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鹏飞
(北京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081)
理工科学习者二语学术写作中的情态序列研究
闫鹏飞
(北京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081)
本研究探讨理工科学习者二语学术写作中的情态序列使用和情态意义构建特征。研究采用基于语料库的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系统比对了理工科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学术英语写作中的情态序列型式。结果显示,理工科学习者较多使用义务情态序列,较少使用大多数类型的认识情态序列。具体而言,学习者在情态动词之前较多使用表人的人称代词做主语,情态动词之后较多使用体和语态均无标记的动态动词,而动态动词之前又较少使用认识情态副词进行修饰和界定。此外,学习者还较少使用含有情态动词的定语从句和THERE BE句型对前文所述命题进行注解或评价。以上倾向使得学习者二语学术写作在情态句式和情态语义上稍显单调和主观,也由此造成了学术命题论述中语气不够委婉、语义缺少层次以及推理欠缺逻辑性和精准性。
理工科学习者;二语学术写作;情态序列
短语序列是语言选择和使用的基本单位,是形式与形式、形式与意义、词汇与结构的共现组成,对探讨人类语言交际活动中的意义和功能构建具有重要价值(Sinclair,1991;Choueka,1988;Erman & Warren,2000;濮建忠,2003;卫乃兴,2007)。其中,由于情态动词在句法和语义上的特殊性,情态动词与前后搭配所构成的情态序列(modal sequences)一直备受学者关注。句法上,该序列为主语+情态动词+助动词或实义动词(Hunston,2004);语义上,情态动词凸显该序列的情态意义,前后搭配提供语境意义。情态动词的情态意义可分为义务情态(deontic modality)和认识情态(epistemic modality)两类(Coates,1983;Perkins,1983;Halliday,1985;Quirk et al.,1985;Hoye,1997;Biber et al.,1999;Palmer,2001)。前者表示强制性或必要性,即句中主语应履行的义务或完成的行为,与陈述者的态度和立场无关;后者表示可能性或必然性,即陈述者对命题逻辑上的推测或判定,融入了陈述者的态度、立场及对命题的介入程度。研究表明,情态序列的句式和情态语义之间具有很强的对应关系(Coates,1983:245;Biber et al.,1999:485;Wärnsby,2003:19),具体可概括为表1所示(转自梁茂成,2008:51)。
表1 情态序列句式和情态语义的对应关系
注:MD指情态动词
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学习者英语写作中情态动词和情态意义的使用特征进行了广泛研究。
Hyland & Milton(1997)对比了香港中学生高中入学会考中的150篇说明文、议论文和英国中学生的同类型写作。结果发现,中国学习者较多使用了大部分情态动词,但与情态动词搭配的动词有限且缺少认识情态副词进行修饰,由此造成对命题的描述、评价或推测显得过于武断,作者立场和态度表述不够准确或自相矛盾。例如,学习者较多使用情态动词will,且多与know、think和in fact搭配。Hunston(2004)和Guo(2005)进一步指出,中国学习者在情态动词使用和情态序列句法上存在一些不当和错误,英语教学中应该将情态动词和情态序列结合起来。刘华(2004)、马刚、吕晓娟(2007)分析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中高年级英语专业学生的自由作文(包括日记、读书笔记和不限题目的作文)发现,高年级英语专业学习者较多使用了多数情态动词,同时在用法上存在着大量失误。例如,学习者大量使用should表达其主观态度和观念,使得语气不够委婉、过于直接甚至唐突。梁茂成(2008)将CLEC中的四、六级作文子库和英国国家语料库BNC及LOCNESS(The Louvain Corpus of Native English Essays)中的英语本族语议论文作文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中国非英语专业学习者二语写作中也存在过多使用情态动词的趋势,而且各情态动词的使用频率极不平衡。学习者过多使用义务情态,较少使用认识情态,使得其议论文写作表现出较强的叙事文特点。孟悦、张绍杰(2010)考察分析了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写作中认识情态表达的发展特点,指出学习者论述中过多使用增强语情态动词will,体现了中国学生二语发展的典型特征(王立非、马会军,2009);另一方面,过少使用模糊语情态动词would,could和might,造成了文本语用意义的过于肯定、武断。谢家成(2010)通过分析英语专业学生英汉平行语料库发现,英语专业学习者由于受到汉语思维的影响,较多使用情态动词must的义务情态序列及意义,相对较少且误用其认识情态序列及意义。龙绍赟等(2016)则对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中的情态动词使用情况进行了历时研究,发现1996-2003年与2003-2007年两个阶段之间英语专业学习者情态动词的使用情况没有显著差别,均过多使用义务情态动词、过少使用认识情态动词。以上研究表明,不同阶段和专业的学习者在议论文、说明文等常见写作类型中均较多使用情态动词,较多表达义务情态而非认识情态,而且在情态动词搭配上存在一些不当。但是,上述研究均未涉及中国学习者学术英语写作中的情态序列特征。
