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尚志颠覆日本关东军第二师团军列考

2017-07-14 09:10侯昕
江淮文史 2017年3期
关键词:关东军师团时报

侯昕

1932年4月12日22时许,日本关东军第二师团的一列军用列车在哈尔滨市郊成高子被颠覆,日军死伤惨重。这是中共满洲省委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一次特殊战斗。

4月14日,《盛京时报》《滨江时报》对这次事件进行了报道。消息传出,震惊中外,人们奔走相告,额手相庆东北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一次重大胜利。4月19日,《盛京时报》《滨江时报》再次登载了日伪当局逮捕中共党员的报道,声称列车颠覆事件与中共有关联。这样就使沦陷区人民知道了这次事件是中共满洲省委指挥下实施的。

继4月14日《盛京时报》和《滨江时报》报道后,日本关东军内部《时局通报》于4月16日在“关东军情况的哈市方向”也对这次事件做了相关报道。作为日本殖民者镇压东北人民群众反抗的关东厅警务局亦于4月25日,在其亚细亚局第一课的《旬报·第二号》对“哈市附近军用列车颠覆事件”进行了通报。同年晚些时候,日本国内发行的《满洲事变写真集》《满洲事变及上海事变大写真集》相继报道了这次中共策划的红色大袭击。

这些报道虽然有关日军死伤人数和损失有一定差异,但客观上承认了日本关东军第二师团遭受的重创,以及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时刻挺身而出为民族的独立解放而战的事实。

中共满洲省委为袭击日军

所做的准备工作

1932年2月5日,哈尔滨保卫战在日本关东军第二师团和附逆汉奸伪军联合绞杀下失败,北满重镇哈尔滨沦陷。

吉林自卫军为了保存实力以图再战,在李杜、丁超和冯占海等将领分别率领下忍痛撤往依兰、宾县、方正、木兰和珠河(今尚志市)等地,并以上述地区为根据地袭扰日军,试图再次集结兵力反攻哈尔滨。日军为了彻底消灭令其寝食难安的吉林自卫军,纠集了大批兵力于3月下旬开始对抗日队伍展开作战。

在战斗中,敌我互有伤亡,陷于胶着状态。同年4月,日本关东军第二师团考虑到“在方正一带的作战,虽未能给吉林军以大的打击,但考虑到已进入解冰期,交通将陷于杜绝状态,如此下去,师团行动将失去自由,因而决定迅速撤回哈尔滨。”同年4月5日至8日,该师团从方正出发。11日,集结到乌吉密(今属尚志市)乘坐火车返回哈尔滨,最后一列于13日抵达哈尔滨。

由于东北的地域原因,中东铁路工人较早就接受了苏联十月革命的宣传,因此这里群众基础十分优越。九一八事变以后,中东铁路的中俄员工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深恶痛绝,他们在共产国际和中共党组织的领导下,同凶恶的日军斗智斗勇,破坏日军铁路运输,搜集日军情报以支援东北抗日斗争。

1932年初,中共满洲省委和北满特委曾组织一次袭击日军军列的行动,但没能成功。据哈尔滨籍抗战干部刘桂清回忆:“一次我和老贺(中共北满特委宣传部部长贺昌炽)根据情报,对即将通过哈市的一列军用火车进行爆炸。我俩秘密走到哈尔滨上号(今香坊区)成高子火车站2米远的火车道旁,当时日本鬼子的飞机还在头上盘旋,离火车到来只有15分钟时间了,我俩紧张地安雷管、炸药,这时已经听到火车的轰鸣了,老贺命令我离开他20米外隐蔽,只见他迅速地做完最后一道程序,一溜烟撤进道旁小树林里去,这时一列军车过来了。因为雷管失效,爆破没有成功,眼看一列满载着日本兵的列车开过去了,心里多懊恼啊!当我俩回到市区后,我们的行动已被日寇发现了,全市立即张贴捉拿破坏铁路的凶犯布告。”

