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铭栋
1976年,穆罕穆德·尤努斯博士在孟加拉国创立格莱珉银行(孟加拉乡村银行)。格莱珉银行专门为贫穷人群,特别是贫穷妇女提供贷款,帮助她们创业。至2017年2月,格莱珉银行累计发放了贷款211亿美元。格莱珉银行为全世界树立了一个榜样,银行可以为贫穷人群融资,帮助他们创业和脱贫,而且格莱珉银行模式是可持续、可复制的。
美国格莱珉银行成立于2008年1月。九年来,美国格莱珉银行为贫穷妇女创业发放了6.2亿美元贷款,而违约率只有千分之三。更了不起的是,美国格莱珉银行完全拷贝孟加拉国格莱珉银行的原理,把一个最落后国家的创新奇迹,复制到了一个最发达的国家,把乡村的实践复制到了城市,这也是一个创新的奇迹。
美国格莱珉银行模式
与孟加拉国的格莱珉银行一样,美国格莱珉银行贷款的主要对象是贫困的妇女,贷款必须用于她们正在做的小生意,或者用于创业。如果申请贷款,妇女们就需要找到五个类似的贫困妇女,形成一个小组,当然贷款是由每个人独立申请。一旦这个小组成立,申请人就要参加为期一周的基本的财务培训。这个培训不但可以提高她们对资金的认识,也有助于对借款人风险的评估,如果一个借款人连培训都不愿意参加,那么她的风险级别一定是比较高的,很难获得格莱珉银行的贷款。
一旦获得了贷款,在每周二早晨七点钟,妇女们还需要参加一个会议。二十多个创业妇女坐在一起,分享她们的创业体会,相互学习和相互鼓励。通过这样的会议,格莱珉银行还教会她们使用智能手机和其他技术,培养她们利用政府提供的各项免费医疗服务。
与孟加拉国格莱珉银行相比,美国格莱珉银行发放的贷款要大得多,第一次贷款的金额是1500美元,借款的期限为6个月,还款的周期是每个星期。利率为18%,但是贷款采用与余额同步下降的方法,因此实际的平均利率在10%。如果贷款能够如期归还,就可以在征信局建立一个征信记录。然后就可以再借更多的钱,一般在2000美元左右。
因为这些妇女达不到银行免费账号的资质,格莱珉银行就帮助她们获得免费的银行账户,这样妇女们就可以每天去存钱,由此建立起了资产。如果第一个贷款按期归还,从此以后,这些妇女就可以在征信局建立起第一个信用记录,分数由征信局记录,就有了令人尊重的信用。因此在第一个贷款周期完成的时候,格莱珉银行帮助妇女们建立了两样她们原来没有的东西:资产和信用。
现在美国格莱珉银行在13个城市建立了服务。纽约就有7个支行,服务5万多个妇女。在格莱珉银行信贷人员的称呼是中心经理,一个中心经理通常服务450个客户。
金融扶贫的痛点
从操作的层面上看,美国格莱珉银行的模式与信贷机构毫无相似之处,简直没有任何的可比性。但是从信贷的原理来看,格莱珉银行并沒有违背任何信贷行业的信条,相反格莱珉银行的创新扩大了信贷原理的适用范围。
给予贫困人群,特别是贫困妇女贷款,是许多国家追求的梦想。但是要想金融扶贫,从信贷行业的角度来看,有三个主要痛点。第一个痛点是贫困妇女没有征信记录,也没有其他的信用信息,许多妇女还没有智能手机,因此无论是用征信报告,还是用其他的大数据方法,譬如数字足迹(digital footprint)等等,都无法解决信用信息的来源问题。第二个痛点是贫困妇女们现在没有还款能力,无论用信贷行业中的何种标准来评估,她们的信用(credit worthiness)都是不足的。第三个痛点是贷款的金额太小,无法覆盖成本。
成本一直是小微企业融资的最大痛点。美国的小微贷款传统上由小银行提供。上世纪90年代,银行兼并浪潮席卷美国,银行的数量从1.3万个锐减到7000多个。大银行开始大规模进入小微贷款业务。小银行放贷靠的是信贷员的土生土长,对借款人的知根知底。而大银行获得信息的成本高,与小银行相比,没有成本优势。譬如富国银行从1990年进入小微贷款领域,到1994年得出结论,如果没有新的模式,小微企业贷款无利可图。直到1995年,美国信用评级系统(Fair Isaac Company)联合17家银行,用5100个样本,建立了第一个小企业信贷评分卡。评分卡可以用来自动审批2.5万美元左右的贷款,由此贷款的盈亏平衡点下降到了2.5万美元。尽管如此,贫困妇女的贷款的能力还是大大低于这条底线。虽然最近10年来金融科技公司迅速兴起,大幅度降低了贷款的处理成本,但是贫穷妇女仍然不在它们的服务范围之内,一个创业的贫困妇女根本不可能从On Deck(美国一家向中小企业提供小额贷款的在线平台)或者Funding Circle(英国第一家针对小企业的P2B借贷平台)这样的主要在线平台获得贷款。