针对中国学习者二语学术写作特征的研究也有开展,大多侧重词汇使用如连接词、转述动词、外壳名词、产出性学术词汇等,探究语用特征如模糊限制语、作者立场标记、立场名词、身份构建等(徐昉,2015a:101),所用学习者语料绝大多数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位论文或摘要(如冯茵、周榕,2007;徐宏亮,2011;Wei & Lei,2011;娄宝翠,2013;姜峰,2015;孙莉,2015;周惠、刘永兵,2015;马蓉、秦晓晴,2014、2016;徐昉,2012、2015b、2016)。而针对中国大学生中比例高达40%以上①的理工科学习者二语学术写作特征尤其是情态序列使用特征的研究甚少。究其原因,多年以来通用英语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鉴于学科特点和专业程度,很少有高校针对理工科学生系统开设学术英语。而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全球化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很多学者大力倡导学术英语教学(如孙有中、李莉文,2011;张绍杰,2011;王守仁,2013;束定芳,2013;蔡基刚,2014),对其定位和实施逐渐形成一定共识。鉴于学科领域及其分支之多、差别之大和研究之细,学术英语教学可以定位在通用学术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academic purposes),强调各学科专业学习和学术活动所需要的相同技能与策略以及各学科专业学术语篇所呈现的共同语言特征,从而为之后的专用学术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academic purposes)打好基础(叶云屏、闫鹏飞,2011:45)。在此背景下,国内部分985、211高校针对其理工类优势学科专业开设了通用学术英语,从而使得收集一定规模的理工科学习者二语学术写作成为可能。
基于北京地区某研究型大学开设的理工专业通用学术英语课程,本研究采用基于语料库的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探究理工科学习者二语学术写作中的情态序列使用和情态意义构建特征,以期为学术英语教学提供积极反馈。本研究试图回答以下问题:
(1) 与理工科本族语者相比,中国理工科学习者二语学术写作中是否存在情态动词的过多或过少使用?若存在,分别是哪些情态动词?
(2) 过多或过少使用的情态动词主要体现在哪些情态序列?
(3) 情态序列句式和情态语义构建具有哪些特征?
本研究采用Granger(1996)倡导的基于语料库的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分类提取理工科学习者和本族语者学术英语写作中的情态动词和情态序列,系统分析两者在情态序列型式和情态意义构建上的显著差异和行为趋势,并试图探究学习者特征形成的原因。
3.1 语料的选取和加工
研究所用学习者语料是依托北京地区某研究型大学开设的理工专业通用学术英语课程而建立的小规模理工科学习者学术英语语料库。该课程瞄准理工科学生学术交流和职业生涯中所需要的共同学术技能及理工类学术语篇呈现出的共同语言特征开展教学(叶云屏,2013:74)。共同技能包括解释术语概念、表述符号公式、描述图表表格、撰写文献综述、阐述系统原理、描写过程步骤、撰写实验报告、听讲座、记笔记、作报告。各学科学术语篇的共同语言特征包括建构模块、语篇特征和修辞方法,交际活动中的话语共同体、信息结构、修辞策略、语篇及元语篇手段等。语料加工中,运用PowerGREP和文本整理器去除公式、图表等非语言信息;使用TreeTagger进行词性赋码,建立标注文本语料库。该语料库包含产品设计、文献综述、研究报告和研究计划等类型文本共计119篇,累积容量261,945形符。
研究所用参照语料选自英国学术英语语料库(BAWE)②。为与学习者语料库最大程度上实现对等,文本选取条件设定为:1)学生母语是英语;2)所学专业是自然科学中的工程类、物理、数学、化学和计算机科学;3)语篇类型是产品设计、文献综述、研究报告和研究计划。本研究共计提取文本98篇,运用TreeTagger建立标注文本语料库,累积容量284,064形符。
3.2 情态动词和情态序列的提取及检索
