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西元 在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摘编)

2017-07-13 07:39
农民科技培训 2017年7期
关键词:培育农民培训

编者按:近日,农业部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推进会。会议总结自2012年以来全国各地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方面的成绩,深入贯彻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分析研究新形势新要求,研究部署下一阶段职业农民培育的重点工作。本期专题聚焦此次会议,对主要内容进行摘编,以飨读者。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全国上下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从最初试点探索,到示范引领带动、推进制度建设,再到分层分类培育、提升质量效果,经过5年持续努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成效显著,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初步形成,“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问题正呈现出可喜变化。经过几年持续发力,以2016年6月苏州会为标志,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走过了破题立论、站位扛旗、试点示范的爬坡阶段,转入了深入推进、巩固基础、提升质量、规范管理的发展新阶段。

准确把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形势新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变的关键阶段。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变化,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必须与之相适应。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应有之义,我们必须把它置于这样的大逻辑、大背景下思考谋划,审时度势、顺势而为,才能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要适应农产品供求关系的深刻变化,让新型职业农民成为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主力军

目前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超过5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3%,粮食生产实现“十三连丰”,连续4年超过1.2万亿斤,靠天吃饭的状况有了根本改变。随着农业供给保障能力大幅提高,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分层次、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显著增加,大路货不好销了,优质、生态、安全的农产品成了香饽饽。在这种情况下,主要农产品供求矛盾从总量问题转变为结构问题,保障供给由追求总量平衡,转变为更加注重结构优化、品质提升、效益提高。

满足农产品供给需求,是亿万农民的共同使命,提高农业质量效益迫切需要培育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首先,新型职业农民善于运用先进农业科技。新型职业农民科技文化水平较高,善于接受新事物新知识,善于运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生产工具。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能够自觉主动运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提高产量,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其次,新型职业农民更加注重全成本核算。传统农户生产的农产品主要是自给自足,投入和产出总量有限,农民不太在意生产成本核算。新型职业农民从事规模经营,投入和产出总量都上去了,必须考虑降低成本,成本的下降即意味着收益的倍增。最后,新型职业农民有生产高品质农产品的内生动力。优质才能优价,在市场细分驱动下,高品质农产品附加值更高、更有吸引力。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可追溯体系逐步健全完善,规模经营者违规成本更高,倒逼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产品品质。

(二)要适应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深刻变化,让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力军

在工业化、城镇化拉动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2016年我国农民工总数达到2.82亿,城市常住人口比重高于农村,农村人地关系、农业产业结构、生产经营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家家种地、户户养猪、牛拉人扛的时代正成为历史,传统农户比重明显下降,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量涌现。目前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数达到280万家,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超过40%。根据部里统计,目前我国50亩以上的专业大户356万户,注册家庭农场已经达到87.7万个,登记注册农民合作社超过188万家,各类产业化农业经营组织38.6万个(其中龙头企业12.9万家),社会化服务组织超过115万个。

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机融合,共同引领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我以为要把握三点。一是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骨干培育成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是家庭经营的基石、合作组织的骨干、社会化服务组織的中坚力量,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一方面,支持引导新型职业农民领办创办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另一方面,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的骨干力量成为素质高能力强的新型职业农民,这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才能有活力、更壮大。二是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我到地方调研,农民反映最多的就是“农业不挣钱,干活一年不如打工一月”。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前户均规模太小,必须大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那么这个规模应该多大?在目前生产力水平下,要提高农业从业者的有效劳动时间和劳动生产率,南方一年两熟大约100亩,北方一年一熟大约200亩。上海松江家庭农场平均118亩,浙江规模农户的平均规模96亩,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三是引导新型职业农民开展社会化服务。随着现代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多种形式社会化服务应运而生,掌握“一招鲜”服务技能,在农村广泛开展社会化服务,也能取得不错收益。这个群体是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重要部分,必须加大培养力度。

(三)要适应农业生产生态关系的深刻变化,让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农业绿色发展的主力军

