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校有一门“交往教育课”

2017-07-13 09:13周振宇
人民教育 2017年18期
关键词:共生义工交流

周振宇

今天,每个人都应该学会与他人共生,与社会共生,与自然共生,与宇宙共生。共生教育到底应该是怎样的样态呢?用费孝通先生的话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作为一所小学,我们用“能自主、善倾听、乐分享、会创造”来表达共生教育愿景,就是要培养做好自己、兼收并蓄、惠及他人,并在此基础上具有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人。

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我们从课程建设、教学方式、班级生活三个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和尝试。

我们学校有一门“交往教育课”

学会交往,优化交往,以“交往”来重建课程与教学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命题。

交往教育教什么?怎么教?

交往教育课程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关注他人、关注社会的意识,对应核心素养中的珍爱生命、健全人格、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子项。我校从交往认知、交往技能、交往情感、交往活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并进一步明确交往教育操作要领:“以共生为价值取向,以交往为活动主题,以唤醒为教育要义,以体验为学习方式,以活动为运作载体”。交往活动主题分为“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四块;同一活动主题,又按学段分段递增设计系列主题活动。这样一步步把交往教育落细、落小、落实。

例如,“与他人交往,要求低年级学生“和同学友爱互助,不欺负人,不侮辱人;关心、爱护同学,同情、帮助残疾人和有困难的人”;中年级学生要做到“懂得必要的交往礼仪,学会使用礼貌用语;主动与同伴交往,主动关心自己的小伙伴,懂得替别人着想,热情帮助同伴解决自己有能力解决的困难”;到了高年级,则要求学生“主动消除同伴、亲子、师生交往中的隔阂,尊重他人,不侵占他人的私人空间,与他人适度交往”。 交往教育课程的实施,把交往 意识的建立、交往能力的培养、交往理性的培育都融人了现实的、真实的交往活动场景中,立足现实、拒绝虚拟,强化感受、淡化说教,视教学为师生知识经验共同建构和情感价值观共同生成的自主性过程,让孩子们在情感的交流与涤荡中体验生命的精彩和内蕴。

例如,五年级师生围绕母亲节共同策划出“情系母爱”诗文诵读活动,级部师生全部卷入活动策划、作品筛选等环节,充分交流与合作。集中诵渎的那天,级部全体学生、老师及家长近千人聚集在学校剧场。师生代表朗读着冰心、舒婷、孙犁、史铁生等人的诗歌、散文,在音乐的伴奏下,大家一起走进作家的世界,与他们进行精神交流,体味他们对母爱的描写。然后,孩子们诵读自己描写母爱的作品,进行亲子互动。现场没有观众,所有人都是参与者,全场千人齐唱《懂你》,千人齐诵《我爱你,中国》。这是一个言语交流的场,一个情感交流的场,一个心灵交流的场。在这个场景中,台上台下融为一体,参与其中的人无不动容。

在交往教育课程中,我们还设计了“与音乐对话”“关注午餐——我为学校管理献计策”“春在枝头的记忆”“十岁生日party”“如何面对失败”等活动,学生们对这些贴近生活实际的交往实践活动表现出极度的热情,活动中真情互动、真减对话,审视自我,在亲身参与中领悟、接近、认同、理解、赏识、悦纳、融合。

另外,我校在兴趣选修课程中也侧重交往教育。选修课程分为四大类:理解与表达、探索与创造、体验与欣赏、运动与健康。其中,理解与表达课程是通过言语活动理解与表达生命,创造言语与生命的魅力邂逅,培养学生言语理解与表达素养的活动课程。具体包括经典诵读、主持与表演、诗词赏析、情景英语、文学创作等。体验与欣赏课程是一门通过倾听、观赏经典艺术作品,利用身体语言、思维情感方式体验作品片段,享受审美愉悦、提升审美素养的课程。具体包括光影、书画、器乐、合唱、佳片有约、戏曲表演等,是更高层级的理解与表达。探索与创造、运动与健康课程在实施中也侧重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

在深度交流中其同学习

这是一个越来越需要“共同”解决问题的世界,在共生追求的引领下,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学习过程应该与交往深度融合。