贺昌炽和刘桂清实施的爆破日军军列行动虽然遭到失败,但为以后破坏敌人铁路运输提供了经验。1934年4月6日,中共满洲省委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党应该以布尔什维克的坚决性与敏捷性来动员无产阶级及一切劳动群众的斗争,加入与扩大反日战争,给敌人的进攻以致命打击……”不久,滨绥线中共地下党传来了日本关东军第二师团将于11日相继“凯旋”回到哈尔滨的情报。为了狠狠打击一直在东北横冲直撞、肆意屠杀中国人民的凶恶刽子手——日本关东军第二师团,中共满洲省委决定派共产党员、时任满洲反日总会党团书记的赵尚志和东北商船学校学生党员范廷桂去完成颠覆、破坏日军军列的任务。

赵尚志和范廷桂受中共满洲省委委派颠覆日军军列的行动,最早的记载是原满洲省委秘书长冯仲云在1960年12月10日于北京西单手帕胡同丙33号接受采访时的讲述,后被收录到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地方党史研究所编纂的《中共东北地方党史资料·访问录选编 (冯仲云同志专辑)》的《关于1930年至1932年哈尔滨市党的组织和活动情况》:“1932年赵尚志由监狱出来接我的反日会工作,以后又做了军委工作。他和范廷桂一起在成高子炸过日本军用列车,炸死100多日本军。”

赵尚志曾经就学于黄埔军校,掌握一些军事常识和技能。范廷桂是哈尔滨的东北商船学校学生,时任中共满洲省委秘书长的冯仲云曾经是他的老师。

赵尚志和范廷桂接受任务后,经过周密细致的侦查,决定在市郊成高子火车站附近实施这次特殊战斗任务。他们选定了丁家桥涵洞附近一段铁路线,因为这里铁路路基和路基下洼地之间落差高达2丈,列车冲出鐵轨后,跌落到路基下会造成更大伤亡和破坏。

12日晚10时,赵尚志和范廷桂相约来到丁家桥涵洞附近,他们吸取了上次刘桂清、贺昌炽失败的教训,利用爱国的铁路职工提供的器械将“右侧铁轨一根之道钉,全部拔去”后,迅速隐身到不远处的树林中。

晚10时50分,第二师团的军列如期而至。机车开到预设的破坏点后,巨大的冲力使军列冲出路基,翻滚到路基下的壕沟中,剧烈的冲撞引爆了机车运载的火药和油料。顿时,火光四起,爆炸声此起彼伏。其惨烈的场面在4月14日《滨江时报》题为《列车脱轨颠覆之惨剧》报道中可见较为详细的记载:

又讯:发生惨剧之地点,在香坊与程(成)高子站之中间,距程(成)高子约公里(原文如此),距哈尔滨约十七公里,该地以南有万德号村落。附近一带,均为农耕地及菜圃,为东部线入口地方。多为较高丘陵,而列车颠覆地方,有适有低洼地带。列车于通过呈(成)高子时,为十时三十五分,约过十五分钟,尚无何事。至通过桥梁时,机车与最前面之客车五辆与二三之货车过桥后,车上已生有异常震动。瞬息之间,即发一巨大之音响,与机车相之连自动车队本部所乘客车,掷出一丈余远之崖下,转覆三次,落于洼地而止,已成粉碎。次为四辆客车,因互相连接,亦随势追进为之转覆,重叠相压。第一客车车内之火炉,因车辆颠倒,火星崩出,倒于崖下时,发生火灾,化成火海。兵士于车内颠倒之后,复为烟火所迫,多发呼救之悲声。搭乘第一车辆之自动车队本部朝妻大尉外干部,几陷全灭之悲运。该军之中,有决死队四名,就内有一俄人,于九死一生中,由坏车中逃出,沿铁道线,奔至飞行场司令部报告以上情形,急派卫生班及救护列车,向该地出动救援云。

从以上报道,我们可以看到日军被袭击后狼狈不堪的境状。而由“就内有一俄人,于九死一生中,由坏车中逃出,沿铁道线,奔至飞行场司令部报告以上情形”的描述,可以推断,当时日军损失惨重,整整一列车日军毫无自救能力。

从相关资料分析

日军的损失状况

4月14日,也就是第二师团军列被颠覆的第三天,《滨江时报》发表了《列车脱轨颠覆之惨剧》的新闻,副标题为《日军死者十四名负伤者二十三人 自动车队所乘客车掷出丈余远之崖下已成粉碎 四辆客车重叠相压火星崩出发生火灾化成火海》的长篇报道:

