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歌剧制作中的演出监督

2017-07-13 07:15:31中央歌剧院100000
大众文艺 2017年17期
关键词:票务舞台艺术舞美

钟 宁 (中央歌剧院 100000)

浅谈歌剧制作中的演出监督

钟 宁 (中央歌剧院 100000)

随着中国当代舞台艺术的蓬勃发展,演出监督在舞台艺术制作中起到的作用也变得愈加重要。与其他舞台艺术一样,歌剧在制作过程中也离不开演出监督的组织与管理,而演出监督本身是一项综合性强的工作,许多方面的问题都需要相关从业人员了解。本文旨在对歌剧制作中开展演出监督工作时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希望能为想要制作歌剧的团体和单位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舞台监督;歌剧;艺术管理

歌剧制作中的演出监督是以歌剧制作为对象,以演出现场管理为核心工作,涵盖对歌剧制作前期、中期和后期各个环节进行的诸如洽谈联络、运营策划、日程安排、营销推广等工作的综合性艺术工作。在当今的歌剧制作中,演出监督无论是在策划还是在执行层面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说,演出监督是歌剧制作中的枢纽和总调度,起着统筹和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与其他舞台艺术相比,歌剧具有一些显著特征,如规模性大、综合性强等,这给演出监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将会从歌剧制作的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部分阐述在开展演出监督工作时会遇到的问题以及一些建议。

在制作前期,演出监督工作经常会涉及演出项目谈判、合同签订及剧目选择。歌剧是一种规模较大的舞台艺术,这直接决定了其在制作成本和制作周期上都较其他舞台艺术形式要投入更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客户做出了筛选:只有具有较大规模、实力较为雄厚的企事业单位和组织,才更可能负担起歌剧制作和演出的费用,更可能允许正式演出前较长时间的筹备和等待。因此,参加行业推介会、销售会或行业展会时,应尽量选择主办方权威性较高的、买家资质审核较严格的活动参加,这样,达成合作的可能性才会更高。另外,在剧目的选择和确认上需要非常谨慎。歌剧是欧洲的舶来品,并不是所有的西洋歌剧都适合在国内演出。歌剧的题材和内容有时难免会带有一些资本主义的不良价值观,甚至是意识形态方面的不符合。这样的剧目选择会为日后的演出立项和申报带来困难,因此需要对剧目的题材和内容进行认真细致的把关。作为演出监督,前期工作要做足,日后项目运作起来也会更加顺畅。

演出项目一旦确定下来,演出监督的工作便进行到了中期的环节。在这一环节内,演出监督将会面对项目团队组建、内外部资源协调、制作进度把控、差旅餐饮安排、前期营销推广等方面的工作问题。为歌剧组建项目团队时,分为两种情况:原创和非原创。原创歌剧的制作比非原创歌剧多一个环节,即创作环节。除了像非原创歌剧一样,需要为新建立的歌剧项目确定指挥、导演、舞美设计、角色演员、合唱团、交响乐团外,还需要为歌剧的创作寻找合适的作曲和编剧进行音乐和剧本的创作。一部原创歌剧的制作周期——从创作开始到最终呈现在舞台上——一般需要少则半年,多则数年的时间;一部非原创歌剧的制作周期一般在一个月到半年左右。

项目团队组建完毕后,演出监督需要与主创团队一同制定出整体的进度安排,各部门再在各主创的带领下进行更进一步的日程规划,各自分头开始进行演出的筹备工作:演员及演奏员做音乐准备及音乐作业;舞美部门与导演进行充分沟通,确定舞美、灯光、服装、化妆、道具、音效、视频等方面的设计方向及细节,制作模型或设计稿,并最终进工厂制作。在此期间,演出监督需要从项目整体出发,整合并协调好内部及外部资源,做好制作过程当中的质量、时间及预算把控。比如,现有的角色演员、合唱团或乐团规模不能够满足演出需要时,演出监督有责任和义务在相关部门负责人的协助下,从外部寻找合适的演出支持力量并与已有阵容整合,保证舞台呈现效果及演出质量水平。再比如,在预算与舞美制作实际支出有出入时,演出监督要想办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必要时须与导演、舞美团队沟通并做出权衡,适当取舍,协调好多方意见,使大家达成一致。

在歌剧制作的排练及合成、彩排阶段,经常会涉及到角色演员、合唱团、交响乐团及舞美等多个部门间的相互配合及共同协作,因此便需要演出监督把握好时间控制和排练日程安排,同时与各部门之间保持频繁的沟通,积极进行多部门间的协调,才能确保演出制作工作的顺利进行。

