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璐婷 (福建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361000)
艺术的觉醒
叶璐婷 (福建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361000)
艺术最怕出现单一化、模式化的局面。只有创新的、多元化的发展才有利于艺术的繁荣兴盛。不论是主张将漆特性发挥到极至的漆本体语言论;推崇精神内涵与画面表现并重的画意结合论;亦或是强调画面精神内涵表现的自我表达论,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的创作新思维,都为正在发展的中国现代漆画艺术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发展方向。多元化的创作思维大大丰富了中国现代漆画的创作道路,使越来越多风格各异的漆画作品出现在观者的面前。
创造性思维;中国现代漆画;艺术性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独创的,以新方式解决问题,探索未知的思维活动。新颖性、独创性是创造性思维固有的特点,但不是唯一的特点;它还必须富有建设性、具有效用性。创造性思维不是一种不承认界限、不尊重规律、不致力于问题解决的无拘无束的胡思乱想的表现。创造性思维是由多种思维形式组合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它既是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的结合;也是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结合;它既包括抽象思维,也离不开形象思维。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漆艺的国家,漆文化在我国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中国现代漆画受法国漆艺运动和越南磨漆画的影响,从原来附属与漆器的装饰地位中脱离,作为一个独立画种正式出现在中国艺坛,至今虽不过短短几十年,却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与中国几千年漆文化的积淀及艺术家们的不断探索创新是分不开的。相对漆画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漆器特别是福州漆器由于长期缺乏新思想的创新尝试,终因主题、形式、器形的陈旧落后,做工的粗糙而止步不前,渐渐衰弱。由此可见,漆画与漆器这两朵同属漆文化的姐妹花会有如此不同的发展区别关键的原因就在于探索与创新。
当然,中国现代漆画作为一个独立画种,在经过几十年历史的孕育、完善后虽然初具规模,但在艺术性、影响性上还是无法和国画、油画、雕塑这些发展成熟的艺术形式相比较。中国现代漆画在将迈入成熟、发展期的门槛的今天所遭遇的尴尬与瓶颈是我们现代漆画人所必须面对并解决的问题。
首先,孕育了中国现代漆画的传统漆艺是偏重与实用性兼具装饰性,漆画在成为独立的绘画艺术门类之前也一直都归属在工艺美术类,这就使很多漆画创作者一直无法完全摆脱工艺美术品创作的传统思维模式。因为自身绘画、艺术修养的限制,一些人在创作中往往将大部分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单纯的传统技法再现上,一味的要求画面的“平”、“光”、“亮”,使作品都表现出一种几乎相同的模式,画面工艺性十足却缺少绘画性、艺术性与思想性,从而给人过于“匠气”的观感,少了作为绘画艺术所不可缺少的艺术个性,忽略了画面的内涵及作者本人的情感表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它的艺术影响力。
其次,用于漆画的材料工具——漆以及入漆材料的不易购买,制作过程中较强的专业性、技术性,都使现代漆画无法象油画、国画那样易于入门,提高了对想从事漆画艺术创作的人的要求;加之社会媒体宣传力度不够,观众较少接触到漆画作品,无形中限制了漆画的推广传播。
针对漆画工具材料的不易寻,技法的繁复等问题,现代漆画人也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如加强包装工艺,推出易携带运输的工具材料套装;在制作手法上如何在简化步骤的同时达到与原来相同的甚至更好的画面效果——合成漆的广泛使用等,以利于中国现代漆画的推广传播,让更多的人能认识并了解这一独特的绘画艺术。
在漆画的表现技法上,传统工艺与现代新材料还未能完美的结合。且一些老一辈漆画人对现代材料在漆画中的应用还报有抵触心理,漆画界关于材料之争一直是受到关注的话题。现今,这一情况虽有好转,但两代漆画人之间关于材料及艺术性的不同理解使他们之间还是存在着一时难以填平的鸿沟。
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但是即使漆画发展面临着如此多的问题,中国漆画人还是凭借自身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克服着种种困难,使中国现代漆画体系不断成熟、完善、进步。而大家这些努力的种种正是创新思维在漆画艺术创作中最好的体现。
在漆画发展的初期,绝大多数漆画人还未意识到漆画作为独立绘画与漆艺有着本质性的不同——作为绘画艺术的艺术个性与内涵。他们的创作思维是:正确的再现物象,清除对所见物象的全部心灵感知,不在画面中加入过多个人情感,让大自然自叙身世——即完全真实,尽量不加任何个人感受的再现现实事物。于是早期漆画多集中于描绘山水、动植物等千篇一律的题材,手法写实、工整,无内涵可言。这是早期漆画创作的主流思想,几乎所有的早期漆画人都遵循着这一法则,我们姑且把它称之为现代漆画创作思维的“母体”。
