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校园珍稀濒危植物应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017-07-13 05:21张静余林蔓陈斯琪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四川大学应用现状调查

张静 余林蔓 陈斯琪

摘要 对四川大学校园珍稀濒危植物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以及文献查阅,对种类、数量和应用形式进行了统计分析。最后对四川大学校园珍稀濒危植物的应用特点进行了讨论,并提出较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四川大学;珍稀濒危植物;应用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 S7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7)02-0184-04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s on campus of Sichuan University was investigated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literature review,and the species,quantity and application form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Finally,the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s in Sichuan University campus were discussed and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Sichuan University;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Application status;Investigation

珍稀瀕危植物是由于内在机理和外在机理的共同作用,数量急剧下降甚至接近消亡的植物[1]。根据《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2],珍稀濒危植物由受威胁程度不同的3类植物组成,即濒危植物、稀有植物和渐危植物。对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是保护生物、平衡生态链的首要问题,此外,珍稀濒危植物还有很多独特的利用价值,如优质材用价值、珍贵药用价值、观赏价值等[3],对提升人们生活水平有着积极作用[4]。

高校绿地是指高校校园内自然植被和人工栽培的生长植物覆盖的绿化区域[5],是一种特殊的绿地系统,是高校师生学习、研究、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其在发挥一般绿地功能的同时,因为相对较为封闭的管理,发挥着介于植物园和一般公共绿地之间的功能,因此对珍稀濒危植物的利用和保护都不同于其他绿地。目前,关于校园植物的研究很多,但没有专门针对某一高校的珍稀濒危植物的调查和研究。笔者拟通过对四川大学3个校区珍稀濒危植物的调查,了解其应用现状,发现存在问题,以期提出较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四川大学望江、华西和江安3个校区的珍稀濒危植物。

1.2 方法

实地全面调查,对部分无法确定的树种,通过记录、拍照、采集器官标本,并查阅相关工具书[6]的方式,进行逐一鉴定,鉴定完成后再看其是否收录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第一批)》[7](以下简称《名录》)或《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2](以下简称《红皮书》)中,只要某植物收录于这2个权威名录中的任一个,就将该植物视作珍稀濒危植物加以分析研究。

2 调查结果

2.1 研究区自然条件

四川大学地处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的成都市,有望江、华西和江安3个校区,占地面积470 hm2。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8],适合多数植物生长。望江校区建于1896年,校区面积约200 hm2,位于成都市一环路上,分设东西南北4个门,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华西校区建于1910年,校区面积约70 hm2,学校被人民南路分成两半,通过2条地下通道相连,有很多华西坝老建筑,古色古香、中西合璧。江安校区建于2002年,校区面积约200 hm2,位于成都市双流航空港经济开发区,是环境生态化、景观园林化、校园信息化的新型大学校园[9]。

2.2 珍稀濒危植物种类和数量统计 调查过程中,在四川大学3个校区共发现12种4 206棵珍稀濒危植物(含变种、变型及栽培变种)(表1),隶属于9科10属。其中收录于《名录》中的有8科9属11种,收录于《红皮书》中的有5科6属6种。有2种珍稀濒危植物所占比重较大,即银杏和天竺桂,占已发现珍稀濒危植物总数的28%以上。有6种数量较少,分别是杜仲、喜树、川黄檗、四川苏铁、红豆杉和红豆树,所占比例不到2%,其中四川苏铁、红豆杉和红豆树都仅发现1棵(表2)。根据数量的多少进行排序(数量相近的置于同一等级),12种植物由多到少依次是:天竺桂、银杏>水杉>楠木>苏铁>樟>杜仲>喜树>川黄檗>四川苏铁、红豆杉、红豆树。

下面就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数量和特色来分析3个校区各自的特点:3个校区中,种类最多的是华西校区,最少的是江安校区;数量最多的是江安校区,最少的是华西校区。