村井□团所属步兵□个□队,为归还哈埠,由自动车队援护,搭乘军用列车,与十二日午后五时,由乌吉密河出发,同夜十时五十分,行至哈尔滨东方约三日里半阿什河附近之地点,前面客车四辆,突然发生大音响,因之列车脱轨颠覆。后部货车转落于约两丈远之崖下,车辆粉碎,立即发火,搭乘之日军将校即死者十四名,负伤者二三十名,实为空前之大惨剧。总站接报后,立即派车救援,将负伤分送各医院治疗,原因如何,尚未判明。

死难者氏名:死难者氏名:

自动车队:朝妻大尉、井上中尉、横山曹长、土地锻工长、中野电工长、三木记手、饭冢看护长、铃木兼造上等兵、秋叶孝司上等兵、小川福寿上等兵、三木孝雄上等兵。

步兵队:大森义雄、藤原长雄、八幡七郎。

负伤者氏名:名单略(第三十九联队21人,内有一名叫金吕仁的所谓中国人。第一自动车队7人,白俄司机3人,合计31人)

4月15日,《滨江时报》再次以《列车颠覆再志 轻重负伤者计六十余名》为题报道:

十二日夜,东部线列车颠覆事项,轻重负伤者计达六十余名之多,就中重伤者三十五名(军队三十一名,俄人三名,中国人一名),均在买卖野战医院收容。其余轻伤者,均在军队中施与手术之治疗云。

在《滨江时报》于14日报道《列车脱轨颠覆之惨剧》的同时,《盛京时报》也发表了以《日军由方正向哈凯旋中 列车颠覆死伤者多》为题的新闻,该报具体描述如下:

【哈尔滨专电】 多门中将麾下日军兵车,由方正凯旋哈尔滨途中,12日午后10时50分许,驶至离哈东方17公里之地点,被人设计颠覆,致有死者11人,受伤者93人。

又电: 日军兵车颠覆死者记如下:

陆军大尉浅妻义行

中尉井上福一

曹長 小山武雄

一等记主 三木□巽

一等电长工 中野本也

一等看护长 饭冢一美

一等锻工长 □□□勋

上等兵 山本孝恒

上等兵 秋叶孝二

上等兵 铃木兼道

上等兵 小川福树

4月16日的日军内部文件《部外密 参一发第三十九号 时局通报》中“关东军情况,一、哈市方面”记载如下:“四月十二日乌吉密至哈尔滨归还途中,搭载第一自动车队及步兵第一中队(步兵第三十九联队)列车于午后十时三十分许,在哈市东方十七公里新凸道因轨道取走而脱轨颠覆起火。第一自动车队陆军辎重兵大尉朝妻义之以外将校一名,下士官以下九名,步兵中队兵三名,计十四名丧死,约五十名负伤。”

4月25日,关东厅警务局在其内部的《亚细亚局 第一课 昭和七年四月廿五日接受 关东高支第六二十六号 昭和七、四、二一 “秘” 旬报 第二号》“四、哈市附近军用列车颠覆事件”记载如下:“四月十二日午后十时半顷,在哈尔滨东方十五公里万德号突嘀附近,由乌吉密凯旋哈市归途中的我第一自动车队及步兵第三十九联队一中队搭乘列车因轨道道钉取脱,导致颠覆火灾。十六节车厢烧毁,将校以下十二名死亡,重轻伤者五十余名。”

4月14日,关内《大公报》以《日兵车被炸 火车五节全焚毁》为标题,转载了“日本东京十三日路透电”,这是事件发生后三天内唯一来自日本本土的有关报道,其内容如下:

东京十三日路透电,哈讯称:有载日军支队火车一列,在距离哈尔滨七英里外遇炸出轨,该车由山崖翻下,结果死日军士兵十一名、重伤十九名,轻伤七十四名。

……

【哈尔滨十三日下午十时电】十二日晚十时,日兵车一列,由哈绥线驶哈,至成高子站为人拆毁路线,全列倾覆,伤亡兵士数百,车上随乘韩侨三百,亦均受伤。汽油车一节倾覆后起火,致子弹均爆发,交通因此中断,半日尚恢复。

