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歆 中共衡阳市委党校
提高制造业创新能
——驱动“中国制造2025”
罗歆 中共衡阳市委党校
提高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是实现我国“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首要任务之一。目前我国正在稳步迈入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依靠创新驱动“中国制造2025”有着坚实的物质基础。然而,中国制造业在核心技术、保障机制、创新体系、标准化等层面均存在一定短板,制约了创新能力的提升。攻克这些短板是我国依靠创新驱动中国制造2025的必经之路。
创新能力 中国制造2025 保障机制 创新体系
目前,我国正在稳步迈入世界制造业强国行列。截至2016年,我国社会研发投入到占GDP比重达到2.1%、科技进步贡献率增至56.2%、全国技术对外依存度降至34%以下、我国的创新型科技成果也呈现出指数级增长的态势。我国制造业在研发投入、科技进步贡献率、自主创新能力、创新产出等层面都处于稳步上升的通道中。毋庸置疑,我国将在2020年步入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随着我国工业基础的不断增强、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积淀,科技创新成为驱动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强劲新动能有着坚实的现实基础。
一方面,“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实施2年多以来,我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然而我们的创新能力与世界主流制造业强国相比还有差距。近几年来,全球制造业强国纷纷实施了“再工业化”战略。如美国在奥宝马执政期间就实施的“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英国的 “高价值制造”战略,德国 以“工业4.0”实施建议为代表的“高技术战略”十大未来项目等。世界高端制造业竞争角逐加剧。中国在由制造业大国成为制造业强国的道路上,势必要与世界上传统制造业强国展开激烈的竞争。
另一方面,在传统制造业领域随着新兴工业体的崛起、劳动力、原材料成本上升、环境压力增大,我国传统制造业自改革开放初期形成的市场、资源、成本三大比较优势逐渐丧失。不少学者甚至认为中国的传统制造业正面临着“空心化危机”。我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任务十分艰巨,依靠提升创新能力实现突围是目前我国传统制造业转型的唯一出路。
中国制造业面临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必须改变其发展动力的构成,让创新能力成为驱动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动能。
目前,我国制造业企业普遍缺乏核心技术是导致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不利位置的主要原因。我国制造业传统产业中有相当大比例的企业长期从事贸易加工为主的科技含量、利润率低偏低的产业。2016年我国钢铁煤炭产业产能出现了规模的产能过剩,然而李克强总理在一次化解产能过剩的会议上深刻的指出当时我国还不具备生产高性能模具钢的能力,我国圆珠比上的笔头钢还需要大规模的进口。其原因就是应为当时我国还不掌握生产高性能模具钢的核心技术。一方面,对于企业所需的核心技术,购买和支付专利许可成为了 “便捷、高效”的选择。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低、企业层面自主研发投入比偏低。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投入主要集中在工艺以及外围领域的创新。基础领域的技术创新成为了我国制造业的一大薄弱环节。研发投入的不足和基础创新领域的缺位导致我国制造业部分领域无法掌握行业前沿的核心技术。也成为了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的瓶颈。
随着全球制造业自动化、智能化升级的加速,全球高端制造业创新体系也由企业单向创新到跨企业、跨行业、多主体的协同创新和网络创新演变。这对企业间的合作,产学研各部门的协同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我国企业目前的“技术孤岛现象”明显,企业与研究机构、高校之间信息出现不对称,关起门来搞研究的问题严重。另一方面,目前我国高校和企业的合作模式大多以“技术外包”的方式的形式出现,企业对于自身无法实现的创新计划通过项目发包的方式,吸引高校参与。因此高校、科研机构往往处于被动从属地位。作为创意和创新的灵感之源,高校和科研机构无法充分发挥其在基础理论层级的优势。世界上主流的发达国家高校往往在科技创新中唱主角,企业界采取直接资助高校或者科研院所的形式优先获得其科技创新、科研技术的成果,以最高的效率吸取基础领域创新的养分。这也是近几年我国一大批企业如海尔、华为、三一重工通过战略合作协议纷纷成为国外知名大学产业联盟会员的原因。虽然我国在国家层面非常重视对制造业创新的投入和引导,但是由于我国的整体创新体系较主流制造业强国有很大不足,制造业创新的潜能无法最大程度的被激发。
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提升目前面临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是中国制造业企业面临着非常艰巨的转型升级任务。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制造业企业资金链吃紧,很多技术领域创新积淀薄弱的企业,处于“不转型等死,盲目转型”找死的尴尬境遇。一方面,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大,创新缺乏资金保障,由于资本市场“空转”现在十分严重,制造业资金流紧缺,大部分中小企业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足够资金进行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另一方面,我国制造业企业知识产权保障力度不足。很大一部分企业没有经营知识产权的宏观战略,缺乏品牌意识,知识产权自我保护举措缺失。同时我国近年来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积重难返,知识产权生态难以根本净化,制造业领域侵权假冒的行为比较严重。导致在市场化的竞争中科技创新的收益难以满足创新成本的支出,拿来主义甚嚣尘上。制造业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严重受损。
在制造业领域国际竞争中,谁掌握了标准制定的话语权谁就能具备先天优势立于不败之地。目前世界主流制造业强国依靠先期垄断的核心技术,主导了制造业大部分领域标准的起草。我国的创新型产品要想进入国际市场竞争,必须首先制造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以此破除贸易壁垒。然而国际制造标准的更新往往是沿着规则制定者的优势路径行进,不掌握标准制定话语权就无法在标准制定中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我国制造业的创新就只能跟随在少数几个掌握行业标准的几个制造业强国之后亦步亦趋。虽然我国国内很多标准都严于或者高于国际标准。但是在世界范围内认知率与影响力并不高。同时我国产品出口必须经历繁杂的认证过程,耗费了大量的研发成本。限制了企业创新的自主性。甚至,我国很多消费者对国内标准不信任或者根本不知情。可见我国制造业标准国际化的任重道远成为我国制造业创新领域的“天花板”。