本研究首先使用BFSU PowerConc软件(许家金、贾云龙,2013)统计理工科学习者和本族语者标注语料库中情态动词的使用频率,计算对数似然率并分析显著性差异水平,从而确定学习者过多或过少使用的情态动词。其次,运用Keywords+ 2.0软件(梁茂成,2014)对比标注语料库,词串长度分别设置为2和3,提取存在显著差异的2-3词序列;使用PowerGREP软件从中进一步提取包含情态动词的短语序列。第三,编写表1中各情态序列句式的正则表达式并运用PowerGREP进行检索,从而获取学习者过多或过少使用的义务情态和认识情态序列。最后,结合语料库索引行,分析二语学术写作中情态序列的词汇、语法和句式倾向,探究学习者的情态语义构建特征。
4.1 情态动词的使用特征
学习者和本族语者语料库中情态动词的类符和形符整体上均存在明显差异(见表2)。首先,与本族语者相比,学习者除了can等9类情态动词外还使用了ought to,虽然频率仅为2。本族语者使用最多的6个情态动词按照频率从高到低依次是can、will、would、could、may和should。学习者除了can和will一致外,其余依次是may、could、should和would。其次,学习者所使用的情态动词形符即频率整体上显著低于本族语者,这与中国大学生通用英语书面语中过多使用情态动词的趋势不太一致(如马刚、吕晓娟,2007;梁茂成,2008;龙绍赟等,2016)。原因可能在于前人研究所用学习者语料大多是四、六级作文,而四、六级作文大多以议论文为主。学习者在论述过程中势必会较多使用情态动词,既避免产生语法错误,又试图表达情态意义。
此外,学习者语料库中各类情态动词的使用极不平衡。由表2显著水平可知,与本族语者相比,学习者较多使用can,较少使用would、could、shall、will和must。情态动词can的过多使用,这与刘华(2004)、马刚、吕晓娟(2007)、梁茂成(2008)等诸多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这说明,学习者通用英语和学术英语写作中均存在这一趋势,原因主要是国内英语教学中较早涉及、学习者也较早习得can的用法。学习者较少使用would和could,这也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其中,would的较少使用最为突出,学习者的使用频率仅大约是本族语者的1/6。Martin & White(2005)指出,语篇中的情态动词体现了作者的话语目的和介入意图。书面语中would和could的合理使用,可以表达出委婉和礼貌的语气,有助于交际功能的实现(Halliday,1985;Biber et al.,1999)。would和could还较多用于复杂的虚拟条件句和各类从句中,用于对命题的推测或推理,从而构建复杂的语义关系和语篇功能。因此,学习者较少使用would和could、较多使用can,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二语学术写作在学术命题论述过程中缺少必要的作者立场标记和评价意义表述,也缺少委婉语气的表现和复杂语义的构建。
4.2 情态序列差异项分析
本研究首先使用Keywords+2.0软件提取出两个标注语料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的2-3词序列型式,然后运用PowerGREP检索情态序列典型句式的正则表达式(见表3),最后结合索引行提供的文本语境筛选出存在显著差异的情态序列型式(见表4)。
表3 情态序列典型句式的正则表达式
注:表中赋码意义见TreeTagger赋码集
表4 情态序列型式的显著差异项
注:表中赋码意义见TreeTagger赋码集
4.2.1 2词情态序列差异
由表4可知,与本族语者相比,学习者较少使用2词情态序列型式MD + 副词。语料库检索发现,这一序列型式中学习者尤其显著较少使用认识情态副词。PowerGREP检索显示,学习者和本族语者均使用了部分表达时间、因果、否定关系的非认识情态副词如always、still、then、thus和not。其中,not在学习者语料库中所占比例高达1/3,远远高于本族语者。也就是说,学习者所使用的非认识情态副词比重明显大于本族语者。这说明,两者所使用的认识情态副词类型虽有异同(见表5),但整体使用频数上差异特别显著,即学习者尤其显著较少使用MD + 认识情态副词这一型式。索引行分析可知,除用于加强语气或程度外,认识情态副词还多用于对前文所述命题的可能性、特殊性和相对性等进行评价或推断,体现了作者的立场和对命题的介入程度。这表明,理工科学习者在二语学术语篇构建中缺少必要的作者立场和评价意义表述,而这一不足同样存在于国内英语专业语言学方向的学士、硕士和博士毕业论文中(徐昉,2015b)。
表5 情态序列MD + 副词中的认识情态副词
由表4还可知,学习者和本族语者在使用MD+动词、有灵或无灵主语+MD、引导词主语+MD序列型式上存在不同倾向。