然而这样一成不变的创作思维是无法给予现代漆画以发展的。漆画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而中国现代漆画之所以会有这样不断创新的新局面是与创新性人才不断进入漆画界分不开的。中国现代漆画进入美院教学课程后,越来越多的美院教师、学生投身到了漆画创作中。他们原本来自不同的艺术领域,有着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他们将新兴的思想带入漆画,结合不同画种的优点来弥补中国现代漆画的一些不足之处,他们给中国现代漆画界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他们也是最早对这种“母体”思维提出质疑并期望改变的群体。他们运用自身所学不断探索适用于现代漆画艺术的新思维、新观念,逐步脱离“母体”的束缚走向自己的漆画艺术创作道路。他们是最早也是最主动的艺术觉醒者。他们给“母体”带来巨大的冲击,打破了它的精神统治,为现代漆画的发展带来新的希望。其他的漆画人在他们的带领或影响下,或主动,或被动,或目标明确,或犹豫不决的开始了自己的漆画探索之路。于是这种艺术的觉醒给中国现代漆画带来了多元的发展,创作思维的多样化,使现代漆画创作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
下面列举三种主流创作思维及它给现代漆画带来的不同于前人的新面貌。
第一,漆本体语言论。赞同这一观点的画家认为,漆画作为一个独特的画种,它本身使用的材料和技法就是不同与其他画种的一种艺术与美的体现。他们的作品强调对材料技法的使用所表达出的单纯的表现性美感,但又不象过去的艺人那样只看重制作的步骤、工序、工艺效果,也不认为画面的“平”“光”“亮”就是艺术,而是注重材料本身的特性的自然表现,一些在过去被认为是失败的制作技法——比如漆皱等,在他们看来却是漆本身自然美的体现。髹饰中的过失,在现代漆画中被巧妙的利用,变弊为利,制造出种种传统漆艺所没有的效果,丰富了中国现代漆画的表现力。而且这和强调漆画的艺术性并不矛盾,因为在制作过程中画家对材料技法的选择与应用就体现了画家自身的思考和感悟,这与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偶然效果相结合就是漆画艺术性最好的体现。他们的作品往往没有特定的主题和具象的事物,觉得这样反而会限制漆的特性的发挥。因而此类绘画多以抽象或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出现。同时,为了达到更好的画面效果画家有时也结合其他画种的表现手法帮助创作的进行。
第二,自我表达论。这类作者与第一类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这两类作者是现代漆画创作思潮中的两个极端。这些画家虽然也看重漆材料和技法,觉得这是漆画画面表现出的不同于其他画种的独特美感。但和第一类作者只单纯的追求材料、技法的绘画表现性、艺术性不同,他们认为作品的精神内涵——对作者所想传达的思想、感悟及艺术修养的表达才是首要。艺术史上流传千古的名作大都有着深刻的内涵与时代性特征,只有有艺术内涵的作品才能感染人,引起观者的共鸣,提高作品的影响力。而材料技法只是体现这一精神内涵的手段,是为它服务的。不能只为了技法、肌理效果的表现破坏了作品精神内涵的表达效果,而应该根据主题来选择适合的材料、技法。这一创作方式对创作者本身的要求要高于对技法材料的要求。只有具较高的艺术修养、丰富广博的知识积淀和深刻人生感悟的艺术家才能真正的将自我的思想内涵借助材料技法完美的体现在画面中,通过画作与观者进行精神交流,取得观众的共鸣。
第三,画意结合论。不同与其他两类作者的追求极端性,这些漆画人一直在单纯表达效果和强调精神内涵这二者间寻求着微妙的平衡。这也是现今大多数人的艺术创作状态。他们努力的在工艺技法与情感思维表达中寻找契合点,使技术表达与精神再现达到完美的统一,寻求一种全新的突破。让作品在具画面效果的同时又饱有精神内涵。这是大部分现代漆画家的创作理念,也是现代主流社会最为认可的一种创作思维方式。
就本人而言比较倾向于自我表达的观念。在我看来,漆本体语言论虽会给漆画作品带来强烈的画面效果与视觉刺激,但由于创作中忽视精神内涵的表达,只是单纯的表现技法,把握不好就极易陷入炫耀材料功能,玩弄工艺技巧的误区,最后变相的走回传统漆艺的老路。而画意结合论虽有较好的出发点,希望做到各方面都完美,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真正的创作中二者的矛盾往往会让画家顾此失彼,最终在哪一方面都无法达到最好的效果。且这种“中庸”的创作理念本身就不能与艺术创作追求个性与审美独特性的观念很好的契合。而以我的观点,不论是漆本体语言论中作者对材料技法的选择和制作,还是画意结合论中画家在效果和精神内涵这二者间寻求的平衡,都是人自我思考后得出的结论,实际上也都是自我思考的一种体现而已。“漆画之本,在于艺术”(程向君),而艺术创作本身就是很主观的活动,人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在创作过程中起着主要的决定性作用。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审美个性的独特性,越有个性的艺术就越美,越能发现独特的美的人就越有审美能力,越有创造力。这些就更需要艺术家从自身主观的思想上去思考、表现。因此,在我看来自我表达论才代表了创作思维的核心观念。
当然,以上只是个人的一些拙见。
艺术最怕出现单一化、模式化的局面。只有创新的、多元化的发展才有利于艺术的繁荣兴盛。不论是主张将漆特性发挥到极至的漆本体语言论;推崇精神内涵与画面表现并重的画意结合论;亦或是强调画面精神内涵表现的自我表达论,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的创作新思维,都为正在发展的中国现代漆画艺术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发展方向。多元化的创作思维大大丰富了中国现代漆画的创作道路,使越来越多风格各异的漆画作品出现在观者的面前。这将有利于中国现代漆画走向成熟,成为更具影响力的艺术门类。
在此,期待着创造性思维所带来的漆画艺术的创作思维的觉醒将中国现代漆画带入一个充满希望的新未来。
[1]杨月杰.自我意识的觉醒——浅析现代雕塑艺术的起源[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15(7).
[2]成燕.艺术管理者的自我觉醒[J].四川戏剧,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