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康(中石油华北油田采油工程研究院,河北 任丘 062550)
柱塞气举影响因素分析
杨康(中石油华北油田采油工程研究院,河北 任丘 062550)
油田开发过程中,由于油藏压力的降低导致油井气举举升效率低下。通过采用柱塞气举工艺技术改善举升效率。本文通过研究柱塞气举举升过程中各种因素,为后续柱塞举升工艺优化提供借鉴意义。
1.1 生产气液比因素
在气举过程中,气体作为举升液体的能量,因此井筒气液比越高越有利于实施柱塞气举工艺,相反气液比低于一定数值时,会造成气举动力不足,液体无法举升到地面,需要额外补充地面气源。
1.2 储集层产气量因素
在相同条件下,储集层产气量越大,在气举过程中效率越高。储集层产气量不仅能够提供气举过程中柱塞所需动力,而且能平衡油井井口油压、套压。当储集层产气量较少时,气体能量不足,液体无法举升到地面。
1.3 分离器压力因素
通过工艺技术研究发现分离器压力越低,在气举过程中作用在柱塞表面压力越小,气举效率越高。因此在工艺要求范围内,降低分离器压力来提高柱塞气举效率。
1.4 产液指数因素
在气举工艺过程中保持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气量越高,供液能力强的油井产液量也随之增加。随着产液指数增加,柱塞上下运行时间增长,在保持地面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油井底部聚集液量也增加。因此柱塞运行时间增长产液指数增加。
表1 产液指数对柱塞气举影响统计表
2.1 油井井口油压因素
在保持其它因素不变情况下,柱塞气举随着井口压力提高,由于井口压力加大柱塞运行井底流压,导致井底液量减少,因此气举液量随之减少。
表2 井口油压对柱塞气举影响统计表
2.2 开井时间因素
随着开井时间增长,油井油压、套压持续降低,井筒积液严重,柱塞上行需要更大动力,能量损失也越大。因此开发过程中要合理设计开井时间,减少气举损失。
2.3 柱塞运行下死点高度因素
在相同条件下,柱塞运行下死点高度越高,油井井底流动压力越大,气举过程中能量损失越严重。因此合理优化柱塞运行下死点高度,有利于减少气举柱塞运行能量损失。
2.4 注入气体压力因素
随着地面注入压力的增加,柱塞运行压力增大,致使气举柱塞上行时间增加,因此气举柱塞运行时间随着注入压力增加而减少。
柱塞气举工艺优化过程中充分考虑气举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合理考虑各因素对气举的影响,减少气举过程能量损失,提高柱塞气举效率。
[1][美]K.E.布朗主编升举法采油工艺第二卷(下)[M].石油开业出版社,1987,477~507.
[2]Peter O.Oyewole,Michael D.Scull,and Mark S.Downey,and John B.Herring,Pure Automation Inc.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Integrated Digital Automation System for Production Optimization in the North San Juan Basin[J].SPE,2007,4,11~12.
[3]顾岱鸿.低渗气田采气工艺理论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
[4]成勇.华北油田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应用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0.
杨康(1989-)毕业于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从事于采油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