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睿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129-01
“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这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教师的期许。
然而,教育是一条逶迤之路,漫长而又曲折,作为一名语文教育者,我也会经常思考,我该怎么做,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教师。我觉得应该在以下几点上多下功夫。
一、多爱孩子
一个不喜欢孩子的老师,肯定不是个好老师。
以往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说,要让孩子学会适应不同老师的教学风格和脾气秉性,但是,这并不妨碍教师去关爱孩子,因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保持一颗童心。
教师不光是静态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动态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扮演着多重角色,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更希望老师是他们的好朋友。
刚开学的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那天上完美术课,孩子们仍然在把玩自己制作的玩偶,直到我走进教室,他们仍然沉浸其中,我气极了,一把抓过一个学生的彩泥作品,摔到了讲桌上,其他孩子听到声音后立刻端坐好,教室里安静了,这个調皮鬼却哭了,他眼巴巴的看着桌上的彩泥半成品,又怯生生的看着我,小声地说:“老师,那是我送给爸爸的礼物,爸爸出差了,我很想他,我想给他一个惊喜。”听完孩子的话,我突然后悔自己的行为。那一整节课,这个孩子都很不开心,我的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这件事我思考了很久,每个孩子都是非常善良的,作为老师,要呵护他们,更要理解他们,孩子做的每一件错事有时候也是有原因的,因此,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耐心去跟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只有发自内心的爱和呵护,孩子才能更快乐的成长。
二、多读书
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老师,平时繁忙的教学工作,使我们难能静下心来读书写作,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了《师道逶迤》这本书,书里张庆先生的一番话,让我羞愧难当。他引用欧阳修说过的三上,马上、枕上、厕上。说的就是利用边角料的时间来读书。张庆先生还有个习惯,在兜里装卡片,随时记录灵感,有时间再做整理。先生也很少逛街、看电影,时间就这样一点一滴挤出来了。
苏教版的语文教材,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里面的每篇文章都是编者们精心挑选的。教材中很多地方都要求学生读一读,每一篇文章也都有配图,其实这是编者根据儿童的心理和语言发展的规律制定的。让学生结合图片和语境去读,去背,在头脑中形成积累,灵活运用。这学期,我转变了语文教学的侧重点,把之前的重讲、重写,变成了重读,在课文教学中增加了读书的部分,每一篇课文都带领孩子有感情的朗读,在班级举行读书比赛,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也让我看到孩子们无限的潜能,也许将来,在他们中间会出现几个朗读专家或者播音主持的能手呢!
三、多思考
不会思考就不会教学,如果一个教师只会一味低头教学,不会总结思考,一定不能成为优秀的教师。
就像那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其实这句话并不是说学生学不好就是老师教的不好,我的理解是,想让学生学好,老师就应竭尽所能,研究教法、学法,找到最适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快乐学习,只有兴趣培养起来了,学习能力自然就有了。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的感受和理解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注重教育机智。如果教师不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是没有办法进行自我思考的。
只有会思考的教师,才能把专家和学者的教育经验融会贯通。
四、多研究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九色鹿》一课中的“调达”,其中“调”是个多音字,那究竟应该选择哪一个读音呢,据此,张庆老先生查阅资料,在大病初愈以后,发表了一篇稿子,对此进行解疑,让人看了之后被张老先生的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折服。
多研究还体现在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我在教学《骑牛比赛》这一课时,发现很多孩子虽然知道骑牛比赛,但是不了解比赛过程的具体细节,不能很好的理解骑手的英勇精神,为了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课文,我利用课余时间在网上搜索相关视频,找到了西班牙斗牛比赛的盛况,在第二次上课的时候让学生观看,学生被视频中精彩的比赛吸引,并很快理解了课文中勇敢的骑手,是如何能牢牢地坐在疯狂地上下蹦跳地公牛背上的。
我觉得,只有会思考,才能会研究,只有时刻关注学生,才能在教学上有所创新,教科研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更为了让学生受益。
五、多交流
多跟有经验的教师交流。年长的教师,在教学岗位工作多年,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处理学生问题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多向他们请教,能让自己少走弯路。同时,多跟同事交流也能互相学习和借鉴,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多跟家长交流。教学不光是学校教育,还应该跟家庭教育相结合,多跟家长沟通交流,把孩子在校情况反应给家长,家长把孩子在家情况反馈给老师,这样家校相互配合,努力寻找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平衡点。
多跟孩子交流。小学的孩子其实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作为老师不能仅仅站在自己的立场想问题,还要多跟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这样才能因材施教。
六、多反思
教师的业务成长,是在不断反思的过程中实现的,经常反思,能积极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在教学实践后及时反思,提升认识的高度,有效指导教学。
刚开始担任班主任时,班级纪律被我视为棘手的事,班里总是有人乱讲话,嗡嗡的声音经常出现在课堂上,我抱怨这些孩子太不自觉,一点自控能力都没有。可有一次我从教室路过,音乐老师正带着孩子们唱歌,就连平时的“调皮鬼”也在认真唱,摇头晃脑的样子,非常可爱。回到办公室,我开始想,美妙的旋律本身对孩子固然有吸引力,但最重要的是音乐老师组织课堂时,让每个孩子都有事可做。
就像现在推行的学讲课,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参与课堂,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后来我转变了自己的教学,把学生分成小组,让接收能力强的孩子带动接收能力弱的孩子,争取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大家一起学习的乐趣,课堂上布置具体的任务,鼓励孩子独立完成,让孩子找到自信。
渐渐的,课堂纪律好了,以前那些爱说话的孩子也能认真的听课了,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
班里有一个胆子大的女生,下课的时候跑来跟我说,张老师,我特别喜欢上你的语文课。听了孩子真诚的评价,我觉得我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老师。
马克思曾说,世界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峰攀登的人,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教育尤其是一条逶迤之路,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不断丰富壮大自己,才能成为更优秀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