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帼轶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导演。2003年至2008年由国家公派赴德国科隆大学攻读影视音乐博士学位,是至今国内唯一一位留德影视音乐专业的博士。
每当我回忆那5年的留学生活,曾见过的人、经历的事,就像纪录在我脑海中的电影画面。我想和各位分享其中两个片段。
刚到德国时,因为语言的问题和文化的陌生,我陷入到无法回避的孤独和无助中。在那段时间里,我常常给国内的亲友抱怨周围的德国人都是冷冰冰的,很少看到他们伸出援助之手。那段时间我的生活状态是,开门出去时就装微笑,回到宿舍关上门眼泪就不由自主地掉下来。在硬撑出来的强者外表下,其实我难以解决的问题和困难越来越多。终于,我走进了Schaedlich女士的办公室,她当时在DAAD(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负责我们中国留学生的工作。认真地听了我的倾诉,她说,其实你身边有很多德国人都很善良,也乐于助人,但是你现在外表展现出来的状态可能让他们觉得你并不需要帮助,或者他们其实早就想帮助你了,但是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她用了一个比喻,说你试着把自己鼓鼓的“气球”用一根针扎破,露出真实的自己,告诉身边的人你的困难,你需要的帮助。然后你再看看生活会不会发生变化。这次见面对我的人生是一次改變。从那以后,我会告诉我的同学我感到很孤独,能不能陪我聊聊天或者一起出去运动运动。有时下课晚了,我害怕回家的路太黑,就会问同学可不可以绕个远陪我一同走回家。当我学习中遇到问题,我也不会自己闷在屋里,而是去寻求帮助。当我越来越真实地告诉周边的人我的感受时,当我用更自然和真实的自己与周围的德国人交往时,我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了别人的善意,压力也越来越小,生活的状态更加自然更加真实。经历了这些,我改变了对德国人的印象,增加了理解,消除了误解,我自己也变得更加豁达、宽容。
德国的教育让我很享受。在Seifert教授的指导下,我突破了好与坏、对与错的判断界限,充分地享受了学术自由的感觉。我记得刚参加每周教授主持的博士讨论会的时候,当我第一次发言结束后,大家抛来了很多问题,我的第一反应是面对“攻击”,我要“反击”。然后我情绪激动地“反击”了所有问题。但在之后的学习中,这其中的许多问题常常给我带来思考,也常常和一些别的问题结合起来带给我新的启发。我逐渐认识到,讨论中的每一个提问都是有益的,每一个提问的人都值得感谢,每一个提问都给思想打开了一扇窗。渐渐地,在讨论会中,我能让自己客观、平静、心怀感激地去面对每一个问题。我开始慢慢学习一些讨论中的技巧,比如自己的发言如何与别人的问题衔接,如何打断别人的发言,如何表达不同的意见。我觉得,理解了“讨论”两个字的含义,是理解学术的渠道,也是打开正确沟通大门的一把钥匙。
德国谚语说,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会相逢。世界上最重要的交流,是人的交流,交流的目的是为了理解,理解的结果就是宽容。
5年的留学经历,带给我很多收获。现在我总希望能够帮助到一些人,因为自己曾经如此渴望得到别人的帮助。我也总提醒自己理解别人。当你遇到一件不可理解的事或者一个不可理解的人,首先想到那背后一定有你没有了解到的背景和原因。
在工作中,当我拍摄纪录片的时候,我不希望告诉观众标准答案,而是希望能够引发大家的思考,自己去探索问题。除了拍纪录片之外,我还特别乐于参与做一些教育工作,包括大学的、小学的,因为我在德国最享受的就是教育,我希望把我的所学传递给最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