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乾
都城選址是中国历代王朝建都的首要工作。所谓选址,就是勘查地形,结合周围的自然环境,选择适宜建造都城的场地。始建于明代的紫禁城,位于北京市内城中心区域,由朱棣于永乐十八年(1420)建成。紫禁城拥有房屋九千余间,为皇帝执政、生活于一体的场所。其规模宏大,布局合理,装饰华丽,等级森严,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之经典。现存部分紫禁城建筑设计图档[1]可反映紫禁城建筑布局的合理及造型的雄伟。那么,在南京称帝的朱棣为什么要选址北京来肇建紫禁城呢?
其一,地理环境的优越性。北京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西部是太行山余脉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东南则是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大平原。河流又有桑干河、洋河等在此汇合成永定河。综观北京地形,依山襟海,地势雄伟。元人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对北京有这样的描述——“右拥太行,左注沧海,抚中原,正南面,枕居庸,奠朔方”,可说明北京所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此外,交通便利、气候适宜、地形适中,亦是明朝定都北京紫禁城的重要地理因素。
其二,古天象的合理性。古人认为天为圆形,所有的星宿围绕着一个固定的中心转动,这个中心即北极星所在位置,是天帝的居所,亦是天体的中心。而大地的中心以天体运行为参照,以天体中心所在的方位来定大地的中心。《管窥辑要》里面有:“北高南下,天体上下侧旋,故以东北为中”。也就是说,大地的中心在东北方。《周礼·春官》把北京城划分为星象分野的东北方,即北京城就是大地的中心。明朝陈政的诗《正疏癸亥管建纪成诗》里面有:“帝业垂天极,人心仰建中”。其中“垂天极”“仰建中”即紫禁城与天极(天轴)相对应,是人心向往的地方。北京是古天象对应的大地中心,因而符合朱棣对都城的选址要求。
其三,元故宫遗址奠定基础。紫禁城虽然建造于明代,但其选址应该由元代开始。其原因在于,紫禁城是在元故宫遗址上建成的。元朝已认为北京是定都的优选之地。忽必烈在即位前就听取木华黎的孙子霸突鲁的意见:“幽燕之地,龙盘虎踞,形式雄伟,南控江海,北连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跸之所,非燕不可。”[2]1267年正月,刘秉忠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规划和建设元大都,历时九年,完成元大都(含皇城即元故宫)建造。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于至元十二年(1276年)旅游至元大都时,描述元大都的场景为“全城地面规划有如棋盘,其美善之极,未可宣言”。元故宫同样建设得非常豪华。明灭元后,一个叫萧洵的小官,负责参与拆除元故宫。他在《故宫遗录》里将元故宫描述为:“凡门阙楼台殿宇之美丽深邃,阑槛琐窗屏障之流辉,园圃奇花异卉峰石之罗列……”朱棣下令建造紫禁城,实际是在已拆除的元故宫的基础上建造的。为了灭元朝的“王气”,明紫禁城的布局稍微做了变动。如在元代宫殿延春阁的废墟上,用挖紫禁城护城河的泥土填了一座山,称为“万岁山”,亦可认为是镇压前朝的山,所以又称“镇山”,清代称为“景山”。另将太和殿建造于元故宫宫城南门崇天门上,将午门建造于元故宫宫城灵星门上,将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等三宫压在元大明殿上。此外,明紫禁城将宫殿中轴东移,使元大都宫殿原中轴落西,处于风水上的“白虎”位置,加以克煞前朝残余王气;明紫禁城建造时,凿掉了元故宫内原中轴线上的御道盘龙石,废掉了周桥。尽管明紫禁城建造时对元故宫进行了大规模的焚毁,但处处可见元故宫的影子。