对于MD+动词,学习者较多使用MD+(VV|VVD|VVP)型式。语料库检索显示,学习者使用的1719个动词(VV|VVD|VVP)中绝大多数是动态动词,频数最多的10个依次是make、get、see、take、provide、cause、reach、change、increase和use;而可被用于描述状态的动词如stay、keep、remain、maintain、look、taste的使用频率仅为6。另一方面,学习者较少使用MD+(VB|VH)型式,即静态动词be和have。此外,在MD+(VV|VVD|VVP)和MD+(VB|VH)两个型式中,学习者使用情态动词共计2216次,其中can和will分别是1377和642,合计比例高达91.1%。这进一步证实了前人的研究结果,即学习者较早习得can和will的用法,因而在通用英语和学术英语写作中均存在较多使用的趋势。由上可知,学习者较多使用义务情态序列MD + 动态动词,较少使用认识情态序列MD + 静态动词,并且情态动词的使用缺少多样性和灵活性。这些特征均反映出理工科学习者二语学术写作中情态序列型式过于单一,情态语义构建较为生硬。
有灵或无灵主语 + MD序列中,学习者较多使用专有名词(NP)、较少使用普通名词(NN)作主语。PowerGREP检索发现,两个语料库中绝大多数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均是无灵主语。学习者使用最多的10个专有或普通名词依次是system、computer、process、model、signal、technology、car、program、method和machine;本族语者的则是system、program、software、image、algorithm、matter、process、model、reaction和method。这些名词均体现了理工专业学术语篇的学科知识特点。
对于序列PP(人称代词) + MD,整体上学习者存在较多使用的趋势(见表6)。学习者标准化频率(32.95)大约是本族语者(20.66)的1.6倍,但这一比例远小于学习者通用英语书面语中的6-7倍(梁茂成,2008:57)。此外,两者在具体人称代词的使用上也存在明显差别。在学习者和本族语者语料库中,we和it两者所占比例分别高达83.7%和70.5%。学习者较多使用we,而it则与本族语者没有显著差别。索引行分析显示,it的用法主要有两类:在it+MD+静态动词(如be)中作形式主语,构成典型的评价序列从而对前文所述学术命题进行注解或评述;在it+MD+动态动词中作真正主语,对所指代先行词的特征、功能、应用等进行描述或解释。由上可知,与本族语者比,学习者较多使用义务情态序列PP(有灵主语)+MD,而认识情态序列PP(无灵主语)+MD则差别不大。
表6 情态序列PP + MD具体型式的使用频率及显著水平
注:MD指情态动词
对于引导词主语+MD,学习者较少使用WDT+MD型式,语料库检索发现WDT指which和that。本族语索引行显示(见表7),WDT+ MD引导限制性或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用于对前文所提及术语或命题的构成、类别、特征、功能等进行说明、阐释、解读或回应。这不仅体现了学术文本中句式和语义的复杂性,更凸显了学术命题论述的逻辑性和严谨性。因此,学习者较少使用认识情态序列WDT+MD,说明其学术语篇的复杂性和精准性有待提高。
表7 本族语情态序列型式WDT+MD索引行
注:表中赋码意义见TreeTagger赋码集
4.2.2 3词情态序列差异
学习者较少使用的3词认识情态序列有4类:there+MD+be(EX MD VB),MD+进行体(MD VB VVG),MD+完成体(MD VH VBN|VVN),MD+被动态(MD VB VVN)(见表8)。在本族语者语料库中,以上序列型式的标准化频率(每万词)分别是2.53、0.81、2.01和42.28,远大于学习者语料库中的0.99、0.15、0.31和27.37。对于there +MD+be,本族语者使用的8类情态动词中will、would、may和should所占比例大约80%。学习者使用的6类情态动词中则主要是will和should,could和would仅各出现1次。对于MD+进行体,本族语者同样使用了8类情态动词,而学习者只有3类。对于MD+完成体,本族语者使用的7类情态动词中绝大多数是could、would和may,而学习者使用的4类情态动词(would、could、may和should)中实际频数最高仅为3。对于MD+被动态,本族语者和学习者都使用了9类情态动词。前者使用比例最高的四个依次是can(49.9%)、could(13.6%)、will(13.6%)和 would(7.5%),后者则是can(65.1%)、will(12.3%)、could(6.3%)和should(6.1%)。
以上分析表明,学习者在there be句型中较少使用情态动词,情态动词之后较少使用进行体、完成体以及被动语态,这与中国大学生通用英语写作中的情况基本一致(梁茂成,2008)。同时,在多数序列中学习者所使用的情态动词类型也明显少于本族语者且表现出不同倾向。整体上can和will的使用较多,would和could则相对较少。此外,本族语索引行显示(见表8),学术语篇中there+MD+be、MD+进行体/完成体多用于对前文所述命题进行推理或评价,体现了语义构建的逻辑性和准确性。情态动词之后经常接被动语态,用于表达逻辑上的可能性;避免提及动作的实施者,用于表达语义上的客观性(Biberet al.,1999:499)。因此,学习者较少使用上述3词情态序列反映出二语学术写作中对学术命题缺少必要的逻辑推理和客观评述,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术交际目的的实现。
