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娇娇
【摘要】土地开发整理作为协调人地关系、促进土地合理利用,保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调整土地用地结构及补充耕地的重要手段,在协调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生态的良好发展和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字】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利用现状;问题;建议
一、土地开发整理的含义及内容
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等相关要求,通过行政、经济、法律和相关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治理,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土地整理一般包括农地整理和非农地整理,主要是关于农地整理。通过对农地的整理可以更好的调节农村用地结构和土地的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的生产质量,增加可以利用的土地面积,进一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二、土地开发整理的原则
土地开发整理必须要依据一定的原则,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关的经济、技术、法律等手段,对一定区域内的土地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最终达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得土地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土地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因此,对土地开发整理应该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土地本身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位置的固定性,因此对土地的开发利用,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特点,我们要从生产发展的角度出发,考虑土地资源的特性,对土地进行有目的的开发整治和利用,充分结合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通过对土地开发整理地区的实际考察,针对地区间的实际问题,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
2坚持依据规划,科学、合理地进行土地开发整理的原则。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国土面积位列世界第三位,但是这并不代表我国的土地资源丰富。我国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必须在有限的国土面积上满足十三亿人的衣、食、住、用、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看出我国土地资源十分有限,且可供开垦的土地更是十分珍贵,为了更合理的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我们必须要对于土地资源进行科学的规划和整理,以保证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
3坚持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保护协调统一的原则。对土地资源的利用要综合考虑土地的质量、数量、生态环境问题,要注重三者关系的协调统一。在强调耕地占补平衡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时,应注重补充耕地的质量与生态保护问题,只有确保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方面的协调统一,才能使土地开发整理达到更好的预期效果。
三、我国当前土地利用的现状分析
随着国家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和人口数量的的不断增加,我国对土地的越秀越来越大,尤其是要保障人们的生活及居住条件方面,对土地资源的需求更加迫切。当前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面临问题有:(1)耕地质量的严重下滑。过分追求土地的产出而忽略对土地质量的养护,使得土壤的肥力不断下降。(2)非农用地的增加农用地数量的减少。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大量农民向城市的集中,不单单是增加了城市土地的用地压力,同时,一些农村地方对土地的管理不到位,使得农村出现大量闲置的宅基地以及抛荒的农地,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土地资源大量浪费。(3)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由于对土地利用不合理现象的存在,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多的土地受到环境的威胁得不到合理的开发,同时也使得大量优质耕地遭到破环。
四、土地整理存在的问题
土地整理在实现耕地占不平和,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以及保证粮食产量和综合生产能力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现行的法律制度、相關的规划制度等,导致土地整理中出现一些不可协调的矛盾和问题。
1过渡追求耕地数量,忽视耕地质量。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很低,在土地规划早期,为了保证粮食的产量,保障人们生活水平,国家注重对耕地面积的扩展,以求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却忽视了对土地质量的维护。这使得部分地区在开展土地整理规划时盲目追求数量扩大,求大求多,导致增加的耕地肥力较差,不能很好的发挥土地的潜力反而进一步导致土壤结构的破坏和土地肥力的下降。
2土地开发整理设计模式单一,规划刚性强。土地开发整理的规划设计要求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开展,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既要考虑当地经济的发展又要考虑土地资源的的区域局限性,但是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多数地区并没有做到因地制宜的要求。
五、土地开发整理的建议
1土地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并重。土地开发整理不仅仅是要求扩大大土地的数量,在对土地开发整理的过程中也要关注对土地质量的提高,通过提高土地的质量实现土地产出的提高,实现耕地总量占补平衡。第一,我国相关部门可以制定一些具有较高操作性的土地质量提高标准,使土地质量的提高有章可循;第二,对土地开发整的地类进行地力鉴定。对于一些被评价为不适宜耕作的土地,政府部门要进行选择和舍弃,避免过度投资。
2加强因地制宜原则。不同地区的土地开发整理的项目面对不同的土地问题,在对土地进行整理时,要注重对不同区域土地的实际状况进行考察,根据不同地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该地区的开发整理项目,提高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可操作性,才能更好的解决不同地域的实际问题。
3明确土地权属关系。土地整理必须理清和明确土地的权属关系。第一,土地整理要根据土地的实际调查数据和登记的资料,认真对土地产权进行归类;第二,对涉及土地权属调整的一定要依法确认调整后的权属,进行变更登记,避免引发土地权属纠纷;第三,注意保护农民的权利,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