可以认为,元故宫为明紫禁城的建造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其四,传统观念影响。中国人的传统意识中,皇帝兴建都城、王宫,其选址应满足“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的思想。“中”即核心之意,皇城“居中”,方可有利于统治天下,因而“中”是立国之本。《周礼·大司徒》提出王城要建在“地中”的思想。《吕氏春秋》有:“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立宫,择宫之中立庙”。这句话可反映“中”在都城选址中的重要地位。“中”有“核心”的意思,皇帝的位置居“中”,方可体现核心地位,方可使万众归心,皇帝统治国家。明邓林《皇都大一统颂》里面有:“环拱众星,维北有京,包举八灜”。再者,“中”源于人们的传统观念或生活习俗,即有合理、肯定之意,如“中必正”。由此可知,紫禁城作为北京城的中心,与“中”的传统观念密切相关。
其五,中国传统建筑风水思想的影响。建筑风水是中国流传下来的千年传统,如选址、朝向、布局、尺寸等应该满足使用者的某种心里需求。紫禁城的选址无疑渗透着传统建筑风水的思想,如“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等方面。
“负阴抱阳”即建筑坐北朝南,这里是风水良好的体现。但其还有地理学的原因,我国的黄河流域处于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最为显著的地区,冬季在亚洲大陆西北内部形成高气压,有长达数月的偏北寒风;夏季高气压中心转向东南太平洋上,来自南方致雨的季风,使得温度上升、暑气逼人。在这种地理条件下,建筑朝正南方向最为适宜,北侧封闭以利于御寒,而南侧开设窗户则利用阳光照射和夏季通风。《易经·说卦传》中有:“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意思就是古圣先王坐北朝南而听治天下,面向光明的阳光而治理天下。
“背山面水”可认为“负阴抱阳”的另一种方式,从环境角度考虑建筑朝向问题,其侧重点为山水自然环境的组合。山体是大地的骨架,水域是万物生机之源泉。在风水中“山”代表靠山,水代表财气。紫禁城选址时,在其北面(背面)利用护城河的土堆成了景山,同时又灭了元朝的王气,一举两得。元大都规划元故宫的“水”时,刘秉忠、郭守敬师徒二人引地上、地下两条水脉入京城。地上水引自玉泉山泉水,人工引泉渠流经太平桥——甘水桥——周桥,直入通惠河。明永乐帝对其进行了更改,但仍在南端设置了外金水河及内金水河,以满足风水需要。
其六,朱棣本人的主观因素。朱棣11岁起在北京当燕王,对北京有很深的感情。明洪武三十一年( 1398)闰五月,朱元璋去世,朱允炆即位,并逐步削弱燕王朱棣的势力。朱棣借“靖难”之名,攻打南京,历时四年夺取了皇位。为了巩固地位,朱棣打下南京城后,对建文帝的大臣进行残酷的屠杀,虽然震慑了建文帝朝人,但是也失去了南方民众的拥戴。且在他攻打南京时,建文帝失踪,生死不明,这令他不安。又因朱棣常年在北京生活,已不适应长期居住南京,故使他产生迁都的想法。此外,元被灭后,其残余势力退入漠北,占据东至呼伦贝若草原、西至天山、南临长城的广大地域,并屡谋复兴,意图重主中原。这对朱棣政权亦构成威胁。迁都北京,对朱棣而言利大于弊。于是,朱棣在北京仿照南京紫禁城的规制,建造了北京紫禁城。其《北京宫殿告成诏》一文有:“眷兹北京,实为都会,惟天意之所属,实卜筮之攸同。乃仿古制,徇舆情,立两京,置郊社宗庙,创建宫室。”这些说明了在北京肇建紫禁城的重要意义。永乐十九年(1421)正月初一,朱棣正式迁都北京,并将紫禁城作为其权力中心,南京作为陪都。
由此可知,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紫禁城,是地理环境因素、政治和军事因素、风水文化因素、朱棣自身主观因素等多方面综合体现的结果。此后,朝代更迭,先后有二十几位皇帝把紫禁城当作其政治权力中心,可见选紫禁城作为皇城的合理性,并彰显出其在各朝代皇帝心目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