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剂拌种防治水稻病虫害田间药效试验

2017-07-12 13:55邓仕俊顾瑜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水稻纹枯病稻瘟病

邓仕俊+顾瑜

摘要 通过对水稻拌种处理,研究22.4%阿马士(氟唑菌苯胺)悬浮种衣剂和280 g/L入田(异噻菌胺·肟菌酯)悬浮种衣剂对水稻恶苗病、稻瘟病和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水稻的安全性。结果表明,22.4%阿马士(氟唑菌苯胺)悬浮种衣剂拌种对水稻纹枯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稻瘟病无明显作用。280 g/L入田(异噻菌胺·肟菌酯)悬浮种衣剂拌种对水稻叶瘟和穗颈瘟有抑制作用,对纹枯病无明显作用。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稻瘟病;水稻恶苗病;阿马士;入田;水稻拌种

中图分类号 S43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0-0117-02

为了明确和研究22.4%阿马士(氟唑菌苯胺)悬浮种衣剂和280 g/L入田(异噻菌胺·肟菌酯)悬浮种衣剂拌种处理对水稻恶苗病[1-4]、稻瘟病[5]和水稻纹枯病[6-7]的防治效果,以及对水稻的安全性,特开展此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崇明县城桥镇长兴村水稻新品种示范基地,种植方式为直播。土壤性状为砂壤,土地平整,肥力中等,前茬种植绿肥,pH值8.1。

1.2 试验材料

防治对象为水稻恶苗病、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蓟马。水稻品种为南粳46。供试药剂为280 g/L入田悬浮种衣剂(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提供)、22.4%阿马士悬浮种衣剂(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提供)、60%高巧种子处理悬浮剂(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提供)、EC104 (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提供)、25%氰烯菌酯悬浮剂(对照药剂)、35%丁硫克百威种子处理干粉剂(市售)、17%杀螟·乙蒜素可湿性粉剂(市售)。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空白对照(CK);处理2:280 g/L入田悬浮种衣剂20 mL+22.4%阿马士悬浮种衣剂10 mL+60%高巧种子处理悬浮剂4 mL+EC104 2 mL干种子拌种;处理3:280 g/L入田悬浮种衣剂20 mL+60%高巧种子处理悬浮剂4 mL+EC104 2 mL干种子拌种;处理4:22.4%阿马士悬浮种衣剂10 mL+60%高巧种子处理悬浮剂4 mL+EC104 2 mL干种子拌种;处理5:25%氰烯菌酯悬浮剂2 000倍液浸种+丁硫克百威5 g拌种;处理6:17%杀螟·乙蒜素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浸种。各处理剂量为1 kg种子用量。不设重复,小区面积为344.6 m2。试验田各处理分蘖期均不使用任何杀虫和杀菌剂。孕穗末期,对照不施药;处理2~6施稻腾600 mL/hm2+拿敌稳300 g/hm2+极锐180 g/hm2。

1.4 试验实施

用种量为干种90 kg/hm2。在水稻浸种前2~3 d以上进行干种子拌种。本试验于2015年6月3日下午处理2、3、4拌种;6月5日上午浸种,6月7日下午催芽,6月10日上午播种。各处理浸种和催芽流程、时间均相同。播种时天气晴,20~25 ℃,风力3~4级。

处理1~4用清水浸种(按种子∶清水=1∶1.5),处理5、6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17%杀螟·乙蒜素浸种。在拌种前,先将各药剂按设计剂量配制拌种液,通常1 kg干种子的药量需配成35 mL药液。配制好的拌种液与种子充分搅拌混合,使药液均匀分布在种子上,彻底阴干(未彻底阴干的种子不得装入密封的袋子中)。拌种液的配制流程(1 kg干种子):EC104 2 mL+清水5 mL左右(攪拌均匀)+高巧+入田(阿马士)+清水至35 mL,充分搅均后待用。

1.5 调查内容与方法

1.5.1 种子成秧率观察。播种当天每处理定3个点,每点0.25 m2,播种100粒种子,观察各处理点内种子发芽情况,并于30 d后计算成秧率。

1.5.2 出芽速度观察。催芽期间,每天观察各处理的出芽速度,并做好记录。

1.5.3 大田种子成秧率调查。播后30 d,各处理调查定点内的苗数,计算成秧率。

1.5.4 水稻秧苗素质调查。在播种后30 d,每处理随机取样,调查20株水稻苗,测量株高、根数、白根数以及地上和地下部鲜重、茎基宽、叶龄指数,与对照比较,计算不同处理对水稻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1.5.5 水稻恶苗病调查。在播种后30 d及大田抽穗前,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每处理查5点,每点0.25 m2,调查总株数和病株数,计算病株率和防效[4]。

