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王阳明的“儒体”与“佛用”

2017-07-13 14:58蔡晓阳
资治文摘 2016年9期
关键词:王阳明

蔡晓阳

【摘要】明中后期,佛教义理日趋本土化,“三教合一”已然成为官方与民间的主流思潮。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阳明心学必然携有浓厚的佛禅色彩,但并未影响王阳明儒学重镇的定位。文章基于王阳明对儒佛归属的阐述,论证心学核心主旨为“儒体”与“佛用”;借助对王阳明“儒体”与“佛用”的见解,进一步说明个体思想不仅深受其所处时代的制约,而且具有预示时代与启迪后世的意义。

【关键词】王阳明;儒体;佛用

在明清思想界“三教合一”、“儒佛会通”的趋势之下,阳明学说应运而生。而阳明心学与佛教学说究竟有何异同?对这一问题的梳理,对“儒体”与“佛用”的认知,是心学研究的另一新向度。

一、儒佛归属

儒佛关系是中国儒学史、佛学史上首当其冲的话题,是基于儒家思想为正统的前提下如何对待佛教这一外来宗教的问题。佛教东来之后,儒佛归属一直是各个时代思想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一方面是“儒佛会通”派,如东晋孙绰、唐王通、宋契嵩,均强调“三教融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另一方面是“儒佛相斥”派,如唐韩愈、宋欧阳修,均主张兴儒排佛。

在儒佛归属上,王阳明不属于前两者,而是主张“求其是者而学”,在更高的理论层次上,把握儒佛两者的精髓,要求以实质内容的“是”与“非”来正确地判断两者的各自优劣。

“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天下之公也,公言之而已矣。故言之而是,虽异于己,乃益于己也;言之而非,虽同于己,适损于己也。”

二、“儒体”之见

尽管阳明心学被讥为“阳明禅”,但其本体是基于儒家思想来认识佛教,系可见于“道”的论定与“出家”的评判上。

1“道”的论定。“道”是儒家追求的思想核心,也是儒、佛共同的交集。在“道”的认知上,王阳明基本赞成王嘉秀的论断,并补充道:“若论圣人大中至正之道,彻上彻下,只是一贯,更有甚上一截、下一截?”即勿要将“道”视为部分,而应视为“一贯”之整体。在此,王阳明论证的不是佛教的“六道”,而是儒家的“圣人大中至正之道”。

2“出家”的评判。在佛教教义中,“家”不仅指尘世之家,而且指三界之家。王阳明认为“出家”是“弃人伦、遗物理”的荒谬之道。而原因有二:其一,私心作祟;佛教不染“世间一切情欲”,本质实为佛教“私心自重”的表现。其二,悖于常理;佛教要求人“灭绝人伦“、“绝父子”、“屏夫妇”,有悖于常理。

“出家”是弃人伦、遗物理,其后果是违背天性、灭绝人伦。但是,人伦物理是“天下道体”,是“三不朽”。

王阳明对“出家”的判定是基于儒家的基本思想观念与价值判断。

三、“佛用”之见

王阳明虽坚持儒家正统,但心学亦对佛教教理与修行方式多有摄取,如心之本体与佛教心性、佛性相仿,“致良知”的修行方式与顿悟、禅定等方式相仿。通过佛教原理来分析心学的本体论与功夫论,可进一步厘清佛教之用。

1本体论。唐《楞伽经》之后,心性论成为佛教义理的开始。至宋末,永明延寿《宗镜录》标志着心性论的完成。受心性论的影响,王阳明创立了“心之本体”的心学。这种以“心”为主的本体論既是“天理”,属于心学体系的最高范畴,又是“知善者,惟在于吾心”,即人类行为的道德标准。

在摄取佛教心性论的基础上,阳明心学融入儒家伦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基于此,心是形而上的本体:“心外无物,心外无事”与天台宗的“三谛圆融”教义趋同,“心外无义,心外无善”是儒家伦理对心性论的补充。

善是源自本体、心性,《大学》八条目均要围绕心体展开。

2功夫论。“四句教”是心学的核心理念,是包含本体与功夫的良知论。不仅反映了王阳明思想的转变,而且体现了包括儒佛在内的整个社会思想的互动。

“四句教”强调先致知、后格物,注重知行合一,是本体论与功夫论的同一。在本体论上,“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之本体。”其“本体”与“心如明镜”的禅理相仿;在认识论上,“致良知”的修养与佛教的修行原理相仿,如心学的“定”、“静坐”似于禅宗的“禅定”。

四、余论

在物质宽裕、官方鼓励和三教合一的历史背景下,与其视为阳明心学深受佛教影响,不如视其为王阳明致力于“三教合一”的结果。

一个时代学术思想必然受制于一个时代具体环境,因此,心学必然深受传统儒家思想伦理的束缚,“欲破”“未破”,“欲立”“未立”。这种集中于个体上的“不破不立”状态预示着中国专制主义社会走向末世。

猜你喜欢
王阳明
悲悯照亮前行路
真正心平气和
王阳明龙场悟道
赞《百家讲坛》讲述的王阳明
王阳明脱衣巧审案
“千年第一人”的说与做
王阳明被逼射箭
王阳明脱衣巧审案
真正心平气和
王阳明: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