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宇,程瑞瑞
(商丘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理论与方法探索
中学武术课堂情境教学研究
张振宇,程瑞瑞
(商丘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演绎法在对武术情境教学的内涵进行认知的基础上,着重对中学武术课堂情境教学的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手段的选择和实施步骤进行探讨。研究认为,中学武术课程实施情境教学是必要且可行的,从情境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方面保证武术情境教学实施的有效性,为中学武术教学改革和提高提供思路和依据。
武术;情境教学;教学方法
传统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优秀文化的代表,是一项具有民族性、技击性和竞技性相融合的运动项目,深受学生们的青睐。但是,目前武术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武术教学方法形式单一、陈旧,普遍存在教师主导课堂,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导致学生感觉武术课堂枯燥乏味,学习兴趣不高,而且出现大多数学生对教师的教法产生不满的情绪。武术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围绕教学目标,借助音乐、游戏、绘画、多媒体技术、图像等方式,设置与武术相关的具体场景,以激发学生对武术学习,帮助学生学习武术动作,体验武术功能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通过学习和运用情境教学的理论,结合中学武术教学自身特点,探讨中学武术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方法,以期为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中学武术教学方法的理论体系做出贡献。
1.1 研究对象
以中学武术情境教学法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商丘师范学院图书馆,查找和阅读与本研究相关文献,在中国知网上以“情境教学”“体育情境教学”。“武术情境教学”为主题进行检索,分别获得42篇、10篇、6篇相关文献,为本研究提供思路。
1.2.2 归纳、演绎法 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抽象,提炼出武术课堂中“情境”“情境教学”的核心概念,采用演绎的方法对对武术情境教学的设置及其实施步骤进行分析与探讨。
2.1 中学武术情境教学的设计
中学武术情境设计包括情境的设置、教学手段的选择。
2.1.1 情境的设置 教学情境是情景教学中最基本的,情是指学生的主观情感,而境则是教师创造的景和学生主观情感相交融所达到的最高境界。情境教学中的情境则是通过教师的引导,使人与情景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教学氛围。对教学情境类型的划分是按照在情境设置时,用实体手段和语言方式进行划分。总的分为2大类型:一种是以实物为主,称为实体情境;另一种是以语言为主,称为语言情境。(1)实物情境。第一,实体情境。实体情境是指以物体原型为主,进行创设的情境。根据武术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将实体情境可以分为2类:一类是武术所固有的,如利用武术散打搏击的特点,设定一组散打搏击的情境,这类情境是武术本身所具有的;另一类是教师强壮矫健,外观优美的展示动作。第二,模拟情境。模拟情境是指以相似原理为理论基础,以教学内容为依据,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运用音乐渲染,角色扮演等手段进行创设“形真”的教学情境,它主要补充实体情境的局限性。(2)语言情境。在武术情境教学中,运用最多而且最广泛的是语言情境。语言情境通过语言的表达,传递,接受在每一个阶段的指导。语言情境根据类型的不同以及中学生所特有的心理特征,将其划分为问题情境、想象情境2种类型。第一,问题情境。问题情境通过创设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来鼓励和引导学生对武术动作形象性的把握。再进一步设置一些能够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以使学生独立思考,结合教师的指导,去独立体会武术的内涵。第二,想象情境。想象情境是在学生头脑中创造出新的武术想象,并根据现实的经验和技术将表象重新加以整合的情境。
总体来说,在中学术情境教学中,每一种情境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每种情境之间都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问题情境的实施离不开实体情境和模拟情境做铺垫,同样一节课中如果只设置实体情境或者模拟情境,而没有想象情境或者问题情境,那么也无法达到让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的效果,更谈不上情感的激发和体验。
2.1.2 教学手段 (1)以语言描绘情境。武术课是一个说教、演示的过程,其中语言是贯穿整节课的连接线,无论是那种手段构成的情境,都必须要与语言表达传递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在中学武术情境教学中,在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时,武术教师要用带有引导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在体会情境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观察什么,加快学生进入情境,在情境中要感受什么、联想什么,加深学生对情境的理解,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开拓学生的思路,如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自己进行创编动作。
(2)以直观的形象演示情境。武术情境教学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是武术就是形象性、直观性强。一方面它给武术教师创设情境的时候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另一方面它也要求了武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在动作展示中保持良好的形象,还需要在技术要点上呈现出独特的精、气、神以及武术动作的刚劲有力、形态优美的特点,有吸引学生去学的欲望。教师再用独有的语言引导学生,师生产生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3)以多媒体技术或图画再现情境。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每一所中学均有多媒体教室和器材,这在很大程度上给我们的教学带了很大的方便。以多媒体技术进行创设情境是情境教学今后发展的一个趋势。
(4)以音乐渲染情境。音乐与武术的结合自古以来就有的。例如,古代将士校场比武、上阵杀敌时的锣鼓震天,能让战士气势大震。古代的公孙大娘舞剑,剑随音乐的高低上下行走,行云流水,达到人与剑与音乐三者合一的境界,这都体现音乐以它独特的旋律和节奏能把人带入某种的情境中。不同的教学内容要播放不同的音乐.
