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江德斌
免费厕纸成为文明素质的“试纸”
文丨江德斌
自由职业者,爱好文字,喜欢思考,网络专栏评论员
国家文明发达程度的一个细节,就是公厕的干净程度与是否提供厕纸。我国城市公厕普遍标准较低,存在脏乱差、设施不全等问题,长期受到舆论的批责,由此也引发了“公厕革命”。不要把免费厕纸当做无所谓的小事看待,无论是提升市民文明素质,还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免费厕纸都是不可或缺的。
今年4月1日,一场旨在改善城市公共服务体验的“厕所革命”在成都拉开序幕,根据目标,所有景区都将在5月1日前配备厕纸和洗手液。半月过去,新设施、新环境、新体验是否取得了预想的效果?部分游客浪费和“顺”走手纸的现象,已经成为人民公园遇到的首要尴尬,而园区创下了7天消耗1500卷厕纸的“纪录”。
成都人民公园简直就是重复北京天坛公园的经历,免费厕纸被市民大量顺走,洗手液盒被人卸下来带走,破坏和盗窃厕所插闩、脚踏等设施的现象时有发生。而解决方案亦同出一辙,除了依靠员工劝说外,人民公园也打算安装人脸识别厕纸机,试图借助高科技的力量,限制市民浪费和盗窃免费厕纸的行为。这么做看上去有些尴尬,却又是不得已之举,免费厕纸的遭遇,活生生暴露出城市文明指数,部分市民的社会道德素质,尚在一卷厕纸之下。
公厕配备厕纸和洗手液,乃是成都市改善公厕服务体验的一项标准,也是城市文明进步的体现。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免费厕纸都是公厕的标配,主要是为了给市民提供如厕方便。而且,免费厕纸的经费源于公共财政支出,本是为全体市民服务的,却被部分市民借机“揩油”,实则是在侵蚀广大纳税人的钱,此举确实不可为也。
厕纸并不是啥贵重物品,一卷也就几块钱罢了,任谁都承受得起,在家庭支出里并不起眼。可就是这么个小玩意,却因免费供应,而被部分市民肆意浪费和顺走,成为了城市文明指数的“试纸”。而且,此现象并非成都独有,包括北京、上海、深圳、青岛等城市公厕,均出现市民将厕纸扯成“哈达”的情况,导致提供免费厕纸的公厕经营成本剧增,难以承受这种巨大的费用支出。
其实,不仅免费厕纸有如此尴尬遭遇,凡举公共设施均面临“公地悲剧”,诸如公园雕塑、社区健身器材、公共自行车等,都遇到市民人为损坏的情况,令人颇为痛惜。从这些公共设施的遭遇来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虽然有了很大进步,但社会文明程度和富裕程度还不够发达,部分国民的社会道德素养还不及格,尚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国家文明发达程度的一个细节,就是公厕的干净程度与是否提供厕纸。我国城市公厕普遍标准较低,存在脏乱差、设施不全等问题,长期受到舆论的批责,由此也引发了“公厕革命”。目前,配备免费厕纸的条款仅出现在最高等级旅游厕所的规定中,尚未列入强制性国家标准。而从各地城市的试点情况看,免费厕纸受到了很大的挑战,能否延续下去,不仅考验管理者的智慧,亦考验广大市民的文明素质。当然,还是希望免费厕纸能够坚持住,让市民逐步养成良好的现代文明意识,也不枉费了这笔支出。
在城市建设里,公厕是一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占比小,却关系到群众的切身需求,已成为民生大事。而且,现在各地都在搞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文明城市对环境卫生的考核标准很高,其中厕所的干净整洁、卫生、设施、服务状况,乃是一个重要评价依据。公厕提供免费厕纸、洗手液等卫生必需用品,看上去只是小东西,实则是对细节方面的重视,考虑到市民的如厕需求,做到位是可以加分的,也能获得市民的广泛认同。
因此,不要把免费厕纸当做无所谓的小事看待,无论是提升市民文明素质,还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免费厕纸都是不可或缺的东西。恰如俗语所言“窥一斑而见全豹”,如果连免费厕纸都延续不下去,这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也就堪忧,遑论其它更重大的东西了。还是要从细节做起,一步步来,先把免费厕纸搞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