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可视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17-07-15 15:34缪莉丽
教育界·中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可视化小学语文应用

缪莉丽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中大力倡导进行知识可视化。目前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知识可视化的应用还比较少,正处于初期阶段,还需要对知识可视化进行有效的建设与应用。本文通过对知识可视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以及在小学生的感知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知识可视化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并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将知识进行可视化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可视化;教学;小学语文;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观念有所改变,特别是新的教学模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小学教育,以书本为媒介的传统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时候就需要更新教学方式来辅助学生的学习。知识可视化可以将隐性知识转化为容易被学生理解的显性知识,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知识可视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

1.使知识更加的直观化,便于学生理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处在朦胧的阶段,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也还没有跟上,这时候就可以将知识以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这能引起学生的好奇,使学生更加的专注,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并达到学习的目的。比如《我们的总理周恩来》一文中,学生可能并不能从文字中感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伟大人格,但如果把影片资料《周恩来》播放给学生,学生可以直接看到周恩来总理的音容笑貌,进而对周恩来总理来心系人民、淡泊名利、宽以待人的高尚品质有更加直观与充分的理解。

2.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可视化,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为某一教学用具,例如,将汉语拼音中的26个字母做成26张小卡片,将文字用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并随机打乱,一张一张地翻过来,让学生分别以最快的速度将翻出来的卡片上的字母读出来,并给予速度最快的学生一些物质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效率。

3.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

利用多媒体显示的资料将知识可视化,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并让学生们分组进行讨论和解决。同时教师也可以针对学生的讨论提出一些问题,使学生在可视化的教学模式下开阔眼界,拓展思维。虽然在教育中,知识的可视化有重大的意义,然而这种教学方法并没有大面积推广到小学的语文教育中,当前占主导地位的还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所以,我们需要大力推行知识可视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寻知识可视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使用的方法。

二、知识可视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1.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加大可视化教学应用力度

目前,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由于很多教师观念陈旧,导致新课程改革无法大范围的推行,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很难长时间集中精力,以传统的板书授课的效率比较低下,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教师应该从改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入手,加强新知识的学习,使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提高知识可视化在教学中的应用程度,把知识融入可视化媒介中,清晰直观地展现给小学生,使其注意力被吸引,提高教学效率。

2.增加对可视化教学方法的投入资金

新课改的实施使得各种教学方法百花齐放,知识可视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以后会被普遍运用。然而,要推广知识可视化,就必须要借助多媒体设备,这就意味着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虽然现在生活條件越来越好,但是仍有一些地区较为贫困,缺少基本的硬件设备和资金的支持。知识可视化需要借助多媒体的支持,同时又需要对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这就使得知识可视化改革在一些较为贫困的地区的推行困难重重。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对知识可视化要有足够的重视,加大对新课改的资金投入,使小学多媒体设备覆盖率提升,解决贫困地区缺少设备和资金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培养也应该顺应社会的发展,不断创新观念,改变传统思想,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中的教育多样化的方针,制定出能满足教学目标,又能符合社会发展战略的教学理念。在广大教育者的不断努力下,及时纠正错误,调整教学方法,完善自身的教学水平,将知识的可视化融入小学的教育中,跟进时代的步伐,孜孜不倦地探索,以有效的教学办法,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最终使中国的小学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刘建宇.小学语文教材资源的拓展与优化[J].小学教学参考,2010(05).

[2]阎莉.让课程成为学校最亮丽的风景[J].中小学管理,2011(04).

[3]尤征勤.知识可视化如今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实现[J].课程教育研究,2014(06).

猜你喜欢
可视化小学语文应用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基于Power BI的油田注水运行动态分析与可视化展示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