近年来,我国农业快速发展,但资源过度开发、超强利用,四海无闲田,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农业面源污染加重,制约农业发展这个资源环境的“紧箍咒”越绷越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走低污染、低消耗的绿色发展道路,既能产出数量充足、质量安全的农产品,又能留住干净的水源、肥沃的耕地、美丽的田园,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绿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就是要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发挥新型职业农民引领作用。一是新型职业农民能够自觉践行循环发展理念。新型职业农民长期稳定地在一定区域从事生产劳动,有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时,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新型职业农民更易接受科学、环保、生态的绿色发展科技,提升农业科技的转化率,从而激发绿色发展的活力。二是新型职业农民可以有效降低资源环境消耗。适度规模经营条件下,更有利于开展统测统配、统供统施、统防统治等专业化服务。通过支持规模种养企业、专业化公司、农民合作社等建设运营农业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设施,推动农业废弃物治理,减轻资源环境承载压力。

(四)要适应工农城乡关系的深刻变化,让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农村创新创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主力军

改革开放以来,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逐步消除,但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城乡要素价格“剪刀差”依然突出,土地、资金、劳动力大量流向工业和城市,据统计,我们每年新增进城人员约1000多万。近年来,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快,农民工进城务工增速明显趋缓,同时出现了工商资本下乡,大学生、农民工返乡下乡创业创新的热潮,随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吸纳从业人员达到850万人,农村正在成为创新创业的热土。

推动农村创新创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关键在人。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从多个角度促进农业“接二连三”,吸引带动工商资本、各类人才参与发展现代农业,为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一是有利于延长农业产业价值链。新型职业农民将现代技术、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注入农业,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延长农业价值链条,催生形成新产业新业态,就地就近实现农民就业发展。二是有利于促进多种主体融合发展。大批大学生、农民工、科技人员和退役军人等返乡下乡,加入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创办农业企业,领办合作社、兴办家庭农场,带动多种主体融合发展。三是有利于实现利益共享融合。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之间发展股份合作、订单合同等合作形式,在多种主体之间建立完善的利益连接机制,形成经济共同体,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与现代农业快速发展要求相比,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速度相比,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要求相比,与新型职业农民迫切的期盼相比,我们在很多方面都还有差距,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仍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全国工作格局看,发展仍然不平衡。整体推进的省、市、县工作进展明显,探索试验出很多好经验好做法,其他地区工作局面有待打开。省与省之间,同一个省不同地区之间也存在发展不平衡,有的是思想认识不到位,还有单纯培训的惯性思维,下指标拨经费,有的是工作思路打不开,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没想法无办法,少数地区甚至存在工作惰性,不思进取、不主动作为,一些基本工作要求落实不到位;从教育培训供给看,还有大水漫灌现象,针对性有待提高。部分培育机构提供的教育培训产品与农民的现实需求不匹配,上下一般粗,没有分层分类,内容缺乏吸引力,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高水平、接地气的师资不多,下了功夫的精品教材课件缺乏,实习实训基地的教育功能弱化等等;从人才队伍管理看,仍然比较粗放,规范性亟待增强。在“三位一体”制度中,规范管理是薄弱环节,主要是认定工作相对滞后,分级管理还处于探索阶段,多数地方没有推行,基础数据统计和队伍动态管理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同时,信息化管理手段尚处于起步阶段,离精准培育、精细化管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政策扶持效果看,长效机制尚未建立,有效性急需提升。一方面,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专项扶持政策突破较少,政策的不稳定往往影响农民务农创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职业农民对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返乡下乡创新创业政策还不到位。离总书记构建专门政策体系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此外,激发职业农民自身发展能力的政策环境有待优化,提供职业农民培育保障能力的支撑体系有待加强。问题是导向,是努力方向,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列出清单,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扎实做好2017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部党组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今年把这项工作列为农业部13项重点工作之一。韩长赋部长多次批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培育中国农业的未来,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要持续推进、久久为功;张桃林副部长去年在苏州会上系统部署了“十三五”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今年初,农业部印发《“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从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工程、保障措施等方面对“十三五”期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做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不断壮大,总量超过2000万人,务农农民职业化程度明显提高。这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总纲领。

2017年,新型職业农民培育工作要坚持“产教融合、创新模式、完善制度、提升质量、强化效果”的总体思路,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和“五区一园”建设,进一步提高培育的针对性、规范性、有效性,进一步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能力和培育工作基础保障能力,抓住“人”这个核心,抓住“扶”这个关键,抓住“培”这个基础,坚持目标导向、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全年培育100万人以上,加快构建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力支撑。概括讲,要“提高三性,增强两能力,强化四落实”。