格莱珉银行的创新
格莱珉银行的创新之一是建立了口口相传、自愿组织、贷前培训、贷中学习、每周还款的方法体系。对于信用信息不足的痛点,自愿组成5人小组和贷前的培训班,就起到了很好的缓解作用,因为只有信用比较好的人,才有可能与其他人一起组成小组。参加培训班又是另一个试金石,积极参加的妇女还款的意愿比较强,反之则风险高。此外,妇女们信息意识本来不强,通过培养和学习,最终提高到了合格的程度。
至于还款能力不足的痛点,格莱珉银行的解决方法更具创造性,显然每一个借款人产生还款源的能力都是不足的,如果一定要用贷款前的能力来推测将来的能力,那么没有一个贫困妇女可以贷款。但是格莱珉银行证明,通过持续的培训,学习交流,妇女们可以养成经营上的自律意识,获得经营的能力,最终可以具备还款的能力。
那么2000美元贷款的成本是如何覆盖的呢,借款人实际上做了许多本来银行要做的事情。口口相传和组成五人小组就是一个无成本获客的方法,人们成群结队的来申请。而原来最花费功夫的审批,在格莱珉银行变成一个花时间最少的环节,而信贷员大部分的功夫花在学习和交流上,通过每周的交流会和每周还款,信贷员做到了有效的贷后监控。而在学习交流中,信贷员的作用主要是组织,妇女们相互学习,进步很快。因此贷后监控的成本是很低的。
低成本的另外两个因素是社会的支持和技术的进步。虽然美国格莱珉银行通过与花旗银行、富国银行、万事达等主流金融机构的合作,无论是还款还是提款,妇女们都可以得到银行的免费服务。技术进步使得大部分的管理工作是自动化的,信贷员的时间主要花在发展与借款人关系上。
格莱珉银行的持续性。格莱珉银行是一个非盈利组织,世界上很多这样的机构,但是大部分这样的组织无法持续,因为它们没有一个可以自我支持(self-sustainable)的经济模式。美国格莱珉银行的服务规模约为4000个客户,贷款余额500万美元。根据9年来的观察,按现在的利率水平,一个新开的分行经过5年的运营,这个分行就可以达到自我支持的水平。如果美国格莱珉银行保持现在的规模,到2018年或2019年,也就是格莱珉银行成立10年左右的时候,整个机构就可以做到自我支持了。
格莱珉银行的扩展性。虽然经过5年,在支行的水平上可以自我支撑,但是在前5年,又是如何生存的呢?美国格莱珉银行资金有四个直接的来源,大的基金公司、金融机构、家族基金和个人捐款。另外格莱珉银行还吸收友好贷款(friendly patient capital)作为间接的来源,这些资金有很长的期限和很低的利率。有了这些慈善捐赠和友好的贷款,美国格莱珉银行可以进一步的扩展。
在格莱珉银行金融扶贫的道路上,美国格莱珉银行是另一个里程碑。孟加拉国格莱珉银行为落后国家的乡村创造了一个成熟的模式,而美国格莱珉银行则为发达国家的城市创造了一个可行的例子。至此,格萊珉银行适用于全世界的预言得到了证明,只要有贫穷人口的地方,格莱珉银行模式都可以成功。
美国格莱珉银行的成功在于它的可持续、可复制性。能够在5年的时间内,实现收支平衡,使其成为一个可持续的模式,能够进一步获得启动资金,进一步降低成本使其成为一个可复制的模式。美国格莱珉银行的可持续和可复制性也得力于它的国家特色,包括征信体系、技术进步、慈善文化、金融环境等等。
复制格莱珉银行模式最重要的是要理解其精神实质。过分强调拷贝它的组织形式、贷款结构、操作方法,水土不服就在所难免。格莱珉银行的创新并没有背离信贷行业的原则,格莱珉银行同样坚持借款人必须具有充分的还款意愿和能力,否则格莱珉银行就不可能长久立足。格莱珉银行创新的精神实质是通过帮助和培养,可以把本来信用不足的贫穷人转变成为合格的借款人。(作者单位:阿玻罗金融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