捷性方向进化。触觉新闻将空间拉近、时间模糊。触觉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复合了五感的体验,以及新闻与情感的互动、消极参与到积极投入等。这种随时随地、随心可控的新闻传送、传播的方式更容易使人们沉浸其中,这也是场景传播的必然结果。
从媒介与自然关系的传播效果来看:媒介必然不断消弭时空障碍。媒介是极具空间延伸性、拓展性与侵略性的物件。人性化趋势理论就是媒介演化的生动体现和具体特性,由此可见,触觉新闻无论是从时间、地点还是空间、地域来看,都是不断消弭时空障碍的展现。可谓真正能够做到“一指在手,天下我有”的虚拟沉浸感,就如同Second Life里的虚拟世界,我们自己制作、上传、选择自己所想所念的事情与物品。在触觉新闻所带来的全知视角下,我们不再受限于“制定者”的文本规范和语义解释,但,之前也提到过关于这种过于沉浸新兴媒体以及新新媒介带来的弊端——人性化趋势最终会否变得扭曲异化,技术乐观主义会否只是莱文森的主观臆想,这种放大了的真实是否妥当?
3 关于“触觉新闻”的逆向思考
媒介的“自然化”需要符合人类在信息交流中感官平衡的需求,且达到人类本身所不能及的领域。触觉新闻调动感官参与再现,刺激大脑主动沉浸,是人大脑的延伸,这种高参与度的沉浸体验是VR的主要特征,也是娱乐化的放大。用户沉浸欢愉却又一定违背新闻的严肃感,作为一名“游戏者”参与体验活动,而不是带着审视且严谨庄重之感阅读新闻。如果当这项技术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连新闻发生的当事人或者被害者的心理感受——比如疼痛、悲伤、绝望等负面情绪或状态也能通过技术传送到你的身边,这种不适触及到人道主义的理念,涉及私人化的情感与事件,我们应当更慎重严肃的尊重对方。所以,应像莱文森的技术乐观主义一样,在拥有理性的基础上,理智把控对技术的抉择和研发。抱着小心求证、大胆猜想的行为准则来设想技术给人类带来或即将带来的新奇体验。显而易见,当人们过于依赖甚至沉迷于媒介技术时,技术也会造成人的“异化”。我们的心理状态、生活方式、作息习惯等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被支控“奴役”。由此必须反思,当我们对技术过度使用,势必会减少对身边之人的感知和触摸,以及真实的互动。不难想象,我们将欢欣于新技术带来的欢愉——在屏幕上频繁互动,却忽略身旁的“真实人”。
4 结束语
在科技的飞速发展与人文社会的不断完善中,对于新型科技的需求与欲望基本是欲壑难填的集中体现,但是我们从哲学的辩证思维上来看,新事物终将取代旧事物这是不可逆的。由此,我相信莱文森所说的技术乐观主义,人们的理性选择会带来可控的科学技术并有能力去付诸实践与行动,触觉新闻也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更是当代“人机交互革命”的重大体现,人们通过独特的感官体验,进而感受到人体与机器的交互,这可以说是一种变相上的情感共鸣,或是说精神层次的“震颤”。如今新闻现场的遥在,变为今后场景传播中的泛在,这是科技的飞跃、人性化趋势的必然之果。我们所要做的便是把握事物的分寸与尺度,在未来社会中秉持平衡、和谐,做到科技与人文并存,理想与现实并进。
注释
①Taptic Engine:Taptic Engine可以叫做触觉反馈引擎的一种触屏技术,现在主要体现在iPhone新发布的iPhone 7代的屏幕触觉反馈技术上。
参考文献
[1]靖鸣,马丹晨.移动互联背景下手机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影响[J].新闻爱好者,2013(10):72-75.
[2]保罗·莱文森.新新媒介[M].2版.何道宽,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3]刘晗,龚芳敏.保罗·莱文森媒介技术演进思想评析[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42-145.
[4]喻国明,谌椿,王佳宁.VR(虚拟现实)作为新媒介的新闻样态考察[EB/OL].[2016-12-28].http://www.zhengfawang.com/?id=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