(一)提高三性

1. 分层分类、精准施策,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针对性。要由过去单纯重视物的投入,向见物又见人转变,从单纯培训向系统培育转变,这是解决“要我培训”和“我要培训”的根本。具体讲,就是要做到“三分三精准”。“三分”即:分层次推进,部、省、市、县四级联动,分工协作,分层次培训,不能上下一般粗。部级重点抓好高水平师资、农民企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示范合作社带头人培训,省级重点抓好青年农场主、农业职业经理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示范合作社带头人培训,市县级根据当地主导产业发展需求,统筹抓好满足当地农业发展需求的各类型职业农民;分类型施策,根据各类职业农民的不同特点,以产业为核心确定培育方案,瞄准粮食和重要农产品适度规模生产,种植业、畜牧业、渔业转型升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等领域,以及农机、植保、质量安全、农村信息等行业的从业者进行培育,打造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带头人和骨干;分模块培育,围绕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总体要求构建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能力拓展课和实训操作课等课程模块,分模块开展培育工作。 “三精准”即:对象精准,要以县为主深入开展摸底调查,掌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和态势,对需要培训的对象建档立卡,统筹规划不同对象的培育计划;需求精准,要做好培训前的需求调查,了解农民真实需求,根据需求设计培育内容、形式、进度,坚决杜绝“拉郎配”和“被培训”;供给精准,在全面掌握农民需求基础上,有针对地设置培训班、安排课程和实习实训内容等,防止“大拨哄”和“走过场”。

2. 创新机制、多措并舉,增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有效性。围绕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不断创新培育的内容、模式、机制和手段,着力解决培育什么、怎么培育的问题。一是突出新内容。在综合素质方面,突出职业素养、团队合作、绿色发展等内容;在生产技能方面,突出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新装备的应用,标准化生产、质量安全、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以及新产业新业态等内容;在经营管理能力方面,突出创业创新、品牌创建、市场营销、融资渠道、金融保险等内容。二是创建新模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培训与现场实训相结合,采取“一点两线、全程分段”的培育模式,即以农业产业发展为出发点,按照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两条主线,在不少于一个产业周期内,分阶段组织集中培训、实训实习、参观考察和生产实践,并通过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方式,就近就地开展产业培训。三是构建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市场主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化运作等方式参与培育工作,着力解决活力不足,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四是应用新手段。依托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和云上智农APP,对接各地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智能装备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农民提供灵活便捷、智能高效的在线教育培训、移动互联服务和全程跟踪指导,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提高培育质量和效果。

3. 明确程序、精细管理,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规范性。要用系统工程的思维设计培育流程,规范认定管理,严格程序标准,着力解决队伍管理粗放的问题,实现精细化管理。一是规范培训程序。培训过程要标准化,按照精准培训的要求,针对不同对象建立目标、内容、形式、跟踪服务等各环节标准要求,各地根据标准设计相应培训模块。二是规范认定管理。规范管理是衔接教育培训和政策扶持的关键环节,规范管理的导向是建设队伍,不是设门槛搞准入,各地要围绕认定主体、认定标准、认定程序、管理服务等内容进行大胆探索,推动新型职业农民认定或注册登记,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三是规范经费使用。要明确经费补助标准、列支范围和支持方式,加强过程监管和督查,规范程序和台账,防止跑冒滴漏、套取资金的行为,防范出现系统性风险。

(二)增强两能力

1. 定向扶持、延伸服务,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能力。各地要以提高农业经营效益为目标,通过政策推动和延伸服务,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发展能力,让他们在农村留得住、有发展。一是强化政策扶持,优化职业农民发展环境。对接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创业创新的简便市场准入、土地流转、产业扶持、金融保险、教育培训、奖励激励、社会保障等扶持政策,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积极争取出台支持新型职业农民的专门扶持政策。二是牵线搭桥架平台,提升职业农民自主发展能力。对接农技推广、农业科研单位、涉农院校等,加强指导服务,增强职业农民自主、自学和自我扶持的能力,组织新型职业农民开展产销对接、跨省区交流合作、创业创新项目路演和技能比赛等活动,引导成立协会、联合会、联盟等组织,支持新型职业农民抱团发展。三是延伸服务畅通道,增强职业农民典型带动能力。支持鼓励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加强创业培训辅导,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对接创业扶持项目。要跟踪一批有典型示范意义的职业农民,提供增值服务,创造条件支持他们进一步提高学历、扩大规模、发展产业,引领和带动更多人加入职业农民队伍。

