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瑞丽
土工用纺织品是产业用纺织品的重要门类,也是优质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随着“十三五”时期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一带一路”等战略的实施,亚洲和欧洲土工用纺织品市场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在此背景下,由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CNITA)、欧洲非织造布协会(EDANA)共同举办的首届亚欧土工用纺织材料会议(EAGS·2017)于6月7~8日在北京举行。會议围绕发展机遇、市场分析、工程案例解析、检测标准与方法等方面,对土工/建筑用纺织品领域全产业链进行立体解析,从而加强亚欧土工行业技术、信息和市场资源交流。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原会长王天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中纺联会长孙瑞哲,中纺联副会长、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常务副会长徐迎新,中纺联副会长、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中纺联副会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欧洲非织造布协会总经理Pierre Wiertz,国际纺织品制造商联合会秘书长Christian P. Schindler,国际土工合成材料学会前主席Daniele Cazzuffi,及来自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质监总局等部门领导及国内外嘉宾以及国内外土工领域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代表等200多人出席会议。
土工用纺织品发展空间巨大
2016年,土工用纺织品的纤维加工总量达到93.23万吨,增长9.2%;建筑用纺织品的纤维加工量约70.12万吨,增长14.2%。近些年称得上重大技术创新的高性能土工材料、矿山支护材料和智能土工材料等保障了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并提供土壤加固、结构安全监控和预警等一体化解决方案。
李陵申对我国土工用纺织品的发展非常看好,在“中国土工用纺织品技术与应用”主题报告中,他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土工用纺织品产量年均增长11.9%,2015年产值近500亿元。2016年,土工用纺织品纤维加工总量达到93.23万吨,增长9.2%。行业增长得益于技术进步,“十二五”期间,土工用纺织品技术进步显著,表现在高强度、耐顶破、耐摩擦、抗酸碱的丙纶土工布应用于高铁轨道滑动层材料等方面;带有光纤传感器的智能土工织物,用于机场、桥梁、高速公路,提供土壤加固、结构安全监控和预警等功能等等。
《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到2020年将实现产业用纺织品纤维加工量在纺织工业纤维加工总量的占比提高到33%,环境保护用纺织品、土工建筑用纺织品、生物基功能性纺织品主要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将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产业用纺织品列为六大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在李陵申看来,土工用纺织品面临着很多新的发展机遇,但在高端产品的技术和精度方面,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行业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为此,李陵申指出了未来国内土工用纺织品行业的发展方向应集中在重点加强阻燃高强、智能抗冻抗融、多功能吸排水、高强抗老化等土工用纺织材料的应用推广;以智能制造加快研发和推广具有信息反馈、监控预警功能的智能型土工织物应用;扩大高性能双组分纺粘非织造屋顶防水材料、建筑补强材料等产品在公路、铁路、港口,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推动土工材料在生态保护、畜牧养殖、岛屿开发等领域的研发和推广应用等方面。而首届亚欧土工用纺织材料会议的召开不仅将引导国内产业的发展,也是向国际业界传递积极信号,抛出中欧土工行业“融合、协同、共享”发展的“橄榄枝”。
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他认为,亚洲是活跃的经济圈,欧洲是发达的经济体。本次会议作为在 “一带一路”建设中形成的对话机制,对亚欧乃至全球纺织业发展至关重要,必将助力亚欧纺织业合作迈上新台阶。
亚欧合作开拓新市场
亚洲和欧洲各国的土工材料行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拥有不同的要素禀赋,也面临不同产业结构升级的瓶颈,加强产业的交流对接,深化合作与发展是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土工织物是实施基础设施计划不可或缺的,它的应用将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土工合成材料特别是土工织物的需求量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不仅在欧亚的大部分地区,还包括中东和非洲。欧洲非织造布协会总经理Pierre Wiertz表示,“欧洲在土工织物方面拥有先进技术,中国在全球非织造布行业规模中处于领先地位,我们深信,此类会议的首创将创造新机遇、带来新思路。”
印度 Terram Geosynthetics总经理PaarimalParekh在主旨为《全球土工合成材料的贸易发展机遇与挑战》的报告中也指出,在土工用合成材料的消费方面西欧预计将低于其他地区。与西欧消费市场缩小相比,PaarimalParekh认为中国已经成为大型资本项目驱动的高增长区域,中国的市场份额甚至占到了整个亚太地区的55.2%。
为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显而易见,亚欧土工领域产业链合作对推动各方的资源优化、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至关重要。首届亚欧土工用纺织材料会议正是通过深度技术交流和产品实体展览展示,深化双方的互利合作,共同开拓彼此新的市场空间和行业发展空间。
需要指出,会议采用会展同步的形式,最佳实践、案例研究和展品实例展示的交流对与会代表是互惠互利的。会议现场,IGS前主席Daniele Cazzuffi、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协会理事长、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忠民以及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FITI测试研究院(韩国)、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美国GSE公司等国内外行业专家带来了精彩的业界报告。尽管要达成一份贸易协定往往需要多年的时间,比如公共采购协议,但不可否认,会展同步让两大洲土工材料领域进行了激情碰撞,这将为土木工程提供更多新机会。
宏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天鼎丰非织造布有限公司、泰安路德工程材料有限公司、Oerlikon公司、光山白鲨针布有限公司、Thrace无纺布土工合成材料公司、浩珂科技公司、Fare S.P.A公司、潍坊驼王实业有限公司、大连华阳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贝里国际集团、南通鼎沣新材料有限公司等12家国内外著名的土工合成材料产业链企业进行了展示。
本次会议是“一带一路”的组成部分,又不限于“一带一路”,中国与欧盟就自由贸易协定推进正达成越来越多的共识,并且非常重视全球责任,会议为各国合作提供了公平互利包容的新的广阔平台。依托这一平台,全球的相关资源和要素可以得到更加优化的配置和有效利用,从而为全球土工材料行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