因此,我们对传统课堂进行了三方面的革新:

其一,强调问题驱动,使课堂交流走向深入。问题驱动式教学中的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学科层面的本原问题(即探究主题)。本原问题往往聚焦某个教学主题的“要素”作为“基本构成”,集中体现某个教学主题最为原始、朴素和本质的观念、思想和方法。另一类是教学层面的核心问题(即主探究问题)。核心问题是一节课的中心,是基于本原又超越本原的一种课堂问题。核心问题的解决几乎贯穿整节课,教学中的其他关键问题都是与之存在逻辑联系的派生性问题。[1]在每个学习板块中都紧紧抓住本原问题或核心问题,让学生直面问题,让问题驱动学习,围绕问题推进学习进程,可以让课堂交流更聚焦、更深入。

其二,让课堂结构更简单,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我们认为:课堂不是教师与学生的问答,而是学生围绕某一主题持续开展的学习活动。课堂结构不是师生问答式的线性推进,而是围绕主题展开的学习活动模块的串联。教师备课不是预设师生的问答,而是规划学生的学习活动。就课堂上一个具体的活动模块来说,如果要走向深度与高效,就应该围绕学习的要素展开,需要对学习目标、学习素材与情境、驱动学习的主问题、引导学习的活动单等进行思考。无论多纷繁的教学内容,我们都应该直击本质,简化为紧扣学习要素的两三个学习板块。要切记:课堂交流的根本是学生的学习。

其三,先尝试再交流,共生课堂促进深度学习。围绕上述核心问题或本原问题,应该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在充分尝试之后或者尝试陷入困境之时,再开展交流活动,提炼尝试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发现、反思、改良尝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交流过程中,学生相互取长補短,资源共享,形成对问题新的认识,最后力争形成美美与共的局面。在课堂上组织讨论交流时,教师有时会强势介入点评学生发言。强调尝试和交流的共生课堂不鼓励这种方式,而是倡导教师在学生发言过程中,通过“其他同学怎么看”“他发言中最关键的是什么”“大家觉得有什么需要质疑吗”等问题,引导后面发言的学生针对前面学生的发言进一步深入思考,激发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与生长。只有当交流环节全部结束时,教师才可以对整个交流中个人的表现给予评价。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尝试与交流的顺序不能颠倒。先交流后尝试,一方面容易让部分优秀学生独占话语权,另一方面则使部分学困生产生依赖思想。在充分独立思考与尝试的基础上再开展交流,既能提高交流质量,又益于团队成员之间关系的平衡。

近年来,我们在每个学期都要挤出时间,让学生经历一个持续整月甚至整学期的项目学习活动,在项目学习实施过程中,我们也着重强化团队的交流与合作。

项目学习以团队的方式展开,团队成员必须表现出较强的异质性,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团队成员各方面兴趣特长的互补,以满足项目学习中不同的任务需求。项目学习过程中,每一个团队成员又必须先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再作出综合判断,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随着项目学习的逐步深入,当研究陷入僵局时,需要随时调整和增补项目团队成员,包括教师、家长、社区志愿者、有关专家等都有可能被邀请加入相关的项目团队中,共同解决问题。学校为了满足项目学习的需要,建构了越来越庞大、全面的项目学习社区,包括网络和实体的学习实践机构,以及社区的项目学习支持志愿者队伍。学校和教师只提供资源清单,进行如何邀约别人加盟团队的礼仪训练与指导,但从不代替项目学习团队邀请或分派成员。

项目团队成员在共同面对大量繁杂的信息时,能够突破年龄、个性、兴趣等壁垒与藩篱,熟练有效地连接起来.用最佳路径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我们理解的未来社会公民核心素养中的核心,也是我们对项目学习团队的重要评价指标。学生每次进行项目学习,最后一个环节都要以团队形式向他人展示自己的作品与创新点,每个学生在小组评价中都会认真反思自己及同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有哪些重要贡献和思维突破,这也是项目学习评价的重要方面。

把班级打造成促进社会性交往的公共空间

对于学生来说,相对家庭而言,学校、班级生活就是他们每天置身其中的公共空间,学会在这一空间白处和与人共处,能为他们走向共生社会奠定基础。在班级生活中实施公共空间意识教育尤为重要,因为生活是最好的教育。班级公共空间如何打造?