4月15日,《申报》新闻稿《颠覆日兵车系赤色恐怖团所为》中转载的电通社来自哈尔滨的13日消息如下:“【哈尔滨】据多门□团司令部所发表,由中东铁路东部线归返哈尔滨途中之□队军用列车,于哈尔滨东方十五基罗之地点,被不知姓名之人将铁轨取去,故于昨夜十时四十五分,与车头一同倾覆,且起火灾,致死者十四名,重伤者三十二名,及多数轻伤者。”

而据萨苏先生提供的1932年度日本本土出版、面向日本国民发行的《满洲事变写真集》和《满洲事变及上海事变大写真集》里有关成高子颠覆军列两张图片报道与上述两份材料伤亡数字不同。

《满洲事变写真集》中标题为“军用列车爆炸大惨事”图片上附着这样的文字:“四月十二日晚十时四十分,北满东支东X线成高子隧道(涵洞)附近,从长春(方正)归来的我军用列车,因俄罗斯兵悄悄挂上炸弹而爆炸起火。出轨后,最终造成五十四名当场死亡,九十三人获轻重伤,照片即为列车爆炸后情景。”

这份资料时间和地点相符,但“俄罗斯兵悄悄挂上炸弹而爆炸起火”说辞不实。从资料上分析,《盛京时报》和《滨江时报》报道最早,而且是面向中国东北发行的,可信度相对低些。《时局通报》和《旬报》是日本关东军内部通报。但各种报道和通报,日军死伤人数不尽一致。《盛京时报》报道死亡11人,负伤93人。《滨江时报》报道死亡14人,负伤二三十人,其后续报道负伤增加至60余人。《大公报》转载东京“路透电”《日兵车被炸 火车五节全焚毁》是死亡11人,负伤93人(不含韩侨300人)。《申报》转载哈尔滨电通社援引多门师团(第二师团)发表《颠覆日兵车系赤色恐怖团所为》中死亡14名,重伤32名,及多数轻伤者。《时局通报》中死亡14人,负伤50人。《旬报》是死亡12人,负伤50余人。

这也就是说,《滨江时报》《时局通报》和《申报》报道死亡人数相同,都是14人(《盛京时报》少了3名第三十九联队士兵)。《盛京时报》《大公报》转载东京“路透电”和《满洲事变写真集》负伤人数相同,都是93人。

负伤人数《时局通报》和《旬报》相同,而且他们都是日本内部机密文件。但这个负伤50人的数字令人费解,凭空如何消失了40余名伤员?

这个疑惑在日本国内发行的《满洲事变写真集》和《满洲事变及上海事变大写真集》里得到了极好的解答。因为在日本本土发行,部分内容不得不“实话实说”,而且过了一段时间,重伤者也有会不治而亡的,于是死亡飙升了54人。比《时局通报》多出了40人,而负伤依旧是93人。

由此我们看到,《盛京时报》报道死亡11人,少了43人,负伤是93人和日本国内报道吻合,相对《满洲事变写真集》记载有误差。

而《时局通报》通报的死亡14人,负伤50人,这里里外外相差了83人;《旬报》通报的死亡12人,负伤50余人,也悬着70多人。可见日军内部的《时局通报》和《旬报》是在造假,刻意隐瞒战损。

故此,《申报》转载哈尔滨电通社援引多门师团发表《颠覆日兵车系赤色恐怖团所为》死亡14名,重伤32名,及多数轻伤者。这也应该较为可信,毕竟是多门师团是事件主角,他有绝对发言权。其现场死亡14人,应该是当时较为准确的,而其他报道和《旬报》缩小死亡数字,则有不可告人的隐情。而关于负伤的数字,除了重伤32名以外,对轻伤者语焉不详的说辞其用心也就昭然若揭了。而《申报》的《日兵车被炸 火车五节全焚毁》中的300名韩侨则是一个天大的马虎眼,试问日本关东军王牌部队第二师团的军列会让“二等公民”的朝鲜族侨民搭乘?最大可能之情况:服役于日军的朝鲜族辅助人员有伤亡,而朝鲜族的命不如日本军人的命值钱,死伤的日军冒充朝鲜族只是安抚日军军心的权宜之计。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日军军方内部的《 时局通报》和《旬报》是在造假,其目的是为了稳定侵略东北的日军官兵的军心,给他们一个战无不胜,永远会以少量的伤亡战胜“劣等民族”的假象,以便欺骗他们毫不畏惧地为日本军国主义当炮灰。

