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艳华
犊牛成活率与其免疫能力低、体温调节能力差、外界适应能力差、神经反应不足等等,有着很大的关系。抓好母牛生产及犊牛的饲养管理,是提高犊牛成活率,培养健康犊牛,提高牛群质量、创建高产牛群的重要基础.提高犊牛成活率,无论对规模化养殖,还是个体养殖户来说,在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促进母牛白天产犊
母牛产犊一般集中在4~5月份,且多数在夜间。照料不周使牛产犊时间过长,会造成产道感染、生殖道损伤等病;同时,也造成新生犊牛假死、孱弱或感冒等症的发生。实践证明让母牛夜间采食,可促使白天产犊。
当前,普遍做法是让妊娠最后1个月的母牛在夜间采食,这样可促使70%以上的母牛在白天产犊。白天产犊便于观察,有利于助产,可避免冬天不良因素的影响,减少产科病,提高产犊成活率。
二、实行药物保胎
对正常母牛配种后肌肉注射Ve500毫克或在输精后再将0.5%新斯的明溶液2毫克注入子宫颈内,可有效地保证受胎和保胎。
三、加强饲养管理、适时配种
加强育成牛的饲养,保证繁殖机能的正常发育,是提高犊牛成活率的关键。这一阶段是母牛体型、体重增长最快的时期,繁殖机能迅速发育并达到性成熟的时期。
在饲养管理方面做到提供能量、蛋白质和钙、磷等营养物质充足的日粮。供给足量优质粗饲料,让其自由采食。有条件的最好进行黄贮、氨化等处理,以提高适口性和消化率。每日补饲2~3千克的混合精料。保证足够运动和光照以增强体质。经常刷拭,及时除去皮垢,以保持牛体清洁,促进皮肤代谢并培养温驯的性情。
青年母牛应适时配种。初配过早易发生难产,并且造成母牛成年体重小,终生产犊数少;而初配过晚产犊推迟,增加繁殖成本。过早不能排出成熟的卵子。
在生产实际中,我们要从年龄、发情表现、体重3方面来确定青年母牛初配时间,即当体重达到350千克(成年体重的70%)、年龄在14~16月龄、又有周期性的发情表现就可以配种了。
四、做好助产工作
1.严格消毒。临产时,要将母牛外阴部、肛门、尾根及后臀部用温肥皂水洗净擦干,再用0.1%~0.2%的高锰酸钾水消毒擦干。
2.矯正胎位。胎位矫正要待母牛努责间歇时,用手将胎儿推回子宫内,然后在子宫内进行矫正。如果后肢露出,也就是倒生时,要在两后肢绑绳,及时拉出胎儿,避免胎儿在产道内停留过久而窒息死亡。
3.人工破羊膜。当胎儿前肢和头露出阴门,但羊膜仍未破裂时,可将羊膜扯破并将胎儿口腔、鼻周围的粘膜擦净,以便胎儿呼吸。
4.保护母牛产道。胎儿拉出时应顺着产道方向,并借助母牛的努责力量,用手捂住阴门,以保护母牛阴门及会阴部,防止出现撕裂。
五、初生牛犊护理
1.首先除去粘液。犊牛出生后立即清除口、鼻、耳内黏液以免因妨碍呼吸造成窒息。如果发现犊牛吸入粘液而造成呼吸困难时,可提起犊牛后肢,头朝下,拍打胸部,排出粘液。初生牛犊身上的粘液最好由母牛自行舔干,若母牛护犊性差不舔舐则要用柔软的干草或干布等清除犊牛身上的粘液,以免犊牛受凉。尤其是在寒冷季节,更要尽快擦干,注意保温。
2.断脐。在距离腹部6~8厘米处断脐,挤出脐内污物,并用5%碘酊消毒。脐带约在1周左右自然干燥而脱落。如果长时间不干燥并有炎症,应及时治疗。
3.尽快吃到初乳。初生犊牛在1小时内必须吃到足量的初乳(2~3千克),生后24小时之间要吃到四次初乳。
4.称重。对犊牛进行称重,登记系谱,填写出生记录,30天左右佩戴耳标。犊牛早期补饲有三点好处,促进器官发育,增强今后对粗饲料的利用能力,营养充足。精饲料饲喂量由少到多逐渐增加,4月龄时可以达到1.5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