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
[摘要]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刻不容缓。对于农村寄宿制学校来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是不可忽视。担任学校大队辅导员几年来,我发现农村学生因为家庭的因素,导致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借助集中办学的力量,以少先队为阵地,加强对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使学生的心理充满阳光,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心理健康;少先队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一样非常重要,与人一生的幸福密切相关。在社会变革中,人们的焦虑感普遍增强,小学生是未成人中核心而敏感的群体,其身心健康问题更是让人关注。其中身体健康问题已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而对心理健康问题,人们总认为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心理自然也健康。殊不知,学生由于受社会、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加之自身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等原因,存在着学习困难、考试焦虑、人际交往不良、神经质甚至有自杀倾向等问题,心理状况堪忧。
我校为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和流动学生数量多,单亲家庭学生的比例也不小。这些农村学生,因各方面因素导致心理方面产生的问题比较突出。集中办学几年来,我校以少先队为阵地,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为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正面疏导,安抚孤独情绪
学校针对刚刚开始寄宿生活学生表现出的不安、烦躁、孤独等情绪和心理问题,采取哄、劝、谈、教、练五步走的方法进行正面疏导。
哄——学生年龄小、心理承受能力弱,刚入住学校时,各寝室有教师陪睡、陪上厕所,帮助管理,哄着学生逐步适应住宿环境,不让一名学生流失。
劝——有的学生想家,哭闹不止。教师耐心地劝说,转移他们的注意力,采取心理疏导的方法弱化他们恋家和依赖父母的思想。
谈——学生适应住宿环境后,教师分别找他们谈心交流沟通,进一步巩固思想情绪,稳住学生的心,变恋家思想为依恋教师、热爱学校。
教——学生的情绪稳定之后,教师手把手教他们整理内务,打扫卫生,叠衣、叠被、洗衣,让他们学会过集体生活。
练——学生完全适应环境后,以少先队活动为主要手段,组织学生进行军训活动,开展多种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如革命传统教育,锻炼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
以上五个步骤,严明了纪律,学生的自理能力不断增强。在有趣的集体生活中,学生体会着合作、互助、互爱、成长,心理健康地发展。
二、开展活动,增强集体意识
针对有些农村学生身上的“娇骄”二气和缺少宽容、团结友爱的现象,我们采取亲情关怀、耐心矫正的办法,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一是发现问题个别谈心,肯定优点、指出毛病劝其改正,有的班主任1个月内找学生谈话20多次。二是有了成绩及时表扬,引导向前。三是多参加活动,在活动中沟通感情,加强团结。少先队组织全校师生及各中队开展有益的活动,如大手拉小手、爱心姐姐(哥哥),当姐姐(哥哥)的首先约束好自己,然后去关怀、照顾小弟弟(妹妹),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互助友爱,团结在一起,增强少先队组织的凝聚力。四是开展实践活动,从4年级开始,每个班级都要参与食堂实践周活动,轮流负责食堂餐厅的卫生,并帮助食堂教师给同学们打饭,为同学们服务,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劳动技能。五是树立样板推广典型。在主题读书和养成教育活动中,培养树立团结互助友爱的典型,让学生崇尚真善美、学做诚信人,逐步矫正他们身上的不良习惯。
三、循序渐进,抓好养成教育
寄宿制学校一些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不习惯集体生活造成的,解决的办法为大力开展道德养成教育,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集体生活习惯。于是,少先队每周抓一项道德养成习惯教育成为常态。
抓纪律——进楼肃静不打闹,注意安全。很多学生初次进楼有新鲜感,乱跑乱跳、乱吵乱叫,教师守住楼梯劝说疏导。经过管理,学生逐步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改由教师带班,学生值岗,一切顺理成章。
抓卫生——教师给处理能力差的学生剪指甲、洗头、洗脚、洗衣服。学生双休日回家,临上学前家长对孩子的卫生再检查一遍,督促他们养成整洁卫生的习惯。
抓内务——加强寝室管理,寝室之间开展叠被子、叠衣服竞赛,做到物品规整不乱放。高年级学生住上铺,低年级学生住下铺,结对子、交朋友,相互帮助。
抓勤俭——引导学生树立勤俭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不浪费粮食。后勤教师劝说学生吃多少、要多少,不剩饭菜。学生改掉了吃零食的习惯,将节省下来的钱留作他用或捐给特困生。
抓团结——大力提倡尊重人、关心人、热爱集体、团结互助的风尚,共建和谐校园。大队部还会通过主题班隊活动和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品德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教育,教师也会根据学校和大队部定期布置的内容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经过长时间的道德养成教育,逐步消除了学生不适应集体生活的思想,学会了自理,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热心帮扶,解决实际困难
弱势群体的学生产生思想障碍主要原因之一是家庭贫困。为此,少先队在党支部的带领下,组织全校教师开展“一帮一”助学活动,每位教师帮助一名贫困或者单亲以及留守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帮助他们,并帮助班主任教师做好这类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做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人人抓、人人管,提高了教育效率。为了有针对性地掌握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70多名教师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分组包片进村屯、下街道,利用20余天时间对全校学生家访一遍,建立心理成长档案。对不同类型的家庭进行分析研究,对特殊家庭的学生给予特殊的关爱和照顾。
弱势群体的学生普遍存在悲观、失落、孤独、自卑和无助的思想障碍,性格孤僻内向,上进心差。他们需要温暖,渴望关怀。对此,我们采取多关心、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办法,生活上给予关怀,学习上给予帮助,温暖这些孩子的心,使他们在学校得到温暖和快乐。此外,学校成立心理咨询室,班级开展爱心教师活动,每名教师与2-3名特殊生结成对子,开展谈心和答难解疑,矫正他们的不良行为,疏导学生的心理障碍,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
五、集团化办学,共享教育精彩
2014年爱辉区实行学区制改革,幸福中心学校与黑河实验小学实行名校农校结合,组成实验小学学区,学校成为实验学区的东校区。实验小学将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带进我校,国学、书法、足球、形体……这些高大上的课程伴随着学区制改革走进了校园,让农村的学生感到万分的惊喜。但是在惊喜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当两个校区的学生在一起活动的时候,我校的学生特别腼腆,没有表现欲望,一些平时表现很优秀的学生也会出现胆怯,这是他们的自卑心理在作祟,实际上也是城乡孩子的差距。根据这样的情况,教师通过各种途径重塑农村学生的自信心。其实,寄宿生身上有很多优点,他们的自理能力强、实践能力强,于是我们通过各种活动来展示他们的能力。2014年7月,两校大队部共同开展研学旅行实践体验营活动,两个校区的学生在两天的集体生活中,一起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一起参与食堂、寝室的劳动。在寝室,我校学生指导大家整理床铺,在食堂里带领大家打扫卫生,俨然一名小老师。在之后的科技节、艺术节等活动中,东校区的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积极参与,随着各项活动的开展和教师的积极引导,自卑羞怯的心理从东校区学生身上渐渐褪去。现在无论是三个校区的集体活动,还是东校区校本活动,学生都会积极参与,在2016年末实验教育集团举行的“和风雅韵贺新春”国学精品节目展演中,我校学生表演的诗朗诵得到了一致好评。集团化办学不但让农村学生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着学生的心理素质。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教育学生健康成长是教师的责任。面对寄宿制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少先队应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引导其心理健康发展,并通过开展适合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多种活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好务。
参考文献:
[1]储小庆.农村寄宿小学生学校适应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
[2]杨晓红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3]武海英,马国义,金盛华.农村寄宿制小学儿童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状况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7).
(责任编辑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