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国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创造性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17年11月10日至11日,由中国教育报刊社人民教育编辑部主办、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承办的首届人民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讨会在百年书院南菁高中举行。来自全国的近400位专家学者、校长、教师参会,共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与践行之道。会议成立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协作体,通过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小学协作体行动方案,就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形成了广泛共识。
努力推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每一所学校的自觉
在11月10日上午的开幕式上,中国教育报刊社总编辑翟博致辞。他指出,人民教育编辑部主办的本次论坛,旨在树立文化自信,铸中国灵魂,努力推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每一所学校的自觉,让每一个毕业于中国学校的孩子都有中国信仰和中国灵魂。
当前,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系统乃至全社会掀起了热潮,解决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课题,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历史任务,尤其是中小学如何做好古今对话,让传统文化火起来,让中国精神真正成为孩子们的精神底色,是伟大的新时代向我们提出的战略任务。
翟博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文化精髓。要继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要坚持好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底气和朝气。
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是传统文化的活力所在。传统文化的生命活力,不仅在于给我们提供了信仰的支撑和精神家园,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安顿,而且在与古今新旧中外的对话中,一方面要吸收新鲜的文化血液,不断丰富优秀传统文化内核,另一方面也为时代问题提供解决思路、经验和智慧。历史是当代的镜子,传统是现在的影子,活在现在,拥抱当下,传统的潜在价值才能得到实现。
翟博向全体与会者发出号召,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发起成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协作体”
为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人民教育编辑部组织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等10所中小学校,发起成立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协作体。
《人民教育》总编辑余慧娟宣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小学协作体行动方案”。行动方案从行动目的、宗旨、主要任务、活动内容和教育成果五个方面对协作体进行了阐述。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校长杨培明宣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协作体行动宣言。行动宣言提出:第一,中小学要充分发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第二,中小学要进一步增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命意识;第三,中小学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与时俱进,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最后,中小学要自觉肩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让学校成为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机与活力、增强师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主阵地,让学校教育承担起培育青少年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世界的文明和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首批向全国发出行动倡议的有北京市一零一中学、复旦附中、天津南开中学、江苏省南菁高中、山西大学附中、山东曲阜济宁学院二附小等10所中小学。
中小学要引导青少年全面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基本国情
研讨会上,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顾明远作了题为《教育与文化》的主题报告。他呼吁,中小学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青少年全面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了解我们基本的国情,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義道路的必然性,树立起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专家报告精彩纷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陆士桢从革命传统文化教育的现代视角作了非常生动的报告。陆士桢科学界定了革命传统教育和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提出要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出发,用现代社会视角解读挖掘革命传统精神,在继承弘扬和发展革命传统精神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和融汇时代精神,促使两者相互融合。清华大学教授彭林作了题为《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重心与三个支撑点》的报告,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国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于建福教授作了题为《新时代中华文化自信与经典教育一体化推进》的报告,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陆志平带来了报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实践》,他认为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呼唤文化创新、课程创新、教材创新和教学创新,要通过中小学课程和教育教学来实现。
11月11日上午,400多名与会者分“传统文化与学校文化建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实施”“国际理解与传统文化教育”三个主题进行了讨论。
本次研讨会期间,人民教育编辑部还组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小学协作体学校召开了第一次协作体校长会议,专题研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学校实践策略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机制建设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