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绛雅瓷

2017-07-14 09:58戴小巧
艺苑 2017年3期
关键词:艺术魅力

戴小巧

【摘要】 浅绛彩瓷施彩浅淡,将纸绢上的中国画移植到瓷胎上来,集诗、书、画、印于一体,颇具文人画意和笔墨风雅,虽然流行时间短暂,但在中国陶瓷艺术史上写下了绚烂夺目的精彩篇章。文章选介了福州市博物馆6件馆藏浅绛彩瓷器,对浅绛雅瓷蕴含的文人情趣和艺术魅力略作赏析。

【关键词】 浅绛彩瓷;文人情趣;艺术魅力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

“浅绛”原是中国画术语,指元代黄公望首创的用水墨勾画轮廓并略加皴擦,以淡赭、花青、藤黄等冷色彩渲染而成的山水画。浅绛彩瓷是一种低温釉上彩瓷,它以浓淡相间的黑色彩料在瓷器上绘出花纹,再染以淡赭、水绿、草绿、淡蓝和紫色等冷色彩,再经650-700℃的低温二次烧成,因其绘画效果近似纸绢上的浅绛画,故称“浅绛彩瓷”。在部分陶瓷研究论著中,它又称“白地五彩”“水墨五彩”“雅瓷”等。清末同治、光绪年间以至民国初年,浅绛彩瓷最为盛行,涌现出程门、金品卿、王少维等浅绛彩瓷绘名家,其作品风靡一时。20世纪二三十年代浅绛彩瓷逐渐被色彩艳丽、更富于表现力的“新粉彩”所替代。[1]7浅绛彩瓷施彩浅淡,将纸绢上的中国画移植到瓷胎上来,集诗、书、画、印于一体,颇具文人画意和笔墨风雅,虽然流行时间短暂,但在中国陶瓷艺术史上写下了绚烂夺目的精彩篇章。现选取介绍福州市博物馆6件馆藏浅绛彩瓷器,共赏浅绛雅瓷蕴含的文人情趣和艺术魅力。

1.清光绪王锦源款浅绛彩山水人物图海棠碗(图1):器形规整,丰满硕大,碗口如一朵盛开的四瓣海棠花。口沿、腹部和底足相接处各有一道酱边作装饰。碗外壁正面绘苍松掩映下,河湖之畔,两个白首老翁,一人右手单手持鱼竿,另一人双手捧鱼篓,两人注目鱼篓,垂钓似有所获。老翁身后一少年蹲坐,似在起灶生火。整个画面色调淡雅,主体人物用青、黄色,取其醒目。背面是黑彩行书:“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送晚风,一尺鲈鱼新钓得,儿童吹火荻花中。壬午冬月写于昌江修竹山房,王锦源作。”下钤两字朱文印款,印文已无法辨识。碗底红彩楷书“浴如清玩”四字款。“壬午冬月”应为清光绪八年(1882)农历十一月。“昌江修竹山房”为清末浅绛瓷绘名家汪友棠在景德镇的斋号,作者王锦源待考。碗身题诗与彩绘画面两相对应,题诗出自唐人郑谷的《淮上渔者》,但是个别字词略有改动,原诗为:“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通过作者的描画,这件海棠碗所表现的唐诗画意呼之欲出,跃然“瓷”上。

2.清光绪何子林浅绛彩山水人物图筒形盖罐(图2):盖面近景绘一童子倚坐山石旁,石上放置书卷,童子作沉思状;远景绘绿树黄花,上方黑彩书“仿元人笔法”。罐腹部绘苍松下,一白须老人和童子屈膝坐地,老人正用彩带为童子编发辫,黄发垂髫,怡然自得,画面温馨。罐背后黑彩书“抚子久老人笔法,癸巳重九后三日画于珠山客次,何子林写生”,下钤圆形朱文印,印文模糊不清。罐底有方形朱文四字印,已模糊不清。这件盖罐,除绘画外,作者还注明绘画的师法来源、创作时间、地点、作者姓名。题注“抚子久老人笔法”,子久老人即元四家之首黄公望,所创浅绛山水,正是浅绛彩瓷绘所尊崇、仿效的文人画风。癸巳应为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作者何子林客居景德镇珠山时所绘。何子林事迹待考。

3.清浅绛彩山水人物图四耳直腹盒(图3):盒盖面一边近景绘一男子头戴方巾帽,倚坐在山石旁,左边一童子随坐其后;远景绘花草、树木、栏杆。盖面另一边上方黑彩书“仿元人法”。盒身近景绘一束发男子,倚坐山石旁,左手撑石,右手拈花,一童子相对而坐,动作如出一辙;远景亦绘花草、树木、栏杆。画面色彩清淡幽雅,但彩色被磨损,淡赭色山石磨损得尤为严重。背后黑彩书:“读书(声)里是吾家□,峕属丁未冬月,江右炳昌作。”丁未应是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庚戌则是清宣统二年(1910年)。盒底墨书“栋记庚戌年置”,“栋记”应是某商号名称。