而满洲和国内的其他报道,也由于日军实行严格书信检验制度而难以获得准确数据,少量的传言则可以流言处置。

關于车辆和其他损失情况,日军关东厅警务局的《旬报》只是简单记载了“十六节车厢烧毁”。《滨江时报》和《盛京时报》没有相关报道。只有《大公报》和《申报》有相关转载和报道。

4月15日《大公报》以《哈绥线顷以半归国际共产党支配》为标题发表了相关报道:

【哈尔滨十四日下午五时电】十三日晨哈绥线成高子站附近,复发现炸药埋路轨下,为查道夫查出。

日兵车倾覆事,据调查,该列车共四十一节,脱轨十六节,均坠于二丈高岸下。前五节即因汽油爆发起火,子弹车随即燃着。车上所乘日军大尉朝妻、中尉井上及曹长士兵十二名即焚死。下级军官及士兵二十七名负伤,此外轻伤者百余。出事后日自哈开兵车一列往援,于灰烬中救出死伤。日机一架在当地侦查,获一路过人,绑电杆上,令指出同谋。交通至午后四时始恢复……

4月14日《申报》以《中东路日军列车出轨 炸药爆炸列车倾覆》进行了报道:

【哈尔滨】现悉货车出轨案,其死日军军官与士兵十五名,火车五节,又货车四十六节均破烂。失事后,车中起火,复将诸车焚燃,车中载马若干,死去甚多。(十三日路透社电)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日军军列由于脱轨倾覆,导致客车和货车由于起火基本焚毁和损坏,车载汽油和子弹在剧烈撞击和烈火焚烧下爆炸,军马大部分死亡,只是日军官兵伤亡甚少,其中隐情不言而喻。

笔者请教了哈尔滨文史馆馆员王宝滨老师,王老师查找了《哈尔滨铁路局志》和《哈尔滨铁路分局志》,得知当年中东铁路客车长18米,最低载客量(座位)80人。货车分敞车、闷罐车和高矮帮车,而货车长度小于客车。油罐车当时称为“流质车”,装载量15吨至20吨。

这也就是说,按照18米客车计算(取最大值),列车编组按照41节(取新闻报道最小数字),改编组列车去除车头长约738米。按照“老铁路”王老师说法,40余节车厢符合编组程序,而738米的距离则意味着丁家桥木制涵洞完全囊括在爆炸范围半径内。丁家桥木制涵洞假如被破坏,非半日内可以修复。41节车厢接龙到小于738米范围内,这样有效杀伤力更大。

关于15吨油罐车的破坏力,辽宁省朝阳县赵尚志研究中心主任雷凤祥咨询了朝阳市消防支队。得到的答复是按照消防安全,油罐车装载汽油的装载量不得超过总吨位的三分之二,也就是说15吨油罐车装载汽油10吨。当油罐车遇到撞击等事故,油罐车爆炸几率微乎其微,而是以炸裂事故为多。成高子颠覆日军军车的特殊战斗中,应该是油罐车倾覆后炸裂,汽油溢出,于是大量汽油汇集到低洼地。恰巧,第一节客车车厢里已经燃烧,于是大火瞬间吞噬了浸在汽油中的客车。同时燃烧的汽油也引燃了堆积在一起的车厢里的弹药,发生了连环爆炸,从而演变成“兵士于车内颠倒之后,复为烟火所迫,多发呼救之悲声”的“空前的大惨剧”。

大惨剧中的主角是以善战著称的日本关东军,日军的单兵作战技能和快速反应是世人皆知的。但这次遭遇袭击后,“有一俄人,于九死一生中,由坏车中逃出,沿铁道线,奔至飞行场司令部报告以上情形”。而对日军没有其相关应急措施的报道,可见当时日军除了死亡者外,大部分丧失了战斗力。

至此,我们仅以日方资料断定成高子颠覆日军军列的特殊战斗战果应该是:我方无一人伤亡情况下,打死日军54人,轻重伤93人,也就是说日军至少是死伤147人。

而五节客车内的400名日军官兵和其他车厢内官兵死伤多少,全部受伤的400韩侨中所谓韩侨占的比例多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赵尚志和范廷桂的这次颠覆日军军列特殊战斗,让整个日军军列的日军官兵短时间内全部丧失了战斗力。

