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 艳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10000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统文化融入路径分析
迟 艳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100000)
作为民族的宝贵财富,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使爱国主义精神得到弘扬,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提升,并更好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在复杂的社会形势之下,引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进行提升,培养出具有高尚品德、政治思想过硬的新时期人才。文章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意义出发,对如何将传统文化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提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进行了探讨。
高校;思想政治;传统文化;融入
中华民族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沉淀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儒家、道家以及法家等多种文化传承已经逐渐深入到我国人民的血液当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的爱国主义以及高尚情操等是人们处理生活工作行为的重要准则。高中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栋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导向,将传统文化智慧应用于教学过程中,使高校学生在重重挑战之中肩负起建设社会的重任。
作为中华文化的继承者与创造者,当代高校学生肩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任,为此,高校学生需要从传统文化之中汲取营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情绪控制能力,自尊、自信、自强,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环境之中获得良好竞争力。现阶段,享乐主义以及拜金主义等思潮在高校得到了蔓延,相互攀比、铺张浪费等思想风气也严重影响到了学校风气。当代高校学生需要树立起牢固的思想信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传统文化引入,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诱惑面前做到冷静与客观,在传统文化潜移默化之下提升思想水平,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与社会活动之中来。
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的过程,历史上的许多英雄人物如林则徐、文天祥等都是民族英雄的代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传统文化的融入,也是对历史英雄人物敢于为国贡献、舍小家为大家等民族精神传承的过程。当代国际环境之下,许多学生已经忘记了优越的生活条件是先人前仆后继、牺牲自我而获得的,高校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进行传统文化融入,可以使高校学生认识到英雄的闪光点,重新认识与宣传历史人物的伟大,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珍惜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加坚定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念。
孝道不仅是对父母对长辈敬孝的过程,同时也是保证社会和谐、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在西方思潮大量涌入的社会环境之下,许多大学生的社会与家庭观念受到冲击,极易形成错误的认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进行传统文化的引入,如中国儒家文化《孝经》等内容的诠释,将使高校学生更好认识到传统文化中的“孝道”,热爱家庭、尊重长辈,与他人和谐相处。除此之外,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交往活动中过多的看重个人利益,在社会交往中不懂如何与人交往,极易因为小事产生冲突。儒家中的“仁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道德规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传统文化的融入,进行“仁家”“礼敬”思想的灌输,当大学生步入社会之后,更能恰当处理与同事之间、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虚心的接受他人建议,与人交流思想,使大学生的人格魅力得到提升。
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传统文化教育的引入也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当代大学生的思维、内心需求等角度着手,本着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准确洞察大学生的心理诉求,以人文关怀为传统文化教学的着手点,接近师生之间距离,打造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课堂问答、师生谈心、QQ、微信交流等多种方式,对学生兴趣点与内心的迷惑进行了解,面对学生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传统人物与经典事例讲解,通过小组评论以及个人观点陈述等方式,帮助学生解除心中疑惑,引导学生逐渐走上积极向上的思想轨道,使大学生自身思想道德水平得以显著提升。
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受到了一些明显的历史局限,部分思想观念无法符合新时期社会环境,如忠君思想以及男尊女卑思想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对于传统文化的融入应当做到科学客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肯定其积极的意义同时,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缺陷。教育工作者要明确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培养,消除消极思想影响,通过批判性的接受与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积极的开拓精神,克服历史缺陷,取得长足进步。
新时期下,高校学生不仅要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要以包容的胸怀对外国思想与文化进行客观、科学的吸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不仅要基于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也要合理引进处来文化,将具体学习与时代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在传统文化创新过程中,突出传统文化优秀之处,同时通过与其它学科的交叉学习等,达到巩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可以组织多样化的传统文化教学方式,挖掘传统文化背后浓厚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与继承优良品德,将传统文化与日常学习生活密切联系,实现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可以在教学中以传统文化为题,进行演讲竞赛,举办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安排学生在寒暑假为父母做家务,尽孝心,开展经典名著阅读活动,组织学生对《老子》、《庄子》等优秀书籍进行解读。除此之外,还可以在高校开设的《大学语言》课程基础上,让任课教师在进行科学文化学习同时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等。通过多种途径,多样化的传统文化教学方式对学生道德思想进行渗透。帮助高校大学生在进行思想政治学习同时掌握更多传统文化,并从中获益。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传承,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补充。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基于社会形势,积极的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融入,对思想政治教育效率进行提升,为现代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力量作出积极贡献,
[1]丁慧.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中北大学,2015.
[2]朱淼.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23):37-38.
[3]欧阳九根,傅洪健.传统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9):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