2. 巩固基础、改善条件,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保障能力。各地要强化项目带动,加强资源整合推动体系建设,着力解决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础条件不足和支撑保障不力的问题。一是深入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要开展省、市、县整体推进,抓重点示范,扩大覆盖面。今年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重点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计划和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培训计划。二是加强培训资源建设。完善师资选聘管理制度,建立开放共享的培育师资库,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强化考核评价,实行动态管理末位淘汰,推介一批名师;遴选建设一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支持各地重点建设实训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和农民田间学校;健全教材、课程等教学资源开发制度,按照分层开发、择优选用的原则,开发、遴选、推介一批优秀教材、精品课程和网络课件。三是完善培育体系。健全完善“一主多元”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统筹利用农广校、涉农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农技推广机构等公益性培训资源。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挥中国现代农业、现代畜牧业、现代渔业、现代农业装备、都市农业等五大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的作用,支持各地整合资源办好农民学院,拓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渠道。

(三)强化四落实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长期性工作,今年的目标和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要抓好落实。

1. 强化思想认识抓落实。我们培养的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在座的各位是当仁不让的爱培育、懂培育、善培育的新型职业农民工作者,不能简单分任务、当二传手。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用心是最大的责任。农民教育不像围墙教育,需要接地气、有效果,虽然硬件条件不行,但是凭借先进的理念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一样可以创造出卓越的品牌。清华的老校长梅贻琦就曾说过,大学之谓,非大楼也,大师之谓也。农民教育异曲同工,我前面讲过的很多例子都能说明这个问题。因此,大家要有紧迫感,使命感,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今年各省科教处长,各地农业局长,各农广校校长要带头走上讲台讲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第一课,要加强研究,掌握规律,把这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责任人、制定路线图、确定时间表,层层抓好落实。要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

2. 强化示范引领抓落实。农民教育到底怎么办学、怎么办基地、怎么开课程,我想有它内在的规律和特点,要加强调查研究,掌握方式方法,抓好示范引领。今年各省要着力打造10所示范学校或基地、推介20个名师、20门精品课程、100个新型职业农民典型,通过他们示范引领,进一步探索规律、举一反三,形成具有普遍推广价值的经验做法,带动面上工作。近年农业部科教司组织编写了《新型职业农民风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十大典型模式》等,就是想在这方面做些探索尝试,各省也要沿着这样的思路推进下去。

3. 强化绩效考评抓落实。要推动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纳入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考核,力争列入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指标之一,做到“见物又见人”。今年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分值将进一步加大,各地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抓好落实。今年要全面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绩效考评工作,各地要结合“大项目+工作清单”的农业项目改革,制定绩效考评办法,以培育对象满意度为核心指标,明确考核内容和方式,以信息化为手段,把培训班、培训对象和教师全部进行网上考评,明年将强化考评结果应用,今年考评结果将与任务资金安排、评优奖励挂钩,这个承诺一定要兑现。这里我跟大家强调一下,绩效考核不是报数字,而是既要过程、更要结果,我们考虑正式通报考核结果,健全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并进一步提高考核结果在明年资金分配中的权重。

4. 强化宣传引导抓落实。各地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奖励激励和典型宣传力度,要一边干、一边吆喝,既要扎扎实实、也要轰轰烈烈。宣传工作要着力建网、谋篇和造势。建网就是要利用好宣传网络和渠道,构建信息员队伍,及时从职业农民身上发现、挖掘新素材;谋篇就是要围绕大事、好事、实事、新事谋篇布局、做好文章,及时总结各地的实践探索,形成一批好经验、好典型、好模式;造势就是要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良好氛围。对上要形成专报,及时汇报情况;对内要经常交流经验,树立典型;对外要在主流媒体刊发一批有份量的报道,在新媒体要有经常性的报道。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蓝图已经绘就,让我们齐心协力、再接再厉,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再上新台阶,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猜你喜欢
培育农民培训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