表8 本族语3词情态序列索引行
注:表中赋码意义见TreeTagger赋码集
4.3 情态序列句式和情态语义构建特征
基于以上对比分析,学习者情态序列句式和情态语义构建特征可归纳总结为表9所示。首先,学习者较多使用句式:1)有灵主语(如we)+can+非认识情态副词+动态动词(主动时态、未标记语体);2)无灵主语(专有名词)+can+非认识情态副词+动态动词(主动时态、未标记语体)。前者也较多用于学习者通用英语写作中,表达了典型的义务情态语义,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较早习得的词汇、语法和句式。后者则表达了一定的认识情态语义,用于描述解释学术命题的定义、特征、结构、功能及应用等,但是can、非认识情态副词和时态语体均未标记的动态动词的较多使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习者情态语义构建的型式相对单一、意义不够深入。
其次,对于无灵主语(如it)+may/should/might型式,学习者和本族语者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本族语者在其后更倾向于使用认识情态副词+ 静态动词(被动、进行体或完成体)。语态语体的标记尤其是认识情态副词的使用有助于表达更为委婉、客观和丰富的认识情态语义。
第三,与本族语者相比,学习者较少使用句式:1)无灵主语(普通名词)或引导词(which和that+情态动词+认识情态副词+静态动词(被动或标记语体);2)there+情态动词+be,其中情态动词would和could最为少用。
综上所述,理工科学习者在词汇、语法和句式层面均存在较多使用义务情态、较少构建认识情态的倾向。句子主语多是we或专有名词,情态动词则以can为主,之后又多用由非认识情态副词修饰、主动语态且未标记语体的动态动词,句式上较少使用存现句或(非)限制性定语从句。这些倾向很大程度上表明学习者在学术写作中缺少对学术命题的注解,缺少必要的作者立场标记、委婉语气表述和评价意义构建。
表9 学习者情态序列句式和情态语义构建特征
本研究采用基于语料库的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系统比对了理工科学习者和本族语者学术英语写作中的情态动词和情态序列型式。结果显示:1)理工科学习者整体上较少使用情态动词,具体情态动词的使用也存在明显差异。例如,学习者较少使用would和could,较多使用can,这与中国大学生通用英语写作中的使用倾向基本一致;2)理工科学习者较多使用MD+动态动词、人称代词(有灵主语) +MD两类义务情态序列,但程度上远小于中国大学生通用英语写作中所表现出的趋势;3)在认识情态序列无灵主语+MD的使用上,理工科学习者和本族语者各有侧重。学习者较多使用专有名词作主语,本族语者则较多使用普通名词;4)理工科学习者较少使用六类认识情态序列:MD+静态动词,MD+认识情态副词,引导词主语(which和that) +MD,there+MD+be,MD+进行体/完成体,MD+被动语态。综上所述,除专有名词作主语引导的认识情态序列外,理工科学习者较少使用大多数类型的认识情态序列,较多使用义务情态序列。学习者在情态动词之前较多使用表人的人称代词作主语,情态动词之后较多使用体和语态均无标记的动态动词,而动态动词之前又较少使用认识情态副词进行修饰和界定。此外,学习者还较少使用含有情态动词的定语从句和THERE BE句型对前文所述命题进行评价注解。学习者的以上词汇、语法和句式倾向使得二语学术写作在情态型式和情态语义上稍显单调和主观,也由此造成了学术命题论述中语义缺少层次、语气不够委婉以及推理欠缺逻辑性和精准性。这些不足之处均需要教师在课内外教学中重点关注。
注释:
①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14年年度数据之普通本科分学科在校学生数,普通本科在校学生数1541.0653万人,理学和工学在校学生数分别是107.3015万人和511.9977万人。
② BAWE(British Academic Written English)是由英国三所大学(Universities of Warick,Reading and Oxford Brookes)合作开发的英国学生学术英语笔语语料库,主要负责人是Hilary Nesi、Sheena Gardner、Paul Thompson和Paul Wickens。
[1] Biber, D. et al.LongmanGrammarofSpokenandWrittenEnglish[M]. London: Longman, 1999.
[2] Choueka, Y. Looking for needles in a haystack or locating interesting collocational expressions in large textual databases[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RIAO 88 Conference on User-Oriented Content-Based Text and Image Handling, Cambridge, USA, 1988.