第一,人人都是班级的主人,促进平等交流。对于班级事务,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向班委會提出意见或建议,班委会定期同复或在班会上讨论处理方式与结果。比如,学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座位和同桌,每个人把自己的想法向班委会申报后,由班委会统筹安排。班级的精神建设鼓励生生之间平等交往,每个人都要学会为他人的进步和成功喝彩,每个人都要善于、乐于在别人有困难时伸f}{援助之手。

在班级物理空间上,我们既考虑公共空间,又尊重个人的独立、隐私空间。我们彼此约定:每个人的座位及课桌抽屉都属于个人的独立、隐私空间,他人不得擅自闯入。除此之外,其余都属于公共空间,在公共空间活动需要兼顾他人,以不妨碍、不打扰、不破坏为前提。在班级里,学生对教室的陈设、装扮拥有很大的自主权。他们可以选择各自喜欢的盆栽美化教室,可以在作品角呈现自己喜欢的各类作品,低年级学生甚至可以带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偶进教室。

第二,师生共同制定并遵守班级公约。社会需要法律,班级也可以有公约。这种公约是全体班级成员都需要遵守的规则和底线,班级公约由班级全体成员(包括班级任课教师)共同制定,人人都可以提出自认为必须的条款,汇总后再集体讨论、删改相关条目,直至人人认可所有条目为止。

班级公约的制定需要坚持几条原则:一是所有教师必须参与制定和共同遵守班级公约,教师违反公约与学生一样受罚,以体现师生平等与班级民主。二是班级公约需要得到班级所有人认可,兼顾所有人的价值观,当部分条款意见出现分歧时,双方需要反复协商调整,直到都能接受。三是不必面面俱到,班级公约不是用来捆绑学生,使得班级里千人一面、人人白危,而是要给每个成员留出相当大的自由空间,明确每个成员可以享有的时间、空间、行为方式的自由。例如,我校不少班级公约里都按照学生意愿设置了“吐槽簿”,安排了“放松期”,让每个成员可以通过正常渠道发泄情绪、表达自我。

经过几年运行,目前我校所有班级都自主制定了各自的班级公约,并且定期召开班级会议讨论公约遵守情况,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根据实际情况修订相关条款。每一个学生和老师都在班集体中主动承担了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他们彼此尊重,彼此宽容,各司其职,各尽所能,班级成了秩序井然、人人努力的小社会。

第三,通过“义工行动”体验承担责任和义务的快乐,拓展公共空间。

首先,我们尝试把热心社会人士、家长引入学生的学校生活与活动中。每天有义工到食堂帮助孩子们分餐,几乎每次大型活动都有义工来帮助各班级组织维持秩序、护送体弱学生,更有许多义工发挥各自特长,走进课堂为孩子们开设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讲座,久而久之形成了极具特色、初现体系的义工课程。家长们不仅为自己孩子的班级服务,也为其他班级服务。所有这些,都让孩子们看到了人性的美好,看到了社会的温暖与热情,以尽力帮助他人作为自己社会价值的体现成为很多人共同的追求。

其次,有了义工群体垂范的正能量,孩子们也坐不住了,他们纷纷要求走向更大的社会,为社会作贡献。他们去敬老院慰问老人,集资参与植树造林活动,与西部学校学生结对并提供他们力所能及的物质支持,等等。在参与这些义工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享受到助人的乐趣,品尝到发挥自身社会价值的快乐。学校为学生设计并制作了义工手册,学生可以把自己长期参加义工活动的图片、感悟都记录下来,在班级报告会上做集中展示。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社会性交往能力都在潜移默化地得到锻炼和提升。

注释:

[1]储冬生.问题驱动教学探究生成智慧[J]小学数学教师,2017(.3):9—14

猜你喜欢
共生义工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在体验中走向共生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带上孙子做义工
当义工,好处多
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大连慈善义工工作
建筑与环境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