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菊红
摘要 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是茭白种植重镇,在种植过程中容易发生纹枯病,并且甲基硫菌灵等常规药剂防治效果变差。为明确24%满穗悬浮剂对茭白纹枯病的防治效果,2016年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茭白分蘖盛期用24%满穗悬浮剂300~450 mL/hm2,药后20 d对茭白纹枯病的防效为82.64%~85.44%,持效期长,且对茭白安全。
关键词 24%满穗悬浮剂;茭白;纹枯病;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3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0-0116-01
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地处上海西郊,接壤江浙,自古以来是物产丰饶的鱼米之乡。练塘茭白的栽培历史非常悠久,全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 666.67公顷次左右,是这一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年产优质茭白逾8万t,年产值近2 亿元。练塘茭白在种植过程中容易发生纹枯病,危害叶鞘和叶片。在上海郊区,茭白种植户防治茭白纹枯病使用的药剂通常为甲基硫菌灵、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瘟散可湿性粉剂或5%井冈霉素等。由于长期使用,茭白纹枯病对这几种常规药剂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防治效果不甚理想。24%滿穗悬浮剂(通用名称噻呋酰胺)是日本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的一种新型杀菌剂,其毒性低、防效高、安全性好,可防治多种植物病害。为明确24%满穗悬浮剂对茭白纹枯病的防治效果,2016年笔者开展了对茭白纹枯病的防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为杭州茭。
1.2 试验设计
试验在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徐练村茭白种植基地开展,前茬为休闲田,土壤肥沃。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24%满穗悬浮剂150、300、450 mL/hm2以及清水对照(CK)。4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40 m2。小区间作小田埂,灌排分开,防止药剂相互干扰,日常管理操作按照茭白种植常规操作管理进行[1-3]。
2016年8月19日,茭白处于分蘖盛期,进行药物喷洒处理,用卫士16型背负式喷雾器对茭白植株均匀喷雾,用水量750 kg/hm2。
1.3 调查统计
药前调查发病基数,药后10、20 d各调查1次。采用定点取样法,每小区5点,每点5穴,共25穴,调查发病株数和病叶数,根据调查结果计算防治效果[4-5]。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按P<0.05和P<0.01的标准进行显著性检验。病情指数及防治效果按下列公式计算[6]: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采用24%满穗悬浮剂300、450 mL/hm2防治茭白纹枯病,10 d时的防治效果为65%~71%,20 d时防效达到82%~86%,优于24%满穗悬浮剂150 mL/hm2的防治效果,差异极显著。结果表明,24%满穗悬浮剂300~450 mL/hm2防治茭白纹枯病,不但防效好,而且药效期长。同时,用药后观察,该药剂对茭白安全。
3 结论与讨论
茭白纹枯病,危害叶片和叶鞘,以分蘖期至结茭期易发病。病斑初呈圆形至椭圆形,后扩大为不定形,外观似地图或呈虎斑状,斑中部于露水干后呈草黄色,湿度大时呈墨绿色,边缘深褐色,病灶部位分界明显,病部可见蛛丝状菌丝缠绕,或由菌丝纠结成菌核[7]。茭白纹枯病主要以菌核遗落土中,或以菌丝体和菌核在病残体或杂草及田间其他寄主上越冬,成为初侵染源。再侵染主要靠田间病株,病菌借菌丝攀缘,或菌核借水流传播。田间遗落的菌核数量多,高温多湿或长期深灌及偏施氮肥的茭田发病重[8]。
在上海郊区,茭白种植户防治茭白纹枯病的药剂通常为甲基硫菌灵、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瘟散可湿性粉剂或5%井冈霉素等。由于长期使用,茭白纹枯病对这几种常规药剂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防治效果不甚理想。而试验表明24%满穗悬浮剂是防治茭白纹枯病的理想药剂,可在茭白生产中推广使用。其中,24%满穗悬浮剂300~450 mL/hm2对茭白纹枯病防效好,且药效期长。
4 参考文献
[1] 钟兰,刘义满,李双梅,等.湖北地区茭白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J].长江蔬菜,2015(22):210-211.
[2] 储九云.高山茭白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3):127-128.
[3] 张楷正,李平,李娜,等.水稻抗纹枯病种质资源、抗性遗传和育种研究进展[J].分子植物育种,2006(5):713-720.
[4] 徐强,曹碚生,江解增,等.不同抗性茭白感染纹枯病菌后4种酶活性的变化[J].扬州大学学报,2005(1):81-84.
[5] 徐强,曹碚生.茭白纹枯病研究进展[J].长江蔬菜,2003(11):35-37.
[6] 张珏锋,俞晓平,陈建明,等.茭白主要病虫害发生为害规律及其防治策略[J].浙江农业学报,2003(3):44-48.
[7] 习永和.茭白纹枯病的识别与防治[J].蔬菜,2000(9):23.
[8] 徐强,梁继农,曹碚生,等.茭白纹枯病发生规律及产量损失测定[J].植物保护学报,2002(2):11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