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新闻的类型及特性

2017-07-16 20:56吴清亮
新媒体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VR技术类型特性

吴清亮

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海南海口 570228

摘 要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不断取得核心技术突破,并开始运用于新闻媒体领域。文章首先考察了虚拟现实新闻(VR新闻)的内涵与外延,界定了虚拟现实新闻的定义,从技术指标入手,指出了虚拟现实新闻的三个层次:360全景新闻、3D场景新闻和严格意义上的虚拟现实新闻。在此基础上,注意区分了虚拟现实新闻的几种形态,认为目前主要有虚拟现实新闻纪录片(专题片)、虚拟现实实时报道、虚拟现实场景新闻三大类。最后,指出虚拟现实新闻的三个特点:在场感、客观性和自主性。

关键词 虚拟现实新闻;类型;特性;VR技术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11-0028-02

虚拟现实技术①早在20世纪50年代已经进入科研领域,经过VRML到X3D等一系列漫长的技术发展,虚拟现实的核心技术取得一定突破,在近几年的大有勃兴之势。虚拟现实技术指的是运用计算机和传感设备,构造一个交互式三维动态模拟环境,让接受者体验到身临其境之感。

虚拟现实技术的特性目前学界并没有形成统一说法,一般采用“3I”概说,即沉浸感(immersive)、交互性(interactive)、构想性(imagination)。2016年被称为“VR元年”,虚拟现实技术的相关产品开始大量投入市场,逐渐为大众熟知,同时,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医疗、安全、艺术、设计等领域得到广泛研究并开始投入运用。在此背景下,新闻传媒业也开始呈现出新的形态——虚拟现实新闻②。

1 虚拟现实新闻的界定

虚拟现实新闻指的是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制作传播新闻的一种全新新闻形式,它通过虚拟现实技术重现新闻场景,受众因此可全方位立体感知新闻事件,既包括新闻现场的声音、图像等基本信息,还包括现场的动态感、时空感等气氛信息,从而使受众如临其境。

虚拟现实新闻从技术指标上看,可以划分为多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虚拟现实新闻是360度全景新闻。这种新闻是虚拟现实新闻的初级形态,它是通过专业相机从多个角度拍摄新闻场景,然后在后期编辑时对以帧为单位的画面进行编辑设计,模拟出360度的全景景观。

第二个层次的虚拟现实新闻是3D场景新闻。这种新闻是通过计算机把二维平面空间模拟成三维空间,并给受众提供操控图像的各种功能,诸如放大缩小、左转右转、前进后退等,以达到模拟和再现新闻场景真实环境的效果。

第三个层次的虚拟现实技术则是通过各种信息捕捉设备获取现实场景、受众的多元数据,经过数据分析后进行信息转化,建立模型,从而使虚拟现实场景更加立体多元,最终的是还能够同受众产生即时性交互反应。这种虚拟现实新闻无疑是高度模拟的现实世界,具有更高层次的真实性、沉浸感和交互性。

2 虚拟现实新闻的类型

根据现有虚拟现实新闻案例及传统新闻业务分布,我们大体上可以将虚拟现实新闻分为三大类。

2.1 虚拟现实新闻纪录片

新闻媒体行业对虚拟现实技术的使用还处于探索时期,对于受过大量传统新闻采编训练的新闻人员来说,虚拟现实新闻在前期策划、中期拍摄、后期编辑制作以及报道传播方式等业务操作上都显得生疏。因而真正意义上的虚拟现实技术目前无法大范圍投入到时效性较强的新闻报道中,虚拟现实新闻纪录片、专题片等解释性新闻节目由此诞生。如《纽约时报》制作的《流离失所》,中国财新传媒制作国内首部新闻纪录片《山村里幼儿园》。这种虚拟现实新闻形态,适合于时效性弱新闻节目,如公益慈善宣传、生态保护等。新闻制作方可有较长的制作期限,充分进行选题策划、拍摄、后期制作。

