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月娥
摘要:思修与法律教学是大学生构建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手段,更是学生掌握基础法律常识的重要途径。本文重点分析了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多个角度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创新措施。
关键词:道德;法律;实践;学生
一、引言
德育是实现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需要进一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引导,不断提升学生应对不良心理、社会现象等问题的能力,构建学生完整人格,提升他们遇到困境的抗击打能力。目前思修与法律课程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拓展其教学改革的措施,实现大学生人生观、道德底线的有效构建,培养他们基本的法律常识。
二、《思修与法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具有敏感的思想触角,当他们遇到外界的一些不良刺激之后,可能产生更多、更大的思想反应,从而实现他们的自我存在感。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运用这种积极心理教育理念,进行循序渐进的教育方式,不断引导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修与法律课程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普及他们的法律常识。然而在教学中的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指出:
(一)教学理论联系实践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对于教学的理论知识只是简单的举例,没有深入的将一些理论、概念进行社会问题的联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理论方面的认识不够深刻。构建积极道德底线的理论基础打得不够扎实。
(二)学生对其重视程度不足
因为这一课程在各个专业的教学中属于公共基础课,但由于这一课程不能与学生的专业进行更好的联系,学生对其重要程度的认识不足。很多学生只是将其当做一种了解性的课程,甚至选修课程来对待[1]。
三、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捋清教育目的
大学生在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需要进一步拓展思想修养和法律教育的积极目标,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实现积极的道德底线和法律常识素养。首先,教师需要直面大学生可能存在的过度上网、校园暴力等问题,这是在一些学校中真实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问题,不断捋清学生的心理问题,运用动态的教育思路,不断了解学生的不良心理产生原因,从而找准解决他们心理问题的具体措施和手段,运用积极的心理教育理念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不良思想的消减。再例如:在社会诚信这一职业道德的教学之前,可以引导学生回想一下,现在社会关于诚信问题的一般现象。社会中存在一些不讲诚信的行为,像公路上的碰瓷行为,不良商家为了经济利益不考虑消费者权益,产品质量不过关。当教师列举出这些问题之后,引导学生再想一想还有什么不讲诚信的行为,诚信教育在社会行为中的意义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不断提升对这一课程教学的兴趣,从而融入教学之中。
(二)优化教学内容
教育内容是进行积极思想修养和法律常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要选择更多积极向上的、具有社会正能量的事件和理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种内容的选择将可以有效开展德育教育,例如:社会公德教育中,教师可以选择与敬老院等社会机构的联系,让学生进入社会中进行正面的社会公德教育。在遵守法律法规的教育中,教师可以将其与部队的纪律教育有效结合,从而实现学生的纪律观念和思想。在职业道德方面,教师需要引导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教育引导。在不同的教育内容中,教师都需要选择大量的正面、积极的心理教育内容,从而实现学生的积极心理引导。再例如:消費者权益等相关法律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小组讨论。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购买的商品出现质量问题,影响使得怎样办,什么样的时间节点可以有效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等。这些都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运用问题贯彻整个教学。
(三)改进教学方法
运用积极的教学理念,就需要不断改进思修与法律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运用情境模拟法、案例讨论法,让学生参与到思想道德教育之中,对其产生学习兴趣,不断提升他们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学生是思想教育的中心,是我们开展积极心理教育的对象,教师需要不断引导有效的教学方法融入,从而最终实现这种积极教育理念。在人际交往的教育中,教师需要不断运用换位思考的思想,不断引导学生从别人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从而实现人际关系的有效理解和认识。当学生有效理解相关的问题之后,教师需要给予及时的肯定,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再例如:在学习“我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这一教学内容中,我们选用同一社会案例——“经济发展能否牺牲环境”分析的时候,有两种不同的教学设计,即:第一种方案就是将学生定位为市政协委员,让他们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是否具有一定的价值。学生被设定到这一情境中,他们参与教学的主动性进一步提升;另一种教学方案就是教师对同一社会案例——“经济发展能否牺牲环境”进行系统的分析,中间可以穿插学生的自由发言。上述这两种教学设计方案都是可行的。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有着更多积极的作用,教师可以有针对的选择,进行教学,从而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思修与法律课程可以给大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构建他们的基础法律常识体系,具有积极的作用。高校需要进一步拓展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从而实现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提升,构建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河元.网络正能量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模式——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主题探究教学模式构建[J].世纪桥,2015,16(07):156-15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