望江校区共发现 8 种珍稀濒危植物,其数量由多到少依次是:水杉>银杏、天竺桂、樟>苏铁>杜仲>喜树、楠木。水杉和樟主要分布在该校区,尤其水杉的用量很大,总计467棵,占3个校区该植物总量的80%以上,而樟则只分布于该校区,在另两个校区并未发现。单从该校区来看,依然是水杉的数量居于首位,其次是银杏、天竺桂和樟,这3种植物数量均达到260棵以上。

华西校区共发现11种珍稀濒危植物,其数量由多到少依次是:银杏>苏铁>水杉>杜仲、天竺桂>喜树>楠木>川黄檗>四川苏铁、红豆杉、红豆树。喜树和杜仲主要分布于华西校区,两者占3个校区该植物总量的比例均高达65%。另外,四川苏铁、红豆树、川黄檗和红豆杉为华西校区独有,且这4种均发现于华西校区药用植物园。

江安校区共发现6种珍稀濒危植物,其数量由多到少依次是:天竺桂>银杏>楠木>苏铁>水杉>喜树。楠木、天竺桂和银杏在江安校区所占比重较大,楠木更是高达94%,天竺桂和银杏也分别占70%和60%以上。

综合以上数据,种类上,华西校区有11种,望江校区有8种,江安校区有6种;数量上,望江校区水杉最多,华西校区银杏最多,江安校区天竺桂最多。特色上,望江校区独有樟,华西校区独有川黄檗、四川苏铁、红豆杉和红豆树,而江安校区没有独有的珍稀濒危植物。

2.3 应用形式

四川大学校园珍稀濒危植物应用形式丰富多样,主要包括以下7种,孤植、列植、对植、散植、丛植、群植和盆栽。下面简要分析调查过程中发现的几种珍稀濒危植物的应用形式,由于植物种类较多,其中着重分析银杏、水杉和苏铁这3种用量相对较多和应用形式相对多样的植物。

2.3.1 银杏。

银杏树形挺拔,叶形、叶色独特美观,应用形式多样,可盆栽、对植、列植、散植、孤植、丛植和群植等。调查发现3个校区的银杏应用形式多样,侧重各有不同,望江校区和华西校区多为规则式种植的对植和列植,而江安校区除了规则式种植,也有自然式种植的散植、孤植、丛植和群植。

望江和华西2个校区建校比较悠久,因此大部分银杏树龄都较大,甚至有被标记为古树名木的银杏,受到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的保护。其中最有特色的是望江校区化学学院门前对植的2棵银杏古树和华西校区钟塔后荷花池周围的几十棵银杏古树。化学学院古色古香的红色建筑与银杏古树相互辉映,共同营造了历史的格调。钟塔后的银杏古树绕荷花池整整一圈,气势宏伟,与荷叶的清新柔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炎炎夏日,碧绿成片的荷叶与银杏的翠绿交相呼应,送来阵阵凉意。除此之外,望江校区文华大道和绿杨路的银杏作行道树,秋季到来,许多人慕名前来拍照留念,领略秋季金色银杏的风采。华西校区大门外2棵银杏对植,经过造型,树干虬曲,精巧细致,烘托老校区庄严气氛。江安河畔银杏散植凸显自然格调,历史文化长廊两侧银杏规则式行列栽植,虽为新栽银杏,少了历史沧桑感,但成片种植也气势恢宏,尤其秋季银杏叶色转黄时,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灿烂的景象,加之水面倒影,美不胜收。

2.3.2 水杉。

水杉树干通直挺拔、树形壮美、叶色翡绿,入秋后叶色变黄,可丛植、列植和群植等,作为列植应用气势恢宏,沿路列植有一定的导向性,且水杉树梢尖塔形,列植可以观赏其起伏多变的林冠线。调查发现,水杉大多集中应用于望江校区,多为列植和群植,华西校区和江安校区多为列植和丛植,而江安校区水域丰富,水杉多植于水边。