2.2 虚拟现实实时报道

新闻讲究时效性,在现有的新闻节目中,实时报道类仍然是主流,如火灾现场、游行示威现场,人大会议现场、演唱会现场、奥运会、节日庆典等。虚拟现实新闻第二种形态就是虚拟现实实时报道类新闻节目。2015年12月,财新传媒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某工业园区发生的重大山体滑坡事故报道中也开始尝试应用VR 技术。虚拟现实实时报道已有较多案例,这种报道的构思方式与传统的新闻现场报道是相似的,最大的区别在于虚拟现实新闻的沉浸体验。这种虚拟现实新闻形态适用于时效性强的新闻报道,尤其侧重于对新闻现场的环境的沉浸体验,当然在制作技术上比虚拟现实新闻纪录片类型更为复杂,需要技术不断突破发展。

2.3 虚拟现实场景新闻

虚拟现实场景新闻就是高度真实的还原新闻现场,同时具有三维沉浸效果和交互性,严格意义上说,这种虚拟现实新闻形态才是真正的虚拟现实新闻。在技术上,通过设备获取现实场景的数据,经过计算分析、信息转化等处理,建立三维模型,最后呈现虚拟现实场景。受众通过佩戴电子设备,进入虚拟的新闻发生场景,并通过运动跟踪捕捉技术与新闻发生环境产生交互。在沉浸感和交互性极强的三维虚拟现实环境中,受众能重新感受新闻发生现场,获取更多新闻信息和感受,并能与新闻现场产生即时交互,比如车祸现场、谋杀事件等,这给受众带来的无疑是前所未有的震撼。

由此,我们不难从整体把握虚拟现实新闻的内涵和外延。虚拟现实新闻是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领域的运用,是一种全新的新闻形态,旨在给受众创造身临其境的沉浸效果。虚拟现实新闻大致包含两个层面:其一,从技术指标上看虚拟现实新闻包含多个层次,目前以360全景新闻和3D场景新闻为主。其二,从新闻业务分布来看,虚拟现实新闻包括多种形态,目前以虚拟现实新闻纪录片、虚拟现实实时报道为主。但严格意义上的、更高层次的沉浸式虚拟现实新闻则是虚拟现实技术直接运用于新闻制作的虚拟现实场景新闻。这种层次、运用格局分布是新闻传媒业基于自身业务发展需要的一种选择,同时也是兼顾了目前虚拟现实技术水平、节目效果、制作成本、技术操作难度等因素的综合选择。

3 虚拟现实新闻的特性

虚拟现实新闻以其自身特性区别于传统新闻样式,其基本特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 在场感

纵观新闻发展史,新闻人一直致力于新闻的时效性,通过媒介的变更发展,尽量缩短新闻事件与报道的时间差,不断融合视听要素,尽力给受众及时呈现真实可感的新闻。虽然时间差不断缩小,但受众与新闻事件的空间距离却是无法跨越的鸿沟,同时,受众和新闻事件之间始终存在传播媒介这“一堵墙”的隔离。反观虚拟现实新闻,在解决这种空间隔离等方面就具有突破性的创新。

在场感是虚拟现实新闻的最大亮点,虚拟现实新闻让受众进入到模拟的三维立体新闻发生现场,不仅在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感官系统上真实的感应新闻现场,甚至在心理、情绪、情感上都能产生感应。这种传播接受过程中,受众是“在场”“参与”和“体验”的状态,受众与新闻事件实现了全方位无缝对接。可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方式——身临其境的“在场”体验,不再是单向的接受平面化叙事符号。通过感官系统的刺激和感应,受众可以全方位、立体、真实的体验新闻事件。不仅是在感官生理意义上的体验,同时在此基础上,加强了受众的情感体验,这些都是这是传统新闻样式所无法比拟的。

3.2 客观性

客观性是新闻报道的另一重要品质。在传统的新闻报道中,记者往往采用第三人称视角,保持中立的客观叙述口吻,受众则以局外旁观者身份去理解新闻事件,这是一种“叙述”和“呈现”式的叙事。然而,实际上新闻事件的策划、采集、制作是一个编码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因为制作者各种条件的不一样而产生主观差异性,甚至对新闻事件产生误解和扭曲,因而传统新闻虽然强调客观性,但并不能保证新闻事件的客观性。

