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剑
潘蘅生,1949年生于上海的一个基督教家庭。六七岁时,每个星期天,潘蘅生都要去“福音堂”做礼拜,礼拜结束后牧师分发给每个小教徒一张“画片”,上面印着拉斐尔、米开朗琪罗、鲁本斯等大画家的各种《圣经》故事绘画。除此之外,祖母也会塞给他零用钱,他每每省下来,说是做礼拜,实则是到“福音堂”斜对面的小人书摊去看小人书。这些画片、小人书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他开始照着用铅笔临摹。将来也能画出这样的画,成了他儿时的梦想。
潘蘅生没有进过任何美术院校,就是少年宫、训练班之类的业余美术教育也没受过。而他之所以对绘画能有今天的成就,除了自身的努力,还要得益于父亲对他的启蒙。潘蘅生的父亲潘德明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旅行家,曾耗时七年徒步环行世界,而他还有另一门手艺——绘画。当时为生计所迫,他为一个灯厂画宫灯上的仕女山水花鸟。潘蘅生便跟着父亲学画,这种启蒙教育,培养了他对绘画的兴趣和理解,让他一生受益。他是为数不多的以水墨创作连环画的画家,画面给人以电影镜头般的视觉冲击力和笔墨趣味。
潘蘅生的绘画才能早早就已崭露,十九岁时就在上海市工人文化宫绘制了三四米长的巨作《毛主席是我们的红司令》。1969年,潘蘅生从上海六十四中学高中毕业,随着下乡浪潮,他告别父亲,去往了北大荒。离别的行囊里,他背满了颜料和画笔。在嫩江的七星泡农场里,他当过农民、电影放映员、宣传干事,除了日常紧张的劳动,画领袖像、宣传画、幻灯片外,他自己一直没有改变对绘画的虔诚。“当时,我画画并没有想到是在练什么本事,或有朝一日有些什么用处,只是感到一种内心的需要。这就是我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八年间,他画了一千多张风景、风俗、肖像的写生习作。1971年的探亲假,潘蘅生回上海,他应上海人民出版社之约为长篇小说《江畔朝阳》画插图。“当时没有稿费,可因为有瘾,而且也想历练一下,检验自己的实际创作能力,还是愿意画的。”这套十二幅的炭笔素描插图,打开了他的美术创作大门,也让他逐渐从农场走了出来。1977年3月,他被调到黑龙江省京剧团当了舞美设计,后又调到了省文化厅的戏剧工作室。
1978年,潘蘅生应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约稿,创作连环画《林海剿匪记》,也正式开始了他用水墨创作连环画的道路。为了摆脱样板戏中的杨子荣形象,创作真实的人物形象,他特意去哈尔滨的东北烈士纪念馆查找资料,根据真人形象塑造、添加了稍许“匪气”的杨子荣显得更为真实动人。而从1982年起,潘蘅生花了三年时间去创作一部讲述父亲潘德明周游世界壮举的连环画。这部两百五十多幅“造型严谨准确,表达流畅娴熟,凝聚了他对父亲潘德明的敬爱与怀念”的连环画,了却了他二十多年的心愿。“记得小时候有一次,父亲从书橱里拿出几本相册,上面密密麻麻装满了大大小小的照片,都是他在旅途中拍摄的世界各地的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等。父亲边看边向我讲解,有些我还听不懂。父亲说:‘等你长大了,我再一张张仔细对你讲解。我便盼望着长大,我不但要看懂它们,还要把父亲周游世界的经过画出来。”然而,“文革”中,潘德明被审查,直到去世,还是落了个“历史不清”。后来一级一级往上报报到了中央,胡耀邦认为潘德明是为国争光,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应该宣传。1979年,潘德明的事迹上了报,《体育报》连载了他周游世界的故事,人民体育出版社美术编辑赵沛是潘蘅生在北大荒时的画友,也正是他向潘蘅生提议创作这套连环画。“父亲的资料在1979年找回了一些。但是因为这部游记历时六七年,广阔复杂的经历,不同的社会形态、风土人情,加大了创作的难度,尤其期间还接触了泰戈尔、甘地、罗斯福、麦克唐纳等许多世界名人。