[3] Coates, J.TheSemanticsoftheModalAuxiliaries[M]. London: Croom Helm, 1983.
[4] Erman, B. & B. Warren. The idiom principle and the open-choice principle[J].Text, 2000,20:29-62.
[5] Granger, S. From CA to CIA and back: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computerized bilingual and learner corpora[A]. In K. Aijmer, B. Altenberg &M. Johansson (eds.).LanguagesinContrast:PapersfromaSymposiumonText-basedCross-linguisticStudies[C].Lund: Lund University Press,1996.37-51.
[6] Guo, X. Modal auxiliaries in phraseology: A contrastive study of learner English and NS English[R]. Paper presented at Corpus Linguistics 2005, Birmingham University, UK, 2005.
[7] Halliday, M. A. K.An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M]. London: Arnold, 1985.
[8] Hoye, L.AdverbsandModalityinEnglish[M]. New York: Longman, 1997.
[9] Hunston, S. “We can broke the forest”: Approaches to modal auxiliaries in learner corpora[R]. Paper presented at TaLC6, Granada, Spain, 2004.
[10] Hyland, K. & J. Milton. Qualification and certainty in L1 and L2 students’ writing[J].JournalofSecondLanguageWriting, 1997,6(2):183-205.
[11] Martin, J. & P. White.TheLanguageofEvaluation:AppraisalinEnglish[M].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12] Palmer, F.MoodandModality[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13] Perkins, M.ModalExpressionsinEnglish[M]. London: Frances Printer, 1983.
[14] Quirk, R., S. Greenbaum, G. Leech & J. Svartvik.AComprehensiveGrammaroftheEnglishLanguage[M]. London: Longman, 1985.
[15] Sinclair, J.Corpus,Concordance,Collocation[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16] Wärnsby, A. (De)coding epistemic modality in English and Swedish[J/OL]. 2003. http://www.sol.lu.se/fileadmin/media/forskning/workingpapers/engelska/vol03/Warnsby-decodingepistemicmodality.pdf.[2016-09-28].
[17] Wei, Y. & L. Lei.The use of amplifiers in the doctoral dissertations of Chinese EFL learners[J].ChineseJournalofAppliedLinguistics, 2011,(1):47-61.
[18] 蔡基刚. 学业用途英语、学术用途英语及优质外语教育[J]. 外语电化教学,2014,(5):3-8.
[19] 冯茵,周榕. 学术论文摘要中模糊限制语的调查与分析——基于英语专业毕业论文与国外期刊论文的对比研究[J]. 外国语言文学,2007,(2):108-112+144.
[20] 姜峰. 中美学生论说文的立场名词表达——基于语料库的对比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5):8-14.
[21] 梁茂成. 中国大学生英语笔语中的情态序列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1):51-58.