1.5.6 稻蓟马调查。在播种后30 d,每处理调查3点,每点0.25 m2,调查总叶片数和卷叶数,计算卷叶率和防效。

1.5.7 水稻纹枯病调查。从分蘖开始每隔5~7 d调查纹枯病发病情况,以见到纹枯病病株日为初见期,并定点调查纹枯病病情增长情况,每处理定2点,每点0.11 m2,记录总株数、病株数和病级数,计算病株率和病指。

1.5.8 水稻稻瘟病调查。在叶瘟和穗颈瘟发病稳定后调查,叶瘟每处理调查2个点,每点100株,每株调查旗叶及其以下2片叶,记录各级病叶数,计算病叶率和病指。穗颈瘟每处理调查2个点,每点200株,记录各级病穗数,计算病穗率和病指。

1.5.9 水稻生育期及生长情况观察。出苗后,目测各处理的生长情况,与空白对照比较,生育期有无异常。

2 结果与分析

2.1 出芽速度

通过观察,入田和阿马士对水稻出芽速度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处理2对水稻出芽速度影响最大,比空白对照晚1 d左右。各处理发芽速度从快到慢依次为:处理1(CK)、处理5、处理4、处理6、处理3、处理2。

2.2 大田种子成秧率

播种后30 d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表1),处理2和处理3成秧率分别为70.67%和74.00%,与空白对照相比分别下降14.33和11.00个百分点,空白对照及其他处理成秧率均不低于85.00%。由此可见,入田对水稻成秧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他药剂对水稻成秧率几乎没有影响。

2.3 水稻秧苗素质

播种后30 d取样调查,结果表明(表2、3),入田、阿马士等药剂拌种除总根数比对照低以外,其他素质均优于空白对照,特别是茎基宽,高于氰烯菌酯。

2.4 水稻病虫害发生情况

播种后30 d及大田抽穗前调查,各处理都未查见水稻恶苗病病株。处理2、3、4对稻蓟马的防效分别为69.91%、54.67%和60.59%(表4)。8月3日田間纹枯病始见,根据定点调查结果发现,阿马士拌种对水稻纹枯病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他处理效果不明显(表 5)。

调查结果表明(表6、7),入田对水稻叶瘟和穗颈瘟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8月3日叶瘟调查,处理2、3未查见叶瘟,其他处理均有发生,特别是氰烯菌酯处理病叶率达到81.50%;10月8日穗颈瘟调查,处理2效果最好,病株率为5.75%,病指2.19,低于未防治区(病株率为52.00%,病指 37.78)和其他处理。

2.5 水稻生育期及生长情况观察

根据观察各处理区生育期无明显差异。

3 结论与讨论

综上所述,22.4%阿马士(氟唑菌苯胺)悬浮种衣剂拌种对水稻纹枯病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稻瘟病无明显作用;280 g/L入田(异噻菌胺·肟菌酯)悬浮种衣剂拌种对水稻叶瘟和穗颈瘟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纹枯病无明显作用;高巧对蓟马有明显防效。由于试验田间未查见水稻恶苗病,故对恶苗病的防效未调查,建议继续试验进行验证。

4 参考文献

[1] 方兴洲,陈莉,产祝龙,等.水稻恶苗病与浸种、催芽和播种等因子的关系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12,33(6):1107-1110.

[2] 王拱辰.水稻恶苗病病原菌的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1990,20(2): 93-98.

[3] 郑镐燮,吕彬,吴润植.水稻恶苗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现状[J].黑龙江农业科学,1992(6):41-44.

[4] 张国彪,黄韵梅,严大富,等.轻型栽培稻田恶苗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01(1):36-38.

[5] 温小红,谢明杰,姜健,等.水稻稻瘟病防治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190-195.

[6] 李涛,路雪君,廖晓兰,等.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及其防治策略[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9): 91-93.

[7] 周而勋,曹菊香,杨媚.水稻纹枯病组织病理学的研究进展[J].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5(2):61-65.

猜你喜欢
水稻纹枯病稻瘟病
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策略阐述
江苏省稻瘟病菌致病力分化及无毒基因组成分析
浅析水稻稻瘟病流行因素及绿色防控措施
论北方地区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技术
浅析水稻稻瘟病发生条件及综合防治技术
探讨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技术应用
助剂“激健”在水稻纹枯病防治上的应用初探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比较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