被消灭日军番号

和所属部队之谜

九一八事变之前,驻扎在中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计有:关东军司令部和其下辖第二师团和独立守备队。第二师团(师团长多门二郎中将)下辖:第三旅团(第四联队、第二十九联队)、第十五旅团(第十六联队、第三十联队)、骑兵第二联队、野炮第二联队和工兵第二大队第二中队;独立守备队(司令官森连中将)下辖第一至第六大队;第二外遣舰队一部分。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为了扩大侵略,除驻朝鲜军的混成第三十九旅团越境支援作战外,还大肆增兵东北战场。

1931年12月4日至17日,日本天皇批准了增兵方案。“顾虑以现在的兵力不但不能迅速收到效果,而且会因讨匪和锦州中国军队主力发生冲突,以致陷我军于危急之中”,而使疲于奔命的关东军得到了补充和支援。“12月4日派遣了一个铁道班,9日派遣了一个卫生队。接着17日又奉命派遣了混成第八旅团,战车一个队,野战重炮第六联队第二大队,独立野战重炮第八联队第四中队,野战汽车一个队,输送监视两个队,患者输送部一个班,铁道一个中队。混成第八旅团(由第十师团主办混编而成)自12月21日,分别从卫戍地出发,经大连于12月28日主力到达奉天。”

27日,日军又增派了第二十师团司令部、混成第三十八旅团和重轰炸机一个中队等部队。

第二师团侵占哈尔滨后,以哈尔滨为基地四处征讨,其中天野四郎的第十五旅团突出到宁安一线。而第二师团主力则企图劝降李杜领导的吉林自卫军。但顽强的吉林自卫军不但不为其所动,而且还试图发动反攻哈尔滨的战役。于是第二师团急忙收缩兵力,将第十五旅团紧急运送到乌吉密,在将第三旅团在宾县集结。

根据关东军军部2月22日夜发布的“将混成第八旅团主力,一号无线电机两台,关东军汽车队入列第二师团长指挥”命令,第八混成旅团一部留守哈尔滨,将第八混成旅团部分部队和被任命为第二师团司令部警卫部队的第四十联队第二中队随军出征。

至此,原日军第十师团(辖第八旅团之第三十九联队、第四十联队和第三十三旅团之第十联队、第六十三联队及骑兵第十联队等)主力混编成的第八混成旅团一部在多门二郎师团长指挥下,参加了对哈东地区的讨伐行动。

由于第四十联队第二中队等第八混成旅团部队是奉关东军司令部的命令,隶属第二师团作战系列,按照战时部队的编制,该部日军的损失记在第二师团的名目下无可厚非,因此我们可以认定在《盛京时报》报道的“多门中将麾下兵车”准确无误。

事实上,第十师团此时并未以师团序列参加对吉林自卫军的作战。据日本参谋本部的《满洲事变作战经过概要》的记载:“前曾有第八及第十师团各抽调一个混成旅团(混成第四、第八旅团)到满洲。4月5日下达命令,将第八、第十师团的主力派往满洲。”

第八、第十师团的主力于4月15日至19日在大连登陆。第十师团奉关东军军部命令于18日至19日到达哈尔滨接替第二师团的卫戍任务,在成高子遭受打击的第八混成旅团也完成归建,此时第二师团军列被颠覆事件已经过了6天。

4月14日,《滨江时报》发表的《列车脱轨颠覆之惨剧》“村井□团所属步兵□个□队,为归还哈埠,由自动车队援护,搭乘军用列车。”文中的村井就是时任第八旅团的旅团长村井清规少將,也就是第十师团临时编制的暂时隶属于第二师团的第八混成旅团指挥官。“村井□团所属步兵□个□队”即为村井第八混成旅团第三十九联队第一中队。

另外,据《大公报》4月15日转载的电通社《颠覆日兵车系赤色恐怖团所为》消息称:“日军方面长谷部已赶赴肇事地点视察。此外,派飞机数架,前往该处侦查。”长谷部是第二师团第三旅团的旅团长,长谷部作为第二师团高级军官前往“肇事地点视察”,除了日本军方对这次事件的极大重视之外,还说明了日军损失部分与第二师团的隶属关系。