望江校区多数居民区墙体周围都有水杉列植,这些水杉大都长势不佳,但其中的水杉林独具特色,一侧规整列植,一侧群植较随意,其下都有树桩坐凳和桌子,供学子学习晨读,尤其夏季,在水杉林中学习休息凉爽惬意(图1a)。华西校区最引人眼球的当属华西校区大门内道路旁草坪中的水杉列植,一进华西校区大门,一列水杉映入眼底,草坪中苏铁组景配以置石、“坝上老华西”的石碑和金属雕塑略显气派。江安校区明远湖畔、图书馆前水杉列植,水杉以图书馆为背景,倒影水中,虚实相生(图1b)。

2.3.3 苏铁。

苏铁树干粗壮,具独特的羽状叶,观赏性强。苏铁的应用形式多样,可列植、丛植、群植、孤植、散植、对植和盆栽等,其中以丛植和对植居多,对植有地栽也有盆栽。3个校区在苏铁的用量和应用形式上差异不大。群植多应用于草坪转角或道路两侧的草坪中,高低错落,通常与置石组景,或与修剪过的小叶女贞、红花檵木组景,或与南天竹、红叶石楠等色叶植物和杜鹃等开花小灌木搭配(图2a)。

望江校区最有特色的是理科楼前的苏铁组景和文化活动中心前的苏铁组景。理科楼前的苏铁以雪松为背景,既凸显了雪松的高大宏伟,又彰显了苏铁的群体美。文化活动中心前苏铁搭配棕榈和棕竹,充分展示了热带风情,配以杜鹃,花开时节,绚丽夺目。此外,行政楼前苏铁和银杏树池交错对植,整个建筑以红色为主体色,宏伟庄严,树池也为红色,正好衬托了翠绿的银杏和深绿的苏铁。华西校区钟塔前的苏铁组景较成功,宏伟而不张扬,精致而不媚俗,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有优美的背景来衬托。站在钟塔里观看苏铁,钟塔的塔门化作画框,框出一幅活灵活现的苏铁荷叶图(图2b)。江安校区最有特色的配置当属“不高山”的苏铁散植,搭配蒲葵和置石,依然展现自然格调。

然而,望江文科楼旁和江安食堂旁苏铁沿着墙体树池列植,长势较差,毫无美感,显得较呆板。有的地方后期维护不佳,苏铁几乎被周围的灌木或小乔木掩盖,杂草丛生。有一些盆栽盆很小,不仅营养不足,而且头重脚轻。有的体量过小或长势不好的苏铁孤植,例如望江校区第一教学楼旁的苏铁树池孤植,树池过大,植株较小,略显突兀。与苏铁类似的还有四川苏铁,但四川苏铁相较苏铁姿态更轻盈,叶片更细长,没有苏铁的厚重感,但园林中应用较少,仅在华西校区药用植物园发现1棵。

2.3.4 其他珍稀濒危植物。

楠木叶色青翠,叶形细长细腻,树冠较窄,不具孤植的优势,极少采用列植,以群植和丛植居多,主要集中应用于江安校区,望江校区和华西校区用量相对较少。楠木常丛植于建筑旁、运动场旁或草坪中,其旁常有紫叶李与之呼应或由修剪规整的小灌木(小叶女贞、小蜡、红花檵木等)进行半围合,自然中包含规则,规则中藏有自然,不散乱不呆板,恰到好处。喜树为喜光的速生樹种,树干笔直,树冠宽展且其花果均有观赏性,花序白色、细腻纯洁、小巧可爱、果形奇特,比较适合孤植,也有建筑前对植或草坪中群植。天竺桂的美注定离不开红色的衬托,无论是以红色的教学楼为背景,还是和红花檵木、红枫等红色叶树种搭配都美感十足,如望江校区第一教学楼旁天竺桂散植搭配红枫。杜仲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为人所知,其观赏价值还有待进一步挖掘。望江校区图书馆和校史馆后保留了数十棵杜仲,由于三面围有建筑,光线不足,长势较差。华西校区也有少量杜仲栽植,这或许都是基于科研的缘故。樟主要集中在望江校区研究生院和行政楼周围,主要作为行道树,也有孤植作为庭荫树,或群植于建筑一隅。红豆树、川黄檗、红豆杉仅在华西校区药用植物园发现有种植。红豆树经济价值很高,川黄檗和红豆杉药用价值高,但实际作为园林应用得很少。