4.民国汪友棠浅绛彩山水人物图分格笔洗(图4):笔洗一面,近景绘束发男子,右手持烟,腰间佩拂尘,马儿在前缓步前行,左前方绘远景篱笆、树木,右上角黑彩书“柳村作”,后钤圆形朱文印,印文模糊不可辨。一面黑彩书诗文:“砚田半亩,清泉两斗,墨耨笔耕,丰饮可守。汪友棠作。”后钤圆形朱文印,印文模糊不可辨。一面依依柳树下,一束发男子身背斗笠,拄杖前行,一小狗紧随其后;一面依次书:“大吉昌,宜虞王”“大吉洗义六字,金银缕丝形式之状”“欢喜吉祥”“欢喜吉祥四字”。该笔洗画面色彩淡雅,人物悠然自得,但彩色稍有磨损。作者汪友棠,号柳村,《黔县四志》记载:“汪棣,字友棠,清光绪,黔县黄陂人,好读书,尤长于画,挟丹青遨游南北,珍其画者多延而礼之。” [2]其斋名有逸致室、友竹居、修竹轩、修竹草舍、口斋,作品底款有大清光绪年制、官窑内造、汪友棠造、友棠、汪棣、修竹轩印、修竹山房、皖黔汪友棠制等。[3]读书人以砚作田,以笔为耕,是为砚田;两斗清泉,则代指笔洗。这件笔洗用矾红彩书写的金文“大吉昌,宜侯王”“欢喜吉祥”,也是清末嘉道以来的金石之风在浅绛彩瓷上的体现。[4]25

5.民国浅绛彩山水人物图双铺首琮式瓶(图5):瓶身两面绘图,一面绘头戴风帽的拄杖高士,站立于苍劲的梅花树下,一只灵动的白鹤栖立枝头,仿佛是在两相对望,黑彩书“梅妻鹤子”,画面描绘的是北宋隐逸诗人林逋故事。林逋隐居杭州西湖,终生不仕不娶,喜植梅养鹤,人谓“梅妻鹤子”。背面绘一文人高士倚坐矮石旁,手持一束折枝菊花,静心欣赏,脚边一簇菊花,远处栏杆、树木,配墨书“人淡如菊”,应为陶渊明爱菊,右上角题“肖实砚兄大人雅玩,弟汪居仁赠”,下钤朱文“睿阳”印款。两侧面饰铺首衔环,一面用矾红彩书金文“宜子大吉”,另一面书“日新千金”。这件瓷瓶画风老到,画面清高淡泊,展现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高洁、归隐主题,文人气息浓厚。同时,以金文作装饰,书写“宜子大吉”“日新千金”之类的吉祥语。

6.民国德化窑纪麟图款浅绛彩山水纹带流墨盒(图6):此盒圆形,子母口,盒身一侧有三角形流,盖面边沿饰一圈金彩,部分被磨损。盒盖、盒身内均留有墨痕。该墨盒集墨池、砚台之功能于一体,器型别致。盒盖绘河边绿草茵茵,红花绿树中掩映一座小亭,对岸低山缓丘里坐落一房屋,河岸中间大片留白表现江水,江心似有一叶小舟,远处用淡蓝彩描绘山峦,其间皴擦小块红、绿,以表现山峰的层次感。画面虚实结合,宁静悠远,如诗如画。画面右上角矾红彩书“直菴老兄惠存,弟纪麟图于德化县公署选赠”,题注了订烧客户、赠送对象及选赠地点等,只是直菴、纪麟图两个人名待考。据《德化县志·大事记》记载:“民国元年2月,改清代县堂为县署,省派赵瑛任知事。”“民国17年10月,改县署为县政府,设民政、财务、教育三科。”[5]根据德化县公署的设置时间,我们可以判断这件墨盒的年代范围,应在民国元年(1912)至民国十七年(1928)之际。这件墨盒说明清末民国时期,除景德镇之外,德化也是浅绛彩瓷的产地之一。

注釋:

[1]陈建欣.关于“浅绛彩瓷”[M]//浅绛彩瓷画.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2]黔县四志·卷七·人物艺术[M].民国十一年刻本.

[3]钱学进.汪友棠浅绛彩瓷版画赏析及其艺术成就[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1(2).

[4]梁永基.中国浅绛彩瓷[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

[5]德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德化县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

猜你喜欢
艺术魅力
哈萨克族舞蹈的艺术魅力与艺术价值
幼儿舞蹈对幼儿审美价值及艺术魅力培养路径浅析
儿童剧《马兰花》的艺术审美魅力
舞台灯光设计的功能与魅力
舞台音响的艺术魅力
播音主持艺术魅力及创新空间
关于声乐钢琴伴奏艺术魅力的有效思考
浅谈梨园戏《郑元和》
《美丽人生》中的二元对立
漫谈河南豫剧的“哭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