成高子日军军列被

颠覆事件的意义

1932年4月14日的《滨江时报》和《盛京时报》报道的关东军第二师团军列遭到重创的消息不胫而走,东北的抗日军民欢欣鼓舞。

4月16日《大公报》以《东铁成高子站附近复有炸药发现》为标题转载了一个来自哈尔滨的新闻:

【哈尔滨】十三日晨,哈绥线成高子站附近十四五公里地方,路轨发现炸药,经查道夫发现未炸,交通阻二时,日军因此愈加注意赤俄。

上述报道结合刘桂清回忆,可以看出成高子颠覆日军军列事件不是偶然事件,而是中共满洲省委的一系列行动,但也不排除是满洲省委和共产国际的联合行动。

更为离奇的是《滨江时报》的《列车脱轨颠覆之惨剧》报道中的一则小新闻:

又讯:该列车颠覆之原因,经日本宪兵队急行检查之结果,发现距铁桥附近,右侧铁轨一根之道钉,全部拔去,故列车于通过时,向右侧倾覆。但系何人阴谋,殊为一重大问题。宪兵队现已尽力开始搜查,惟据报该事件发生之后,即十三日午前八时许,有□□□军二三十名,向该处袭来,被该处警备之第□□联队兵士,将其击退,以此言之,或为□□□所为,惟共产党亦有扰乱北满之策划。二说不知孰是,兹将此次遭难负伤之日军将校士兵氏名探志如次。

2月5日,哈尔滨沦陷后,吉林自卫军撤到宾县、珠河和依兰等地区,在哈尔滨早已没有成建制部队,而此时,共产党的抗日武装还没在哈尔滨地区出现。“□□□军二三十名”也许是失散的自卫军中不甘事敌的散兵游勇,或许是小型抗日山林队不得而知。但在报道中提到“共产党亦有扰乱北满之策划”,倒是无形中为共产党树立了抗日救国的良好形象。

4月14日,《大公报》转载了哈尔滨13日新闻,再次提及中国共产党,其文如下:

【哈尔滨13日电】多川(多门)与天野率随员十一日抵哈,长谷部十二日亦到,日军已由方正撤退。

据闻:中韩共产党在中东铁路段分散中韩日三国文字传单,主要标语有“打倒满洲国”“对日军作游击战”“设立苏维埃政府”等。

4月15日,《盛京时报》再次登载了有关颠覆军列的报道《日本陆军侧重视炸破东铁列车事件》:

东京十四日联合电陆军省当局,关于东铁东部线军用列车爆炸事件,视为异常重大。俟其真相判明后,决定具体的对策,采取断然态度。

从陆军省当局的叫嚣可以看出此次颠覆日军军列的特殊战斗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军,被打痛了的日本军国主义者将此次事件视为异常重大事件,并扬言报复东北人民的抗日救国斗争。

日本殖民者为了稳定其军心和民心,以及显示他们破案效率,于4月19日在《盛京时报》上大肆登载《炸车疑犯频被捕》的新闻,其文如下:

【哈尔滨】十月十二日,倾覆日本军用列车事件兹捕获嫌疑者中国共产党员、国民党员十二名,此次逮捕嫌疑者,加以前次捕获之某国共产党男女共计六十名。

在上述报道中,日本侵略者在继续栽赃苏联的同时,也承认了颠覆列车的是不屈的中国人所为,即为某国(暗指苏联)、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地下人員所为。

而事件的真正策划者和实施者却是中共满洲省委,这次事件向东北人民和全中国人民透露了中国共产党临危受命,开始独立领导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人民战争,让东北人民看到了希望,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

此次特殊战斗的直接实施者赵尚志和范廷桂,在建立了特殊的功勋后,继续战斗在抗日救国的战场。范廷桂在一次日伪当局大搜捕中,不幸身陷囹圄,但他坚贞不屈,没有向敌人屈服,没有透露组织机密,最后被凶残的敌人残杀在狱中。而赵尚志则遵从组织的决定,奔赴巴彦,参加和领导了巴彦游击队的武装对日斗争,最终在对日战斗中成长为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和威震敌胆的抗日民族英雄。