3 讨论

四川大学3个校区的植物各有特色。望江和华西校区是上百年的老校区,最大的特色就是古树大树聚集,而江安校区为新校区,仅有十多年的历史,没有高大的古树,但植物种类丰富,植物应用形式多样、配置合理,更强调美观,也更注重生物多样性。

江安校区作为新校区,银杏、楠木和天竺桂这3种植物应用很多。当然这3种植物具有一定的优越性,都易成活且易达到一定的景观效果。相比之下,华西校区这3种植物的应用则较少。由此可见,现在园林规划者对银杏、楠木和天竺桂都很青睐,应用较多,除了校园,在新建的其他园林空间也有这个趋势。望江校区水杉应用较多,而另两个校区相对较少,这也许是园林工作者的喜好问题,但更可能是由于水杉的移栽较麻烦,而要想形成水杉成排成列的景观效果,常常需要达到一定数量,这样的工作量也让园林工作者望而却步。樟仅在望江校区有,在另两个校区并未发现。望江校区的樟大都高大粗壮,但并未见古树名木的挂牌,应该还没有达到古树名木的规格,但也年代久远。而华西校区挂牌的古树名木并非樟而是银杏,至于为什么这两个校区相距如此近,却一个学校独独钟爱樟,而另一个又独独钟爱银杏,笔者不得而知。杜仲仅仅存活于两个老校区,但数量并不多,也许最初只是作为实验或药用材料。邓运川[10]认为,阻碍大力推广应用杜仲的重要因素是苗农对其认知不够,只知道其是一种中药,不知道其是一种良好的园林绿化树种,而不愿意广泛种植,导致存圃量少。很多设计人员对杜仲的认知也不够。

四川大学3个校区珍稀濒危植物数量分布相当不均,一些植物长势不好,疏于管理。现针对四川大学校园珍稀濒危植物的应用情况给出以下建议:①避免集中过多应用某单一珍稀濒危植物,扩大一些目前在校园绿化中应用数量较少的珍稀濒危植物类群,如红豆树、红豆杉等。

②挖掘具有园林应用潜力的珍稀濒危和重点保护植物,如川黄檗、厚朴、杜仲等。

③在树种选择上体现高校特色,合理引种,发挥校园在植物保护和教学、科研方面的功能。

④建议校有关部门在原有药用植物园的基础上,开辟一个珍稀濒危植物区,开展珍稀濒危植物的引种栽培试验,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方便,同时加强人们对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意识。⑤加强对珍稀濒危植物的后期维护,避免杂草丛生、配置不合理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黄向鹏,谷勇,吴昊.珍稀濒危植物濒危机理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6,43(4):78-83.

[2] 国家环保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第1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3] 王健,唐振华,熊丽琼,等.浅析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价值与保护利用[J].中国农业信息,2015(11):98.

[4] 谢高昌.珍惜濒危植物 维护生态平衡[J].吉林农业,2015(10):109-110.

[5] 沈关龙.校园绿地的功能和特点[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2,16(3):102-104.

[6]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2004.

[7] 国家林业局,国家农业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Z].1999.

[8] 杨建欣,白洁.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校园植物配置[J].中国城市林业,2010,8(2):25-27.

[9] 學校简介.四川大学[EB/OL].(2015-12-31)[2016-09-06].http://www.scu.edu.cn/portal2013/gk/about/I080601index_1.htm.

[10] 邓运川.杜仲:华北地区园林绿化好树种[EB/OL].(2014-08-15)[2016-08-20].http://news.yuanlin.com/detail/20140815/192379.htm.

猜你喜欢
四川大学应用现状调查
四川大学西航港实验小学
百年精诚 誉从信来——走进四川大学华西眼视光之一
国有企业中管理会计的应用及对策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大学信息显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