这样一部以真人真事为题材的作品,不仅情节要有事实依据,就是环境、场面、人物或一件细小的器物也都不能随意杜撰。”为了搜集资料,当时他那间十四五平米大的寝室兼工作室,桌子上、椅子上堆满了各种文字资料和画稿,墙上贴满了各种构思小稿和不同人物形象的头像。潘蘅生仍旧用水墨进行创作,“画幅虽小,笔触却是清晰的,每一笔既是水墨笔痕也是造型的一部分,令人感到笔致爽快利落而不拖泥带水。”为了创作父亲的形象,他特意根据照片和回忆,捏了一尊父亲塑像,摆在案头。“依据这个塑像,我就可以从各个角度打上光线,这样方便绘画。”这部作品后来荣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奖和第三届全国连环画评奖荣誉绘画三等獎。
1983年,潘蘅生任《剧作家》杂志美术编辑,同时接连为各家出版单位创作了《路,要重走》《薄奠》《母亲》《陌路》《赵尚志》等一系列连环画。此时,他已是为数不多的以水墨素描方式进行连环画创作的画家。他的水墨素描不仅造型严谨,而且人物神情生动,画风扎实,别具一格。“在水墨的运用上,他力求营造出画面明暗层次丰富多变的场景氛围;在水墨的交织互动中,抓住最富表现力的瞬间,精心镂刻出人物形象的生动传神的典型性。”1985年,潘蘅生为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高尔基名著连环画《母亲》。为了准确表达高尔基所描写的各种人物形象以及特定时代环境的氛围,资料收集显得尤为重要。当时他所工作、居住的哈尔滨,素有“东方莫斯科”之称,道里区和南岗区有大片造型奇特的俄罗斯木屋。他设法走入这些建筑内,观察室内的结构和布局,墙柱门廊、楼梯门窗、桌椅床柜、书架神龛都是他所需要收集的资料。创作时,潘蘅生先画了小草图,定下每幅图的大效果、大气氛,然后按顺序贴满一面墙,进行整体的比较对照。草图确定之后,再画与正稿尺寸同比例的轮廓稿,再用特制复写纸透印到白卡纸上。他说:“白卡纸因为光滑不吸水,水墨经过沉淀后会留下自然形成的水渍和墨迹,这种痕迹反而耐人寻味。在此基础上,我才着手进行具体的刻画描绘,经过带有某种程序的技法予以多层重叠,既保留了水墨画的自然特性,又雕镂出我所要表现的各类人物形象、性格和心理波澜,加上背景气氛的烘托,让画面产生一种特殊的视觉艺术魅力。”
潘蘅生用他的水墨创作了众多优秀的连环画作品,可他的内心始终有一份激情未得到宣泄。2001年起,他把创作的目光转向了让他“魂牵梦绕”的知青生涯,创作了《报捷》《奋斗渠》《岁月难忘》《东方红》等二十多幅知青题材的油画,其中七幅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一套三联画被中华艺术宫收藏。正如潘蘅生在《创作随感录》中所说:“知青形象,穿什么都美,因为那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我诚实地记录了我有幸经历的那段岁月,如果人们还能在画中感悟到点什么,并引起思考和探索,或者有人不作任何思索,只是从画作的构图造型、笔触色彩中得到了艺术享受,也就不枉费我十来年的辛勤劳作了。”同时,他也开始用油画继续创作“周游世界”系列。《徒步、骑自行车环球第一人》是“周游世界”系列的第一幅。画上有他父亲的旅行自叙:“以世界为我之大学校,以天然与人事为我之教科书,以耳闻目见直接的接触为我之读书方法,以风霜雨雪、炎炎烈日、晨星夜月为我之奖励金。德明坚决地一往无前,表现我中国国民性于世界,使知我中国是向前的,以谋世界上之荣光。”这也是他创作“周游世界”系列的序言。他说,“创作历史画,如何把握好绘画因素与情节因素二者的关系很难,情节会成为分散精力的因素,有效控制情节因素,把它适当做些减弱,让绘画因素抬头是可行的。让二者交织起来,是我在创作‘知青系列与‘周游世界系列中的一点体会”。
潘蘅生为人低调,几十年来埋头画画,两耳不闻窗外事。就像他父亲当年环游世界的“丈夫壮志”一般,潘蘅生一辈子手执画笔,执着地在水墨连环画、历史油画的道路上探索着,用水墨染生绡,用油画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