由于歌剧演出的规模较大,所以大部分歌剧演出都在本地完成,但也不乏有在外地甚至是在国外演出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演出监督在演出前与演出当地的协作方沟通确认好各方面细节,或是提前亲自来到演出当地进行考察并对物流接洽、舞美搭建以及演职人员差旅餐饮安排一一敲定,进行落实。涉及到需要办理许可证、通行证、签证的情况时,争取尽早着手办理相关手续,以免耽误演出安排。

关于演出的票务工作,一般都会与票务公司或是拥有独立售票系统的场地进行合作。理论上可以选择不同的票务代理,或同时使用多个票务代理。但若选择一家作为全国一级代理或演出地的一级代理时,才更容易获得更加优惠的折扣率,并且在开票后能够获得票务公司或是场地的更有力的推广协助。一般在演出前一两个月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开票了。开票时,票务公司为了票务的销售,会运用他们的市场推广渠道进行宣传推广。为了达到更好的推广效果,演出监督需要提前安排相关人员收集整理演出相关的宣传资料,如剧目介绍、主创和演员阵容、相关图片等,并可以制作一些卖点。如果剧目或演出本身就具有明显卖点的话则更佳。当然,关于卖点的问题,有时在整个项目刚刚开始规划的时候就能够进行考虑了。

大部分专业的演出单位都有自己的宣传团队,演出监督在整体的宣传规划方向上可以与宣传团队共同讨论并达成共识,以保证宣传工作与歌剧制作的其他环节相匹配,不脱节,并与整个项目的市场推广计划保持一致。所以,演出监督也应对宣传工作具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围绕着演出前期的宣传推广,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多种不同媒介,并通过恰当的排期使之组合起来,制造出最佳的宣传效果。较为传统、正式的宣传方式有:召开新闻发布会,在权威媒体投放新闻稿,通过演出单位的官方媒体平台持续发布歌剧相关内容等。偏重商业市场运作的宣传方式在使用上则更为灵活,包括但不限于:投放电台广告、电视广告、户外广告,在网络社交平台组织直播或采访等线上预热活动,邀请主创、主演或歌剧领域的专家举办小型讲座等线下预热活动,并充分利用口碑传播等。

演出正式开始时,演出监督的工作便进入到了后期。在歌剧演出中,专门在技术层面进行舞台调度和统筹的人员叫做舞台监督。演出正式开始后,舞台监督则成为了后台的总指挥官,负责从更为专业的技术层面把握和控制演出进度,指挥演员上下场、灯光变化以及场景更换等。而不涉及技术操作的演出监督在演出当天则需要协调好场地,保障演职人员能够正常开展各项工作。如果有重要领导和嘉宾观看演出,还应提前安排好领导和嘉宾的现场接待工作。

在实际工作当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有一种说法,演出监督就是为解决难题而生的。这就要求从业人员拥有强大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以及过硬的应变能力,并在遇事时保持头脑冷静,做出正确的判断,带领大家化解难题,顺利完成演出任务。

演出演出结束后,演出监督的工作还没有结束,还有一些演出现场的收尾工作,以及项目的行政和总结工作需要处理,比如款项的报销清算、票据的整理等。

以上是我认为的一些在歌剧制作过程中演出监督所要了解和经常遇到的问题,阐述得较为概括,许多问题没有进一步地展开,涵盖的方面也可能不够详尽,难免有遗漏之处,只希望文章内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想要制作歌剧的团体和单位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为中国歌剧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猜你喜欢
票务舞台艺术舞美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票务运作风险管控
地铁多元支付与票务安全融合发展研究
科学家(2021年24期)2021-04-25 11:54:46
蔡春山舞台美术作品选
黄梅戏艺术(2021年1期)2021-03-29 06:08:06
文旅部出台国内首个演出票务领域行业标准
浅谈戏剧舞台艺术中的“光语”
1.2019世界集邮展览开闭幕式舞美效果图 2.武汉天地世界音乐节效果图
西部论丛(2020年15期)2020-12-23 04:53:54
论张曼君导演的现代戏曲舞美观念
戏曲研究(2019年2期)2019-11-25 07:38:16
在空间中寻找戏曲的现代样式——专访上海京剧院舞美设计师徐鸣
戏曲研究(2019年3期)2019-05-21 03:23:28
清末民国戏曲票友舞台艺术摭论
中华戏曲(2019年1期)2019-02-06 06:51:52
舞台艺术闪耀“文华”
西部大开发(2017年8期)2017-06-26 03: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