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江林场国家战略储备林改培技术探讨

2017-07-12 13:52翟宇龙张丽萍莫东明
绿色科技 2017年11期

翟宇龙+张丽萍+莫东明

摘要:对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国家战略储备林改培项目进行总结,主要从改培原则、改培技术进行探讨,从而为周边区域国家储备林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家储备林;改培技术;三门江林场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1018503

1 引言

根据2013年全国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的数据:目前全国森林面积2.08亿hm2,森林蓄积量151.37亿m3,我国用仅占世界5%的森林面积和3%的森林蓄积,支撑占全球23%的人口对林业生态产品和林产品的刚性需求,给国家森林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国家林业部门于2013年启动了国家木材储备战略,建立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制度,加快国内森林资源培育建设,保障国家木材安全,缓解我国木材供需矛盾,广西作为全国木材战略储备基地示范建设省(区)之一,扎实开展木材战略储备基地示范建设,三门江林场根据自治区林业厅相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林场实际情况,启动建设了国家储备林基地项目,营造970亩米老排混交林、513亩马尾松×红锥混交林和517亩米老排纯林,现将项目改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2 项目区域概况

项目位于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三门江林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直属的大型国有林场,全国国有林场500强之一。三门江林场始建于1951年,1993年经原林业部批准建立了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地跨柳州市东郊及鹿寨、象州两县,林场总场设在柳州市,总场下设十二湾、马步、导江、江口、大朋、拉沟和龙亩 7个分场和昭平、蒙山、北流、隆林、三江5个造林经营部,以及园林绿化公司、森林观光服务公司和职工医院等单位。

本次木材战略储备改培选择在马步分场、大朋分场、拉沟分場3个营林分场,涉及6个林班25个小班。改培规模为:建设米老排×桉树970亩,马尾松×红锥513亩,米老排517亩。

2.1 自然地理条件

项目新造林地位于北纬24°10′~24°27',东经109°26'~109°48'之间,地处柳州市鱼峰区及鹿寨县境内,交通十分便利。造林区域地貌类型主要以丘陵为主,海拔高度200~500 m,相对高差150 m,平均坡度16°~25°。造林区域林地成土母岩以寒武系的砂岩、砂页岩发育成的红壤为主,为酸性,质地中壤或中重壤,以中、厚土层(≥40 cm)居多,腐殖质层一般小于5 cm,土壤肥力中等。造林区域位于亚热带气候,热量丰富,雨热同季,干湿季节明显。据气象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19.8~20.9 ℃,7月份平均气温28.0~28.4 ℃,1月平均气温12.2~13.5 ℃,极端高温39.9 ℃,极端低温-2.5 ℃,大于等于10℃年活动积温6720 ℃,年平均无霜期358 d,年平均相对湿度75%,年植物生长期293 d,年平均降雨量1300~1700 mm,年降雨日148~185 d。全年降雨量集中在4~8月。造林区域植被主要常见的灌木有桃金娘、三叉苦、水桐木、柃木、鸭脚木、盐肤木、漆树、算盘子、悬钩子(藤类)等。主要常见草本有五节芒、蔓生秀竹、黄茅草、鹧鸪草、肾蕨、铁芒萁、乌毛蕨等。

2.2 社会经济情况

柳州市辖5城区和6个县,行政区域面积18617 km2, 2009年末总人口365万人。柳州位于广西中部,是我国西部的工业重镇,是西部地区的交通枢纽,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基地,是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商品集散地,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物流中转站。

2.3 森林资源概况

据2013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林场有林地面积达1.71万hm2 (25.71万亩),其中场内有林地12.12万亩,场外13.59万亩。全场活立木蓄积123.33万m3,场内活立木蓄积62.62万m3,场外活立木蓄积60.71万m3。

全场乔木林面积1.71 万hm2 (25.67万亩),乔木林蓄积123.33万m3。其中防护林面积375.2 hm2,占2.19%,蓄积8.15万m3,占6.61%;用材林面积16724.7 hm2 ,占97.74%,蓄积115.15万m3,占93.37%;经济林面积11 hm2 ,占0.07%,蓄积344 m3,占0.02%。

3 改培原则

3.1 坚持统筹规划,重点突出的原则

项目建设要重点选择林地资源丰富、技术力量雄厚的区域实施,同时,重点发展具有培育潜力的树种。

3.2 坚持示范带动,以点带面的原则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要求管理,打造一批经营水平较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示范基地。

3.3 坚持集约经营,科学培育的原则

遵循树种特性和自然规律,确定科学的造林模式和经营措施,开展集约经营,加强科技成果在全场和全区推广运用。

3.4 坚持工程管理,项目带动的原则

根据建设项目规划,按设计组织施工、按工程进度安排建设资金、按标准进行验收,实行工程监理制、招投标制、检查验收制,以确保项目高质量。

4 改培技术

4.1 种苗规格及需苗量

桉树选择DH32-29,为三门江园林绿化公司生产的1年生组培容器苗,苗高15~20 cm,地径0.25~0.3 cm;米老排选择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大展苗圃生产的2年生容器苗,苗高40~50 cm,地径0.4~0.5 cm;马尾松选择贵港市覃塘林场生产的2年生容器苗,苗高20~30 cm,地径0.3~0.35 cm;红锥选择七坡林场生产的2年生容器苗,苗高35~45 cm,地径0.4~0.45 cm。

项目造林要求全部选用I级合格容器苗,苗木质量执行《广西容器育苗技术规准》标准,根系发达完整,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