虚拟现实新闻在叙事时选取的则是“第一人称”叙事视角,这个“第一人称”视角,不是指新闻制作人的视角,而是指新闻事件中当事人的视角。受众看到的是一个被高度还原、未经处理的新闻现场,受众接受到的是一个某种意义上真实的新闻文本,这是一种新闻事件的“自我绽放”式的叙事。

比如,美国的CNN用虚拟现实技术实时报道美国总统大选辩论演讲现场,这种政治色彩极强的新闻报道尤其注重其真实性。虚拟现实新闻通过360度全景呈现竞演现场,这种呈现是客观的,不加人为处理的,而传统的新闻报道通过镜头切换、景别选择、角度不同等影响着竞演的真实性,镜头切换、景别、角度等都是传统新闻报道的媒介要素,虚拟现实新闻正是去除了这些媒介要素,弱化了媒介要素的影响,客观的还原新闻事件。

3.3 自主性

自主性是虚拟现实新闻的另一大特点,它主要体现在虚拟现实新闻传播接受的过程中。在传统新闻报道中,新闻报道通常通过叙事线索的安排、镜头切换、景别和角度的选取等控制受众。在这种引导和控制下,新闻往往不能被全方位、客观地呈现,受众对新闻事件的把握与感知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比如在报道一场球赛时,传统新闻通过镜头在各个球星之间来回切换完成整场播报,但很显然,经过导播选取的镜头并不能满足观众的观赏需求,同时,报道时的景别、角度也并不总是那么恰如其分的展现球赛的精彩。最为关键的是,观众的视线、角度总是受制于镜头。而虚拟现实新闻则通过多个VR摄像头同时作业,多角度呈现比赛现场,观众可以运用设备自主选择视角、景别来观看比赛,从而使得观看球赛的行为似乎变成了参与球赛。

因此,在虚拟现实新闻中,受众被置身于众多的信息流之中,可以自由选取切入新闻事件的视角,根据自身的认知水平、喜好、个人习惯等获取信息、解读信息。受众彻底从媒介中解放,不再受限于新闻事件的讲述者。这对于新闻传播来说,无疑具有非凡的意义。

综上所述,虚拟现实新闻是一个全方位立体、客观、全景式的新闻形态,其传播模式是一种受众在场的、可以多角度的、主动参与的新型传播模式。这一传播模式的革命性影响已经开始显现,而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虚拟现实新闻将具有更多可能性,甚至会产生全方位的颠覆性影响。

注释

①目前学界、技术界关于“Virtual Reality”的译名尚未形成统一定论,每个名词的翻译必然包含了对该事物的理解与定义,属于一个本体论范畴,本文不涉及该问题。故,采用“虚拟现实”译法,不再赘述。关于该概念翻译争论具体可见:康敏:《关于Virtual Reality概念问题的研究综述》,《自然辩证法》,2002年,第18卷,第2期。

②“虚拟现实新闻”这一名词目前并不具有学术严谨性、科学性,现有研究中大都采用这一名词,以表述虚拟現实技术下新的新闻形态,亦有使用VR新闻等概念,本文采用“虚拟现实新闻”这一概念,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孙振虎.“VR新闻”的沉浸模式及其未来发展模式[J].新闻与写作,2016(9):29-32.

[2]史安斌,张耀钟.虚拟/增强现实技术的兴起与传统新闻业的转向[J].新闻记者,2016(1):40.

[3]赵蔚,段红.虚拟现实软件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2(2):229-233.

猜你喜欢
VR技术类型特性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Quick Charge 4:什么是新的?
VR技术现况及其未来对游戏设计的影响
解析AR技术在动画电影中的应用
VR(虚拟)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实际应用及影响研究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C语言教学探讨
人名中不应该使用生僻字
中国十八大名酒的度数和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