《满洲事变写真集》为了愚弄日本民众,不肯向其国民透露真实的情况,在承认此次颠覆事件是中国共产党所为后,依旧造谣说是“因俄罗斯兵悄悄挂上炸弹而爆炸起火”,其目的是误导日本国民的认识,歪曲事实。假如他们承认此次颠覆事件是他们认为“不堪一击”的“劣等民族”所为的话,会引起日本国民的极大恐慌,会对他们的侵略行动产生不利的影响,于是就造谣此次颠覆事件是另一个大国苏联所为。

由于东北抗日战争大多数时间是游击战争,所以存留的我方原始战报不多,这样也造成了现今史料研究的缺憾。比如成高子颠覆日军军列的特殊战斗,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赵尚志和范廷桂是不可能查验日军伤亡人数的,也只能在目测情况下估算日军伤亡数字。所以,在计算日军伤亡人数的时候,我们只能依据日方的记载,这个数字里究竟有多少水分则不得而知了。

从《时局通报》的内部通报中看,随意减少伤亡人数,伪造战损实在令人不齿。由此我们可以怀疑日军在东北战场的伤亡在日军战报上可信程度到底有多少,拿日本战报为依据研究东北抗战亦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短见。

成高子日军军列被颠覆的特殊战斗,在中华民族14年的抗战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不论这些被日本侵略控制的媒体报道和通报的日军伤亡数字多寡,都在其不知不觉的供述中承认了日本关东军第二师团在哈尔滨市郊成高子遭受了重大打击,而且损失惨重。自九一八事变以来,一次致死54人、伤93人,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此次日军军列颠覆的特殊战斗给日军的打击是沉重的。

这次颠覆日军军列的特殊战斗,让处于日军铁蹄践踏下的东北人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认识到了日本侵略军不是击不破的钢铁之躯,也不是不可战胜的,从而树立了东北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成高子日军军列颠覆的烈焰不仅是消灭了凶恶的日本关东军第二师团部分官兵,也是照亮中华民族独立、自由和解放的道路,她好似暗夜中的火炬,引领着中华民族儿女在最危险的时刻为祖国和民族而战,为世界反法西斯伟大事业而战,为人类的正义而战。

日本殖民者在东北大肆叫嚣扬言“采取断然态度”的同时,关内的《大公报》和《申报》等媒体也分别大量转载和发表了《日军将领集哈尔滨 日兵车一列途中被炸》《日兵车被炸 火车五节全焚灭》《哈绥线倾已半归国际共产党支配 成高子站附近又发现埋置炸弹》《颠覆日兵车系赤色恐怖团所为》《中东路日军列车出轨 炸药爆炸列车倾覆》《日军军用列车遇炸出轨经过》和《东铁成高子站附近复有炸药发现》等系列报道,这样就将这次特殊战斗的详细情况介绍到关内,让关内人民看到了东北未来光复的希望。

从上述有关报纸的报道中,还可以看到路透社来自日本东京的消息,由此也可以断定,成高子颠覆日军军列的特殊战斗也由此传到了国外,让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知道了中国东北不会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的附庸,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斗志是不可动摇的。

成高子颠覆日军军列的特殊战斗是发生在国民政府寄托厚望的国联调查团来临之际。1932年1月21日,国联调查团正式成立,英国人李顿任团长,同年3月14日到达上海。在其来东北前夕发生的成高子日军军列颠覆事件,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反对日本操纵建立其傀儡伪满洲国的态度,用事实说明了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东北是伤天害理,是不得人心的罪恶行径,势必要遭受中国人民强烈反抗。

[作者系黑龙江抗日战争历史研究会、哈尔滨党史研究会会员、哈尔滨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抗联英雄王庆云》《文武将军冯治纲》和《侯氏抗战英雄谱》等专著]

猜你喜欢
关东军师团时报
150多名游客“失踪”,韩担心免签被利用
制造南京大屠杀日军部队的下场和历史结局
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参加南京大屠杀的日军各部队最终下场如何
齐齐哈尔日军“忠灵塔”探析
潮流时报
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使用化学武器探析
侵华日军关内师团的编制与分类
基于活动营销的专业报盈利模式之探索——以《平安时报》为例
关东军的强力干预与郭松龄反奉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