造林共需苗木275000株(含10%补植用苗),其中马尾松苗64300株,红锥苗27600株,米老排苗97700株,桉树苗85400株。

4.2 造林地选择、清理与整地

主要选择的改造林种对象是与正常的林分相比较,生长不良、树年中龄以上、郁闭度小于0.3的、出现退化残损的林分。具体是将生长不良的林木进行伐除,以及林地内所有的藤、杂草、灌木和疏残林,伐桩要求在10 cm以下。炼山防火带宽要求20 m,危险地段25 m,袋内刮净杂草灌木见实泥。要求整地到边,炼山后未烧尽部分归堆重烧。桉树×米老排混交林及米老排纯林炼山后采取勾机全垦,全垦深度40 cm,土块直径小于15 cm,杂灌树兜要挖起,挖起的土块全部翻倒成表土在下,草根、心土向上,并整平。沿水平梯带挖明坎,规格为面长宽60 cm×40 cm,深30 cm,株行距2 m×3 m,密度111株/亩。每坎施放复混肥300 g,用量器定量取均匀撒在坎底,与上方表土混合均匀后,回心土至坑面,坑内土团打碎、除去树根和石块,回土约高坎面5 cm,坎面平整外高内低。马尾松×红锥混交林林地清理后沿水平梯带块铲挖暗坎,块铲要求直径1m,草根、树桩全部挖除;挖暗坎规格为面长宽30 cm×30 cm,底长宽30 cm×30 cm,深25 cm,坎内泥土打碎,除掉草木根、石块,坎面平整并向内倾斜。

4.3 种植密度及比例

桉树×米老排种植密度为111株/亩,株行距2 m×3 m,混交比例2∶1;马尾松×红锥种植密度167株/亩,株行距2 m×2 m,混交比例2∶1;米老排纯林种植密度111株/亩,株行距2 m×3 m。

4.4定植技术

桉树×米老排混交林及米老排纯林选择在2~3月份造林,红椎马尾松选择在冬季大寒前后造林,具体选择雨后阴天,待土壤湿透后造林。种植时在定植点的中心开穴,把穴底压实,将容器苗放入穴中,然后回表土,沿苗的四周踩紧,覆盖些细土于小苗根部压紧,根径要低于地面2 cm。

4.5 补植

种植1个月后进行检查,对造林成活率低于95%的地块,要及时进行补植。造林质量要求:3个月后造林成活率达到90%,保存率达到85%以上。

4.6 改培抚育技术

4.6.1 抚育内容及时限

全部建设林地连续抚育3年。桉树×米老排混交林及米老排纯林第一年追肥1次,带铲1次,全割砍杂2次,第二年追肥1次,喷除草剂1次,第三年追肥1次;马尾松×红锥混交林第一年块铲1次,全割砍杂2次,第二、三年分别全割砍杂2次。

4.6.2 带铲

沿种植行带状铲草,带宽1.5 m,植株上方0.8 m、下方0.7 m,铲除带内的杂草、灌木,挖除带内的芒蔸、草根、杂灌及芒蔸堆放在带下方。

4.6.3 追肥

当年于树苗两测挖施肥坎,长30 cm×宽20 cm×深20 cm,每坎施放复混肥250 g;次年于植株间树冠滴水线挖施肥坎,长50 cm×宽20 cm×深20 cm,每坎施放复混肥500 g。肥料均匀撒于施肥坎内并覆土压实。

4.6.4 块铲

以植株为中心,铲除1 m见方内的杂草、杂灌木。

4.6.5 全割砍杂

砍除林地内所有杂草、杂灌,伐根高度不得超过10 cm。

4.6.6 喷除草剂

除草剂使用草舒,用药量2 kg/亩,喷施浓度约为600 mL草舒(10.8%滴酸·草甘膦)兑水15 kg,以喷湿杂草叶面。喷完后15 d左右检查,枯死率达95%以上为合格。喷施时应注意避免苗木沾上药物,最佳的施药期是在林地中的雜草已全部萌发,长出嫩叶约20~40 cm,覆盖度50%左右,对幼树生长空间未构成威胁时进行。

4.6.7 林木管护

实验林地安排护林员看管,防止人畜危害林木,加强森林病虫害监测,发生病虫害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5 结语

通过项目建设研究以及试验的成功,将对区域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方面具有促进作用;项目建设可增加商品林树种的资源数量,对保护林木遗传多样性和自然群体的异质性有着重要意义,同时,有助于对国家林木战略储备的有效实施,从而带动本地区的加工业、运输业、商业和服务行业的发展,促进林业资源的持久发展,对林业的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忠明.弥勒市竹园林场国家储备林(后备林)划定成果探讨[J].绿色科技,2014(8):92~94.

[2]周 榆,曾宪玮.国家储备林划定与经营管理探讨——安福县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经验探讨 [J].南方林业科学,2015(2):43~46.

[3]程正辉.歙县石门林场国家储备林建设模式探讨 [J].安徽林业科技 ,2017(02):38~40.

[4]王 佐.国家木材战略储备林改培技术试验 [J].农业与技术,2016(6):245.

[5]周根土,张 均,查朝生,等.安徽省国家储备林林分结构特征分析 [J].安徽林业科技,2015(12):15~20.

[6]金钱荣,梅自彬,李富专,等.金殿林场国家储备林建设探讨 [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4(12):86~89.

[7]张维波,李大春.浅谈大竹县国家储备林工程现状及对策[J].四川林勘设计,2016(6):67~6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