在国家层面,我国现型制造业体系的发展优势在于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突破国外对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封锁的重大法宝。因此,要通过狠抓落实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通过重大项目和专项资金的支持。对制造业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的关键共性核心技术进行重点突破。如航空发动机项目、量子通信技术、高端通用芯片技术等。在企业层面,要使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实现。引导企业参与制造业核心技术领域的创新。同时,注重制造业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世界民用制造业技术很大一定程度上都脱胎于军用技术。如虚拟现实技术源自空军头盔瞄准设备、智能穿戴最先在美军的单兵军事装备上运用、民用无人机技术也是直接嫁接于军事领域。中国军民融合产业潜在规模可以说能够以万亿元计算,且存在一大批成熟的先进核心技术,因此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要充分挖掘我国在军事领域的核心技术储备与潜力,建立一批军民融合产业园、示范区,实现军民融合创新、共同发展。
着力完善我国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我国制造业创新的协同化、网络化水平。一方面加快建设创新中心、工程数据中心等制造业创新平台。国家、省域、地市建立适用各个层级的制造业创新中心。通过政府专项资金引导、统筹协调,吸引大型企业入驻投资建设,中小企业广泛参与,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人才储备。共同构筑商业化、市场化运转的创新中心,使创新中心内部创新成果能够充分的商业化运营,解决创新中心内部企业的共性技术的攻关。并使之能够商业化流转使企业的创新投入或者最大的收益。另一方面,加快建设一批中试基地,对于一些较大的园区,政府出资引导公共中试基地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个便利的中间产品测试平台。消除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割裂,使得我国高校、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成熟的产品,从而提升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总体成功率。形成政府引导、产业界积极投入、高校、科研机构深入参与的立体的、高效率的制造业创新利益共同体。通过完善创新体系,在结构层面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整体创新水平。
从资金保障和知识产权保护两个方面发力,降低企业创新的成本,提高企业创新的收益和社会影响力。一方面,加大对各级政府评定的制造业技术创新示范型企业的财政补助、税收支持力度。政府加大对资本市场资金的监控和引导,使更多的社会资本流入制造业,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便利、低成本的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主动与创新型企业对接。政府引导、协调信用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解决我国制造业企业普遍面临的融资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政府协调金融机构推出尽可能低成本的担保服务,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优质便捷的担保工作。扩大我国的中小企业板块的规模,提高中小板的融资能力与规模。放活中小企业上市条件。另一方面在行政和司法层面双管齐下构筑知识产权保护屏障。积极推动制造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加快专职的知识产权法院建设,加强基层法院对知识产权案件的审理能力。针对知识产权案件涉及主体多、案发率高的特点,着力缩短知识产权案件的审理时间,降低企业知识产权维权的司法成本与时间成本。在行政层面,加大对专利保护的行政执法力度。优化我国专利执法网上办案流程,最大限度的提高我国针对制造业领域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效率。
在不断扩提高我国制造业标准化程度的同时将我国国家标准升华为被广泛认可的世界标准,从而使得我刚国掌控高端制造业标准的起草权,为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标准体系保障。一方面,在重点领域开展综合标准化工作。以基础共性和关键技术为导向梳理出重点领域标准项目,打好标准重点领域标准建设的框架。另一方面,以企业为主体建设制造业标准创新研究基地,通过过基地内部企业标准数据进行采集、分析、管理,开展国家标准验证、系统优化和符合性测试。鼓励企业牵头建立分行业的标准创新基地,如2016年由海尔集团牵头启动的国家家用电器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最后,努力推动我国制造业标准的国际化,使我国的标准在一些新兴经济体得到广泛应用。利用“一带一路”、“新丝路”等国家战略在我国资本输出、产品装备参与到沿线国家的建设的过程中将中国制造的标准推向世界,使之成为当地标准、区域化标准、世界标准。
自“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实施两年多以来中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为我们实现制造业强国的战略目标提供了强大的驱动能力。然而我国的创新能力较制世界造业强国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正处于现在进行时。需要我们攻克核心技术缺失、创新体系落后等短板,将创新能力转化为强劲驱动力。
[1]张峥.聂思.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实证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5.1:5-10
[2]郭朝先.王宏霞.中国制造业发展与“中国制造2025”规划 [J].经济研究参考.2015.31:3-13
[3]陈渊源.吴勇毅.“中国制造2025”如何破茧解题? [J].企业管理.2015.3:20-22
[4]俞立平.中国制造业创新绩效研究[J].经济学家.2007.4:114-120
罗歆(1988.12.27-),男,湖南省衡南县,2013年毕业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县域经济与乡镇管理专业,现供职于中共衡阳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发展、文化产业与财税政策、农村集体经济等领域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