(5)以角色扮演体会情境。中学武术情境教学的角色扮演是指通过教师语言描绘、多媒体图画情境再现、音乐渲染等手段让学生进入到特定的情境中,提高学生对武术动作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
(6)以演练体会情境。这是武术情境教学所特有的,只有通过反复地演练。不断地切磋、改进,教师的启发,才能让学生真正领会到武术所独有的精神,以及武术动作的含义和意义。正如武术的一句谚语:“拳打千遍其意自见。”
2.2 情境教学的实施步骤(以陈氏太极拳复习课为例)
2.2.1 创设情境 情境的创设是整个情境教学的核心,情境设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课的成败。
2.2.2 引入情境 武术的动作和要领,通过教师的语言引导,组织语言得体有效,借助音乐渲染和多媒体的作用,激起学生对情境的兴趣,促使学生充分进入到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为下面的情境教学的开展做铺垫。
2.2.3 体验情境 这个环节是对学生进入情境的一个延续,教师要运用各种有效地手段让学生真正的进入情境,融入到情境当中,为教学内容的教授提供便利条件。武术课的上课地点可以不受场地的限制。在教授太极拳时选择一片宁静而又充满韵味的树林里面上课,准备活动之后让学生进行浑圆桩的练习,在站桩的同时,播放内含高山流水、风吹鸟叫的古筝,教师通过语言的引导让学生体会此刻仿佛就在深山之中一个人静静地练拳一样。这是创设、引入、体验情境环节。
2.2.4 拓展情境 第一,学生融入情境以后,拓展情境这一环节的重点是正确指引学生掌握教学重点,将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传授给学生。要求教师应该以学生在情境中的体会为基础,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利用形象化的口诀和标准的示范动作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武术技术动作和要领。第二,学生学习技术动作以后,利用教师的讲解,有针对性地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对技术动作及武术精神、文化进行思考。
例如,学生在站桩的时候,教师讲解自己站桩的心得体会帮助学生克服站桩过程中的酸痛,以及描述古人在练习武术时进行桩功练习时的刻苦场景,激发学生的坚持性,培养学生“冬练三九、夏练三暑”的吃苦耐劳精神。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承载着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内涵,在复习太极拳时通过对太极拳动作进行文化的剖析与讲解,运用现实中的一些为人处世的例子帮助学生适应社会,体会太极文化的精髓,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让学生更深层次了解太极文化的魅力,拓宽学生对太极拳的认识。
2.2.5 再现情境 再现情境有2个方面的任务。首先,超越教学所规定的教学任务。其次,再现情境不仅是教师对整个课堂的总结,还能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情境给自己带来的帮助。课的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在意境中练习太极拳,要求学生体会太极拳行云流水、连绵不断、松柔慢匀的特点,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太极拳的文化内涵。
3.1 结 论
3.1.1 本研究主要从理论方面对中学武术情境教学法进行分析和论证,中学武术情境教学法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在中学武术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改善当前中学武术教学现状的不利局面,促进学校武术的发展。
3.1.2 情境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武术知识,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想象力等综合能力得到提升,情境教学能够使枯燥的武术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以往学生喜欢武术但又不喜欢武术课的不利局面。情境教学能够使学生牢记技术动作,提高学生的武术演练水平。
3.2 建 议
3.2.1 情境教学无论从素材选择还是情境设计,过程比较繁琐,这样就会给它的推广、普及带来障碍,在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建立一个情境教学平台,让情境教学工作者们把优秀的素材、新颖的构思上传,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让更多的一线教师投入到情境教学的领域。
3.2.2 体育课作为室外课,教学课堂不容易控制,学生注意力会受到影响。而情境教学是一种操作起来比较复杂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武术情境教学法的选择上,要适度运用。对每节课的情境创设数量上也要把握一定的尺度,所创设的情境数量一般在1~3个,太多就会适得其反。
3.2.3 对中学武术情境教学法进行理论性探讨的过程,也是对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借鉴和移植到武术教学当中的过程。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将为学校武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希望武术工作者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有创新思维意识,尝试着把其他学科成功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武术教学自身的特点,选择性地引入到武术教学中,从而丰富武术教学方法体系,为学校武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 1 ]李吉林.情境教学实验与报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08.
[ 2 ]魏巍.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太极拳技击情境教学研究[ J ]. 体育科技,2013,34 (2):141-144.
[ 3 ]樊临虎.体育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22.
[ 4 ]桑月标.情境教学法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J ].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7(11):242-243.
[ 5 ]张孝亭.“回合-情境”教学思路在羽毛球对抗情境中运用效果的理论阐释[ J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4,33(5):104-109.
G852
A
1674-151X(2017)03-112-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5.056
投稿日期:2016-12-24
张振宇(1988—),助教。研究方向:武术养生教学与训练。