[22] 梁茂成. Keywords+ 2.0[CP]. 北京: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2014.
[23] 刘华. 我国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情态动词用法[J]. 宁波大学学报(教科版),2004,(5):121-125.
[24] 龙绍赟等. 专业学生议论文中情态动词的使用特征[J]. 外语学刊,2016,(1):124-131.
[25] 娄宝翠. 中英大学生学术论文中转述动词及立场表达对比分析[J]. 山东外语教学,2013,(2):50-55.
[26] 马刚,吕晓娟. 基于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的情态动词研究[J]. 外语电化教学,2007,(3):17-21.
[27] 马蓉,秦晓晴. 二语学术写作引用话语的文本借用策略特征——以英语专业硕士论文为例[J]. 外语教学,2014,(6):50-54.
[28] 马蓉,秦晓晴. 基于课堂读写任务的学术英语写作引用特征研究[J]. 外国语文研究,2016,(2):84-92.
[29] 孟悦,张绍杰. 中国英语专业学生书面语认识情态表达的语际语用发展研究[J]. 中国外语, 2010,07(5):54-61.
[30] 濮建忠. 英语词汇教学中的类联接、搭配及词块[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6):438-445.
[31] 束定芳. 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培养国际化人才——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重新定位思考[J]. 外语学刊,2013,(6):90-96.
[32] 孙莉.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的语用身份建构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5):15-21.
[33] 孙有中,李莉文. CBI和ESP与中国高校英语专业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J]. 外语研究,2011,(5):1-4.
[34] 王立非,马会军.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学生英语演讲话语立场构块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5):365-370.
[35] 王守仁. 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J]. 外语界,2013,(6):9-13.
[36] 卫乃兴. 中国学生英语口语的短语学特征研究——COLSEC语料库的词块证据分析[J]. 现代外语,2007,(30):280-291.
[37] 谢家成. 基于中国英语学习者平行语料库的情态动词Must调查[J]. 英语研究,2010,(4):14-19.
[38] 徐昉. 中国学习者英语学术词块的使用及发展特征研究[J]. 中国外语,2012,(4):51-56.
[39] 徐昉. 学术英语写作研究述评[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5a,(1):94-105.
[40] 徐昉. 二语学术语篇中的作者立场标记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b,(5):1-7.
[41] 徐昉. 二语学术写作的引证能力及其发展特征:截面与历时证据[J]. 外国语,2016,(3):73-82.
[42] 徐宏亮. 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学术语篇中的作者立场标记语的使用特点——一项基于语料库的对比研究[J]. 外语教学,2011,(6):44-48.
[43] 许家金,贾云龙. 基于R-gram的语料库分析软件PowerConc的设计与开发[J]. 外语电化教学,2013,(1):57-62.
[44] 叶云屏. 理工专业高端学生EAP课程设计——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英语课程为例[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4):74-77.
[45] 叶云屏,闫鹏飞. 通用学术英语读写课程教学探索[J]. 外语界,2011,(5):40-47.
[46] 张绍杰. 扩大教育开放给外语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兼论外语人才培养[J]. 中国外语,2011,(3):15-21.
[47] 周惠,刘永兵. 中国英语学习者学术写作中标示名词的功能与立场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2):251-261.
(责任编辑:陈幸子)
Research on Modal Sequences in Chines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Learners’L2 Academic Writing
YAN Peng-fe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1, China)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features of modal sequences in Chines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learners’ L2 academic writing through corpus-based contrastive interlanguag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learners tend to overuse deontic modal sequences and underuse epistemic ones. Specifically, modal verbs are overly preceded by personal pronouns and followed by dynamic verbs which lack marked aspect and voice, and epistemic modal adverbs for modification. In addition, modal verbs are seldom used in attributive clauses andTHEREBEsentence pattern to interpret or evaluate preceding propositions. Above tendencies would largely result in a certain degree of monotone and subjectivity in modal patterns and meaning, and relative lack of logic and precision in learners’ L2 academic writ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learners; L2 academic writing; modal sequences
2017-03-01
闫鹏飞(1982-),男,汉族,山西临汾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专门用途英语、语料库语言学。
10.16482/j.sdwy37-1026.2017-03-005
H319
A
1002-2643(2017)03-004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